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
工业社会的到来,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大众传播应运而生。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精英文化或者说高雅文化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变化, 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产品形式与市场经济规则,新的价值体系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人接受。精英文化被代之以大众文化或者说通俗文化。
“大众”本身这个词,代表着异质。在区别与精英文化那种标准式的文化模式以后,可以将个体本身所具有的理解来诠释于这个词。大众文化是私人领域的发展,力量的壮大才使得“大众文化”的出现以至发散,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①大众文化最重要的特点融会贯通在我们所涉及的各类文化领域内,比如:音乐、文学、建筑,审美。我们越来越喜欢那些通俗易懂的歌曲,朗朗上口,直抒心意。反而觉得去高雅的音乐厅听一场阳春白雪的音乐会或者歌剧成为一种奢侈的折磨。我们开始热衷于不太具有深刻历史背景诠释的文学文章,享受快餐读本,口袋读本。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出现,更是将传播领域无限的扩大。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那个看起来高不可攀的所谓的“精英文化”,它的存在究竟是代表一种文化禁锢还是一种文化标准呢?
精英文化当是知识分子及其精英们创造及传播的文化。比如,在我国出现过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它代表了一个时代比较先进而高端的文化取向,屏弃粗糙与庸俗。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
我觉得,精英文化与繁冗嘈杂、庸俗现实的物质社会格格不入。它是一种感悟,一种思索;在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醍醐灌顶的一种方式;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有些虚无缥缈,但却也不可缺少。象贝多芬一样,承载着命运的凝重与无奈所以将音乐化成一种控诉的武器。所以只有在思想境界能够达到一定高度的人才能理解这种音符的意义。很自然,不能它不能成为流行。由于高雅所以成为禁锢;由于必需,所以成为标准。在这样一个有着迅速反应机制与生活节奏的社会里精英文化退出舞台,大众文化粉墨登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文化变更下流行音乐的变化
我们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看出了从传统文化到新生文化的过渡痕迹。如果说文化的改变能够影响流行音乐的变化,那么我们来看,流行音乐在这三十年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歌曲是文化表现的最为直接易见的形式,我们可以从流行音乐入手,有这个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点”看到整个三十年社会文化变化的“面”。
我们先从歌词来看,歌词是一个歌曲表达意义的基础,由于文学叙事方式的变更,导致新时期在歌曲作词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蜕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演进,人们发觉,高节奏的生活带来的快餐文化让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来不及高唱高雅如“祝酒歌”之类的窄众叙事,因为交流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与人的关系变的直接而尖锐,因此端起酒杯后通事是高昂潇洒的大吼“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然而对于私人领域要求扩大,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情绪宣泄,因此,同样的喝酒,不同的是由那种有着集体主义因素的“群饮”变成了带有小资情绪的孤独“自饮”:“喝一杯眼神换心醉几分”、“我可以一杯接着一杯,只为了你想要喝醉。”这是歌词风格的突变,也是酒文化的突变。
再者对城市化的崇拜使农村的青年们的家乡搬離了“希望的田野上”,还是“潇洒走一会”,但是总是会在这样一种迁徙中表现出一种非归属感,“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而在城市人的眼中,城市仿佛变成了孤独代名词,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较快,人们逐渐觉得“整个城市只有我一个人在留泪”。
发达的通讯设备改变了人们交流的环境与语境,使我们更不用“再过二十年再相会”。大众文化充 ,斥着整个社会。
在这一时期,文艺理论界对传统反映论忽视主体世界的缺陷表示强烈的抗议。人类是一个个主体的集合,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类的想象、
情感、意志都是客观存在的。于是,流行音乐踏上了从反映社会和集体到反映自身变更的道路。歌词的中心话语也由冠冕堂皇延伸到了内心读白。
突出表现在自我的觉醒。这种话语方式就是以自我的眼光、自我的角度去感受社会和人生。人们从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开始觉得大胆说出“我”的感受,也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我哭、我笑、我爱、我恨……赤裸裸,但真实痛快。在80年代中末期,这种以“我”为中心话语的歌曲铺天盖地的应潮而来,甚至于说泛滥《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我想有个家》……等等。真切的反应出了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观念转变。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歌词的内容道破天机了,那么作为音乐本身来说,流行音乐的演唱形式已经从以前的合唱变为了独唱。
新时期的我们不是背负着战争苦难的群体,我们不用一起悲愤的控诉“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我们也不用在祖国“一穷二白”的时候捋起袖子高歌“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更不用在文化大革命的灰色空气笼罩下唱着“语录歌”。从凝重历史走过的中国人民,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尤其是文革以后,人们从文化荒洪中走出来,需要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来对待音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自己不同的生活,所以一万个人就是一万个歌者。因此,独唱形式应运而生。
我们不得不提卡拉OK的出现,这种让人们可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是这种独唱方式更是深入人心。它可以走进娱乐场所,可以走进家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表演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在将舞台上唱歌的人称为“歌唱家”而称为“歌手”。这是精英文化想大众文化转换的最好说明。
最后,我所感觉的是,听众审美角度的转变,一个从精英阶层审美流向大众审美层的转变。解放前到改革开放初,人们的话语习惯、生存环境、审美角度都处于十分硬性的层面。社会背景决定了文化的走向,文化又决定了流行音乐的审美。所以哪个时期的歌曲都是洪亮高昂,充满斗志的。但是到了新时期,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个不恰当的词来说,就是“高床软枕,衣食无忧”,所以会滋生一些“小资”的生活情节。我们看小资格调的书,看文艺格调的电影,听那些莫名感伤的歌曲。整个审美主线变的无限柔软。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同样是军旅歌曲,两个时期的曲风就有明显的区别。以前,战士们“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可是新时期,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战士们“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这种以柔美、抒情为主线的风格主宰着大众的审美。
三、流行音乐对大众文化的复制
流行音乐无疑从大众文化这个母体上复制了他的全部特性,这种复制是必然的。
首先,流行音乐复制了大众文化的通俗趣味性。“大众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消费性。市场这个时候变成一种文化标杆。为了迎合市场,尽可能的盈利,文化在内容上消解崇高,迎合世俗,以广大受众为水平基础;在形式上也不讲究技巧,以低姿态的方式迎合人们的口味。
于是,流行音乐正是这样,变成了大众文化在音乐领域的传播使者。“在内容上消除时间感、历史感,强调爱情、悲伤、风花雪月的小情调;消除距离感,角度从社会转向自我。”②表现方式不在是主旋律的歌咏,而是用口水化的的形式,最简单,最易宣泄的方式来无意识的让听众熟悉与认同。
流行音乐象大众文化一样,是充满趣味性的。“大众文化是自下而上的”③,所以它需要吸引大众的目光。那么趣味性则是首要的筹码。而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流行音乐所能实现的认识功能有限。它没有过强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也无法和协奏曲、交响乐相比。因此只有趣味性才能成为流行音乐发展的方向。
流行歌曲的歌词也比以前的歌词有意思得多,口语化、低级化泛滥;最近几年“RAP”、“R&B”风格的出现,更注重歌词的趣味性和节奏的抨击性;歌词大多是直接的表白,“忘记你我做不到”,“你不爱我,放了我!”。
与此同时,时尚成为流行音乐的最闪亮的个性。这是受大众文化熏陶而产生的结果。“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民族,都无一例外地追逐时尚。……但时尚只有在商品社会才异常风光,消费时代依赖的就是时尚逻辑。”④这就是大众文化的存在逻辑。这种逻辑左右了流行音乐的价值取向。
“时尚是即时性的,并不追求永恒的价值。”⑤中国流行音乐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表现出了它的多变性,从来没有一种音乐比流行歌曲变化的更快。从抒情歌曲到“摇滚”和“R&B”,从人员自发组建乐队到电脑音乐超出想象力的无限可能的音响效果,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因为流行音乐的灵魂是大众,而穿着一件时尚的衣服。
最后,我认为流行音乐自身那种控诉性也来自于大众文化自身的特点。大众文化的到来有其时代背景,正是这种时代背景大众的心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维开始有以前的简单和单纯变的复杂,从宁静边变的浮躁,从歌咏变成诉诸。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改革的加快,人们的词风、曲风都变的摸棱两可,变得浮躁不安。一些老牌资深的音乐开始纷纷推出舞台,尽管我们一直呼号“保留经典”,但这个趋势已经是无法逆转的。人们开始渴望在音乐中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向社会控诉。也无怪乎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宗盛在一首歌里无奈的写到“最近比较烦……写一首动人的歌是越来越难”。他在阐述现象的的同时也免不了浮躁和抱怨着现身于现象。
注释:
①李红春.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J].天津社会科学,2002(3):108.
② 《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新浪网
③ 《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新浪网
④许文郁.论时尚的大众文化品性[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60.
⑤《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新浪网
参考文献:
[1]許文郁.论时尚的大众文化品性[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60.
[2]张凤铸主编《影视艺术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新浪网《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
[4]刘成思、陈阳.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J].成人高教学刊,1996(5):4.
[5]李红春.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J].天津社会科学,2002(3):108.
[6]冯明洋.知识经济的文化分流与传统音乐的文化守护[J].中国音乐,2000年第3期
[7]赵志安.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一辑)[C].曾田力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8]冯明洋.知识经济的文化分流与传统音乐的文化守护[J].中国音乐,2000年第3期
工业社会的到来,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大众传播应运而生。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精英文化或者说高雅文化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了变化, 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产品形式与市场经济规则,新的价值体系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人接受。精英文化被代之以大众文化或者说通俗文化。
“大众”本身这个词,代表着异质。在区别与精英文化那种标准式的文化模式以后,可以将个体本身所具有的理解来诠释于这个词。大众文化是私人领域的发展,力量的壮大才使得“大众文化”的出现以至发散,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①大众文化最重要的特点融会贯通在我们所涉及的各类文化领域内,比如:音乐、文学、建筑,审美。我们越来越喜欢那些通俗易懂的歌曲,朗朗上口,直抒心意。反而觉得去高雅的音乐厅听一场阳春白雪的音乐会或者歌剧成为一种奢侈的折磨。我们开始热衷于不太具有深刻历史背景诠释的文学文章,享受快餐读本,口袋读本。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出现,更是将传播领域无限的扩大。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那个看起来高不可攀的所谓的“精英文化”,它的存在究竟是代表一种文化禁锢还是一种文化标准呢?
精英文化当是知识分子及其精英们创造及传播的文化。比如,在我国出现过的新文化运动,就是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它代表了一个时代比较先进而高端的文化取向,屏弃粗糙与庸俗。西方社会评论家列维斯认为,精英文化以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的文化。
我觉得,精英文化与繁冗嘈杂、庸俗现实的物质社会格格不入。它是一种感悟,一种思索;在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醍醐灌顶的一种方式;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有些虚无缥缈,但却也不可缺少。象贝多芬一样,承载着命运的凝重与无奈所以将音乐化成一种控诉的武器。所以只有在思想境界能够达到一定高度的人才能理解这种音符的意义。很自然,不能它不能成为流行。由于高雅所以成为禁锢;由于必需,所以成为标准。在这样一个有着迅速反应机制与生活节奏的社会里精英文化退出舞台,大众文化粉墨登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二、文化变更下流行音乐的变化
我们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看出了从传统文化到新生文化的过渡痕迹。如果说文化的改变能够影响流行音乐的变化,那么我们来看,流行音乐在这三十年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歌曲是文化表现的最为直接易见的形式,我们可以从流行音乐入手,有这个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点”看到整个三十年社会文化变化的“面”。
我们先从歌词来看,歌词是一个歌曲表达意义的基础,由于文学叙事方式的变更,导致新时期在歌曲作词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蜕变。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演进,人们发觉,高节奏的生活带来的快餐文化让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来不及高唱高雅如“祝酒歌”之类的窄众叙事,因为交流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与人的关系变的直接而尖锐,因此端起酒杯后通事是高昂潇洒的大吼“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然而对于私人领域要求扩大,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情绪宣泄,因此,同样的喝酒,不同的是由那种有着集体主义因素的“群饮”变成了带有小资情绪的孤独“自饮”:“喝一杯眼神换心醉几分”、“我可以一杯接着一杯,只为了你想要喝醉。”这是歌词风格的突变,也是酒文化的突变。
再者对城市化的崇拜使农村的青年们的家乡搬離了“希望的田野上”,还是“潇洒走一会”,但是总是会在这样一种迁徙中表现出一种非归属感,“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而在城市人的眼中,城市仿佛变成了孤独代名词,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较快,人们逐渐觉得“整个城市只有我一个人在留泪”。
发达的通讯设备改变了人们交流的环境与语境,使我们更不用“再过二十年再相会”。大众文化充 ,斥着整个社会。
在这一时期,文艺理论界对传统反映论忽视主体世界的缺陷表示强烈的抗议。人类是一个个主体的集合,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类的想象、
情感、意志都是客观存在的。于是,流行音乐踏上了从反映社会和集体到反映自身变更的道路。歌词的中心话语也由冠冕堂皇延伸到了内心读白。
突出表现在自我的觉醒。这种话语方式就是以自我的眼光、自我的角度去感受社会和人生。人们从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开始觉得大胆说出“我”的感受,也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我哭、我笑、我爱、我恨……赤裸裸,但真实痛快。在80年代中末期,这种以“我”为中心话语的歌曲铺天盖地的应潮而来,甚至于说泛滥《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我想有个家》……等等。真切的反应出了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观念转变。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歌词的内容道破天机了,那么作为音乐本身来说,流行音乐的演唱形式已经从以前的合唱变为了独唱。
新时期的我们不是背负着战争苦难的群体,我们不用一起悲愤的控诉“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我们也不用在祖国“一穷二白”的时候捋起袖子高歌“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更不用在文化大革命的灰色空气笼罩下唱着“语录歌”。从凝重历史走过的中国人民,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尤其是文革以后,人们从文化荒洪中走出来,需要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来对待音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自己不同的生活,所以一万个人就是一万个歌者。因此,独唱形式应运而生。
我们不得不提卡拉OK的出现,这种让人们可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是这种独唱方式更是深入人心。它可以走进娱乐场所,可以走进家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表演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在将舞台上唱歌的人称为“歌唱家”而称为“歌手”。这是精英文化想大众文化转换的最好说明。
最后,我所感觉的是,听众审美角度的转变,一个从精英阶层审美流向大众审美层的转变。解放前到改革开放初,人们的话语习惯、生存环境、审美角度都处于十分硬性的层面。社会背景决定了文化的走向,文化又决定了流行音乐的审美。所以哪个时期的歌曲都是洪亮高昂,充满斗志的。但是到了新时期,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个不恰当的词来说,就是“高床软枕,衣食无忧”,所以会滋生一些“小资”的生活情节。我们看小资格调的书,看文艺格调的电影,听那些莫名感伤的歌曲。整个审美主线变的无限柔软。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同样是军旅歌曲,两个时期的曲风就有明显的区别。以前,战士们“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可是新时期,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战士们“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这种以柔美、抒情为主线的风格主宰着大众的审美。
三、流行音乐对大众文化的复制
流行音乐无疑从大众文化这个母体上复制了他的全部特性,这种复制是必然的。
首先,流行音乐复制了大众文化的通俗趣味性。“大众文化”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消费性。市场这个时候变成一种文化标杆。为了迎合市场,尽可能的盈利,文化在内容上消解崇高,迎合世俗,以广大受众为水平基础;在形式上也不讲究技巧,以低姿态的方式迎合人们的口味。
于是,流行音乐正是这样,变成了大众文化在音乐领域的传播使者。“在内容上消除时间感、历史感,强调爱情、悲伤、风花雪月的小情调;消除距离感,角度从社会转向自我。”②表现方式不在是主旋律的歌咏,而是用口水化的的形式,最简单,最易宣泄的方式来无意识的让听众熟悉与认同。
流行音乐象大众文化一样,是充满趣味性的。“大众文化是自下而上的”③,所以它需要吸引大众的目光。那么趣味性则是首要的筹码。而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流行音乐所能实现的认识功能有限。它没有过强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也无法和协奏曲、交响乐相比。因此只有趣味性才能成为流行音乐发展的方向。
流行歌曲的歌词也比以前的歌词有意思得多,口语化、低级化泛滥;最近几年“RAP”、“R&B”风格的出现,更注重歌词的趣味性和节奏的抨击性;歌词大多是直接的表白,“忘记你我做不到”,“你不爱我,放了我!”。
与此同时,时尚成为流行音乐的最闪亮的个性。这是受大众文化熏陶而产生的结果。“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民族,都无一例外地追逐时尚。……但时尚只有在商品社会才异常风光,消费时代依赖的就是时尚逻辑。”④这就是大众文化的存在逻辑。这种逻辑左右了流行音乐的价值取向。
“时尚是即时性的,并不追求永恒的价值。”⑤中国流行音乐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表现出了它的多变性,从来没有一种音乐比流行歌曲变化的更快。从抒情歌曲到“摇滚”和“R&B”,从人员自发组建乐队到电脑音乐超出想象力的无限可能的音响效果,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因为流行音乐的灵魂是大众,而穿着一件时尚的衣服。
最后,我认为流行音乐自身那种控诉性也来自于大众文化自身的特点。大众文化的到来有其时代背景,正是这种时代背景大众的心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维开始有以前的简单和单纯变的复杂,从宁静边变的浮躁,从歌咏变成诉诸。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改革的加快,人们的词风、曲风都变的摸棱两可,变得浮躁不安。一些老牌资深的音乐开始纷纷推出舞台,尽管我们一直呼号“保留经典”,但这个趋势已经是无法逆转的。人们开始渴望在音乐中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向社会控诉。也无怪乎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宗盛在一首歌里无奈的写到“最近比较烦……写一首动人的歌是越来越难”。他在阐述现象的的同时也免不了浮躁和抱怨着现身于现象。
注释:
①李红春.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J].天津社会科学,2002(3):108.
② 《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新浪网
③ 《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新浪网
④许文郁.论时尚的大众文化品性[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60.
⑤《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新浪网
参考文献:
[1]許文郁.论时尚的大众文化品性[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60.
[2]张凤铸主编《影视艺术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新浪网《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
[4]刘成思、陈阳.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J].成人高教学刊,1996(5):4.
[5]李红春.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J].天津社会科学,2002(3):108.
[6]冯明洋.知识经济的文化分流与传统音乐的文化守护[J].中国音乐,2000年第3期
[7]赵志安.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一辑)[C].曾田力主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8]冯明洋.知识经济的文化分流与传统音乐的文化守护[J].中国音乐,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