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ltuk7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学中,焦耳、米和安培分别是功、长度和电流等物理量的单位,由此可以进行设想,“1”是否也能作为单位进行使用.在初中化学知识中,原子量是一个比值,国际通用单位为1,对应符号就是“1”,但通常都不将单位写出,并且中子和质子的相对质量都接近1.下面对数字“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化学中的“1”
  “1”不仅能作为一个数字,在化学中更是有着无限的作用和空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如何利用数字“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化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值得教师研究的课题.学生从开始学习活动就接触了数字,也接触了多种多样关于数字的游戏.这些生动具体的数字游戏,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初中化学知识内容中,数字“1”贯穿了整个初中化学.引导学生对“1”进行理解,对于学生学习化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字“1”,能让化学问题变得浅显易懂,直观生动.
  “1”在化学符号的运用中总是忽隐忽现.下面对“1”的不表示情况进行分析.其一,表示个数.比如,在表示1个氧离子、1个氧原子和1个氧分子时,并没有将“1”表示出来.在通过化学符号进行表达时,直接写为O2-、O、O2.其二,表示化合价.一些化学元素的化合价为 1或者是-1,但是在进行离子的书写时,不能将“1”书写出来,如K 、H 、Cl-.在结构示意图中,也要重视这个问题;其三,化学方程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若反应产物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为“1”,那么在書写时也要省略,如CaO H2OFY=Ca(OH)2.
  在我们所了解和熟悉的自然界中,大部分时候都是“1 1=2”,但是在化学中存在着“1 1≠2”的现象.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分析出化学物质的特殊性质,并以此来对分子、原子的性质进行揭示,也就是原子之间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通过“1 1≠2”的现象,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比如,取一支长度大约为50cm的细玻璃管,在其中注入半管的蒸馏水,之后向其中注入酒精,使管内的液体与管口持平,然后对玻璃管的管口进行封闭,将细玻璃管进行几次的上下颠倒和振荡,随后对玻璃管中液体的体积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液体的体积变小了.在这个实验中,1 1<2.这就是“1 1≠2”的现象.其实,在固体状态和气体状态的物质中,也存在此种“1 1≠2”的现象.原则上是仍然可以沿用压缩的方法,但是由于其分子之间的斥力过大,而导致实验的操作难度过大,但是仍然可以用热胀冷缩的现象对其证明.因为分子本身是不会发生体积变化的,所以热胀冷缩就可以说明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若将原来的物质体积看作是1,那么热胀就是大于1,冷缩就是小于1,将两种物质混合,也就是“1 1≠2”.
  二、化学中“1”的应用
  1.“1”在化学概念中的应用.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很多种,但是按照基础的类别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四种基础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其中除了复分解反应,其他三种反应都与“1”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对这三种反应在“1”的层面进行简要分析.其一,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产生反应,并且反应的产物为另一种化合物和单质.在“1”的层面对置换反应进行理解,就是“1”化和“1”单进行反应生成另“1”化和“1”单的反应.其二,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进行反应生成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在“1”的层面进行理解,就是“1”生成n.其三,化合反应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在“1”的层面理解,就是n合成“1”.在对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中,只要对“1”的概念进行充分地理解,就能对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的区分和辨别.例如,有四种物质甲、乙、丙、丁存在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四种物质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充分反应,反应完毕后对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进行测量,经过测量可发现反应前甲物质的质量为16.33g、乙为37.28g、丙为83.26g、丁为44.17g.在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变为37.62g、乙为50.84g、丙为12.34g、丁为80.24g,请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判定.对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分析发现,在反应的过程中,四种物质中只有丙物质在反应后的质量减小,而其他三种物质甲、乙、丁的质量都相应增大.由此可见,在这个反应的过程中根据物质质量的变化,满足“1”生成n的条件和规律,并依此进行推断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同理,若是将上述题目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进行调换,也就是只有丙物质的质量是增大的,而其他三种物质甲、乙、丁的质量是减小的,可以看出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规律满足n合成“1”的条件,由此可以推断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在酸和碱的概念中也有“1”的影子,可以将概念中的“全部是H ”或“全部是OH-”看作是“1”,便于学生对“全部”进行深层次理解.
  2.“1”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难点,化学方程式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时,学生时常无处下手,但是如果在配平的过程中融入“1”的理念,就能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简便化.例如,对焦炭还原氧化铁的反应.通过“1”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首先要找出化学方程式中最多原子个数的物质即氧化铁,将氧化铁的系数设定为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应该是相等的原子个数,因此可以得出其他物质的系数,C的系数为(3[]2),Fe的系数为2,二氧化碳的系数为(3[]2),再将各个物质的系数都化为最简的整数比,即将方程两边的系数都乘以2,最后得出焦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 Fe2O3FY(=高温FY)4Fe 3CO2↓.又如,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通过“1”对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方程中原子数目最多的物质是乙醇,将其系数定为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氧气的系数为3,二氧化碳的系数为2,水的系数为3,各化学物质的系数为最简的整数比,因此不需要进行化简,最后得出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FY(=点燃FY)2CO2 3H2O.在计算化学物质的质量分数时,也经常遇到“1”的存在.简单地从数值上来看,1=100%.因此,在表示某种元素或者物质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将一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分数看作是1,然后减去其他元素或物质的质量分数,以此来表示某元素或物质的质量分数,即某物质的质量分数=1-其他物质的质量分数.例如,某物质的化学式为XCO3,已知氧元素在其中的质量分数为4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请推断出X是哪种元素,并写出此物质的化学式.由题可知X元素在XCO3中的质量分数=1-12%-48%=40%.又X/(X 16×3 12)×100%=40%,计算可得X=40.查表后可知,X为Ca.此物质为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
  总之,初中化学中蕴涵着较多生活中的规律.教师要仔细观察和研究生活中存在的化学现象,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中所蕴涵的规律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祖沖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之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就必须采取既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不论选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启发式教学为思想核心.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置情境谈谈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的认识.  一、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
期刊
摘要:初中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教育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数学教学  作为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初中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数学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在素质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的环境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对于提高学
一、掌握概念巧解题例1已知y=(k-2012)x~(|k|-2011)是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试求k的值.分析: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k|-2011=1且k-2012≠0,从而求得k的值.解:由题意得{|k|-201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化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提高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认识.本文主要研究化学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化学素养、化学信息素养与化学能力等.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属于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教师应重视认识其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改进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一、培养
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其意义不单是给学生的作文评价以更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中学数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那些简单的接受、机械的记忆、初步的模仿和重复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形式,拓
期刊
在主题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对主题问题的探究或者自主学习获取数学知识;教师则通过与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对话传授知识.主题式教学理念是和诊断与处方式教学模式理念相一致的.主题式教学创设的主题,可以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所诊断出来的主题,也可以围绕着问题的解决,即“开处方”的主题.主题式教学设计一般表现为“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针对焦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以求解决问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发展学生的学力.在教学实践研究基础上,我提出了基于学生立场的“让学引思”教学主张,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研究探索教与学相互关系的调整,学与思组织形式的改变,让与引活动方式的变革,构建基于学生立场的“让学引思“课堂教学新模式,坚持为学而让,顺学而引,以学定学的原
期刊
数学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数学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都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创新型数学课堂.只有不断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才能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