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首先我们应该成为工作岗位创造者,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来提高学生独立创业的信心,高素质人才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通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教育 创业精神 个性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背景
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
二、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内涵
人才的培养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下达统一招生计划、统一考试招收学生、国家包上学国家包分配”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毕业时由国家下达统一的指令性分配计划,由各级人事部门和高校计划把毕业生分配到各用人单位,全部毕业生都有工作单位,这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养成了学校到学生对国家管理机构的依附心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权,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现在大学生适应社会变革所要努力培养的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其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有学者认为,从“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显然,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个人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传统人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工作靠国家、发展靠关系”等等就是这种依附心理的体现。
2、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美国之所以能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美国文化中敢冒险、寻求变革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有关,这种精神使美国人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
3、 要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独立创业精神的人,不应当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者,相反,他应当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自觉履行这种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真正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熏陶的人,也应当超越现实功利,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不仅知道“何以为生”,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理解“为何而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原则。
三、大学生创业精神品质的主要内容
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为以下主要特征: 1.坚定的创业信念。首先,要有创业成功的自信。人相信有什么结果,就可能有什么作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能创业成功,他是不可能去争取和追求的。其次,要有创业的责任感。现代大学生应担当创业重任,上为国家做贡献,下为自己谋出路。
2.积极的创业心态。积极的创业心态能发现潜能,激发潜能,拓展潜能和实现潜能,进而帮助他获得事业上的成就和巨大的财富。积极的创业心态应包括:一是拥有巨大的创业热情;二是要清除内心障碍;三是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变不可能为可能。
3.顽强的创业意志。创业意志指个体能百折不挠地把创业行动坚持到底以达到目的的心理品质。创业意志包括:一是创业目的明确;二是决断果敢;三是具有恒心和毅力。
四、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
1.开展创业思想教育课程。通过理想教育端正创业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有理想才有追求,可以说创业目标就是人生目标的浓缩,也是人生理想的现实体现。应通过广泛深人地开展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他们愿意创业、乐于创业。学校可以通过创业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端正创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通过创业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确创业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将创业理想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创业实践;可以通过创业典型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让他们创业有动力,学习有典型,追赶有目标。
2.建设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学校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创业的经验,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校园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宽容失败、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3.树立创业榜样进行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人的创业行为和成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古往今来,创业成功者具有一些共同精神品质:自信,心态积极,喜欢独立思考,具有寻根究底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敢于创新,敢于竞争和冒风险,热情,专注,意志坚定,不怕挫折,情绪稳定等。一是借鉴历史上的创业榜样,编选他们创业成功的案例,通过他们明确创业目标,激发创业热情,树立创业志向;二是要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创业榜样,各行各业的创业典型是大学生学习的活教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大学生们耳濡目染,受到薰陶;三是教师应成为创业的榜样,教师具有创业的 成功经历,不但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而且还可以迁移到教学之中,这会给大学生创业者以莫大的启示和感染。
4.提供创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良好创业精神品质的形成重在实践训练,积极的实践能带来及时的反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节节成功的喜悦;切切实实地投人创业实践中去,定能磨练出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一是学校要构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便利,如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二是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岗位供学生选择,如勤工俭学岗位、社区服务岗位等,使其经受创业实践熔炉的考验;三是大学生自己课余主动参与创业实践,从小商品推销到饭店洗盘子,从为人打工到自己开店,熟悉各种职业特点和自己的能力特点,积累创业经验,增长创业才干,减少将来创业的盲目性。
总之,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者精神,为培养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 创业精神 个性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背景
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教学体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的改革等。
二、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内涵
人才的培养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下达统一招生计划、统一考试招收学生、国家包上学国家包分配”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学生毕业时由国家下达统一的指令性分配计划,由各级人事部门和高校计划把毕业生分配到各用人单位,全部毕业生都有工作单位,这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养成了学校到学生对国家管理机构的依附心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逐步形成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从被服从的地位,变为就业市场中两个平等、互选的主体,双方都有自主的选择权,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来面对选择,更强的独立创业者精神来迎接挑战。现在大学生适应社会变革所要努力培养的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其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有学者认为,从“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显然,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个人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传统人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工作靠国家、发展靠关系”等等就是这种依附心理的体现。
2、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美国之所以能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美国文化中敢冒险、寻求变革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有关,这种精神使美国人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
3、 要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独立创业精神的人,不应当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者,相反,他应当具有广泛的人文关怀,充分表现出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自觉履行这种责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把握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真正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熏陶的人,也应当超越现实功利,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不仅知道“何以为生”,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理解“为何而生”,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始终坚持真、善、美的价值原则。
三、大学生创业精神品质的主要内容
具有独立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为以下主要特征: 1.坚定的创业信念。首先,要有创业成功的自信。人相信有什么结果,就可能有什么作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能创业成功,他是不可能去争取和追求的。其次,要有创业的责任感。现代大学生应担当创业重任,上为国家做贡献,下为自己谋出路。
2.积极的创业心态。积极的创业心态能发现潜能,激发潜能,拓展潜能和实现潜能,进而帮助他获得事业上的成就和巨大的财富。积极的创业心态应包括:一是拥有巨大的创业热情;二是要清除内心障碍;三是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变不可能为可能。
3.顽强的创业意志。创业意志指个体能百折不挠地把创业行动坚持到底以达到目的的心理品质。创业意志包括:一是创业目的明确;二是决断果敢;三是具有恒心和毅力。
四、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
1.开展创业思想教育课程。通过理想教育端正创业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有理想才有追求,可以说创业目标就是人生目标的浓缩,也是人生理想的现实体现。应通过广泛深人地开展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创业理想,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他们愿意创业、乐于创业。学校可以通过创业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端正创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通过创业理论教育使学生明确创业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将创业理想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创业实践;可以通过创业典型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让他们创业有动力,学习有典型,追赶有目标。
2.建设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学校要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创业的经验,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弘扬创业精神,在校园形成讲创业、想创业、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校园舆论氛围,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宽容失败、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3.树立创业榜样进行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人的创业行为和成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古往今来,创业成功者具有一些共同精神品质:自信,心态积极,喜欢独立思考,具有寻根究底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敢于创新,敢于竞争和冒风险,热情,专注,意志坚定,不怕挫折,情绪稳定等。一是借鉴历史上的创业榜样,编选他们创业成功的案例,通过他们明确创业目标,激发创业热情,树立创业志向;二是要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创业榜样,各行各业的创业典型是大学生学习的活教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大学生们耳濡目染,受到薰陶;三是教师应成为创业的榜样,教师具有创业的 成功经历,不但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而且还可以迁移到教学之中,这会给大学生创业者以莫大的启示和感染。
4.提供创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良好创业精神品质的形成重在实践训练,积极的实践能带来及时的反馈和成就感,也能带来节节成功的喜悦;切切实实地投人创业实践中去,定能磨练出坚强的创业心理品质。一是学校要构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便利,如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二是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岗位供学生选择,如勤工俭学岗位、社区服务岗位等,使其经受创业实践熔炉的考验;三是大学生自己课余主动参与创业实践,从小商品推销到饭店洗盘子,从为人打工到自己开店,熟悉各种职业特点和自己的能力特点,积累创业经验,增长创业才干,减少将来创业的盲目性。
总之,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者精神,为培养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