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丹参滴丸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在保肝降酶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熊去氧胆酸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胆红素消退,临床症状及体症改善,及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上述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熊去氧胆酸 肝纤四项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治疗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疗效均不显著。我们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旨在探讨其在退黄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治疗效果,为今后肝病治疗开辟一条新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62例病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血液胆红素(TBIL)均高于171μmol/L,其中男性52例,女性10例,年龄30~65岁,平均51.6%,入院前平均病程15天,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肝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对两组均用基础保肝降酶(10%葡萄糖250ml,维生素3.0g,门冬氨酸钾镁30ml)治疗,低白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及血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熊去氧胆酸上下午各1粒口服,复方丹参滴丸6粒3次/日,疗程为1个月。
观察本项目:主要观察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ALF)肝纤维四项(HA、LN、PIIIP、IVC)变化情况。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用 表示,各组实验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见表2。
讨 论
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黄疸最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
现代医学认为,肝毒中的黄疸的形成,一是胆红素在肝脏的摄取,结合或排泄,二是结合胆红素在肝胆道排泄,而肠道是胆红素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对胆红素排泄起着作用,如果其功能紊乱,使胆红素排泄障碍,吸收增多,则黄疸难以消退。造成肝细胞大量损伤及坏死,导致肝病重症化或肝硬化,使肝纤维化逐渐加重。
熊去氧胆酸的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胆酸(UDCA)。它是人体内源性第3步合成的胆汁酸,在人体内的含量为1%。熊去氧胆酸由7-酮石胆酸转化而来,与鹅去氧胆酸(CDCA)是同分异构体,在空间构象上与熊去氧胆酸存在实质性的差异:鹅去氧胆酸(CDCA)的C7上羟基在β位上,而熊去氧膽酸(CDCA)在α上,这使得熊去氧胆酸(UDCA)分子极性增强,亲水性增加,而细胞性也降低至相对无毒的程度。
熊去氧胆酸能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排泌,抑制其重吸收;拮抗疏水性胆酸的细胞毒性,保护肝细胞;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促进其转化和排泄;溶解胆固醇性结石,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炎症抑制作用;同时还能抑制细胞凋亡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熊去氧胆酸是促胆汁分泌和细胞保护因子,通过促进胞外分泌和将载体蛋白插入肝细胞管面等方式对抗胆汁淤积,并且在体外表现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淋巴细胞生成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减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在肝细胞和胆管细胞上的表达,增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熊去氧胆酸还可增加毛细胆管磷酸盐的分泌,从而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促进胆汁酸排泄[1]。
而丹参具有消热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使肝脏局部血液灌溜增加,物质交换加快,加快胆汁等代谢物质的摄取、结合及排泄。丹参可激活胶原酶,促进胶原蛋白的降解[2]。使血液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明显下降,促进肝细胞再生及修复,使肝纤维化程度改善。
使用熊去氧胆酸及复方丹参滴丸可在疏通肝内微循环抗纤维化基础上,保持胆道通畅,促进胆汁排泄,以利肝细胞修复及再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慧芬,王亚东.肝脏疾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
2 刘尔瑜,王立思,等.丹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肝脏病学杂志,1993,1(1):93.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熊去氧胆酸 肝纤四项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治疗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疗效均不显著。我们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旨在探讨其在退黄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治疗效果,为今后肝病治疗开辟一条新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62例病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血液胆红素(TBIL)均高于171μmol/L,其中男性52例,女性10例,年龄30~65岁,平均51.6%,入院前平均病程15天,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肝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对两组均用基础保肝降酶(10%葡萄糖250ml,维生素3.0g,门冬氨酸钾镁30ml)治疗,低白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及血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熊去氧胆酸上下午各1粒口服,复方丹参滴丸6粒3次/日,疗程为1个月。
观察本项目:主要观察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ALF)肝纤维四项(HA、LN、PIIIP、IVC)变化情况。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用 表示,各组实验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见表2。
讨 论
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亦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一分钟胆红素低于3.4μmol/L。当总胆红素在34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如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而肉眼看不出黄疸,则称为隐性黄疸,黄疸最常见于肝胆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
现代医学认为,肝毒中的黄疸的形成,一是胆红素在肝脏的摄取,结合或排泄,二是结合胆红素在肝胆道排泄,而肠道是胆红素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对胆红素排泄起着作用,如果其功能紊乱,使胆红素排泄障碍,吸收增多,则黄疸难以消退。造成肝细胞大量损伤及坏死,导致肝病重症化或肝硬化,使肝纤维化逐渐加重。
熊去氧胆酸的主要成分是熊去氧胆酸(UDCA)。它是人体内源性第3步合成的胆汁酸,在人体内的含量为1%。熊去氧胆酸由7-酮石胆酸转化而来,与鹅去氧胆酸(CDCA)是同分异构体,在空间构象上与熊去氧胆酸存在实质性的差异:鹅去氧胆酸(CDCA)的C7上羟基在β位上,而熊去氧膽酸(CDCA)在α上,这使得熊去氧胆酸(UDCA)分子极性增强,亲水性增加,而细胞性也降低至相对无毒的程度。
熊去氧胆酸能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排泌,抑制其重吸收;拮抗疏水性胆酸的细胞毒性,保护肝细胞;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促进其转化和排泄;溶解胆固醇性结石,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炎症抑制作用;同时还能抑制细胞凋亡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熊去氧胆酸是促胆汁分泌和细胞保护因子,通过促进胞外分泌和将载体蛋白插入肝细胞管面等方式对抗胆汁淤积,并且在体外表现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抑制淋巴细胞生成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减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在肝细胞和胆管细胞上的表达,增加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熊去氧胆酸还可增加毛细胆管磷酸盐的分泌,从而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促进胆汁酸排泄[1]。
而丹参具有消热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使肝脏局部血液灌溜增加,物质交换加快,加快胆汁等代谢物质的摄取、结合及排泄。丹参可激活胶原酶,促进胶原蛋白的降解[2]。使血液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明显下降,促进肝细胞再生及修复,使肝纤维化程度改善。
使用熊去氧胆酸及复方丹参滴丸可在疏通肝内微循环抗纤维化基础上,保持胆道通畅,促进胆汁排泄,以利肝细胞修复及再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慧芬,王亚东.肝脏疾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
2 刘尔瑜,王立思,等.丹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肝脏病学杂志,1993,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