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与效果。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评估,术后护理及心理指导。结果:患者康复出院,无再出血、颅内感染、颅内积气、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术前评估和进行有效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完全治疗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51-01
颅内血肿是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当脑损伤后颅内出血、聚集在颅腔的一定部位而且达到相当的体积后,造成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颅内血肿。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颅内压波动少、损伤小、安全可靠、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脑出血治疗的一条新途径[1]。为了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护理措施对于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预后的重要性,现对护理措施及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摔伤后自觉头痛,恶心,呕吐半小时以“脑出血”收入,CT示:右侧基底节出血。入院2小时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大于左侧,无其他病史,无长期服用药物,入院完善血常规、血型、凝血5项、心电图等各项检查后,即在局麻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中抽出颅内积血30ml。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效地控制血压。②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剃头、导尿、备血、静脉通路。③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及优势,取得信任和配合。以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术后护理。
2.2 术中观察及护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呕吐、可给予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对于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观察。
(1)吸氧,心电监护,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流量灌注不足,而加重脑缺氧、脑水肿。
(2)意识和瞳孔监测,每1h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并记录,若发现病人瞳孔变化,意识障碍加深,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检测体温变化:分析发热原因脑出血易发生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效果差,需采用冰帽、冰毯等物理降温,以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耗氧,保护脑组织。
2.3.2 体位与病室管理术后患者宜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并保持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肢体保持功能位置,病室温度18~23°,湿度50~60°,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每日用消毒剂拖地面、擦试桌椅,限制探陪人员。
2.3.3 微创引流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必要时可用约束带,防止引流管滑脱,严防患者拉扯,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
(2)监测引流管通畅与否,防止扭曲、受压及阻塞等发生。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引流液呈鲜红色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3)在冲洗、更换引流袋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过高或过低,以致引流不畅或过度而继发严重不良事件。
(4)夹管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警惕脑疝发生,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患者外出检查时应首先核实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及颅压波动。
(5)拔管前应夹管24h,注意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症状,病情稳定且CT示血肿基本清除后,2~8d即可拔管,拔管后穿刺部位用无菌敷料覆盖,预防感染[2]。
2.3.4 维持颅内压的相对稳定。颅内压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所产生的压力,正常成人为70~200mmHg[3],颅内出血的患者因血肿占位压迫邻近组织,导致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持久的颅内压增高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另一方面,若血肿破入脑室进行微创引流时脑脊液也随之引流出体外,如果引流过多过快可使颅内压过低,脑室塌陷。①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②按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及脱水药,同时控制液体摄入量,使颅内压平稳下降。成人每日补液量一般1500~2000ml之间。③避免一切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气道不畅、高热、剧烈咳嗽、便秘、尿潴留等。躁动不安者应及时查找原因,予以处理,切忌强制约束,以免病人挣扎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2.3.5 预防并发症发生。
(1)术后再出血:控制血压是术后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措施,应将血压控制在18.7~22.7/10.7~12kPa,过高可诱发再出血,过低则可因大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脑水肿。拔除血肿引流管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的变化,如若意识加深,呼之不应,应警惕术后再出血。
(2)颅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室内要用湿式扫地法,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减少外来人员访视。
(3)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严重影响病情及患者预后。应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生冷、过热、粗硬的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大便的颜色、性质等,如出现柏油样大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予以积极处理。
(4)颅内积气:微创术后,继发颅内积气比较常见。①一次性引流减压过快,脑组织难以即刻复位或血肿腔负压时,气体经引流管或穿刺针逆行进颅内。②针具封闭不严或脱管致气体进入。此时要及时调整体位,使气体游离到穿刺点的最高位,便于引流。
3 康复指导
(1)术后24h开始行肢体功能锻炼,量由少至多,由被动到主动,术后1~2周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者可鼓励自行翻身、站立及肢体主动训练,下床锻炼时由人搀扶以防跌伤,活动以不疲劳为度。
(2)语言康复,可配合实物或图像进行。采取语言、手势相结合由单词发音到词组或句子反复刺激,鼓励病人开口讲话。
(3)指导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不易过饱,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等。
4 小结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预后与手术成功、科学护理等均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只有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才能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崔玉红.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10,32:976-977
[2] 高立玲.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97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7-98
[3] 刁丽,廖燕,陈弟洪.颅脑术后有创颅内压的监测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38-339
关键词: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51-01
颅内血肿是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当脑损伤后颅内出血、聚集在颅腔的一定部位而且达到相当的体积后,造成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颅内血肿。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颅内压波动少、损伤小、安全可靠、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脑出血治疗的一条新途径[1]。为了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护理措施对于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预后的重要性,现对护理措施及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0岁,摔伤后自觉头痛,恶心,呕吐半小时以“脑出血”收入,CT示:右侧基底节出血。入院2小时昏迷状态,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大于左侧,无其他病史,无长期服用药物,入院完善血常规、血型、凝血5项、心电图等各项检查后,即在局麻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中抽出颅内积血30ml。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效地控制血压。②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剃头、导尿、备血、静脉通路。③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及优势,取得信任和配合。以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术后护理。
2.2 术中观察及护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呕吐、可给予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对于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镇静剂。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观察。
(1)吸氧,心电监护,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流量灌注不足,而加重脑缺氧、脑水肿。
(2)意识和瞳孔监测,每1h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并记录,若发现病人瞳孔变化,意识障碍加深,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检测体温变化:分析发热原因脑出血易发生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效果差,需采用冰帽、冰毯等物理降温,以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耗氧,保护脑组织。
2.3.2 体位与病室管理术后患者宜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并保持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肢体保持功能位置,病室温度18~23°,湿度50~60°,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每日用消毒剂拖地面、擦试桌椅,限制探陪人员。
2.3.3 微创引流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必要时可用约束带,防止引流管滑脱,严防患者拉扯,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
(2)监测引流管通畅与否,防止扭曲、受压及阻塞等发生。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引流液呈鲜红色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
(3)在冲洗、更换引流袋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操作过程中应避免过高或过低,以致引流不畅或过度而继发严重不良事件。
(4)夹管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警惕脑疝发生,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患者外出检查时应首先核实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及颅压波动。
(5)拔管前应夹管24h,注意观察有无颅内高压症状,病情稳定且CT示血肿基本清除后,2~8d即可拔管,拔管后穿刺部位用无菌敷料覆盖,预防感染[2]。
2.3.4 维持颅内压的相对稳定。颅内压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所产生的压力,正常成人为70~200mmHg[3],颅内出血的患者因血肿占位压迫邻近组织,导致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持久的颅内压增高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另一方面,若血肿破入脑室进行微创引流时脑脊液也随之引流出体外,如果引流过多过快可使颅内压过低,脑室塌陷。①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②按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及脱水药,同时控制液体摄入量,使颅内压平稳下降。成人每日补液量一般1500~2000ml之间。③避免一切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气道不畅、高热、剧烈咳嗽、便秘、尿潴留等。躁动不安者应及时查找原因,予以处理,切忌强制约束,以免病人挣扎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2.3.5 预防并发症发生。
(1)术后再出血:控制血压是术后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措施,应将血压控制在18.7~22.7/10.7~12kPa,过高可诱发再出血,过低则可因大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脑水肿。拔除血肿引流管后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的变化,如若意识加深,呼之不应,应警惕术后再出血。
(2)颅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室内要用湿式扫地法,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减少外来人员访视。
(3)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严重影响病情及患者预后。应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生冷、过热、粗硬的食物。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大便的颜色、性质等,如出现柏油样大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予以积极处理。
(4)颅内积气:微创术后,继发颅内积气比较常见。①一次性引流减压过快,脑组织难以即刻复位或血肿腔负压时,气体经引流管或穿刺针逆行进颅内。②针具封闭不严或脱管致气体进入。此时要及时调整体位,使气体游离到穿刺点的最高位,便于引流。
3 康复指导
(1)术后24h开始行肢体功能锻炼,量由少至多,由被动到主动,术后1~2周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者可鼓励自行翻身、站立及肢体主动训练,下床锻炼时由人搀扶以防跌伤,活动以不疲劳为度。
(2)语言康复,可配合实物或图像进行。采取语言、手势相结合由单词发音到词组或句子反复刺激,鼓励病人开口讲话。
(3)指导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不易过饱,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等。
4 小结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预后与手术成功、科学护理等均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只有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才能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崔玉红.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10,32:976-977
[2] 高立玲.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97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7-98
[3] 刁丽,廖燕,陈弟洪.颅脑术后有创颅内压的监测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