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化保护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流方向。如何将数字化保护付诸实践,是政府部门以及文化职能单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含义入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而提出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保护514003797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含义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应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以及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和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要加以利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优势与担忧
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使很多人为之欢呼。大量的研究认为数字化技术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发挥明显作用,各种文化内容借助于数字化媒介在互通互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全球共享的文化资源,推动了人类文化成果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其优势体现在:一是有益于民族传统的保存与记录。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像记录,源于一种危机意识,它的原始目的就是保护文化‘活化石’。通过数字化记录方式来对文化对象进行保存,以便于做进一步的分析、学习和研究。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部分传统工艺、习俗因传承人的大量离世致使其技能失传或原本的意蕴发生扭曲。我们可应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展示和传播,即把传统工艺或习俗的流程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便利,进行详细注解,并做生动讲解。在 “数字化生存”的未来发展中,利用现代化技术保存、记录和传播自身文化,将成为文化延续、民族发展、国家复兴的必然手段之一。现代技术不仅让人类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还赋予了文化遗产蓬勃的生命力。然而,事物一般总具有两面性,也有学者对当前的数字化保护表示担忧,认为将数字作品作为某一文化因素的模型是“危险的”,数字技术对于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会使那些不具传播强势的弱势文化受到来自“文化单极化”的挤压,进而在更大范围之内影响弱势文化的生存条件。如《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指出,数字化既为人类拓展了新的生存空间,但也导致了“主体的丧失”。同时数字化保护仅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传播,难免会使影像视野中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沦为缺乏制作过程和深层意涵的文化碎片。技术复制时代的文化生产使非物质文化脱离了其生存的文化生态,进入一个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过程,其独一无二的生存世界被剥离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 1) 建设非遗数据库
目前,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重心在于非遗的数据库建设。非遗的数字化是对非遗保护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前提,也是非遗保护进入常态化阶段的重要前提。其中,非遗数据库正是数字化保护的核心组成部分。换而言之,非遗数据库是数字化保护核心中的核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的确,数据库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各级数据库为非遗的数字存储、管理、访问、信息发布和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一方面,非遗数据库具备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可以将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实物等有效地转化为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数据库具备发布信息和访问信息的功能,可以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信息支持。所以,国家与地方始终把非遗数据库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国家层面,国家非遗数据库涵盖了非遗普查数据库、非遗项目资源数据库、非遗专题资源数据库、科研库和公众库等,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地方层面,各省、地、市纷纷建立了非遗数据库和地方特色数据库,如陕西省非遗数据库、河北省非遗数据库、海西州非遗数据库、嘉兴市非遗名录数据库等,为地方的非遗保护提供了信息平台。
(2) 非遗项目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传播和传承中的初步应用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另一个实践途径。数字化应用一方面可以以数字化的展示、展演、展览为手段,向外来者和非遗的拥有者、传承人进行传播,目的是让外来者能够理解,让拥有者、传承人更加自觉; 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以改善非遗的传承方式。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与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合作进行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与开发” 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镌刻艺术院进行的 “中国篆刻艺术应用软件项目”等,均对非遗数字资源的初步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当下的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基础上的,而且通过智能系统的开发已经能够实现多元化的数字展示和创新性的数字生产,是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新进展之一。
(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传统礼仪、宗教及节庆活动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史诗、民间故事、寓言、民谣、谚语等;既有淳朴生动的各类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杂技等,又有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如面人、糖人、剪纸、编织、刺绣、彩绘、蜡染等。由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不同、创造方式有别,对其数字化既要遵循普适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又要采取因类而宜、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即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以便科学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扎根于民族独特的天地人系统,并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通过上一代一代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承。如何通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持文化的原生性、本真性和活态性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李芳宇,黃薇然,张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6(10).
[2]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3(8).
[3]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单位:广西龙胜县文化馆)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保护514003797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含义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应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以及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和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要加以利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优势与担忧
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使很多人为之欢呼。大量的研究认为数字化技术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发挥明显作用,各种文化内容借助于数字化媒介在互通互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全球共享的文化资源,推动了人类文化成果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其优势体现在:一是有益于民族传统的保存与记录。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像记录,源于一种危机意识,它的原始目的就是保护文化‘活化石’。通过数字化记录方式来对文化对象进行保存,以便于做进一步的分析、学习和研究。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部分传统工艺、习俗因传承人的大量离世致使其技能失传或原本的意蕴发生扭曲。我们可应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展示和传播,即把传统工艺或习俗的流程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便利,进行详细注解,并做生动讲解。在 “数字化生存”的未来发展中,利用现代化技术保存、记录和传播自身文化,将成为文化延续、民族发展、国家复兴的必然手段之一。现代技术不仅让人类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还赋予了文化遗产蓬勃的生命力。然而,事物一般总具有两面性,也有学者对当前的数字化保护表示担忧,认为将数字作品作为某一文化因素的模型是“危险的”,数字技术对于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会使那些不具传播强势的弱势文化受到来自“文化单极化”的挤压,进而在更大范围之内影响弱势文化的生存条件。如《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指出,数字化既为人类拓展了新的生存空间,但也导致了“主体的丧失”。同时数字化保护仅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传播,难免会使影像视野中呈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沦为缺乏制作过程和深层意涵的文化碎片。技术复制时代的文化生产使非物质文化脱离了其生存的文化生态,进入一个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过程,其独一无二的生存世界被剥离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 1) 建设非遗数据库
目前,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重心在于非遗的数据库建设。非遗的数字化是对非遗保护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前提,也是非遗保护进入常态化阶段的重要前提。其中,非遗数据库正是数字化保护的核心组成部分。换而言之,非遗数据库是数字化保护核心中的核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的确,数据库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各级数据库为非遗的数字存储、管理、访问、信息发布和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一方面,非遗数据库具备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可以将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实物等有效地转化为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数据库具备发布信息和访问信息的功能,可以向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信息支持。所以,国家与地方始终把非遗数据库的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国家层面,国家非遗数据库涵盖了非遗普查数据库、非遗项目资源数据库、非遗专题资源数据库、科研库和公众库等,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地方层面,各省、地、市纷纷建立了非遗数据库和地方特色数据库,如陕西省非遗数据库、河北省非遗数据库、海西州非遗数据库、嘉兴市非遗名录数据库等,为地方的非遗保护提供了信息平台。
(2) 非遗项目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传播和传承中的初步应用是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另一个实践途径。数字化应用一方面可以以数字化的展示、展演、展览为手段,向外来者和非遗的拥有者、传承人进行传播,目的是让外来者能够理解,让拥有者、传承人更加自觉; 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以改善非遗的传承方式。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与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合作进行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与开发” 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镌刻艺术院进行的 “中国篆刻艺术应用软件项目”等,均对非遗数字资源的初步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当下的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基础上的,而且通过智能系统的开发已经能够实现多元化的数字展示和创新性的数字生产,是数字化保护工作的新进展之一。
(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分类体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风土人情、传统礼仪、宗教及节庆活动等,又有口头流传的各种民间文学,如传说、史诗、民间故事、寓言、民谣、谚语等;既有淳朴生动的各类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杂技等,又有技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工艺美术,如面人、糖人、剪纸、编织、刺绣、彩绘、蜡染等。由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不同、创造方式有别,对其数字化既要遵循普适性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又要采取因类而宜、适合各自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即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学术分类、信息化存储,以便科学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扎根于民族独特的天地人系统,并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通过上一代一代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承。如何通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持文化的原生性、本真性和活态性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李芳宇,黃薇然,张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6(10).
[2]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 索,2013(8).
[3]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单位:广西龙胜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