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tiger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声乐类型丰富而独特,各类型的民族声乐表演都有着自身突出的特色,极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结合本人见解,对我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并且,从文化视域角度入手,研究探讨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包括字正腔圆、中正平和、声情并茂、西为中用、多元化、现代化等特点。
  【关键词】民族声乐;审美特征;表演;文化内涵;字正腔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民族声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体系庞大,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浇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大众的情感归属与审美观念,如此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声乐,应对其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进行分析,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促进我国民族声乐创新性发展。
  一、我国民族声乐及其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是漫长的,但并不孤立,与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法脱离人们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漫长发展中,关于民族声乐记载的文献虽然几多流失,但是相关文献依然浩如烟海。而且,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扎根于民间,备受群众呵护,散落于民间的各种民族声乐种类和曲目不计其数,根本无法统计清楚。在现代文化影响下,传统民族声乐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民族声乐表演方式及曲目仍然受普通百姓喜爱,在我国主流音乐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国人而言,民族声乐艺术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共通性,它是人们心中最朴质、最真诚情感的表达,已经融入到人们的血脉之中,不仅能满足娱乐需要,更能慰藉心灵。
  从广义层面上看,我国民族声乐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包含传统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歌曲、美声唱法民族化等内容,在历代音乐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体系。从狭义层面上看,我国民族声乐是一种现代化的民族声乐表演,是在传统民族声乐基础上通过创新、变革而发展起来的,唱法更科学、审美观念更贴近现代,不仅带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韵味,也极具现代音乐特色,其所具备的审美品质是其他任何声乐艺术都无法取代的。总之,我国民族声乐不是单一体,其内部富含多种音乐元素,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它扎根于我国民族文化之中,汲取传统音乐精华,吸收西洋唱法,审美特色更独特、音乐风格更突出,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是我国优秀音乐的典型代表。
  二、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
  (一)字正腔圆
  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表演中,演唱讲究字正腔圆、音色明亮、声音优美,其中“字正腔圆”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表演遵循的最高准则,反映着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表演最突出的审美特色。其实,“字正腔圆”指的是声乐演唱技巧,通过这种咬字技巧可以使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做到字调正确、吐字清晰,让观众听清听懂,理解声乐的内涵及思想。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演唱表演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字正腔圆审美情趣在现代声乐演唱表演中得以延续。
  除了咬字方面,我国民族声乐表演对唱法也有一些要求,如“润腔”。实际上润腔是一种吟唱技巧,强调“依字行腔、以情润腔、以声润腔”,具备美化、装饰、润色基本曲调的作用。通过这种发音技巧,可以在不改变原旋律速度、音高、时值、力度等因素基础上使旋律更具装饰性,声音圆润,增强声乐演唱表演的吸引力。所以,字正腔圆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演唱表演的审美特征之一。
  (二)中正平和
  中正平和的声乐表演特色是基于我国传统中的“中庸”思想发展形成的,其审美标准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作品中所蕴藏的情感,其表达要适度,有所节制。
  第二,遵照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进行民族声乐创作。民族声乐所表现的情感都是现实生活中情感的真实写照,演唱者要想对作品有一定了解,需要认真分析歌曲故事,了解歌词中描述的人物、事物,深入理解深层次情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准确、更好地表现声乐作品。
  第三,民族声乐讲究含蓄。但就对创作者来说,民族声乐表演中蕴藏的情感是内敛,它是对生活感受、理解的晦涩表现,通过歌词、旋律及演唱者表演将这种情感体验传达给观众。
  (三)声情并茂
  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标准包括“字”“情”“腔”“味”“气”等多个方面,其中“情”最为重要,要求既要处理好情感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又要表达出歌曲中情感的内敛性,做到“声情并茂”,唱出歌曲中的情感,才能升华声乐表演艺术。
  “声情并茂”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以情带声”。“情”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核心,只有唱出了声乐歌曲中蕴藏的情感才能升华艺术,与观众情感共鸣。
  第二,“情从意生”。这里所说的“意”,取自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演唱者要想把一首曲子唱好,需要准确理解歌曲中包含的创作者情感及歌曲中的意境,才能较好地表达歌曲。简单地说,演唱者与创作者应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遵照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与体验。
  第三,“声情统一”。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达成统一,实现“声情并茂”,这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审美标准。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表演,赋予声乐演唱以鲜活的生命力,这样的表演才更具感染力。
  (四)西为中用
  这里所说的“西”指的是美声唱法。在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发展中,积极汲取外来优秀音乐文化的养分,将之与本民族声乐特性结合起来,实现创新,做到西为中用。当然,“用”是有一定讲究的,不是无限制的,而是有节制、有选择的,即在保持民族声乐特性基础上汲取西洋美声唱法,丰富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创造本民族特色的声乐表演艺术。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新的审美特征。
  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不仅保留了传统民族声乐表演吐字清晰、气力灵活的艺术特色,还兼具了美声演唱表演中的真假声结合、音域宽广等艺术特色,声乐更为圆润、优美,增添了民族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五)多元化
  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多元化审美特色主要表现在演唱形式、声乐作品两个方面。
  第一,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随着西方先进声乐演唱艺术的传入及冲击,我国民族声乐表演不断寻求突破,不仅融合了美声演唱形式,还纳入了原生态、通俗等演唱形式,演唱形式更为多样、丰富。
  第二,作品具备多元化特点。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作品配器及音乐作品本身两个方面。在音乐作品配器上,很多作曲家尝试在民族声乐表演作品中融入新时代的音乐元素,如现代电子音乐元素,重现包装民族声乐作品的表演形式和乐曲风格,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音乐作品上,将西部音乐文化融入在民族声乐艺术中,产生了带有奔放、豪迈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如《天下黄河十八弯》《西部放歌》等。此外,民族声乐艺术更贴近人们现实生活,通过民族声乐表演表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如《父亲》《好日子》等。
  (六)现代化
  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表演艺术走出传统民族声乐的限制,其演唱方式、表演形式等方面都烙上了新时代烙印。
  第一,民族声乐歌词结合不同地区方言特色添加了一些声衬和虚词。在声衬方面,如“亲呀个呆呀呆”“依儿呀儿呦”等。在虚词方面,如陕北民歌歌词中的“嗨”、四川民歌歌词中的“喂”等。这种声衬和虚词的应用,增添了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亲切感,与老百姓的生活结合得更为密切。
  第二,声腔上更加注重咬字、行韵上的细节处理。比如,润腔上增加了声音造型润腔、音色变化润腔等技巧,使得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艺术表现力更具感染力。此类民族声乐演唱表演作品有《包楞调》《走西口》等,都应用了新式的声腔技巧。
  第三,民族声乐演唱表演上强调演唱技巧与表演的结合,这一点在我国少数民族歌曲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很多少数民族声乐歌曲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每逢传统节日、婚礼等重大节日,朋友们聚在一起一边跳舞一边唱歌,将民族声乐演唱表演的情感、意境表现得淋淋尽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音乐艺术都各具特色、文化内涵,承载着这个民族人们的情感、思想、审美与思维,是人们真情实感的完美表达。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表演艺术面临着巨大冲击,但是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演唱方式、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作品配器等方面的特色更为突出,发展更为蓬勃、成绩更为显著,不得不说这是我国无数优秀民族声乐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发展中,为使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表演艺术保有持续的生命力,应当在清楚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基础上,立足根本,兼收并蓄,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的特点,汲取优秀音乐文化的养分,促进民族声乐不断创新、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舒丹.论新时期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的民族性与国际性[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2):121-124.
  [2]匡祎.文化视域下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审美规格[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6-168.
  [3]李优.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4):128-131.
  [4]徐蔓.浅议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J].作家,2010(22):233-234.
  [5]李礼.论文化视野下的我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7-129.
  [6]姚菲菲.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问题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1):122-123.
其他文献
供电公司的科技档案有着一定的流程性、专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进行管理的时,要合理地利用好新式档案管理策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和严谨的管理制度,并且不断摸索创新
现在的中国与一百年前的美国很类似,无论是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包括收入分配以及劳资关系问题,都有类似.我相信未来三十年,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崛起一样,中国也会有
当作曲者创作一首乐曲时,可以进行反复的思考与酝酿,甚至可以在乐器上进行多次的试奏,对乐谱不断修改。而器乐演奏则是一门时间艺术,是不可逆的表演艺术,哪怕是十分微小的失误,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这就要求器乐演奏者要将平时练习的成果,在演奏舞台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当演奏者们在公开的场合进行演奏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怯场作为一种极具境遇性的消极心态,会发生在许多场合。对钢琴演奏临场的紧张心
本文试图从赣南采茶戏田元帅牌位谈起,试图阐释赣南采茶戏中的田元帅信仰问题。赣南采茶戏田元帅信仰研究,对于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及当代传承有着重要
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表达、的载体。任何一篇文章的阅读与思考,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是否理解,而较少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中,教师应该把教学的触角更多的指向语言文字运用层面,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准,体悟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探寻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增长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智慧
期刊
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会计监督的基础就是会计核算,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重要质量保障,没有会计监督的会计核算就无法保证所提供信息中核算的可靠性、真实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行业.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主打专业,其自身的优势不容小觑.但是出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需要国际
本文分析了文化志愿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志愿服务的目标与方式,并对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摘要】千古流传的川江船工号子主要发源于我国四川和重庆,是川江地区船工劳动时所唱的劳动号子。四川境内江河密布,险滩纵横,早年航运发达多以木船为主,勤劳的船工在抢险滩、搏激流、手攀岩肩拉纤的严酷环境下,边劳动边用说唱的形式即统一劳动的步调又表达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豪迈胸怀,形成了独具四川民族特色的川江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内河航运机械发动船只替代木船,能歌善唱的老一代纤夫越来越少,川江号子面临失传
急性白血病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减弱国内外已陆续有个案报道,但急性白血病分型与红细胞ABO血型抗原减弱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至今国内未见有报道。本文报道2例,并复习国内近18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