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向世界的庐山
2009年10月13日,以“友谊、合作、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在庐山召开,与会的12座世界名山代表和嘉宾围绕保护和发展世界名山主题进行探讨,会后共同签署、发表了《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庐山宣言》,一致同意在名山保护、旅游发展、科学普及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会议还发起成立了一个非政府、非营利、联谊型的“世界名山协会”,协会总部的永久所在地设在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将每年举办一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为世界各地名山相互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持久的平台。
庐山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世界名山大会”,大概可以从13年前它作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故事中得到答案。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当时给出的评价是:“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会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
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郑翔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定,从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视角,对庐山在中华文明发祥、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做出了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评价;从世界的层面,它含有对人类文明多元化发展的认同;从中国的层面,它揭示了庐山遗产资源的珍贵性、多样性,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从美学和科学的层面,它强调了庐山遗产资源“自然与文化紧密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这个评价是从人类文明的起源、生成和发展的视角,从历史的视角对庐山的文化价值作了一个定性。
庐山入选“世界文化景观”走向世界的具体依据,人们完全可以在庐山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记者在庐山地质博物馆了解到,庐山是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源地,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同时,庐山更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六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之一。庐山现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审美价值极高的古代、近代文化遗存,有远古文化遗迹20余处,中古文化遗迹600余处,景点474处。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庐山除了作为本地原住民休养生息的居所外,还成为了历代名人先贤滋养心性的登临之地。中国历代曾先后有1500多位名人先后登上庐山,并写下14000多首(篇)诗词歌赋。庐山现存摩崖石刻900余处,碑刻300多块。汉代太史公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陶渊明在庐山开中国田园诗先风;谢灵运的庐山诗为中国山水诗之鼻祖。庐山山麓的东林寺,为晋代以来南佛教净土宗祖庭。唐代诗仙李白一首“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至今让全世界华人魂梦萦绕。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一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诗,其哲学韵味至今让人回味无穷。在中国的名山文化遗存之中,能够像庐山能够像庐山这样数量和质量的还不多见。庐山正在对中国历代名入描写庐山的诗词歌赋进行整理,准备今年出版六卷本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
教育圣地也可以说是庐山当之无愧的称号,庐山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公元940年,列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宋代教育家朱熹在这里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教规,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据白鹿洞书院管理处高峰称,现在白鹿洞讲学活动已重新恢复,去年邀请了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刘梦溪等先生在此开坛授课,今年还准备邀请名家接续这一干古文脉、,另外,庐山上的美国牯岭学校在民国期间曾是一流的西方学校,是庐山教育史上不可抹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历史,但关于它的故事却成了很多人的回忆和传说。
庐山上关于历史、政治人物的风云际会及其引发和孕育的许多重大事件,更增添了庐山的神秘色彩与传奇性。据传,秦至清代有30多位皇帝参与了庐山的文化创造和发展;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国民党政府的“夏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三次会议,对现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能够在庐山并存,并一直和谐地发展着,可以说是庐山最宫包容性的一面,也是庐山走向世界的重要资本。在古代,庐山无疑是中国佛教、道教在南方的中心,公元4世纪东晋高僧慧远在东林寺开创净土宗,是佛教中国化和社会化的开端;公元5世纪南朝道士陆修静在简寂观开创了中国道教的南天师派,他成为中国古代道家的集大成者。到了近代,西方人进驻庐山,庐山又有了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
和谐庐山
与其他名山文化相比,郑翔从庐山的特殊性出发总结出了庐山文化的十大和谐。
“山水和谐”,从大范围来看,庐山这座山和长江、鄱阳湖相得益彰,形成湖光山色江影。在山上有瀑布十余处、有河流三条、有湖泊八处。山上有这么多的水,山下也有这么多的水,这在天下名山中绝无仅有。
“天地和谐”,像白居易所说的“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是冰川地质的世界地质公园,有丰富的植物体系。另外,在不同的季节庐山会呈现不同的形态。春天有淅沥的春雨,夏天有飘逸的云雾,秋天有晶莹的露珠,冬天有纷飞的大雪。
“古今和谐”,庐山成名从司马迁《史记》到现在两千多年,两千多年的文化留给我们的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一万多首诗,上百幅名画和众多影响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形成了庐山从古到今从未间断的文化,全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
“中西和谐”,庐山不仅有中国的历史遗产,还有作为西方文化遗存的几百栋西式别墅和教堂。这点不同于我国其他名胜景区有中无西的情况,这一点也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国共和谐”,庐山曾经是国民党政府的“夏都”,那个历史阶段的许多重大国事决策都是在庐山作出的,更有许多重要人物在庐山逗留、居住。国共和谐的结果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解放后中共中央的三次庐山会议,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六教和谐”,除儒释道以外,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有明确的进入庐山的历史记载。六大宗教集中在庐山,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是庐山独有的。
“婚恋和谐”,《庐山恋》作为时代转折点上的一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地位较高,但它只是反映了发生在庐山的恋情的一部分,真实发生在庐山的恋情更是不计其数。《庐山恋》的放映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也使庐山成为婚恋和谐的品牌。
“景居和谐”,庐山的风景和居住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有的风景区是有景无居,只能看风景,没有宜居的条件。人们白天进去,晚上还得出来,住在外面。而我们庐山是有景有居的,庐山人就住在风景之中。 “师生和谐”,白鹿洞书院有朱熹这样的一代名师,还产生了几十位进士和三位状元,他们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假如只有朱熹这名师,没有那一大批有成就的弟子,白鹿洞书院恐怕很难成为“天下书院之首”。
“主客和谐”。主要是指山上居民与游客的和谐,比如说旅游旺季当地居民让路于游客,为游客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服务体系。
庐山文化遗产的“新生”
面对庐山这一“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管理局在庐山的开发与保护方面花了很多心思,郑翔说:“作为世界遗产地的保护者和管理者,我们不仅要保护和发掘前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而且还要为后人创造、积累新的文化遗产。我们研究历史重要的不是要再现历史事实本身,不是简单的还原历史,而是要发掘历史事件的当代意义。”他觉得“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不能正确地总结历史,便不能成功地走向未来。庐山文化遗产中蕴藏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在经过沉淀之后,很值得我们去用新理念、新视角去再认识,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郑翔认为庐山保护与开发首先应从文化着手,他们将历代名人给庐山留下的诗词进行了文化包装与开发,在上山的路边用石刻、路牌等方式将诗词呈现给游人,并且还准备编辑出版六卷本《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以备研究。借助文化资源的优势,庐山管理局还借鉴了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成功经验,在10月12日与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举办了“中国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活动不但推动了海内外作家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还丰富了庐山文化内涵,提升了庐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庐山管理局计划今后每年都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作家在庐山小住、采风、创作,所写作品将结集出版,将这一活动常态化。
其次,庐山图书馆在天下名山中也是非常独特的,这里的藏书有43万多册,珍本、孤本、善本很多,仅明版书这里就有600多册。毛泽东曾三次到庐山,先后住了100多天,在庐山图书馆借阅了200余本书籍,大多留有眉批。现在庐山管理局已经将它们集中起来,作为“伟大的读书者”展览在庐山博物馆展出,这不仅是对来山游客一个很好的教育,也是对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促进,更是对庐山特有文化很好的发掘和利用。
再次,庐山博物馆现有二级以上文物6000多件,这在天下名山中是不多见的,并且这些藏品还在不断增加中。2005年发现了景德镇几位著名陶瓷艺术家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创作的《庐山风光》陶瓷屏风,工艺精湛,构图精美,于是庐山管理局收集来,现已作为庐山博物馆的重要收藏陈列展出。
另外,庐山别墅是庐山世界文化景观中的精品资源。庐山管理局在注重保护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别墅的开发利用,赋予其新的文化和旅游价值。他们在《庐山别墅的保护规划与管理规定》中规定:凡别墅维修改造必须经过严格申批方能实施;别墅维修改造必须保留原真性和原有风格。“老别墅的故事”景区就是按此原则改造的成功典范。庐山管理局还加大了对庐山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投巨资对白鹿洞、美庐别墅、庐山会议旧址等国保单位进行维修保护。庐山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为使庐山的开发与保护走向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庐山管理局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下一上战略”发展规划,“一下”,就是部分居民下迁,行政机关主体下迁,学校下迁,南北山园门下迁;“一上”,是为庐山旅游增资扩股整体上市,巩固庐山全省旅游业龙头的地位,成为重要的接待基地和重大活动的承办基地,成为生态文明的窗口。通过下迁,庐山可以实现三个置换,第一个置换是居住在核心景区和饮用水源周边山体上的居民置换;第二个置换是居住在几百栋别墅里的机关和居民置换;第三个置换是庐山长期无业居民要转换,把旅游的资源让给游客。
郑翔称2007年庐山管理局与中国国旅集团签署的投资合作意向可以算作“一下一上战略”的开端。根据这一合作,庐山管理局将成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成股份公司上市,目前上市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希望共同努力整合庐山旅游区内的相关资源,使庐山“休闲度假胜地,国际会议中心”的品牌叫响国际。
2009年10月13日,以“友谊、合作、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在庐山召开,与会的12座世界名山代表和嘉宾围绕保护和发展世界名山主题进行探讨,会后共同签署、发表了《首届中国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庐山宣言》,一致同意在名山保护、旅游发展、科学普及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会议还发起成立了一个非政府、非营利、联谊型的“世界名山协会”,协会总部的永久所在地设在庐山。世界名山大会将每年举办一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为世界各地名山相互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持久的平台。
庐山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世界名山大会”,大概可以从13年前它作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故事中得到答案。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当时给出的评价是:“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会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
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郑翔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定,从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视角,对庐山在中华文明发祥、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做出了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评价;从世界的层面,它含有对人类文明多元化发展的认同;从中国的层面,它揭示了庐山遗产资源的珍贵性、多样性,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从美学和科学的层面,它强调了庐山遗产资源“自然与文化紧密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文化景观”的本质特征。这个评价是从人类文明的起源、生成和发展的视角,从历史的视角对庐山的文化价值作了一个定性。
庐山入选“世界文化景观”走向世界的具体依据,人们完全可以在庐山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记者在庐山地质博物馆了解到,庐山是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源地,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同时,庐山更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六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家园之一。庐山现保存着极为丰富的审美价值极高的古代、近代文化遗存,有远古文化遗迹20余处,中古文化遗迹600余处,景点474处。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庐山除了作为本地原住民休养生息的居所外,还成为了历代名人先贤滋养心性的登临之地。中国历代曾先后有1500多位名人先后登上庐山,并写下14000多首(篇)诗词歌赋。庐山现存摩崖石刻900余处,碑刻300多块。汉代太史公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陶渊明在庐山开中国田园诗先风;谢灵运的庐山诗为中国山水诗之鼻祖。庐山山麓的东林寺,为晋代以来南佛教净土宗祖庭。唐代诗仙李白一首“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至今让全世界华人魂梦萦绕。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一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诗,其哲学韵味至今让人回味无穷。在中国的名山文化遗存之中,能够像庐山能够像庐山这样数量和质量的还不多见。庐山正在对中国历代名入描写庐山的诗词歌赋进行整理,准备今年出版六卷本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
教育圣地也可以说是庐山当之无愧的称号,庐山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公元940年,列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宋代教育家朱熹在这里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教规,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据白鹿洞书院管理处高峰称,现在白鹿洞讲学活动已重新恢复,去年邀请了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刘梦溪等先生在此开坛授课,今年还准备邀请名家接续这一干古文脉、,另外,庐山上的美国牯岭学校在民国期间曾是一流的西方学校,是庐山教育史上不可抹去的一部分,虽然现在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历史,但关于它的故事却成了很多人的回忆和传说。
庐山上关于历史、政治人物的风云际会及其引发和孕育的许多重大事件,更增添了庐山的神秘色彩与传奇性。据传,秦至清代有30多位皇帝参与了庐山的文化创造和发展;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国民党政府的“夏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三次会议,对现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能够在庐山并存,并一直和谐地发展着,可以说是庐山最宫包容性的一面,也是庐山走向世界的重要资本。在古代,庐山无疑是中国佛教、道教在南方的中心,公元4世纪东晋高僧慧远在东林寺开创净土宗,是佛教中国化和社会化的开端;公元5世纪南朝道士陆修静在简寂观开创了中国道教的南天师派,他成为中国古代道家的集大成者。到了近代,西方人进驻庐山,庐山又有了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
和谐庐山
与其他名山文化相比,郑翔从庐山的特殊性出发总结出了庐山文化的十大和谐。
“山水和谐”,从大范围来看,庐山这座山和长江、鄱阳湖相得益彰,形成湖光山色江影。在山上有瀑布十余处、有河流三条、有湖泊八处。山上有这么多的水,山下也有这么多的水,这在天下名山中绝无仅有。
“天地和谐”,像白居易所说的“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是冰川地质的世界地质公园,有丰富的植物体系。另外,在不同的季节庐山会呈现不同的形态。春天有淅沥的春雨,夏天有飘逸的云雾,秋天有晶莹的露珠,冬天有纷飞的大雪。
“古今和谐”,庐山成名从司马迁《史记》到现在两千多年,两千多年的文化留给我们的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一万多首诗,上百幅名画和众多影响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形成了庐山从古到今从未间断的文化,全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
“中西和谐”,庐山不仅有中国的历史遗产,还有作为西方文化遗存的几百栋西式别墅和教堂。这点不同于我国其他名胜景区有中无西的情况,这一点也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国共和谐”,庐山曾经是国民党政府的“夏都”,那个历史阶段的许多重大国事决策都是在庐山作出的,更有许多重要人物在庐山逗留、居住。国共和谐的结果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解放后中共中央的三次庐山会议,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六教和谐”,除儒释道以外,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有明确的进入庐山的历史记载。六大宗教集中在庐山,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是庐山独有的。
“婚恋和谐”,《庐山恋》作为时代转折点上的一部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地位较高,但它只是反映了发生在庐山的恋情的一部分,真实发生在庐山的恋情更是不计其数。《庐山恋》的放映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也使庐山成为婚恋和谐的品牌。
“景居和谐”,庐山的风景和居住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有的风景区是有景无居,只能看风景,没有宜居的条件。人们白天进去,晚上还得出来,住在外面。而我们庐山是有景有居的,庐山人就住在风景之中。 “师生和谐”,白鹿洞书院有朱熹这样的一代名师,还产生了几十位进士和三位状元,他们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假如只有朱熹这名师,没有那一大批有成就的弟子,白鹿洞书院恐怕很难成为“天下书院之首”。
“主客和谐”。主要是指山上居民与游客的和谐,比如说旅游旺季当地居民让路于游客,为游客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服务体系。
庐山文化遗产的“新生”
面对庐山这一“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管理局在庐山的开发与保护方面花了很多心思,郑翔说:“作为世界遗产地的保护者和管理者,我们不仅要保护和发掘前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而且还要为后人创造、积累新的文化遗产。我们研究历史重要的不是要再现历史事实本身,不是简单的还原历史,而是要发掘历史事件的当代意义。”他觉得“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不能正确地总结历史,便不能成功地走向未来。庐山文化遗产中蕴藏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在经过沉淀之后,很值得我们去用新理念、新视角去再认识,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郑翔认为庐山保护与开发首先应从文化着手,他们将历代名人给庐山留下的诗词进行了文化包装与开发,在上山的路边用石刻、路牌等方式将诗词呈现给游人,并且还准备编辑出版六卷本《庐山历代诗词全集》以备研究。借助文化资源的优势,庐山管理局还借鉴了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成功经验,在10月12日与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举办了“中国庐山国际作家写作营”。活动不但推动了海内外作家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还丰富了庐山文化内涵,提升了庐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庐山管理局计划今后每年都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作家在庐山小住、采风、创作,所写作品将结集出版,将这一活动常态化。
其次,庐山图书馆在天下名山中也是非常独特的,这里的藏书有43万多册,珍本、孤本、善本很多,仅明版书这里就有600多册。毛泽东曾三次到庐山,先后住了100多天,在庐山图书馆借阅了200余本书籍,大多留有眉批。现在庐山管理局已经将它们集中起来,作为“伟大的读书者”展览在庐山博物馆展出,这不仅是对来山游客一个很好的教育,也是对当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促进,更是对庐山特有文化很好的发掘和利用。
再次,庐山博物馆现有二级以上文物6000多件,这在天下名山中是不多见的,并且这些藏品还在不断增加中。2005年发现了景德镇几位著名陶瓷艺术家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创作的《庐山风光》陶瓷屏风,工艺精湛,构图精美,于是庐山管理局收集来,现已作为庐山博物馆的重要收藏陈列展出。
另外,庐山别墅是庐山世界文化景观中的精品资源。庐山管理局在注重保护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别墅的开发利用,赋予其新的文化和旅游价值。他们在《庐山别墅的保护规划与管理规定》中规定:凡别墅维修改造必须经过严格申批方能实施;别墅维修改造必须保留原真性和原有风格。“老别墅的故事”景区就是按此原则改造的成功典范。庐山管理局还加大了对庐山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投巨资对白鹿洞、美庐别墅、庐山会议旧址等国保单位进行维修保护。庐山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为使庐山的开发与保护走向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庐山管理局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下一上战略”发展规划,“一下”,就是部分居民下迁,行政机关主体下迁,学校下迁,南北山园门下迁;“一上”,是为庐山旅游增资扩股整体上市,巩固庐山全省旅游业龙头的地位,成为重要的接待基地和重大活动的承办基地,成为生态文明的窗口。通过下迁,庐山可以实现三个置换,第一个置换是居住在核心景区和饮用水源周边山体上的居民置换;第二个置换是居住在几百栋别墅里的机关和居民置换;第三个置换是庐山长期无业居民要转换,把旅游的资源让给游客。
郑翔称2007年庐山管理局与中国国旅集团签署的投资合作意向可以算作“一下一上战略”的开端。根据这一合作,庐山管理局将成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成股份公司上市,目前上市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希望共同努力整合庐山旅游区内的相关资源,使庐山“休闲度假胜地,国际会议中心”的品牌叫响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