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提出诗歌创作的“滋味”说,滋味,即诗味,诗的艺术魅力、美感。他阐发了滋味的形成有赖于“指示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也就是通过细致深刻的形象描绘,蕴含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至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总结优秀诗歌的艺术特征,则进一步认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与李生论诗书》)。“近而不浮”,是说诗歌的形象表现得真切、生动、鲜明逼真,好似近在眼前,而不浮泛、浅露,不是概念的表达。“远而不尽”,是说诗歌的意味丰富隽永,可以触发联想、想象与体验,使人觉得诗意幽远,余味无穷。这两者结合,诗歌才有了“韵外之致”,即包含着象外之象、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其《诗品·含蓄》中更提出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追求。
那么,历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如此崇高的艺术境界的呢?从创作构思的过程说,明代李广华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在《广谐史序》中提出了“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见解。“虚者实之”,即化虚为实,将思想感情用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获得审美享受。这与钟嵘的说法是一致的。“实者虚之”,即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情思,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获得审美趣味。这与司空徒的理论是相通的。诗歌创作的完整过程是“虚者实之”和“实者虚之”的辩证统一。虚实交融、彼此相依,孕育出了艺术的生命体,并蕴含着丰富深远的“韵外之致”。
所以,古典诗歌教学要因“实”悟“虚”,以品味艺术形象为途径。感悟“韵外之致”为重心。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歌德也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若以两位名人的读书经验论之于古典诗歌的解读,“识得它里面的骨髓”、“看到纸的背面”,正是感悟其中的“韵外之致”。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何以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并进而感悟“韵外之致”,获得审美趣味?探讨这一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种理论认为,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由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的“纲要性”、“图式化”的结构。它召唤着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文本的未定性以确切的含义,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使其具体化,从而生成文本的意义。“深厚丰富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是经典作品必备的素质”,因为“作品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读者便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的艺术创造”。而读者各自有别且不断变化着的认识水平、文学艺术素养、文学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乃至生活经历、主观倾向性等——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制约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清王夫之《诗绎》),正是这种见仁见智的发现,使得经典文本能够生成无限丰富的意义,并因之有了长久的甚或是永恒的生命力。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其艺术形象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创造成果,“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必然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它召唤着读者参与其意义的建构,而使得古典诗歌能以有限的形式反映无限丰富的生活, “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由此生成。
然而,对古典诗歌又并非可以随意解读、无限衍义。钱钟书先生说:“夫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可映影。”能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必然“自是文字之妙”,即言语运用之妙,也就是言语形式之妙。“学生对课文的创造性感知活动毕竟是要建立在课文自身独特的言语形式之上,它必须要受制于课文自身所呈现出的意义指向。”解读文本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言语形式对解读其意义有着指向性、制约性和规定性。
综上分析,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必须立足言语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艺术形象蕴含的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未定性以确切含义,填补意义空白使其蕴意具体化,从而无限生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中不断感悟古典诗歌的“韵外之致”。现以李商隐《友雨寄北》教学为例,从品析诗歌的“言语形式之妙”人手,试作简要说明。
李商隐早年关心政治,先得牛党提携,后承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的一生历尽政治、生活、爱情的种种不幸。令诗人晚年不堪回首。忆初恋有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悼亡妻则有诗句“背灯独共余语香,不觉犹歌《起夜来》”(《正月崇让宅》);回首一生,更有千古名旬“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其不能承受的孤独、惆怅之痛,令人感叹,催人泪下。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他的爱情诗,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夜雨寄北》则是其代表之作、千古绝唱,一般认为是李羁旅巴蜀时写给妻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通过典型化艺术手法,以一问一答概括夫妻之间的切盼与无奈,以少总多,言外有意,创造了“笔所未到,意有所忽”的意义空白。李与妻子王氏一往深情,这有诗人另作为证。如《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知旧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诗人写王氏美若出水芙蓉,是颇知名的美人。她善解人意,关心丈夫,体贴入微。尤其是末一联“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梦溪笔谈》云:“弹棋,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盖唐人所为。棋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王氏以弹棋为隐喻,棋局中心因相互争夺而难以弹之,言外之意是劝丈夫别接近政治中心,那里是非最多。李只身滞留巴蜀,不得而归,只感“万里峰峦归途迷”(《凤》)。一对恩爱夫妻,久久相离,彼此牵挂,其酝酿积蓄于心中的千育万语,怎一问一答了得。其中,诸如问候,寒乎?饥乎?安乎?忧乎?极富不定性。还有其妻子的形象、因何“未有期”等,这些都是意义空白。教学中通过必要的背景铺垫,引导学生想象妻子的百般问候、千般叮咛和深情诉说,赋予未定性的“问”字以具体确切的内容,填补其中意义空白,这是第一层。在这里诗人写妻子的问候,也可以看作对面着笔、反客为主的笔法,即运用想象虚写对方。实写自我。其感情抒发曲折有致,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笔法在李诗中是常见的。且看他的《摇落》,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思念,末二句:“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却通过想 象写远在京城的妻子王氏。意思为遥知妻子思念自己,泪洒衣襟,与当年分手时一模一样。虚写妻子泪洒沾襟,乃实写自己望穿秋水。思断柔肠。所以还要引导学生推测“未有期”的种种原因,再揣摩诗人怀想着妻子急切的问候、反复的叮咛和一声声诉说,归心似箭而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这是第二层。
“巴山夜雨涨秋池”,缘情写景,融情人景,借景抒情。用巴山、夜、雨、涨秋池几个极富不定性的意象层递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巴山”隐言羁身穷山恶水,刘禹锡曾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夜”,似说黑暗笼罩,实见心中阴霾浓厚。“雨”字一出令人顿感凄凉,再点“秋”字,又厚增一层哀愁。此为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句中又下一“涨”字,实乃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唏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一个“涨”字令人想见诗人独处巴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夜间秋雨渐渐沥沥。声声入耳;点点滴滴。都在心头。秋池凉水涨而渐满,心中愁绪积而愈深。衷情生哀景,哀景更生哀情。
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曾说过,自然界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的万事万物都是和人类的心灵相对应的。这实际上是说,自然界的客观即文学世界中人的心灵的语码和符号。我们对文学世界中一泓清溪,一脉高山的解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洞悉,就是填补自然界象征意义的空白。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赋予不定性的意象以细致生动的形象,感受黑暗笼罩、凄凉弥漫的氛围。其次,细心揣摩景物的象征、暗示、比喻意味,如连绵的秋雨与不尽的愁绪,夜雨涨满秋池与悲凉溢出心头,等等,升华诗歌的艺术形象,丰厚诗歌的艺术蕴含。再次,想象诗人的形象,尤其是夜不能寐的心理和行动,填补化实为虚创造的意义空白。在此过程中感受黑夜挟着凄风冷雨淹没着诗人的情景,感悟诗人满腹的哀情愁绪和无限的孤独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幻想未来抒发当前的真情实感,未来与当前虚实相生,幻想与现实回环比照,成就了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因而感情的抒发也就更加迂回动人。诗人幻想回到京城,在夜深人静之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何当”隐含了急切难耐、倍受煎熬的渴望;“却话”深蕴了充溢心头、铭心刻骨、急于倾诉的思念。团聚的温馨。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欢乐的憧憬,而诗人却只能真
实地处于孤寂凄凉的现实之中。“巴山夜雨”重出递进,幻想中的温馨将现实的凄苦比照得曲折委婉,含蓄隽永,动人心魄。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诗人幻想中西窗剪烛、共诉衷肠的动人场景,赋予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具体内容和意义;再揣摩“共剪西窗烛”的温馨与“巴山夜雨时”的凄凉之间的矛盾,充分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体会诗人充满温馨(倾诉“巴山夜雨时”孤独凄凉中的思念也是一种温馨)的虚幻感受,使矛盾生成的意义空白含义具体化。最后,再将这些与其不幸的现实处境整体比照,使学生沉浸于强烈反差构造的艺术空白之中,涵咏玩索,切己体验,深刻感受诗人不堪承受的惆怅无奈、孤独凄凉之痛。
对《夜雨寄北》的品析,当然会因人而异;教师对“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的教学选择。也会各有不同。举例的用意仅在于为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徐德湖,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兴化。本文编校:舒 坦
那么,历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如此崇高的艺术境界的呢?从创作构思的过程说,明代李广华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他在《广谐史序》中提出了“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见解。“虚者实之”,即化虚为实,将思想感情用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获得审美享受。这与钟嵘的说法是一致的。“实者虚之”,即化实为虚,化形象为情思,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获得审美趣味。这与司空徒的理论是相通的。诗歌创作的完整过程是“虚者实之”和“实者虚之”的辩证统一。虚实交融、彼此相依,孕育出了艺术的生命体,并蕴含着丰富深远的“韵外之致”。
所以,古典诗歌教学要因“实”悟“虚”,以品味艺术形象为途径。感悟“韵外之致”为重心。朱熹说:“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歌德也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若以两位名人的读书经验论之于古典诗歌的解读,“识得它里面的骨髓”、“看到纸的背面”,正是感悟其中的“韵外之致”。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古典诗歌的艺术形象何以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并进而感悟“韵外之致”,获得审美趣味?探讨这一问题,接受美学理论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这种理论认为,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由未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的“纲要性”、“图式化”的结构。它召唤着读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文本的未定性以确切的含义,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使其具体化,从而生成文本的意义。“深厚丰富的空白和不确定性是经典作品必备的素质”,因为“作品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越多。读者便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的艺术创造”。而读者各自有别且不断变化着的认识水平、文学艺术素养、文学审美情趣、阅读经验乃至生活经历、主观倾向性等——接受美学称之为期待视野——制约着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清王夫之《诗绎》),正是这种见仁见智的发现,使得经典文本能够生成无限丰富的意义,并因之有了长久的甚或是永恒的生命力。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其艺术形象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创造成果,“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必然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它召唤着读者参与其意义的建构,而使得古典诗歌能以有限的形式反映无限丰富的生活, “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外之致”由此生成。
然而,对古典诗歌又并非可以随意解读、无限衍义。钱钟书先生说:“夫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可映影。”能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必然“自是文字之妙”,即言语运用之妙,也就是言语形式之妙。“学生对课文的创造性感知活动毕竟是要建立在课文自身独特的言语形式之上,它必须要受制于课文自身所呈现出的意义指向。”解读文本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以言语形式为舞台”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文本的言语形式对解读其意义有着指向性、制约性和规定性。
综上分析,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必须立足言语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艺术形象蕴含的深厚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未定性以确切含义,填补意义空白使其蕴意具体化,从而无限生成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从中不断感悟古典诗歌的“韵外之致”。现以李商隐《友雨寄北》教学为例,从品析诗歌的“言语形式之妙”人手,试作简要说明。
李商隐早年关心政治,先得牛党提携,后承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的一生历尽政治、生活、爱情的种种不幸。令诗人晚年不堪回首。忆初恋有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悼亡妻则有诗句“背灯独共余语香,不觉犹歌《起夜来》”(《正月崇让宅》);回首一生,更有千古名旬“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其不能承受的孤独、惆怅之痛,令人感叹,催人泪下。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颂的是他的爱情诗,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夜雨寄北》则是其代表之作、千古绝唱,一般认为是李羁旅巴蜀时写给妻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通过典型化艺术手法,以一问一答概括夫妻之间的切盼与无奈,以少总多,言外有意,创造了“笔所未到,意有所忽”的意义空白。李与妻子王氏一往深情,这有诗人另作为证。如《无题》:“照梁初有情,出水知旧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诗人写王氏美若出水芙蓉,是颇知名的美人。她善解人意,关心丈夫,体贴入微。尤其是末一联“莫近弹碁局,中心最不平”,《梦溪笔谈》云:“弹棋,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盖唐人所为。棋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王氏以弹棋为隐喻,棋局中心因相互争夺而难以弹之,言外之意是劝丈夫别接近政治中心,那里是非最多。李只身滞留巴蜀,不得而归,只感“万里峰峦归途迷”(《凤》)。一对恩爱夫妻,久久相离,彼此牵挂,其酝酿积蓄于心中的千育万语,怎一问一答了得。其中,诸如问候,寒乎?饥乎?安乎?忧乎?极富不定性。还有其妻子的形象、因何“未有期”等,这些都是意义空白。教学中通过必要的背景铺垫,引导学生想象妻子的百般问候、千般叮咛和深情诉说,赋予未定性的“问”字以具体确切的内容,填补其中意义空白,这是第一层。在这里诗人写妻子的问候,也可以看作对面着笔、反客为主的笔法,即运用想象虚写对方。实写自我。其感情抒发曲折有致,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笔法在李诗中是常见的。且看他的《摇落》,全诗借摇落萧瑟的秋季,抒写自己对京城妻子的深挚思念,末二句:“遥知沾洒意,不减欲分襟”,却通过想 象写远在京城的妻子王氏。意思为遥知妻子思念自己,泪洒衣襟,与当年分手时一模一样。虚写妻子泪洒沾襟,乃实写自己望穿秋水。思断柔肠。所以还要引导学生推测“未有期”的种种原因,再揣摩诗人怀想着妻子急切的问候、反复的叮咛和一声声诉说,归心似箭而又无可奈何、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这是第二层。
“巴山夜雨涨秋池”,缘情写景,融情人景,借景抒情。用巴山、夜、雨、涨秋池几个极富不定性的意象层递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巴山”隐言羁身穷山恶水,刘禹锡曾云:“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夜”,似说黑暗笼罩,实见心中阴霾浓厚。“雨”字一出令人顿感凄凉,再点“秋”字,又厚增一层哀愁。此为言不尽意,立象尽之,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句中又下一“涨”字,实乃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范唏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化而虚之者一字耳”。一个“涨”字令人想见诗人独处巴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夜间秋雨渐渐沥沥。声声入耳;点点滴滴。都在心头。秋池凉水涨而渐满,心中愁绪积而愈深。衷情生哀景,哀景更生哀情。
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曾说过,自然界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的万事万物都是和人类的心灵相对应的。这实际上是说,自然界的客观即文学世界中人的心灵的语码和符号。我们对文学世界中一泓清溪,一脉高山的解读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洞悉,就是填补自然界象征意义的空白。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赋予不定性的意象以细致生动的形象,感受黑暗笼罩、凄凉弥漫的氛围。其次,细心揣摩景物的象征、暗示、比喻意味,如连绵的秋雨与不尽的愁绪,夜雨涨满秋池与悲凉溢出心头,等等,升华诗歌的艺术形象,丰厚诗歌的艺术蕴含。再次,想象诗人的形象,尤其是夜不能寐的心理和行动,填补化实为虚创造的意义空白。在此过程中感受黑夜挟着凄风冷雨淹没着诗人的情景,感悟诗人满腹的哀情愁绪和无限的孤独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通过幻想未来抒发当前的真情实感,未来与当前虚实相生,幻想与现实回环比照,成就了丰富的未定性和意义空白,因而感情的抒发也就更加迂回动人。诗人幻想回到京城,在夜深人静之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何当”隐含了急切难耐、倍受煎熬的渴望;“却话”深蕴了充溢心头、铭心刻骨、急于倾诉的思念。团聚的温馨。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欢乐的憧憬,而诗人却只能真
实地处于孤寂凄凉的现实之中。“巴山夜雨”重出递进,幻想中的温馨将现实的凄苦比照得曲折委婉,含蓄隽永,动人心魄。因而,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诗人幻想中西窗剪烛、共诉衷肠的动人场景,赋予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以具体内容和意义;再揣摩“共剪西窗烛”的温馨与“巴山夜雨时”的凄凉之间的矛盾,充分想象诗人的心理活动,体会诗人充满温馨(倾诉“巴山夜雨时”孤独凄凉中的思念也是一种温馨)的虚幻感受,使矛盾生成的意义空白含义具体化。最后,再将这些与其不幸的现实处境整体比照,使学生沉浸于强烈反差构造的艺术空白之中,涵咏玩索,切己体验,深刻感受诗人不堪承受的惆怅无奈、孤独凄凉之痛。
对《夜雨寄北》的品析,当然会因人而异;教师对“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的教学选择。也会各有不同。举例的用意仅在于为把握古典诗歌的教学重心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徐德湖,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兴化。本文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