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自己历史课堂教学时的实践谈谈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1.要真正认真研究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备课才能更有针对性。近年来,我每每接手一个新班级,一定预先对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操行评语等逐一了解,并主动邀请一些新生作座谈、交流。正式接班后,我也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一起交流。通过交流,我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有了较深的了解,上课时就有意识地把一些知识与他们的兴趣话题相结合,从而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如2008年我接手的一级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对篮球运动感兴趣,所以上课时我经常穿插一些与篮球相关的信息,并有机地与课文内容结合,结果学生们喜欢上我的课,教学任务基本上都能轻松完成。
2.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就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
精彩的导入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他们进行探究的欲望。如在讲析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时,本来深感文化史枯燥乏味,难以讲好,但我投影了一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镜头,并设问:“为什么选取这些(造纸、印刷等)作为展示的内容呢?”之后,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有些学生甚至“急不可待”地说:“学了本节课就会有答案了。”接着就是一阵翻书声。
3.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就必须努力构建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变“灌”为“引”、“研”。这样的教学,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过程及成功的乐趣,而且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解决问题。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在了解了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后,我又投影了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与同期欧美的科技成就对比表,还没等我提问,就有学生提出了我本来想要问的问题:为什么古代中国科技早期领先后期却走向落后?接着学生们就兴趣浓厚地讨论起来了。最后,学生们不但得出了古代中国科技早期领先后期却走向落后的原因,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对今天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建议,更对今天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4.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就必须多结合时事热点话题
历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过去,更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现在,把握未来。结合时事热点话题上课,既能体现历史教学的这一目的,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析《“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一课时,我把两岸实现“大三通”及近期两岸交流互动的一些信息展现给学生,学生们一下就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加深了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解,也对两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又如在讲析《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时,我投影了一些今年《南京!南京!》播放后世界各地,包括日本的各种反响的信息,学生们都对日本侵略者当年的暴行表示出强烈的愤怒,更对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掩盖侵略的丑恶行为表示出强烈的愤慨和谴责;表示一定要振兴中华,让耻辱的历史永远成为过去。
5.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就必须精心准备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语言
简洁、生动、风趣的语言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语言的准备与各人的基本功有关,但所谓没有最好,但有更好,经准备的语言肯定要比不加准备的好得多。尤其是对课堂偶发、突发事件的处理,适当、风趣的语言,不但能有效化解矛盾、冲突,而且能转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有一天下午上课时,一学生突然跳起来抓一只飞进教室的蝴蝶,还摔倒了,课堂顿时大乱。对此,我没有立即动怒责难该生,而是笑着说:“某某同学还真不赖,知道大家都有点困了,即兴为大家表演了一个节目,看,气氛活跃了。好了,既然大家都不困了,表演就到此为止,我们继续上课吧!”大家付以一笑
后,继续投入了课堂学习。课后,有学生表示他们更乐于上我的课了。
6.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就必须精心设计每次的考查试卷,做到难易适中
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从而为下阶段的教学调整作参考,但考查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定要本着既能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所以每次设计阶段考查试卷时,我都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将难度系数定在0.8左右。结果,每次阶段考查,我班学生都既发现了自己一阶段学习的不足,同时又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他们还常常告诉我说他们对其他学校的学生怕学历史的言论难以理解。
当然,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必须努力提高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上有魅力的教师的课,也更容易学好有魅力教师的课。什么是有魅力?一个教师博学多知,始终精神饱满、风趣,始终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就是有魅力。所以,教师平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多读书,广泛涉猎,既要阅读专业书籍,又要适当参阅一些时尚杂志;多研究,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多交流,多与学生交流,放弃高高在上的所谓“师道尊严”,与学生真正打成一片。
1.要真正认真研究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备课才能更有针对性。近年来,我每每接手一个新班级,一定预先对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操行评语等逐一了解,并主动邀请一些新生作座谈、交流。正式接班后,我也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一起交流。通过交流,我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有了较深的了解,上课时就有意识地把一些知识与他们的兴趣话题相结合,从而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如2008年我接手的一级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对篮球运动感兴趣,所以上课时我经常穿插一些与篮球相关的信息,并有机地与课文内容结合,结果学生们喜欢上我的课,教学任务基本上都能轻松完成。
2.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就必须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
精彩的导入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他们进行探究的欲望。如在讲析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时,本来深感文化史枯燥乏味,难以讲好,但我投影了一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镜头,并设问:“为什么选取这些(造纸、印刷等)作为展示的内容呢?”之后,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有些学生甚至“急不可待”地说:“学了本节课就会有答案了。”接着就是一阵翻书声。
3.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就必须努力构建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变“灌”为“引”、“研”。这样的教学,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过程及成功的乐趣,而且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解决问题。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在了解了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后,我又投影了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与同期欧美的科技成就对比表,还没等我提问,就有学生提出了我本来想要问的问题:为什么古代中国科技早期领先后期却走向落后?接着学生们就兴趣浓厚地讨论起来了。最后,学生们不但得出了古代中国科技早期领先后期却走向落后的原因,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对今天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建议,更对今天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4.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就必须多结合时事热点话题
历史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了解过去,更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现在,把握未来。结合时事热点话题上课,既能体现历史教学的这一目的,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析《“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一课时,我把两岸实现“大三通”及近期两岸交流互动的一些信息展现给学生,学生们一下就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加深了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解,也对两岸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又如在讲析《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时,我投影了一些今年《南京!南京!》播放后世界各地,包括日本的各种反响的信息,学生们都对日本侵略者当年的暴行表示出强烈的愤怒,更对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掩盖侵略的丑恶行为表示出强烈的愤慨和谴责;表示一定要振兴中华,让耻辱的历史永远成为过去。
5.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就必须精心准备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语言
简洁、生动、风趣的语言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语言的准备与各人的基本功有关,但所谓没有最好,但有更好,经准备的语言肯定要比不加准备的好得多。尤其是对课堂偶发、突发事件的处理,适当、风趣的语言,不但能有效化解矛盾、冲突,而且能转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有一天下午上课时,一学生突然跳起来抓一只飞进教室的蝴蝶,还摔倒了,课堂顿时大乱。对此,我没有立即动怒责难该生,而是笑着说:“某某同学还真不赖,知道大家都有点困了,即兴为大家表演了一个节目,看,气氛活跃了。好了,既然大家都不困了,表演就到此为止,我们继续上课吧!”大家付以一笑
后,继续投入了课堂学习。课后,有学生表示他们更乐于上我的课了。
6.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就必须精心设计每次的考查试卷,做到难易适中
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从而为下阶段的教学调整作参考,但考查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定要本着既能有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所以每次设计阶段考查试卷时,我都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将难度系数定在0.8左右。结果,每次阶段考查,我班学生都既发现了自己一阶段学习的不足,同时又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他们还常常告诉我说他们对其他学校的学生怕学历史的言论难以理解。
当然,要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必须努力提高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上有魅力的教师的课,也更容易学好有魅力教师的课。什么是有魅力?一个教师博学多知,始终精神饱满、风趣,始终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就是有魅力。所以,教师平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多读书,广泛涉猎,既要阅读专业书籍,又要适当参阅一些时尚杂志;多研究,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多交流,多与学生交流,放弃高高在上的所谓“师道尊严”,与学生真正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