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回应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則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这句话并不仅仅用来形容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终生成长的重要性,与童年处于相同阶段的幼儿园,也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同样重要的教育场景。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是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必然呼唤。当幼儿产生开心、恐惧、愤怒、骄傲等情绪时,这种情绪是需要宣泄出来的。最直接的诉求,是他的情绪需要被看见,从而获得充分的、畅通的宣泄渠道。教师以语言、动作予以回应,作“看见幼儿情绪”的第一“现场人”,需要共情能力参与其中。在高质量师幼互动体系中,共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一、幼儿教师共情能力的主要构件


  (一)共情与教师共情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的“共情”(empathy)概念,最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领域中,后来才逐步扩展到教育、培训、亲子关系等领域中。共情,即“同理心”“共感”等,指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能够设身处地推测并理解他人的观点、愿望、需求,产生相似的情绪体验,并做出恰切的回应。在教育场景下,教师共情则指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设身处地代入到学生视角,从学生的身份出发,以“我了解你出了什么问题”的模式来理解学生,努力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感同身受”,并以此来看待问题、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面对共情能力高的教师,学生不会对教师产生恐惧情绪,对外界环境能够积极大胆地自主探索,面对问题时勇于表达自己的需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教师共情能力的主要构件
  在对幼儿教师共情能力的研究中,河北师范大学杨亚青教授借助IRI-C研究工具,自编了由5道题构成的教师共情问卷材料,模拟了师幼互动一日生活场景,涵盖了积极的和消极的不同属性,并测量置身于具体教育情境中教师的行为表现,最终呈现出六种水平的教师共情能力——水平一:对于幼儿的表述,无感知、无情绪回应;水平二:仅关心事件,无情绪共鸣;水平三:仅关注情绪的变化和回应;水平四:给出认知和情绪回应,无指导建议;水平五:做出了认知和情绪回应,提出幼儿的不足;水平六:在认知和情感上给予回应,并根据幼儿的不足提出指导性建议。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师的共情能力体系中,倾听和回应是其主要构件。
  1.倾听能力
  倾听,主要指共情倾听。本质上是要慢慢地听,并进行思考,保持自我平静,以真切地感知对方并做出切实表达。
  倾听时,倾听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倾听的过程中,有太多可能会分散倾听者的注意力。许多人虽然表面上是在听,但仿佛就只带了半只耳朵。因为他们心里被其他事占据着,根本就没有全身心投入,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带着偏见去听,在听到完整真相之前,容易先入为主地在脑中自行替换补充。
  对于倾诉者来说,被认真倾听,意味着被认真对待。这种感受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宣泄和共鸣,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这是精神的力量。
  2.回应能力
  回应是最主要的互动行为。共情回应一般表现为认知回应和情绪回应。回应的载体多种多样,包括语言、动作、表情、行为等,其中任意一项或者几项的组合,都能成就一种具体情境下的回应。
  回应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师幼互动的质量。现实中,教师的回应能力参差不齐,其回应行为千差万别,错误回应、零回应、延时回应等不当回应行为时有发生。低质量的回应,严重影响了师幼互动的质量和积极、健康的师幼关系。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回应,是指导性的评价式回应,这是对幼儿行为方向性和延续性的点评,能帮助幼儿从“当次行为”中自省。是“阻断”后续行为的发生,还是为后续行为做“铺垫”,这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师幼互动中教师共情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共情是教师在师幼沟通中必备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师共情能力,是促进亲师关系和谐发展的期待与愿景。有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对教师共情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1.性别。一般情况下,女性的共情能力比男性高。2.学历。通常教师的学历越高,越容易换位思考,共情水平也越高。3.教龄。一般说来,教龄越长的教师,越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共情水平越高。
  虽然在日常的师幼互动中,教师语言上的贬低和行为上的变相体罚已经占比极少,但是,教师对幼儿行为及情感上的漠视等共情能力的缺乏,仍相当普遍。
  先来审视以下案例:
  一名幼儿关门时,手不小心被挤了一下,一边哇哇哭着,一边向教师断断续续讲述着被夹的经过。教师看了看幼儿的手指,稍有红晕,安慰道:“不要紧哦!你是男子汉呀,要勇敢一些呀!”该幼儿依然在哭,这时另一名幼儿补充道:“他想关门挡住冷风。”教师把那名幼儿领到座位上坐下,摸摸头,说道:“你已经长大了,对不对?老师小时候跌破了腿,也不哭呢!”之后就走开招呼别的幼儿去了。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共情能力不足主要体现为:
  (一)教师没有做到有效倾听
  倾听和有效倾听,是程度不同、效用不同的两个概念。本案例中,教师的确进行了“倾听”——幼儿哭诉手指被夹的事实,但教师没有做到“有效倾听”,仅仅是听完了事件的全过程,而这并不代表倾听有效完成。对幼儿的讲述,教师要伴随专注、耐心等特质去听,要“耳听八方”做到全面准确地了解事件的本来状态,确保听得有效。
  处于疼痛状态下的幼儿,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哭诉自己的遭遇和感受来释放自己的情绪。或许教师下意识中“你讲了一遍,就好了,我听懂了”的想法,阻止了自己“反复聆听”幼儿哭诉的行为。同时,周围幼儿“他想关门挡住冷风”的描述,并没有成为教师“听”的重要因素。这种忽视直接导致了教师并没有展开“全面的听”,忽略了幼儿原本善良温暖的行为初衷,低效的倾听就此产生。
  (二)教师没有真正走进幼儿的情境
  不是站在幼儿的角度,而是习惯于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推测幼儿的言行、判断幼儿的体验,是导致教师共情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教师先入为主地去評价和判断幼儿言行,难以置身于当下的情境中去看待幼儿的表现。本案例中,“你是勇敢的男子汉”的评价,应该是教师随口而出的即时性判断。此时手指的痛感正在侵袭着幼儿,或许幼儿心中并不乐意被冠以“勇敢”的价值标签。
  其次,教师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幼儿的体验。比如,案例中“老师小时候跌伤了腿也不哭”,那只是教师本人的体验,对于幼儿来说,是遥远的、虚无的、无法感同身受的。
  最后,教师忽视了事件背后的需求。手的痛感缓解之后,并不代表这场风波的结束。如何避免相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是事件的延伸意义所在。本案例中,教师对事件的后续效应显然没有妥善处理。

三、倾听与回应:教师展现共情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案例观察
  在李老师的陪同下,大班幼儿小囡在小操场玩球。这时,一位老奶奶带着自家的小孙女过来了,看样子比小囡要小,在小囡面前不走了,缠着要她手中的球玩。
  小囡把球握在手里,噘嘴低头,不说话。很明显,她心里是不乐意的。
  小妹妹依然吵着要玩球,小囡依然低头不说话。
  想了想,李老师问小囡:“你是不是不乐意让小妹妹玩球呀?”
  “嗯,我自己还想接着玩儿呢!”
  李老师蹲下身子,对小囡说:“你应该向小妹妹说清楚你此刻的想法。你可以对她说,我自己要先玩一会儿,等我不想玩球了,再给你玩儿。”
  小囡很自信地把老师的话重复给了老奶奶。
  然后,李老师转身对小女孩说:“你是不是很喜欢玩球呀?现在小姐姐玩得正欢,你过来看看她是怎样投篮的,好不好?小姐姐投篮可厉害了!哦,对了,你也可以先帮她捡球呀!”
  小囡听到老师的夸奖,玩儿得更起劲了,使出浑身解数表现投篮技巧。而小妹妹呢,也跑到球场边上捡起球来。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就玩在一起了。
  (二)案例启示——教师展现共情的举措
  在日常的师幼互动中,要做一名优秀的“共情者”,幼儿教师应做到:
  1.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
  倾听是理解的前提与基础。师幼互动中,教师或者由于自身急躁冲动,做不到完整倾听幼儿诉说,或者以成人的固有惯式,“居高临下”地代替幼儿进一步描述。这种不平等的对话使教师无法真正洞察幼儿内心的需求,更无法实现理解幼儿的目的。
  幼儿表达时,教师仅仅“倾听”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保持一种对话的开放性,用幼儿所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和幼儿展开平等的交流。案例中,李老师“蹲下身子”,不斥责、不嘲讽地和两个女孩儿交流,让对话继续下去,使得倾听也能有效持续下去。
  除了保持耐心,教师还应动用多重感官,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等方式,去完成对幼儿的“有效倾听”。本案例中,李老师的倾听,主要是借助“眼睛”来完成的——观察两个小女孩的表情,观察她们的行进性动作,完成对幼儿内心世界的有效判断。
  2.走进幼儿情境,顺应幼儿情绪走向,并合理回应
  师幼互动具有极强的情境指向。教师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在具体情境中反馈出的信息,尤其是非言语表情传递出的隐性信息,还要通过“和幼儿的情绪同向走一会儿”的方式,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师幼互动环境,让幼儿在信任中发展健全人格。
  首先,教师要改掉“先入为主”的偏见,避免开启成人情绪模式,抛开立足于成人视角的、对幼儿固有的评价和倾向,正确看待成长中的幼儿的行为。幼儿是不断地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的,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不能容忍的行为。教师若对这些行为不分青红皂白简单粗暴地加以制止,势必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
  案例中,李老师没有对小囡的“自私”行为和小妹妹的“霸权”行为想当然地进行驳斥和谴责,因为这些行为原本就是受幼儿最朴素的情感支配的。保护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被掠夺,争取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权利,这些不应成为幼儿被贴上“自私”“霸道”标签的天然理由。
  其次,教师要牢牢践行“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因幼儿情感调控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完善,教师要主动代入到幼儿角色中,关注幼儿在情境中的情绪体验,用心捕捉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幼儿的当前心理状态和情绪走向,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尊重他们的情绪与认知发展,并给予适当引导,提供支持与帮助。
  对囡囡来说,自己玩小篮球正在兴头上,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但又不愿拒绝别人,这个时候正是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李老师恰到好处地延续了她的情绪动态,陪着她在自己的情绪坡崖上同向共行了一会儿。对小妹妹来说,李老师强调并肯定了她“也想玩篮球”的心理渴望,让她的情绪“子弹再飞一会儿”,一个安全、信任的互动情境便成功搭建起来。
  最后,教师要以幼儿可理解的方式提供指导性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及时回应,并针对其不足指出行为建议,是位列“第六层”的高水平共情。本案例中,李老师既充分顾及并保护了小囡当时的心情,又以降低一层要求的方式顾及到小妹妹的心情,既教育了小囡保护好自己的权利,遵从自己的内心行事,教会幼儿照顾他人的感受、婉转地拒绝,又对幼儿进行了乐于分享的教育,制造了一段陌生的友谊。李老师找准适当时机给幼儿提供帮助,并借助及时、合理的示范教授幼儿沟通技巧,让幼儿不至于“道理都懂,但行动起来就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这种“专业下的智慧和从容”,展现出了共情积极而强大的辐射力量。
  (三)案例重调——共情能力的锤炼
  现在,让那位被门挤了手的小男孩再次出场,案例经由共情能力强的张老师调整如下:
  一位幼儿关门时,小手被挤了一下,哇哇大哭。
  教师走过来,紧紧地把幼儿抱到怀里,轻轻摩挲着幼儿被挤了的手指。
  师:一定很痛,是吧?
  (任由幼儿哭两分钟,待幼儿哭声小一些之后。)   师:你还好吗?来,老师和你一起闭上眼睛、张开嘴巴,做个深呼吸!
  幼:(深呼吸一次,又抽噎起来)那门,把我的手挤了。
  师:是的,是的,门挤了手,是非常痛的。来,看着老师的眼睛,我们一起说说话。我现在感觉好点了。
  幼:我感觉好点了。
  师:我很坚强。
  (幼儿跟着重复。)
  师:你很快地关门,是为了小朋友不被冷风吹到。我们现在真的很暖和了,谢谢你哦!来,跟我一起说:我很有爱心。老师很喜欢我,小朋友很喜欢我。
  (幼儿跟着重复。)
  师:我是勇敢的小朋友。
  (幼儿跟着重复。)
  师:小男子汉,好样的!老师越来越喜欢你啦!以后再关门的时候,要怎么做呀?
  此时,幼儿自豪地微笑起来,开始吧啦吧啦地和老师讲解要怎样防止再次被夹手。
  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幼儿的感受没有回避或者斥责“娇气”,先是用话语“一定很痛的”,准确地表达出对幼儿此刻内心体验的理解;然后以“摟进怀里”的动作,表示“我看见了你的疼痛,感受到了你的疼痛”,让幼儿“继续哭一会儿”把情绪发泄出来;最后用语言一步步地给予幼儿积极的暗示——自己很有爱心、很坚强,并在情绪舒缓后,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对幼儿在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境时给予指导性建议。应该说,这样的处理方式凸显了教师良好的共情能力。

四、幼儿教师共情能力提升展望


  虽然共情能力受到性别、年龄、教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不容置疑的是,作为一种具有明确指向性的特质,幼儿教师的共情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而获得和提高的。
  目前,关于对幼儿教师共情训练和提高策略的专题研究数量不多,大多数提供的只是一些可操作性不强的、比较宽泛的策略。学者魏艳娟、周红等初步研究了在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过程中,幼儿教师共情所起到的作用。这种家园沟通情境下的研究是一种方向上的指引和参考。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共情干预训练的研究成果比较成熟,可以借鉴其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幼儿教师共情的独特特点,探讨幼儿教师共情培训的行动方案,共享同主题研究成果,促进幼儿教师共情素养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共情能力更多的是基于教师自身的主观专业发展意愿,所以克服职业倦怠也是幼儿教师共情能力培养的必破壁垒。在工作中,幼儿教师面对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不能有效缓解、工作状态陷入瓶颈期、感觉付出太多但仍达不到社会预期等状态时,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为耗竭状态,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且极不利于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共情能力。除了对宏观的政策、待遇等寄予积极期待之外,幼儿教师应保持持续的学习和反思,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是提升共情能力的关键。要认识到,高质量的共情能力,在打造和谐师幼互动关系和优质保教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缓解职业疲劳和倦怠,对教师而言,是专业化成长的双向赋能。
  (责任编辑:郭凯云)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著名教育家马斯基说过:“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本地方的特色、精神、传统和特点。”因此,我园尝试通过挖掘本地的传统美食文化来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做、做中学,领略本地传统美食的文化底蕴,感受家乡的民俗民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一、家园通力合作,挖掘本土传统饮食文化  寿阳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还
期刊
一、内容概述  教师在建构区投放了纸盒,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对盒子很感兴趣,总是拿在手上翻来覆去地用眼看、用手摸、和同伴交流,玩法多样。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与家长联系,与幼儿共同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大小、各种形状、各种材质与用途的盒子,一节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盒子”应运而生。  ⒈活动导入  活动开始老师用神秘的语气说道:“小朋友们,把你们背后的盒子宝宝请出来吧,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和你
期刊
在江苏省“十三五”立项课题“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幼儿园‘说画’项目开发研究”的有序开展下,“说画”已成为我园每名幼儿的生活日常,成为幼儿园的“课程”。这里的“说”,不仅仅是讲述,还包括解释、说明、演绎、提问、总结等。  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同时对其他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涂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和涂鸦表现力也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表达
期刊
温汤镇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脚下,以富硒温泉闻名,被誉为“华夏第一硒泉”。原汁原味的“富硒”食材带来地道的美食,形成风味兼容并蓄的饮食文化。当地的宜春大包子、温汤佬皮蛋、包圆、扎粉、枣糕、板鸭、慈化鸡、冻米糖等特色饮食,尤其是“明月宴”“禅都素宴”等不仅颇具宜春元素,而且都有着动人的故事传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着民众真、善、美的性情。这些不仅成就了“舌尖上的美味”,还超越了饮食范畴,已经转
期刊
音乐游戏是指在有儿童歌曲或者纯音乐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式、规则等,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之一。幼儿在愉快的音乐游戏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节奏感,培养兴趣,提升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感悟能力。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强调以音乐游戏为主要手段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为了解当前太原市幼儿园音樂游戏活动的现状,提高音乐游戏活动的质量,笔者就太原市音乐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现
期刊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如能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帮助农村幼儿教师获得丰富的自然材料,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能力,还可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一、有效挖掘并利用自然资源  多样的地形地貌、季节性资源、动物资源等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来开展活动。比如,冬天过去,万物复苏,春姑娘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迈着欢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这个时
期刊
幼儿情绪管理是幼儿教育的新领域,幼儿园情绪教育是促进幼儿情绪发展、健全身心、茁壮成长的良好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支持幼儿探索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反之,长时间的悲观情绪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开展情绪教育有如在幼儿心中种下一颗美丽的种子,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和长大,这颗种子也会发芽、生长、茁壮成长,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期刊
一、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  1.保障活动有效进行,提高教师管理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儿园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日常工作都跟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尽善尽美地完成每一件日常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目标。从大事入手,着眼于细微之处,把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到极致,认真对待活动中的每个小细节,务必做到每项事务都有人管,每项错处都有人查。对于将要开展的工作能够提前计划,杜绝隐患,对于已经完成的工作,能够
期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学前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尝试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是指按照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基本要求,根据幼儿园和当地社区的实际条件,进行课程选择、重组与整合而形成的适合本幼儿园特点的课程。那么,应该如何因地制宜,构建科学有效的园本课程呢?一、教师参与,共同探讨,找寻园本课程方向园本课程的开发应
期刊
混龄游戏是指把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年龄的幼儿进行交往、合作、学习、探讨,从而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我园是一所农村定点园,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幼儿园的生源也在逐渐减少,结合课程游戏化精神和我园的现状,我们尝试进行游戏改革,希望通过混龄游戏的方式,提升幼儿的活动质量,帮助他们获得适宜的发展。一、引导幼儿参与混龄游戏环境的创设  环境是教育的“隐性课程”,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