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语言精炼,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古诗词的浸润,老师们在进行教学时都能注意适当拓展,巧妙地突破古诗词教学难读、难解的瓶颈,让古诗词的教学更精彩。
一、 拓展,让理解诗意锦上添花
古诗的简洁、凝练造就了古诗的写意。很多生动的意象在诗中是点到即止,教师巧妙、适时地加以拓展,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学会品味古诗大有帮助。
例如,《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的“古人学问无遗力”是很抽象的。古人在做学问时到底有多竭尽全力呢?诗中没有交待,学生也没见过。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有效拓展。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
生1:我知道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因为家里很穷,没有油点灯,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邻居房里的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
生2:我知道韦编三绝的故事。古时候书是写在竹简上的,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一起,孔子勤翻阅这些书简,次数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
生3:古人还有悬梁刺股的故事。有个叫孙敬的人,每天读书时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栓在房梁上,如果打瞌睡头往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有个叫苏秦的人,每当到了夜深人静,眼睛发涩,总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后又继续读书。
……
围绕“古人学问无遗力”这个重点,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精彩拓展,让“无遗力”所描绘的意象变得丰满而真实。这样的拓展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重点服务,借助这几个勤奋读书的故事,学生一下子就有了一种真切的感受,读诗时立刻有了提升,充分感受到诗中的意象之美。
二、 拓展,对作者了解层层深入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根据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学生即将学完一首诗词而意犹未尽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拓展,向其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例如,在教学词《如梦令》时,我首先引领学生进行精读品味,从词中想象画面,感受李清照为美景陶醉。接着,我抓住一个“醉”字拓展延伸,展开教学。
师:李清照不但醉在美景中,还为什么而陶醉呢?让我们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师(补充资料):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在朝为官,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父母非常宠爱李清照,她享受着舒适的生活,而且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内秀如竹,而且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你找到词人陶醉的原因是——
生:年轻时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
师: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她这个时候喝的是醇酒、乐酒、甜酒、美酒。李清照晚年写的《声声慢》也写到了喝酒,你听一听,感觉有什么不同?
出示《声声慢》,让学生朗读后交流——
生:此时此刻词人喝的是闷酒、苦酒、孤独的酒、愁酒。
师:同样的人喝同样的酒,为什么味道却变了呢?咱们再来看一段资料。
师(补充资料):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以词引词,不难发现国破、家亡、夫死,晚年的李清照无家可归,流亡在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词的风格发生了变化。我们教师把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摘取出来进行对比学习,这样的拓展对于理解整首诗词,理解作者,甚至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 拓展,使感悟诗情水到渠成
教材所选诗词都是经典之作。但有些诗词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困惑。学贵有疑,当学生提出疑问时,适时地层层拓展,可为学生解疑推波助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江雪》一诗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为了深入体会诗情,我进行了以下的教学拓展。
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我们来看看当时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处境吧!
师(补充资料):柳宗元31岁时当上了皇帝身边的大官,他一心想为老百姓说话,进行改革。他得罪了那些豪门贵族,被贬到永州这个荒凉的地方。在这里他与原来的朋友失去了联系,有话儿也没有人可以诉说。你能体会到柳宗元的心情吗?
生:孤独寂寞
师(补充资料):来到永州后,柳宗元的老母亲因为生活艰苦,病死在一个四处透风的破庙里。柳宗元趴在母亲的身上悲痛地呼喊着:“都是儿子不孝啊,让母亲受苦了,母亲啊,儿子从此再也感受不到您的疼爱了。”母亲去世后,命运的打击又一次降临在这个家庭的头上,柳宗元那心爱的大女儿,又染上了重病,因为无法医治,离他而去。此时的柳宗元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在这么荒凉的永州,他居然一住就是十年。人生漫漫的十年时光,他也不幸染上了一身的疾病,走路两腿直发抖,坐下两腿直发麻。此时,你又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生:悲伤痛苦,痛不欲生,悲愤愁苦……
师:其实,诗人已经把这样的感情藏在这首诗里了,不信你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
生:千万孤独
师:但是,在永州这个地方,他还继续推行改革,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其实,诗中的蓑笠翁就是柳宗元自己。这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
生:坚强不屈,不怕打击,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江雪》蕴涵着作者柳宗元苦难的人生经历,蕴涵着孤独悲痛的内心情感,蕴涵着坚强高洁的精神品性。拓展的那段史料是作者的人生写真,为学生领悟作者的寂寞与悲苦提供了可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使得学生再一次于“柳暗花明”处遇见了“又一村”。
(作者单位: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一、 拓展,让理解诗意锦上添花
古诗的简洁、凝练造就了古诗的写意。很多生动的意象在诗中是点到即止,教师巧妙、适时地加以拓展,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学会品味古诗大有帮助。
例如,《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的“古人学问无遗力”是很抽象的。古人在做学问时到底有多竭尽全力呢?诗中没有交待,学生也没见过。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有效拓展。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勤奋学习的小故事?
生1:我知道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因为家里很穷,没有油点灯,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邻居房里的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
生2:我知道韦编三绝的故事。古时候书是写在竹简上的,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一起,孔子勤翻阅这些书简,次数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
生3:古人还有悬梁刺股的故事。有个叫孙敬的人,每天读书时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栓在房梁上,如果打瞌睡头往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有个叫苏秦的人,每当到了夜深人静,眼睛发涩,总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后又继续读书。
……
围绕“古人学问无遗力”这个重点,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精彩拓展,让“无遗力”所描绘的意象变得丰满而真实。这样的拓展为学生深入感悟文本的重点服务,借助这几个勤奋读书的故事,学生一下子就有了一种真切的感受,读诗时立刻有了提升,充分感受到诗中的意象之美。
二、 拓展,对作者了解层层深入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根据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学生即将学完一首诗词而意犹未尽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拓展,向其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例如,在教学词《如梦令》时,我首先引领学生进行精读品味,从词中想象画面,感受李清照为美景陶醉。接着,我抓住一个“醉”字拓展延伸,展开教学。
师:李清照不但醉在美景中,还为什么而陶醉呢?让我们从文字背后找一找她深深陶醉的原因吧!
师(补充资料):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在朝为官,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父母非常宠爱李清照,她享受着舒适的生活,而且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内秀如竹,而且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你找到词人陶醉的原因是——
生:年轻时的李清照一直陶醉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里。
师:词人因乐而酒,因酒而醉。她这个时候喝的是醇酒、乐酒、甜酒、美酒。李清照晚年写的《声声慢》也写到了喝酒,你听一听,感觉有什么不同?
出示《声声慢》,让学生朗读后交流——
生:此时此刻词人喝的是闷酒、苦酒、孤独的酒、愁酒。
师:同样的人喝同样的酒,为什么味道却变了呢?咱们再来看一段资料。
师(补充资料):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以词引词,不难发现国破、家亡、夫死,晚年的李清照无家可归,流亡在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词的风格发生了变化。我们教师把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摘取出来进行对比学习,这样的拓展对于理解整首诗词,理解作者,甚至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 拓展,使感悟诗情水到渠成
教材所选诗词都是经典之作。但有些诗词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困惑。学贵有疑,当学生提出疑问时,适时地层层拓展,可为学生解疑推波助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江雪》一诗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为了深入体会诗情,我进行了以下的教学拓展。
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我们来看看当时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处境吧!
师(补充资料):柳宗元31岁时当上了皇帝身边的大官,他一心想为老百姓说话,进行改革。他得罪了那些豪门贵族,被贬到永州这个荒凉的地方。在这里他与原来的朋友失去了联系,有话儿也没有人可以诉说。你能体会到柳宗元的心情吗?
生:孤独寂寞
师(补充资料):来到永州后,柳宗元的老母亲因为生活艰苦,病死在一个四处透风的破庙里。柳宗元趴在母亲的身上悲痛地呼喊着:“都是儿子不孝啊,让母亲受苦了,母亲啊,儿子从此再也感受不到您的疼爱了。”母亲去世后,命运的打击又一次降临在这个家庭的头上,柳宗元那心爱的大女儿,又染上了重病,因为无法医治,离他而去。此时的柳宗元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在这么荒凉的永州,他居然一住就是十年。人生漫漫的十年时光,他也不幸染上了一身的疾病,走路两腿直发抖,坐下两腿直发麻。此时,你又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生:悲伤痛苦,痛不欲生,悲愤愁苦……
师:其实,诗人已经把这样的感情藏在这首诗里了,不信你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
生:千万孤独
师:但是,在永州这个地方,他还继续推行改革,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其实,诗中的蓑笠翁就是柳宗元自己。这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
生:坚强不屈,不怕打击,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江雪》蕴涵着作者柳宗元苦难的人生经历,蕴涵着孤独悲痛的内心情感,蕴涵着坚强高洁的精神品性。拓展的那段史料是作者的人生写真,为学生领悟作者的寂寞与悲苦提供了可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使得学生再一次于“柳暗花明”处遇见了“又一村”。
(作者单位: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