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新理念背景下呼吁创设自由平等、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适时恰当的提问更能有效引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反之,词不达意、言语拖沓的提问则会让学生不明就里,无所适从,降低教学效果。可见,课堂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更是增强师生间交流的一种手段。通过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及时总结、恰当激励,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师生情感在交流中不断得到升华,为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奠定基础。那么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来设计提问,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呢?
一、创设愉悦的问题情境,让提问来得水到渠成
教师在上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找出二者之间的连接点,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的接近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与实例入手,通过筛选一些他们耳熟能详的谚语、顺口溜、卡通片等,创设情境,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置于生动鲜活的生活实际中,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不单单是枯燥的数字,也与小朋友喜爱的东西是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小朋友解决一些问题是有帮助的。如在一年级数学课上,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情境:用多媒体演示“小猫钓鱼”的故事,画面上猫爸爸、猫妈妈及猫姐姐都钓到了数量不菲的小鱼,满载而归,只有猫弟弟空手而归,从猫弟弟懊恼的表情和撅起的嘴上,我启发提问:“小朋友,什么是‘零’,它表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结合“猫弟弟一条也没有钓到”,启发学生“一个也没有”可以用“零”表示,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零的意义。
二、提问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
课堂提问过浅,低于学生水平,失去提问价值;超过学生水平,大部分学生无法回答,则会损伤学生自信,使学生失去兴趣,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要掌握好提问的适当水平这个度,关键是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现在发展区引向最近发展区,使提问呈现出水平递进的适当坡度。这样不仅能推进教学过程的发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探究“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节时,我出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明?”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1.用量角器量;2.把角剪下来拼;3.把角折起来比较等。下面我让学生分小组对照刚才的集中方法验证。但是,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学生用量角器量存在误差,其它方法又别无选择。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除了量,你还有什么好方法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呢?学生逐步想到并应用其它的探索方法,对三角形内角和进行多种解读。这样的提问不仅具体、不断递进,贴近学生实际,而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三、注重提问后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积极思维
不可一问了之,有效的提问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引领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但教师的提问如果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判断,以及一问一答的机械的肯定或否定上,则不易培养学生的心智,开启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方式呈现,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中受到启迪。特别是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教师更应采用恰当的言语表述、动作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启发诱导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发展,千万不能简单处理,一问了之。
四、课堂提问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学生要量力而行
不同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能力结构和性格特点的差异,在学习层次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问题。面对优秀的学生,教师应注重选择一些能提升能力,发展个性的问题。而针对基础薄弱,能力较低的同学,则选择那些突出基础的问题。另外,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逐步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当然,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时,还应俱备机智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教师要能及时更改自己的教学计划,灵活巧妙地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按照正确的轨道进行。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科学性、趣味性、准确性,还要考虑提问的全面性与针对性。科学艺术的提问,能激起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无穷乐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世界的魅力。因此,我们广大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不断发现,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精心设计、充分预设,将课堂提问演绎成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峰山中心小学)
一、创设愉悦的问题情境,让提问来得水到渠成
教师在上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找出二者之间的连接点,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的接近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与实例入手,通过筛选一些他们耳熟能详的谚语、顺口溜、卡通片等,创设情境,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置于生动鲜活的生活实际中,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不单单是枯燥的数字,也与小朋友喜爱的东西是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小朋友解决一些问题是有帮助的。如在一年级数学课上,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情境:用多媒体演示“小猫钓鱼”的故事,画面上猫爸爸、猫妈妈及猫姐姐都钓到了数量不菲的小鱼,满载而归,只有猫弟弟空手而归,从猫弟弟懊恼的表情和撅起的嘴上,我启发提问:“小朋友,什么是‘零’,它表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结合“猫弟弟一条也没有钓到”,启发学生“一个也没有”可以用“零”表示,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零的意义。
二、提问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
课堂提问过浅,低于学生水平,失去提问价值;超过学生水平,大部分学生无法回答,则会损伤学生自信,使学生失去兴趣,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要掌握好提问的适当水平这个度,关键是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现在发展区引向最近发展区,使提问呈现出水平递进的适当坡度。这样不仅能推进教学过程的发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探究“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节时,我出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明?”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1.用量角器量;2.把角剪下来拼;3.把角折起来比较等。下面我让学生分小组对照刚才的集中方法验证。但是,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学生用量角器量存在误差,其它方法又别无选择。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除了量,你还有什么好方法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呢?学生逐步想到并应用其它的探索方法,对三角形内角和进行多种解读。这样的提问不仅具体、不断递进,贴近学生实际,而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三、注重提问后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积极思维
不可一问了之,有效的提问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引领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但教师的提问如果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判断,以及一问一答的机械的肯定或否定上,则不易培养学生的心智,开启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方式呈现,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中受到启迪。特别是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教师更应采用恰当的言语表述、动作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启发诱导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发展,千万不能简单处理,一问了之。
四、课堂提问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学生要量力而行
不同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能力结构和性格特点的差异,在学习层次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情,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问题。面对优秀的学生,教师应注重选择一些能提升能力,发展个性的问题。而针对基础薄弱,能力较低的同学,则选择那些突出基础的问题。另外,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逐步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当然,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时,还应俱备机智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意外问题,教师要能及时更改自己的教学计划,灵活巧妙地进行调整,使课堂教学按照正确的轨道进行。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在设计提问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科学性、趣味性、准确性,还要考虑提问的全面性与针对性。科学艺术的提问,能激起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无穷乐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世界的魅力。因此,我们广大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积累、不断发现,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精心设计、充分预设,将课堂提问演绎成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峰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