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逐步引起课程理论界的重视。在中学教学中,生物学一直是一门受学生冷落的学科,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研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1.相关概念
总的来说,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1]。
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所谓课程资源的利用,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出发点是为了加强课程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与交流合作,从而高效高质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发利用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积极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标准还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四大基本课程理念[2]。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得以完成的基础[2],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接受学习”,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着眼于讲清教科书上的基本知识,学生死记硬背。由于在高考中不会考到书中实验,更是忽略了生物学实验,也丧失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大好机会。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问题,同时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以往的教学中,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基于生物课程资源极其单调乏味的状况,使学生对生物学失去兴趣,教学收效不佳。重视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往的教学活动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会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般来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有:开展当代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方向,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材料;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据此确定制订教学计划;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3]。
凡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原理的资源,我们都应该注重开发。
生物学属于自然学科,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应该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学科,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生物学却成了受学生冷落的课,不能否认,这种状况与生物课程资源极其单调乏味,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有关。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生物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3.1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两个方面。
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链接丰富、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利用网络资源时,应当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等优点。
在讲“减数分裂”时,减数分裂过程非常复杂,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制作一个减数分裂全过程的Flash动画,把原本书本上死的东西让它动了起来,学生非常感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主动的吸收了知识,接下来的内容学习起来也会更容易。
在讲“细胞的癌变”时,课前要求同学们从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因此,在正式上课时,由于很多同学对癌症有一些了解,他们更想知道“什么是癌细胞?”“什么原因导致癌症发生?”“癌症要怎么治疗?”等等。带着这些疑问,他们会更专心听课。提到癌症,人们不寒立栗,癌症已带给人们太多恶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面对癌症,人类是脆弱的。癌症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学生通过网上查询资料,对癌症会有一个更广泛更全面的认识,书本上介绍的知识有限,以教师一个人的力量,也很难顾及到方方面面,网络却可以弥补这一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知识的能力。
3.2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区课程资源就是指在社区内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一切可以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课程实施条件[4]。
社区课程资源包括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讲“伴性遗传”时,可以从医院借一张检验色盲的图,用在课的开头,这样导入“在做体检时,有这样一项,医生会拿出这样一幅图,让你通过这幅图,辨认是一个什么图案?现在大家也来认认吧!”同学们踊跃参与,“那你们知道这是用来检测什么的吗?其实这是用来检测红绿色盲的。据统计,在我国,男性色盲患者约为7%,女性色盲患者约为0.5%,为什么两者的比例会相差这么多?让我们通过伴性遗传来了解事情的本质。”体检的内容,学生是比较熟悉的,再叙述一下统计结果,大家非常信服,最后提出鲜明的问题,也是很多学生心里的疑问,很容易进入新课。在导入这一环节,社区医院的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时,课后有一个课外内容“ABO血型与亲子鉴定”。很多同学对血型是怎么知道的非常好奇,为了让同学们亲眼见识一下血型检测的过程,可以联系学校附近的医院,让同学们亲身经历血型是如何检测出来的,学生收获很大。
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要充分了解社区内的课程资源,联合社区内的各种力量,把本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转化为课程资源。
3.2.2学校和教师要与社区内的各种教育人才建立广泛的联系,采用专题报告会、讲座、展演、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3.2.3充分利用社区的艺术环境、民俗活动、风景名胜等资源,丰富教学的内容。
3.3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5],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既考虑讲什么,怎样讲,更要有创新意识,发挥个人特长或优势,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探究新的教法,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地亲自参与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学情境中,增加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
在讲“DNA分子的结构”时,在备课时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在讲课时,对着模型,一一指出都是什么,通过对模型的讲解,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就从平面结构升华到空间结构,而且形象的东西,让人印象更深,对教学非常有帮助。
在讲“受精作用”时,可以这样结尾“大家知道吗?一个成熟男子每次释放的精子约有2亿-3亿个,但能到达卵细胞周围的仅剩下几十到几百个,而最终完成受精作用的只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新生儿要经过‘十月怀胎’,母亲在怀孕期间,如果遇到任何意外,一个生命就结束了。生命的诞生神奇而来之不易,所以大家要珍惜生命。”在课的结尾,呼唤学生珍惜生命。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压力大,生活、学习上难免有不顺,需要老师及时地开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将来的人生走的更顺利。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有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能巧妙地将教育学和心理学应用在学生身上。教师自身的素质还要不断提高。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一方面,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鉴别、开发、积累和运用。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储备、技能技巧、理论素养以及人格魅力等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丰厚的课程资源。为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阅读经典教育名著、请校外教育专家开设系列讲座、观看一些有价值的讲座录像、有意义的教育影视片或电视节目、观摩同行的课堂教学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4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需要引导和唤醒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
在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时,有一个探究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后,你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研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针对着这个探究实验,我以“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为什么会注明这种洗衣粉的适用温度范围?”这一问题导入,让学生作出假设,同学之间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得出结论,教师在一旁适当的补充和指导。通过探究实验,学生深刻领悟这一过程,注重知识的深层理解[6],并会对实验结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6],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当学生得出结论:温度对酶的活性有影响之后,一定会有学生猜测“还会有什么条件影响酶的活性?”,教师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效果更佳。
在讲“受精作用”时,有部分内容是“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同学们亲自动手,用橡皮泥“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和“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自己的亲自实践中,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容易接受,同时培养了实践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合作完成,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重要意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一块待开发的富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资源的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也将是意义深远。
教师应该充分地整合、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7]。
事实上,生物课程资源包含很多方面,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社区课程资源,如公园中收集、种植了大量动植物,可作为生物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要想充分调动各种课程资源,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与学生沟通,多了解社会发展,善于接受新事物,这样才能将丰富的资源运用于教学实际中。
1.相关概念
总的来说,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1]。
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所谓课程资源的利用,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出发点是为了加强课程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与交流合作,从而高效高质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发利用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积极意义
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标准还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四大基本课程理念[2]。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得以完成的基础[2],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接受学习”,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着眼于讲清教科书上的基本知识,学生死记硬背。由于在高考中不会考到书中实验,更是忽略了生物学实验,也丧失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大好机会。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生物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问题,同时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以往的教学中,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基于生物课程资源极其单调乏味的状况,使学生对生物学失去兴趣,教学收效不佳。重视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往的教学活动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会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般来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有:开展当代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方向,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材料;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据此确定制订教学计划;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3]。
凡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原理的资源,我们都应该注重开发。
生物学属于自然学科,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应该是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学科,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生物学却成了受学生冷落的课,不能否认,这种状况与生物课程资源极其单调乏味,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有关。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生物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3.1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两个方面。
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链接丰富、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利用网络资源时,应当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等优点。
在讲“减数分裂”时,减数分裂过程非常复杂,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述,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制作一个减数分裂全过程的Flash动画,把原本书本上死的东西让它动了起来,学生非常感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主动的吸收了知识,接下来的内容学习起来也会更容易。
在讲“细胞的癌变”时,课前要求同学们从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因此,在正式上课时,由于很多同学对癌症有一些了解,他们更想知道“什么是癌细胞?”“什么原因导致癌症发生?”“癌症要怎么治疗?”等等。带着这些疑问,他们会更专心听课。提到癌症,人们不寒立栗,癌症已带给人们太多恶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面对癌症,人类是脆弱的。癌症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学生通过网上查询资料,对癌症会有一个更广泛更全面的认识,书本上介绍的知识有限,以教师一个人的力量,也很难顾及到方方面面,网络却可以弥补这一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知识的能力。
3.2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区课程资源就是指在社区内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一切可以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课程实施条件[4]。
社区课程资源包括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讲“伴性遗传”时,可以从医院借一张检验色盲的图,用在课的开头,这样导入“在做体检时,有这样一项,医生会拿出这样一幅图,让你通过这幅图,辨认是一个什么图案?现在大家也来认认吧!”同学们踊跃参与,“那你们知道这是用来检测什么的吗?其实这是用来检测红绿色盲的。据统计,在我国,男性色盲患者约为7%,女性色盲患者约为0.5%,为什么两者的比例会相差这么多?让我们通过伴性遗传来了解事情的本质。”体检的内容,学生是比较熟悉的,再叙述一下统计结果,大家非常信服,最后提出鲜明的问题,也是很多学生心里的疑问,很容易进入新课。在导入这一环节,社区医院的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时,课后有一个课外内容“ABO血型与亲子鉴定”。很多同学对血型是怎么知道的非常好奇,为了让同学们亲眼见识一下血型检测的过程,可以联系学校附近的医院,让同学们亲身经历血型是如何检测出来的,学生收获很大。
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要充分了解社区内的课程资源,联合社区内的各种力量,把本社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转化为课程资源。
3.2.2学校和教师要与社区内的各种教育人才建立广泛的联系,采用专题报告会、讲座、展演、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3.2.3充分利用社区的艺术环境、民俗活动、风景名胜等资源,丰富教学的内容。
3.3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5],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既考虑讲什么,怎样讲,更要有创新意识,发挥个人特长或优势,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探究新的教法,让学生生动、活泼、愉快地亲自参与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学情境中,增加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
在讲“DNA分子的结构”时,在备课时教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在讲课时,对着模型,一一指出都是什么,通过对模型的讲解,学生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就从平面结构升华到空间结构,而且形象的东西,让人印象更深,对教学非常有帮助。
在讲“受精作用”时,可以这样结尾“大家知道吗?一个成熟男子每次释放的精子约有2亿-3亿个,但能到达卵细胞周围的仅剩下几十到几百个,而最终完成受精作用的只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新生儿要经过‘十月怀胎’,母亲在怀孕期间,如果遇到任何意外,一个生命就结束了。生命的诞生神奇而来之不易,所以大家要珍惜生命。”在课的结尾,呼唤学生珍惜生命。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强,压力大,生活、学习上难免有不顺,需要老师及时地开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将来的人生走的更顺利。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有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能巧妙地将教育学和心理学应用在学生身上。教师自身的素质还要不断提高。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一方面,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鉴别、开发、积累和运用。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储备、技能技巧、理论素养以及人格魅力等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丰厚的课程资源。为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阅读经典教育名著、请校外教育专家开设系列讲座、观看一些有价值的讲座录像、有意义的教育影视片或电视节目、观摩同行的课堂教学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4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需要引导和唤醒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
在讲“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时,有一个探究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后,你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研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针对着这个探究实验,我以“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为什么会注明这种洗衣粉的适用温度范围?”这一问题导入,让学生作出假设,同学之间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得出结论,教师在一旁适当的补充和指导。通过探究实验,学生深刻领悟这一过程,注重知识的深层理解[6],并会对实验结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6],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当学生得出结论:温度对酶的活性有影响之后,一定会有学生猜测“还会有什么条件影响酶的活性?”,教师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效果更佳。
在讲“受精作用”时,有部分内容是“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同学们亲自动手,用橡皮泥“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和“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自己的亲自实践中,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容易接受,同时培养了实践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合作完成,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重要意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一块待开发的富矿。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资源的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也将是意义深远。
教师应该充分地整合、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7]。
事实上,生物课程资源包含很多方面,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社区课程资源,如公园中收集、种植了大量动植物,可作为生物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要想充分调动各种课程资源,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与学生沟通,多了解社会发展,善于接受新事物,这样才能将丰富的资源运用于教学实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