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物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4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均以慢作用抗风湿药柳氮磺胺吡啶(SSZ)、甲氨蝶呤(MTX)联合口服,抗炎、免疫调节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风湿活动期加用中药汤剂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稳定期采用补肝肾、强筋骨,健脾祛湿,逐瘀化痰通督的方法。结果: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经X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强直性脊柱炎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4例,男31例,女3例;年龄16~43岁,病程6个月~29年,有家族遗传病史12例,HLA-B27阳性者27例,ESR增快者31例(32~102mm/小时),伴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增高者21例,虹膜炎者5例,X线表现骶髂关节炎:Ⅱ级26例,Ⅲ级6例,Ⅳ级2例。对照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9~47岁,病程9个月~24年,有家族遗传病史8例,HLA-B27阳性者24例,ESR增快者28例(45~97mm/小时),伴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增高者21例,虹膜炎者2例,X线表现骶髂关节炎:Ⅱ级23例,Ⅲ级6例,Ⅳ级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分级及病程分布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1984年AS修订纽约诊断标准:①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②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③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④双侧骶髂关节炎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如果患者具备④并分别附加①~③条中任何1条可确诊为AS。
  治疗方法:基础治疗用西药疗法。两组均采用柳氮磺胺吡啶(SSZ),开始0.25g日3次,渐加至1.0g日2次口服,甲氨蝶呤(MTX)每周5mg 1次口服,渐加至10~15mg每周1次口服,根据病情调整药量。初期可常规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纳或尼美舒利等口服,症状缓解后逐渐停药。
  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活动期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为目的。给予:乌蛇15g,蜂房15g,豨莶草20g,青风藤15g,鸡血藤20g,桑枝30,土茯苓20g,川芎15g,当归15g,红花15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2g,木瓜15g,赤芍15g,蘇木10g,薏苡仁9g。2日1剂,水煎,分4次服。待风祛湿除、肿消络通后,转入稳定期治疗,给予:熟地20g,白芍15g,川芎15g,当归15,淫羊藿15g,鹿角胶15g,狗脊15g,杜仲15g,川断20g,片姜黄15g,,菟丝子15g,元胡15g,穿山甲10g, 蜈蚣1条,红花15g,鹿衔草15。水煎,每2日1剂,分4次服,维持至半年。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晨僵、夜间痛消失,功能改善,ESR<20mm/小时(男)或<30mm/小时(女),CRP正常,CT或X线表现改善或无明显加重;②有效:夜间不痛,晨僵时间<15分钟,功能改善,ESR、CRP下降50%以上,CT或X线表现无明显变化;③无效:症状、功能、实验室指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 果
  
  


  两组均治疗6个月,经1~1.5年的随访,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如表1。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中轴骨骼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骶髂关节和脊柱各小关节,并常出现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相关韧带的钙化,晚期重症病人可发生脊柱的骨性强直,病程中可伴下肢大关节的不对称性肿胀,足跟痛,甚至出现股骨头坏死,可同时伴发虹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以及肺尖纤维化等脏器受累,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其有家族聚集倾向、HLA-B27高度相关性及肠道肺炎克雷伯杆菌抗体滴度、免疫球蛋白的升高,目前认为该病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故西医强调抗炎及免疫抑制治疗,临床多采用SSZ+MTX来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属中医痹症中“肾痹”范畴,其记载首见于《素问.痹论》中:“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形象地描绘晚期强脊炎的表现。我们认为:肾虚为本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即先天禀赋不足,肾虚精亏,督脉失养,又感受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留滞经脉,壅滞不通,日久产生瘀血痰浊,痹阻于脊柱、胯、膝、踝等关节处,而致关节肿胀,屈伸不利,最终导致脊柱的“竹节样”改变。在活动期主要以风湿痹阻为主,而见关节肿痛、腰部活动不利等症,临床用乌蛇、蜂房、豨莶草、羌活、独活、防风、青风藤、桑枝,土茯苓、薏苡仁、木瓜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同时采用鸡血藤、当归、川芎、红花、赤芍,苏木养血活血,扶助正气,兼活血消肿止痛;稳定期以肝、肾、脾虚为主,兼痰浊瘀血,故治以补肝肾、强筋骨,健脾祛湿,逐瘀化痰通督为主,应用四物汤养血,熟地、鹿角胶、淫羊藿、杜仲、川断、狗脊、菟丝子、鹿衔草、温肾填精,强壮筋骨;红花、川芎、片姜黄、元胡、穿山甲、蜈蚣活血散瘀,化痰通络止痛,对晚期出现韧带钙化、骨质增生有明显改善作用。
  此外,对于本病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加上适宜的功能锻炼,如游泳、体操等减轻或预防脊柱及关节的畸形和强直,减少致残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结果: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口服,日1次;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心肌缺血严重改为硝酸甘油10mg,静滴;阿司匹林肠溶片5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杏丁注射液,并于常规对照组治疗心绞痛对比。结果:杏丁注射液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缩短发作时间,促进心肌缺血的恢复,提高运动耐量,益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不适及不良反应。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杏丁注射液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我科2007~2008年收治不稳定心绞痛共50例,均经临床诊
期刊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法很多,我们从2002年9月~2006年12月,在常规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48例,并与单用常规治疗的35例作对照,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①出现神经缺失症状持续2~24小时;②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再经头部CT除外其他疾病;③患者均以突发性偏身肢体活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或伴有面舌瘫,言语障碍;④患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16~68岁,以冬春两季发病最多共8例,急性11例,慢性1例,胸部X线检查,检查单发脓腔9例,多发脓腔3例,病灶位于右肺7例。以右肺下叶为多,左肺5例。  治疗方案:均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西药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等静滴,中医按肺脓肿的不同阶段,辨别虚实,分期辨证治疗。成痈期7例,主症:高热多汗,但热而不寒,咳嗽气急,胸闷作痛,咳吐脓浊痰,带腥臭味,咽干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中西药联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采用中西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可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關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下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 有效性 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5月观察5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等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1999年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期刊
关键词不稳定型踝部骨折 小夹板固定或U型石膏固定治疗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一关节,故也是最容易损伤的关节,该关节损伤在治疗上甚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才能恢复良好的功能。笔者总结了我院自2004~2007年住院病人,均为采用手法复位,应用小夹板固定或U型石膏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踝部骨折92例,疗效显著,现结合临床浅谈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92例均为住院治疗的新鲜的双踝骨折、三踝骨折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8例)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92%,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DN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资料与方法  2002年5
期刊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现将530例以胃脘痛为主症的患者(包括门诊住院的)临床资料作初步探讨,并将有关证治、认识、心得。给予指导。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530例中,男340例,女190例,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年龄16~80岁不等,16~20岁3例,20~30岁45例,30~40岁150例,40~50岁183例,50~60岁110例,60~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疏血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合并注射硝酸甘油,对照组单纯注射硝酸甘油,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胶痛疗效确切,临床值
期刊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因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所形成的畸形。由于部分患儿家长对本病早期治疗认识不足,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患儿面、耳、眼、颊等部位畸形发育而影响生活质量。笔者自1996~2007年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2天~13岁。6岁以内18例,7岁以上14例,其中难产8例,顺产20例,剖宫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