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一段惬意的旅程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是教高中,甚至也不是教初中的,只是小学语文教师。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袁卫星老师《与君书》课堂的围观乃至追逐,如此富有质感的文字与惬意的课堂对错过他的人都会是一种遗憾。权当是外行看热闹吧,敲下我的杂感碎悟,一吐为快。
  一口气读完袁老师的美文与实录,很自然地想起特林·芬瑟博士说过的“学校是一段旅程”,其实这正是因了“课堂是一段旅程”,《与君书》课堂即是。
  一、散淡而不散漫,一段于“路”中见“言”的“语文之旅”
  一如平江路随性而散淡,袁老师的课堂也是随性而散淡的。由陆文夫散文中的苏州小巷娓娓道来,从学生是否去过平江路自然聊起,走进文字,走进风景。老师时而如导游,为学生指点江山;时而如朋友,与学生分享所得;时而又如长者,语重心长举重若轻,时而又是智者,激扬文字高屋建瓴……课堂如散步,似登山,师生在与文字的会晤中游历,惬意自如。课堂“散淡”却不“散漫”,走过平江路的一路风景,老师始终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的语言,可以说这堂课是一段于“路”中见“言”的“语文之旅”。
  从教学实录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本课主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概括平江路的特点,品味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且不说《与君书》课文本身的文字魅力,就是学情调查表中“摘出课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就足见老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是非常“语文”的。语文是什么?袁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语文是在“保存相对完好”和“保存完好”微妙差别中的推敲,语文是“富有文化内涵”和“具有文化底蕴”间你来我往的思辨,语文是“闲适散淡”还是“随性散淡”的取舍,语文是“与君书”题目的含义作用的揣摩与猜度,语文是披文入情、声情并茂的诵读,语文是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的体味咀嚼,语文是结构段落,是文字标点,是随口的诗词妙句,是特定的唯美情境,是满腹的经纶,是平平仄仄的音节巧妙诗意的组合……徜徉在这样的课堂,我们会感到,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我们的身心都浸润在语文的芬芳里。
  尤其让我感觉痛快酣畅的是“分析”一词——“请你把第8小节读一读,读完给我们分析一下”。曾经,语文老师们比较忌讳“分析”,因为课程标准提倡“不应以老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个性阅读”,于是不少老师将这个词语连同它所代表的思维方式一并从语文课堂上抹去了。试想,如果这堂课上没有学生潜心会文富有个性的“分析”,老师鞭辟入里恰到好处的“引导分析”,恐怕语文的味道就不会这么浓郁。
  二、随性而不随意,一段于“教”中见“学”的“学习之旅”
  观袁老师的课,一直在想,成为袁老师的学生非常幸运,哪怕仅一节课。那个看似普通的《学情调查表》,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聊天式谈话,那些貌似随意的即兴追问,那些看似随口的点评理答,在老师的“教”与“导”的足印里,处处都可见“学”。郭思乐教授说过“教学的本质是‘学’”,“教”只有皈依“学”,课堂教学才产生真正的效果与价值。这份《学情调查表》其实就是学生的学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课前的自学开始,摘抄生难字词、概括平江路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作者的表现手法,自己质疑问难。课堂,始于学生“前学习”的新起点。我特意留心了老师的“执教背景”中一行不起眼的说明——“课前半天收起《学情调查表》,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备课”。如果说设计《学情调查表》是老师针对教材的第一次备课,那么这里的“根据学生的预习填写情况备课”则是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第二次备课。课堂不仅交流分享每个学生的自学成果,又基于学情进行碰撞达成新的提升,每个学生都在自学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意义建构。
  课堂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还在于让其从中获得“过程与方法”的启示。华东师大教授钟启泉说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都是属于“冰山”之下八分之七的部分,那些看得见的知识能力目标只是冰山之上的八分之一。袁老师依托文本与学生的学情,不断地引导学生从课堂阅读过程中“得法”——即让学生学会阅读。这样的“有心栽花”之处比比皆是:请同学们自由散读,由着性子读,概括出平江路的特点——读书可以如散步样自由;“不少同学在散读的过程中把笔抓在手上,一边读一边在文章中圈画”,“现在看到标节次的好处了吧,一说节次,我们就能很快找到”——阅读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的;“概括要求简明,但是不能把重要的信息丢掉,不能改变作者的原意”——概括是要在意思完整的前提下达成简明的;“这么多特点,要是让你只选最重要的三点,你会选哪三点?”——抓特点一定要精要;“你找了一句在文章结构上非常重要的句子:它在文章中是一个转折,将读者的视线由对苏州的叙写转向本文的重点平江路”——找到重点的关键的句子对于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非常重要;“这句话中间,有两个字很重要,很能表达作者对平江路的喜爱和赞美,你能找出来么?”——作者的感情是融化在字里行间的,阅读就是要发现和体味这样的字词……如此种种的引导点拨,散见于课堂,使学生能在学法层面获益匪浅。可谓随性而不随意,课堂成为一段“教”中见“学”的“学习之旅”。一位有心的老师,带领学生从平江路的风景里获取语文学习的方法,在滋养语文知识能力的“枝叶”这一过程中粗壮过程与方法的“树干”,扎深语文情感态度的“根”,让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以文本学习为核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三、空灵而不空洞,一段于“虚”中见“实”的“生活之旅”
  尤其喜欢这个教学环节:“平江路真有那么好吗?”去过的同学说“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般般”,总是没课文写得好。老师话锋一转:“既然没那么好,作者为什么偏要写得这般唯美呢?”学生再次从课文的前三节与后两节中感悟出了作者对苏州的热爱和珍惜保护平江路的呼吁。相对于现实的平江路,文本的平江路可能只是一种唯美的“虚”,是情人眼里的“西施”。想起龙应台的一个比方,文学是现实的“白杨树”在水中的倒影:“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看到真实的岸上的白杨树,看到真实的“没那么好”的平江路,但往往会忽略水里头那个“空”的“虚”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相通的“倒影”。
  袁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虚”与生活的“实”相勾连、唯美意境与朴素真实的落差中看到了隐藏在文本背后作者的深深期许。正如龙应台所言:“文学与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直觉的对‘美’的顿悟。”这个城市,曾经到处是“平江路”,但是唯美的平江路却即将成为“凄美”。这个城市,这个国度,有多少“平江路”正在或者即将逝去!在否定与继承的破立之间,在传统与现代的更迭之际,在民族与世界的融合之时,城市需要怎样面对?相信学生在上课之后一定会萌生自己的想法。正如老师课尾所言,“有一点我相信我们能够达成共识”:“我想我们都不希望哪一天去到平江路,回来后也像袁老师一样写一篇文章,写到最后,写的不再是‘这个城市,曾经到处都是平江路……’,而是另一句,‘这个城市,曾经有过平江路……’”。文本是“唯美”的,但它是基于生活的真实的。在空灵的文字里,每个学生都看到一个真实而不空洞的世界,都会有一种深刻的精神与心灵的生活,让自己的思想走向深刻。
  语文是生活,课堂也是一种生活,是一种相对于真实生活的另一种唯美,袁老师的课堂,让师生都体验一种高于生活又来源于生活的唯美,又在这种唯美里观照生活的真实。
  四、厚重而不沉重,一段于“课”中见“人”的“生命之旅”
  《与君书》课堂特别吸引我的除了他的教学,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执教的是自己的作品。
  拿到这篇教学实录,最先读的是《与君书》文本。没读几行就被深深地吸引,可能是余秋雨《白发苏州》留给我太深的烙印,我对这个不喜欢“白发苏州”的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一遍遍地阅读、欣赏。同时还非常纠结地猜度这是一位怎样的作者。最为拍案的是读到“我们不妨问一问作者。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作者就是这么想的。——因为,这篇文章是我09年写的。”原来《与君书》的作者就是袁卫星!这是怎样的课堂境界?作者就是教者,这是一种怎样的原生态教学?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同时与作者、作品、教者美丽约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验?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袁卫星以自己的作品为教材,以自己的体验来教育,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世界的同时,促进学生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对写作的情感,对教育的眷恋,乃至对人生的感悟。一个细节不得不提一下,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袁老师说:“一篇文章写出来,某种意义上说,读者读了去,就是读者的世界了,因此,最重要的是作为读者,我们自己的理解。”学生从中能感悟的难道仅仅是阅读理论层面的“知识”吗?我想袁老师的坦诚谦卑也一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学,使你看见世界;“人学”,让你懂得生命。这让我很自然地想起,袁卫星的一系列作品,《生命课——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生命课——一个教师的教育手记》、《生命课——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他是在用自己的生活与生命的性灵作课程,相信学生会从他的作品他的课中感悟到他厚重的人生。如此举重若轻的课堂,学生体验的一定是一段“课”中见“人”的“生命之旅”。
  (顾丽芳,常熟市实验小学,21550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围绕吴大年《上世纪80年代师范教育工作回顾》一文,对江苏师范教育的历史和传统进行了梳理、回顾和评介。认为吴大年在担任江苏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期间,努力贯彻中央和省的精神,承上启下,深入基层,积极推动学校实践,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调查情况,合理布局,发挥中师服务小学的功能。二是找回“江苏中师”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校风,培养优质师范生。三是聚集一批优秀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四
【人物速写】  工作日的早上,淮安市实验小学的门口都会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高兴地迎接老师和孩子们的到来。“校长好!”“老师好!”“同学们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成为校门前一道温馨亮丽的风景。他就是这所百年老校、万人大校的掌门人——戴铜校长。这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方式。  他是一个平常的人。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虽生在偏僻贫穷的乡村,但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毅力。在“文革”结束的那年
摘要:十余年的课改,波及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课改中,基于校本,执著探索,以发展人为核心,改良着课改策略,亦步亦思,渐趋渐进,找出了一条有自身文化烙印的课改之路。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育人;乃德文化;启德共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2-0016-04  1939年,抗战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民族存亡仅系于一线之际,为了更好地
摘要:“企业学院”的“双主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学院融入企业标准推进教学改革,全套引进企业的“培训包”,一方面接受企业的培训订单,为企业员工提供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和实训的师资、设备、技术、项目等均有企业的参与。学校、企业共同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提高了人才培养实效,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达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基于“企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
摘要: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由于这一命题在语义及逻辑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在人们理解上存在偏差,学界对此也褒贬不一。从新课改的内容及这一命题提出的背景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更多是向人们传递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用生成性思维方式去看待教学和学生,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成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联系。  关键词: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生成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研读《义务段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下文简称《修订稿》),较之《义务段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实验稿》),清晰可见本次义务段课程标准的修订取向: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十年课改的方向,汲取了十年课改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回应了实践问题。《修订稿》的坚持与变化需要我们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研究,领会修订立意,缩短文本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以使文本能尽快落实到教学实
摘要:笔者就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对所在学校部分高年级小学生和部分高年级语文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分为“迷你”、若即若离、形同陌路三种,对形成这三种学习状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责任心的强弱与语文教学技能的差异,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生不同语文学习状态的调控与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状态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
在科学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这是针对科学课堂中曾经出现的“动手有余,思考不足”现象提出的。经过几年的强调,“想好了再做”“先想后做”成了很多老师课堂上的“经典”行为。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周密性、创造性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是无可质疑的进步。在“厚”想的热潮中,我们也觉察到学生“做”的能力和意识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比如:折形状时将纸折得皱巴巴,用吸管搭支架时吸管被胶带绑成了
摘要:说课,不同于课堂教学。其存在价值就在于通过说课能判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理论的应用能力及水平,能初步预测课堂教学的效果。说课要遵循一般规律,要说出创新之处,要体现说课者高超的教学技能与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说课方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2-0054-04  说课,是一种有别于课
由于现实中普通高中教育激烈竞争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甚至还有加剧的趋势,因此地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普通高中普遍面临困境;而“升学无望、挣钱无术、就业无路、人生迷茫”,这似乎成了现实中众多农村高中毕业生的共同命运。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与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陷入了相同的命运。出路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依据学校现状和学生实际,搭建普职教育相结合的桥梁,向新型的农村综合高中转轨,不失为薄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