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通过有效地阅读数学文本内容,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抽象性、细致性,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升。可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便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对小学生数学阅读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出几点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阅读思维;数学史;问题
小学是学生建立数学认知体系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但目前,部分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文本知识理解不清晰、不透彻,并最终造成问题出现错误。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首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积极开展,同时,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进而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改进,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具有自身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也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不断推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存在的问题
1.语言掌握不牢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而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便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常常出现思维障碍,导致他们阅读问题时,产生概念不清、思维混淆的情况,这样一来,阅读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此外,正是由于数学问题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所产生一定的矛盾,使得学生未能把握数学语言,未能清晰地理解数学概念,导致解决数学问题时,题目信息难以有效辨别,这样直接造成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2.阅读思维不强
当遇到数学问题时,需要学生对问题具有较强的阅读思维品质,这也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所在。但目前,在阅读数学问题时,由于阅读思维能力不强,使得学生难以有效捕捉数学信息点,对题目解析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呈现出的结果缺乏严谨性。因此,使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所应具备的阅读思维品质。
3.阅读积累不足
小学生的学习自制力不足,并且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果以课堂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则会导致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不足,也会使他们的知识面变得较为狭窄,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主要力量。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滲入数学史,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活动展开的驱动力,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史渗透到课堂中,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使他们产生阅读的兴趣,还能够给学生更多阅读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阅读乐趣,此外,数学史的不断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化、严谨的科学思维,进而推动阅读活动的积极开展。
例如:“负数”这一章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阅读材料准备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将资料分发给每个学生,再以小组的形式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由全班交流、分享,看完数学史内容会使学生获得颇多,例如:能够使他们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负数概念产生的过程、负数的数学意义。通过渗透数学史展开阅读活动,既保证了学生阅读兴趣的逐步提升,同时还使得学生科学地对阅读中的思维活动做出了解和分析,这样使得学生厘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思想的走向,进而更好地把握了所学数学知识的本质。
2.预设阅读问题,加强思维引导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而阅读问题则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加强学生阅读思维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应揭示阅读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揭示问题中数量存在的内在关系,加强学生对问题解决的严谨性,还能够使学生根据题设进行分步填空,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直接体现出数学的逻辑性,使他们清晰地认识到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从而打破学生存在的思维障碍。
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为了使学生经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教师首先应出示分饼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直观地看到材料中的信息,此时,教师应及时追问,如:信息中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进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初步对分数加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此外,为了使学生对分数加减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师还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分数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再通过具体场景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的有意识记,还促进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从而强化学生阅读问题的能力,增加数学逻辑的严谨性。
3.拓展阅读范围,促进阅读积累
拓展阅读范围是学生学习的延伸,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促进学生积累阅读量,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使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进而促进他们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数学花园漫游记》,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欣赏到数学花园中的新景色,由于这种景色与学生的生活相接近,便能够使每位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再如: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神奇数学》、《相识数学》、《故事中的数学》等书籍,也可以推荐“小学生数学报”这样的报刊杂志类读物,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活动经验,还拓展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范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
综上所述,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阅读思维、阅读习惯难以形成。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展开,并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薄弱之处,强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深刻理解,其次,引导学生抓取阅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使他们对数学问题产生更为严谨的认识,同时,在拓展数学阅读资源层面,教师还应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国验.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7(11):73-73.
[2]陈仕琪.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及方法指导[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4):101-101.
河南省灵宝市城关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阅读思维;数学史;问题
小学是学生建立数学认知体系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但目前,部分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文本知识理解不清晰、不透彻,并最终造成问题出现错误。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首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积极开展,同时,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进而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改进,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具有自身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也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不断推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小学生数学阅读存在的问题
1.语言掌握不牢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而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便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常常出现思维障碍,导致他们阅读问题时,产生概念不清、思维混淆的情况,这样一来,阅读能力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此外,正是由于数学问题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所产生一定的矛盾,使得学生未能把握数学语言,未能清晰地理解数学概念,导致解决数学问题时,题目信息难以有效辨别,这样直接造成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2.阅读思维不强
当遇到数学问题时,需要学生对问题具有较强的阅读思维品质,这也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所在。但目前,在阅读数学问题时,由于阅读思维能力不强,使得学生难以有效捕捉数学信息点,对题目解析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呈现出的结果缺乏严谨性。因此,使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所应具备的阅读思维品质。
3.阅读积累不足
小学生的学习自制力不足,并且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果以课堂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则会导致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不足,也会使他们的知识面变得较为狭窄,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主要力量。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滲入数学史,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活动展开的驱动力,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史渗透到课堂中,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使他们产生阅读的兴趣,还能够给学生更多阅读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阅读乐趣,此外,数学史的不断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化、严谨的科学思维,进而推动阅读活动的积极开展。
例如:“负数”这一章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将阅读材料准备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将资料分发给每个学生,再以小组的形式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由全班交流、分享,看完数学史内容会使学生获得颇多,例如:能够使他们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负数概念产生的过程、负数的数学意义。通过渗透数学史展开阅读活动,既保证了学生阅读兴趣的逐步提升,同时还使得学生科学地对阅读中的思维活动做出了解和分析,这样使得学生厘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思想的走向,进而更好地把握了所学数学知识的本质。
2.预设阅读问题,加强思维引导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而阅读问题则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同时,也是加强学生阅读思维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应揭示阅读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揭示问题中数量存在的内在关系,加强学生对问题解决的严谨性,还能够使学生根据题设进行分步填空,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直接体现出数学的逻辑性,使他们清晰地认识到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从而打破学生存在的思维障碍。
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为了使学生经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教师首先应出示分饼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直观地看到材料中的信息,此时,教师应及时追问,如:信息中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进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初步对分数加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此外,为了使学生对分数加减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师还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分数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再通过具体场景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的有意识记,还促进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从而强化学生阅读问题的能力,增加数学逻辑的严谨性。
3.拓展阅读范围,促进阅读积累
拓展阅读范围是学生学习的延伸,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促进学生积累阅读量,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使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进而促进他们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数学花园漫游记》,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欣赏到数学花园中的新景色,由于这种景色与学生的生活相接近,便能够使每位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让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再如: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神奇数学》、《相识数学》、《故事中的数学》等书籍,也可以推荐“小学生数学报”这样的报刊杂志类读物,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活动经验,还拓展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范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
综上所述,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阅读思维、阅读习惯难以形成。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展开,并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薄弱之处,强化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深刻理解,其次,引导学生抓取阅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使他们对数学问题产生更为严谨的认识,同时,在拓展数学阅读资源层面,教师还应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国验.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7(11):73-73.
[2]陈仕琪.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及方法指导[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4):101-101.
河南省灵宝市城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