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感”培养 智慧领航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感”作为识字教学的支点,一般指的是学生与汉字在长期有效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动意识——汉字直觉,是由学生自己对汉字直接感受积淀而成的,它既是学生识字能力的综合体现,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字感的学生,会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能迅速地读准汉字的音,分析汉字的形,感知汉字的义,并能规范地写下整个字。在此过程中,学生既产生了审美愉悦,又丰富了想象力。因此,“字感”二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猴子种果树》一课时,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薛老师的智慧引领下,学生步入了一个神奇的汉字王国。这里,一个个汉字不再是一个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次次精彩的互动,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学生的“字感”在增强,他们快乐与收获并存。
  一、“字感”,从听故事开始
  师:这篇课文叫《猴子种果树》,是一个故事。故事是可以用来听的,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老师讲一个开头: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他给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过了一天,猴子又来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又过了一天,猴子又来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又过了一天,猴子又来——
  生(接话):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师:小朋友都会讲啦,你看,故事听多了你也会讲了,对不对呀?猴子每天都做两件事,知道吗?一件是——
  生:浇水。
  师:一件是——
  生:施肥。
  师: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浇水的浇。浇水的浇,三点水,右边是一个字,这一横写的时候稍微斜一些,斜钩,撇,横,撇,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明确规定: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此可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口,投其所好,听故事就是学生特别喜欢、感兴趣的事。教学中,薛老师以《猴子种果树》这一故事开始了识字教学,在师生亲切的对话中,学生饶有兴趣地明白了猴子每天都做的两件事:“浇水”“施肥”,而“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浇水的浇”一句拉开了学生快乐识字的序幕。此时,形象的故事、教师精炼的引语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了“字感”的种子,学习生字的积极状态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真正做到了“乐感”。
  二、“字感”,在悟字理中提升
  师:这个字念——(生齐:浇)去掉三点水也是一个字,念——尧。(生齐念“尧”三遍)
  师:尧原来的意思是土堆,我们浇水要浇在土堆上不能浇在树根上。加上三点水就是浇。如果三点水去掉,换成火字旁是什么字?
  生(齐):烧。
  师:烧饭的烧。如果是挠痒痒的挠呢(教师做动作),猜一猜是什么旁?
  生:提手旁。
  师:真聪明。如果一团乱麻缠绕在一起的绕,是什么旁?
  生:绞丝旁。
  师:真聪明。含有尧的字都有ao这个读音,这些都是形声字。
  师:施肥的“施”什么旁?
  生:方字旁。
  师:“肥”什么旁?
  生:月字旁。
  师:右边什么字?
  生:巴。
  师:对,爸爸的爸的下半部分就念巴。
  师:“肥”怎么理解?这个人长得很胖,肉很多叫肥,不过肉很多的人很可爱。人长得胖跟月没有关系,在古体字中是这样写的。(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月字的古体字)这个像挂在上面的排骨肉,所以,月原来是肉的意思。含有月字旁的字一般都和肉有关系,和月亮的月没有关系。在古代月亮的月和表示肉的字是一样的,所以,现在用月字旁代替肉。
  生齐读词语“施肥”两遍。
  师:猴子天天做了两件事,所以,中间要用顿号。
  生(齐):浇水、施肥。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汉字字理能够使抽象的符号转化为生动的形象,通过图字对照重现象形字的形象,在字理分析中了解汉字形义的演变。“施肥”一词中“施”字的教学,薛老师运用精妙的板书将“月”字的古字展示给学生,他们由此联想到了“肥”字的意思,明白了“古代月亮的月和表示肉的字是一样的”,学生感受到了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
  字理也能让学生领悟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浇水”的“浇”字时,学生知道三点水跟水有关,加个火就知道是“烧”,“挠”字就知道用提手旁,一堆乱麻“绕”在一起肯定用绞丝旁。学生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地从认识“一个字”到认识“一串字”呢?这正是汉字字理的魅力,让学生领悟了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也在感悟字理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字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三、“字感”,由写好字深入
  师: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一起读——(展示句子)
  生: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天天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师: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猴子一想:“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师:这里有一个生字“拔”,提手旁,右半部分一定要注意,仔细看老师写。(教师范书,字写得较大)有的同学发现是友加一点,老师发现有同学在预习的时候把这个字抄错了,写成发现的发了。伸出手一起写,横,撇,横撇,捺,点。(学生跟着书空,齐读两遍)
  教师范写,提醒学生仔细看。
  师(指改字):横折,横,竖提,撇,横,撇,捺,一共几笔?
  生:7笔。
  生齐读改正两遍。
  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汉字书写既有工具性的特点,又有艺术性的特点,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而我们身边的识字教学,尤其是识字公开课教学,很多教师总是把写字这个环节安排为随机环节,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自然无从谈起。在上述的教学片断中,薛老师细心地发现有学生在预习时把“拔”字右边写成了“发”字,便在黑板上范写了大大的“拔”,让学生跟着他一起边说笔顺边书空,再齐读两遍。因低年级的孩子模仿力很强,教师也最容易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薛老师这一环节的处理可谓简约而有效。他抓住时机,利用范写进行渗透,一笔一画地进行讲解,落到实处。学生经历了“眼到”“口到”“手到”的过程,不仅学会正确地书写这个字,而且激发了他们写字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鉴赏能力。
  学生具有了“字感”,就能对汉字主动感知,带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发现,主动积累。字感的有效培养,使得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翟敦兵,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2111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其他文献
摘要:说课,不同于课堂教学。其存在价值就在于通过说课能判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及水平,能初步预测课堂教学的效果。说课要遵循一般规律,要说出创新之处,要体现说课者高超的教学技能与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说课方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54-04  说课,是一种有别于课
由于现实中普通高中教育激烈竞争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甚至还有加剧的趋势,因此地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普通高中普遍面临困境;而“升学无望、挣钱无术、就业无路、人生迷茫”,这似乎成了现实中众多农村高中毕业生的共同命运。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与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陷入了相同的命运。出路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依据学校现状和学生实际,搭建普职教育相结合的桥梁,向新型的农村综合高中转轨,不失为薄弱的
我不是教高中,甚至也不是教初中的,只是小学语文教师。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袁卫星老师《与君书》课堂的围观乃至追逐,如此富有质感的文字与惬意的课堂对错过他的人都会是一种遗憾。权当是外行看热闹吧,敲下我的杂感碎悟,一吐为快。  一口气读完袁老师的美文与实录,很自然地想起特林·芬瑟博士说过的“学校是一段旅程”,其实这正是因了“课堂是一段旅程”,《与君书》课堂即是。  一、散淡而不散漫,一段于“路”中见“言”
摘要: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它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职业倦怠是教师生涯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过重的社会期望、多角色之间的冲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日益复杂的学生管教问题和学校的人际关系与教师支持系统的缺乏是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心理问题,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更需要教师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关键词:职业倦
教师专业品质集中体现为教师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研究主要从这三方面对教师专业品质的现状、原因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策略。  一、初中教师专业品质的现状  北京11中学校长李希贵曾这样描述校园里的一些“优秀教师”:“他们有专业深度,却缺乏职业宽度和教育高度,这必将使教书育人的目标走偏。”这种现象在初中校园也较为普遍,论专业
就情境图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而言,我们常常会首先想到教学法的问题。确实,新教材用丰富的情境图来呈现数学内容这一特点,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因此,如何密切情境图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就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以下就围绕情境图,具体阐述其作为教学资源的课堂把握,尽管例证主要集中于低年级,但在很大程度上关涉着整个小学数学课堂。  一、以“目
摘要:无论是教学理论中对于教育结构的解释,还是教学实践中技术取向的模仿,都因为缺乏教学风度的考量而弱化或异化了教育力量的释放。教学风度是教师的师德修养、人格魅力、学识水平等方面综合素养的教学呈现,它的立足点在人自身而不在人的创造物。它是形成健康的教学风格的基础。教学风格与教学风度的整合,可以在全面性、持久性、深刻性等方面重塑教育结构,以更加充分地释放教育力量。  关键词:教学风度;教学风格;教育力
记得有人说过:如果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那么你的教育就已经失败了。这话也许有些激进,然而作为“无痕”教育的注脚却颇为耐人寻味。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教育的终极期望是实现人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在教育者看来,就是“不教而教”;在学习者看来,就是“无师自通”。但在现实中有时觉得尽管很努力地教育学生,可是学生却很不以为然,这引发了我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的反思。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
2002年,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式在面上推开。当时,我刚从学校调到教育局工作。教学一线18年的工作经历,天天在课堂上耕耘,天天与老师、学生滚在一起,我常常有生命的激动,也时时有莫名的惆怅,总体感觉是教学一线虽有不少老师在摸索探究,不少学校也追求教学管理的精致有效,但缺少鲜明主题,缺少强劲东风。或许是应和了时代的呼声,十年前,当这场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降临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是激动的、兴奋的,真希望
一  从语文课程和教学论的角度,我越来越相信郑杰先生的论断:教育服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课程。[1]因为即使就是在“文化”几乎成为最为经常地挂在人们嘴边的一个词汇的当下,拓宽语文课程的文化视野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渐行渐远的梦想。可以看到,语文教学越来越呈现出同质化的状况。弘扬主流文化的考虑限制了教材编者编撰整体水平的发挥,以至教材“越编越薄”[2]。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的课程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