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诚法师说:佛学要对科学予以包容。在佛教看来,科学心理学不过是佛学的初级阶段。佛教从创立之初,就确定它的基本基调为“心证之学”,对“心王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和修行次第有着系统而详尽的阐述, 不仅对“心”的概念有深入的研究,而且提倡修行求证,以求利益自己和他人。相比之下,科学心理学全然着眼在前六识的框架之中,对心灵之根本强大的途径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科学心理学的心理教育,也因自身的理论缺陷之故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科学心理学亟待得到彻底的洗礼与革新。值得庆幸的是,在超越科学心理学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佛教,并在逐步探究佛教中的心理学观点,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对当代科学心理学的启迪,力求使佛教心理学对休闲教育乃至整个心理教育有所助益。心理教育的要点在于科学而系统的休闲教育,休闲教育当以佛教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当逐步淡化科学与佛学的界限,使佛法对社会对人类的利益,从学校开始,从娃娃开始。
【关键词】:佛教;科学;心理学;休闲教育;宗教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是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义上,这种宗教的教义的来源是宇宙万物合一的体验。佛教符合这种特征。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从公元前六世纪佛教创立开始,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四个时期——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以及密宗佛教时期,三个时代——正法时代、像法时代和末法时代,期间衍生出若干宗派,仅作为大乘佛法弘传地的东土就有八大宗派,宗派之间教门林立但殊途同归,皆为追求最终的证悟,求取究竟的快乐。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对比其他因素,佛教对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佛教从创立之初,就是一门“心证之学”。“心”是佛教的基础,佛教认为万物皆由“心”生,“心”能化现万有,并赋予万有赤橙黄绿或喜怒哀乐。“证”是佛教的方法论,向内求证,可止息妄念,可寂然入定,从而证现“四大皆空”非虚妄之言,向外求证,可弘法利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从而形成一片纯真喜乐的佛门净土,以实现佛教的利世情怀。尽管俗世间对佛门长久以来多少存在误解,发生过多次毁佛灭佛的事件,佛门内也偶现败类,自毁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正信的佛教依然是一味稀有难得的治心良药,值得后人去挖掘和探寻。在这一点上,佛教与心理治疗的动机是一致的。
佛教心理学,是传统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一重要分支,通过佛教对“苦”和“业”的界定,及对待“苦”和“业”的方式,促进现代心理治疗理论的革新,并以动态的方式定义精神生活。佛教经文中,对人类心识、灵魂、苦(主要指的是焦虑)、意识、无意识、潜意识、业、涅槃(心灵重生)的理论与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论断。令人钦佩的是,佛陀是一位伟大善良又无比睿智的心理治疗师,而传世的经文中绝大部分是类似“心理治疗案例实录”的经典之作。在佛陀的年代,他也被视为无与伦比的医生——即便是现在,亦是如此。在我国四川喇荣的五明佛学院中至今传授“医明”之学。佛陀医病时,首先确诊疾病, 他认为“苦”是一切疾病的根源,通过止息妄念精进修持来帮助心灵摆脱沉重的枷锁,抛弃繁杂的欲望,有益于整体身体机能的修复,再适时(适时很重要)搭配药物治疗,就能帮助病患从精神和肉体的水深火热中康复。
尽管佛法的重点立足于防病而非治病,在于治心而非治身,但佛法同时认为,生命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的体验会对另一方面的体验产生强大的影响。一个人心灵的健康发展终将对其身体健康起到良性促进的作用。笔者在之前针对休闲教育的研究中发现,静坐冥想、瑜伽、静步走此类“静修活动”对于人脑杏仁核具有极强的功能唤醒作用,而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杏仁核功能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個体对情绪的控制力,摆脱不良心境的困扰。前不久,歌手本兮因抑郁症自杀,在歌迷圈中震动不小,又见近年来,大学校园中因校园欺凌、亲密关系受挫引发的自杀事件层出不穷,传统的心理咨询、辅导员约谈的教学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残酷现实,只有引入借助佛教心理学而衍生的休闲课程,并将其列入必修课范畴,才能遏制校园欺凌及大学生心理危机恐慌的蔓延。
佛教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永恒的”,因为生命形态的轮转是永恒存在之宇宙的一部分,生命永恒的学说与能量守恒律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生命消逝后,肉体化为齑粉而灵魂永世流转,生命终将延续,只是转换为不同形式而已。大多数学校在马列主义唯物论的影响下,对该学说报以怀疑、否定甚至鄙弃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该学说是否真实暂且不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相信该学说的个体,将获得强大的心理资本,达到一种超然无我的精神境界,在这种“转世”思想的影响下,个体将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简单地面对身边的世界,避免将大量的心理能量浪费在狭隘的猜忌与恐惧中,坦然面对由死本能及攻击本能引发并施加于己身的不公正待遇,懂得潜藏与隐忍,实现精神的涅槃。
佛子罗睺罗法师说过:“佛教并不总是一个知见亦或信仰的问题。佛陀教法是引导(Ehi-Passiko),邀請你自己去看,而不是去信。” 佛不救人,惟人自救,简单地崇信佛教依法而行是远远不够的,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会不可避免地堕入迷信的怪圈。佛法重在修证、重在体验,通过以佛教心理学为中心的休闲教育,带动学校乃至社会以一种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式修证佛法、体验在佛法修证过程中对个体心灵发展产生助益,不失为休闲教育开展的一个良好途径,期待后人的传承、发扬,和社会的认可与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静.休闲教育: 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新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20(1):34-38.
[2]蒋劲松.多重视野中的佛教与科学[C].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会议论文,2009.
[3]段丽萍.浅议佛教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2):65-67.
【关键词】:佛教;科学;心理学;休闲教育;宗教
“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是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义上,这种宗教的教义的来源是宇宙万物合一的体验。佛教符合这种特征。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从公元前六世纪佛教创立开始,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四个时期——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以及密宗佛教时期,三个时代——正法时代、像法时代和末法时代,期间衍生出若干宗派,仅作为大乘佛法弘传地的东土就有八大宗派,宗派之间教门林立但殊途同归,皆为追求最终的证悟,求取究竟的快乐。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对比其他因素,佛教对促进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佛教从创立之初,就是一门“心证之学”。“心”是佛教的基础,佛教认为万物皆由“心”生,“心”能化现万有,并赋予万有赤橙黄绿或喜怒哀乐。“证”是佛教的方法论,向内求证,可止息妄念,可寂然入定,从而证现“四大皆空”非虚妄之言,向外求证,可弘法利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从而形成一片纯真喜乐的佛门净土,以实现佛教的利世情怀。尽管俗世间对佛门长久以来多少存在误解,发生过多次毁佛灭佛的事件,佛门内也偶现败类,自毁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正信的佛教依然是一味稀有难得的治心良药,值得后人去挖掘和探寻。在这一点上,佛教与心理治疗的动机是一致的。
佛教心理学,是传统文化心理学研究的一重要分支,通过佛教对“苦”和“业”的界定,及对待“苦”和“业”的方式,促进现代心理治疗理论的革新,并以动态的方式定义精神生活。佛教经文中,对人类心识、灵魂、苦(主要指的是焦虑)、意识、无意识、潜意识、业、涅槃(心灵重生)的理论与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论断。令人钦佩的是,佛陀是一位伟大善良又无比睿智的心理治疗师,而传世的经文中绝大部分是类似“心理治疗案例实录”的经典之作。在佛陀的年代,他也被视为无与伦比的医生——即便是现在,亦是如此。在我国四川喇荣的五明佛学院中至今传授“医明”之学。佛陀医病时,首先确诊疾病, 他认为“苦”是一切疾病的根源,通过止息妄念精进修持来帮助心灵摆脱沉重的枷锁,抛弃繁杂的欲望,有益于整体身体机能的修复,再适时(适时很重要)搭配药物治疗,就能帮助病患从精神和肉体的水深火热中康复。
尽管佛法的重点立足于防病而非治病,在于治心而非治身,但佛法同时认为,生命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的体验会对另一方面的体验产生强大的影响。一个人心灵的健康发展终将对其身体健康起到良性促进的作用。笔者在之前针对休闲教育的研究中发现,静坐冥想、瑜伽、静步走此类“静修活动”对于人脑杏仁核具有极强的功能唤醒作用,而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杏仁核功能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個体对情绪的控制力,摆脱不良心境的困扰。前不久,歌手本兮因抑郁症自杀,在歌迷圈中震动不小,又见近年来,大学校园中因校园欺凌、亲密关系受挫引发的自杀事件层出不穷,传统的心理咨询、辅导员约谈的教学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残酷现实,只有引入借助佛教心理学而衍生的休闲课程,并将其列入必修课范畴,才能遏制校园欺凌及大学生心理危机恐慌的蔓延。
佛教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永恒的”,因为生命形态的轮转是永恒存在之宇宙的一部分,生命永恒的学说与能量守恒律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生命消逝后,肉体化为齑粉而灵魂永世流转,生命终将延续,只是转换为不同形式而已。大多数学校在马列主义唯物论的影响下,对该学说报以怀疑、否定甚至鄙弃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该学说是否真实暂且不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相信该学说的个体,将获得强大的心理资本,达到一种超然无我的精神境界,在这种“转世”思想的影响下,个体将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简单地面对身边的世界,避免将大量的心理能量浪费在狭隘的猜忌与恐惧中,坦然面对由死本能及攻击本能引发并施加于己身的不公正待遇,懂得潜藏与隐忍,实现精神的涅槃。
佛子罗睺罗法师说过:“佛教并不总是一个知见亦或信仰的问题。佛陀教法是引导(Ehi-Passiko),邀請你自己去看,而不是去信。” 佛不救人,惟人自救,简单地崇信佛教依法而行是远远不够的,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会不可避免地堕入迷信的怪圈。佛法重在修证、重在体验,通过以佛教心理学为中心的休闲教育,带动学校乃至社会以一种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式修证佛法、体验在佛法修证过程中对个体心灵发展产生助益,不失为休闲教育开展的一个良好途径,期待后人的传承、发扬,和社会的认可与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静.休闲教育: 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新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20(1):34-38.
[2]蒋劲松.多重视野中的佛教与科学[C].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会议论文,2009.
[3]段丽萍.浅议佛教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