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是“数与代数”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新修订的《新课程标准》又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人合作的意识,更要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是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根基。但对学生来说,计算太枯燥了,学生是越做越烦。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使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历,我积累了一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经验,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计算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让他们爱上计算,并乐于去计算。
(1)创设情景,激发计算兴趣。计算题比较枯燥,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童话、游戏、比赛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不仅获得练习计算的机会,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更培养了他们对计算的好奇心与热爱。例如在学生学会了多位数的减法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卡布列克常数:把1、2、3,组成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再相减;将得到的答案中的三个数字重复实施这个变化,你将会有重大发现。先是学生组内合作寻找到结果是495。是巧合吗?再自己换一组数字独立验证一下。四位数是否也有这样的神奇现象呢?五位数呢?学生在惊讶中急不可待地计算,希望寻找答案,效果远远胜于让他们算二三十道减法计算题,而他们却还不知疲倦地想再试试。
(2)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成立数学兴趣小组,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速算、巧算比赛,从而使学生达到算得准、算得巧的目的,增加计算情趣。
二、为学生的口算创造条件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当然,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训练实现的。
(1)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口算是要求天天练,每天家庭作业都有一面口算,要求家长尽量批改,如有特殊情况可以交给老师批改。
(2)课前3分钟口算。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计算本,课前写好题号(1---10),课铃声一响,就进行口算练习,练习形式可以是视算也可以是听算,练习内容和近期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例如,学习圆的知识就经常练有关的计算,学习比的知识就练求比值和化简比,学习进位乘法,就练习乘加口算。但要注意练习时间和练习难度的掌握,以免学生心理上感到挫败和厌烦。
三、关注学生计算态度,从细微之处抓计算习惯培养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在计算题出错时,往往会以“我都会的”、“一时粗心”来解释,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产生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先从源头上抓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我认为,小学阶段应该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习惯:
(1)规范书写的习惯。认真的书写是学生静心计算的前提,是学生看清数据的基础。数学练习要让学生按格式书写,做到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
(2)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计算题都要认真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3)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是否合理、简便,分析所做题目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思考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再动手解题。
总之而言,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关键是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要求教师重视计算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基本计算技能以及培養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计算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让他们爱上计算,并乐于去计算。
(1)创设情景,激发计算兴趣。计算题比较枯燥,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童话、游戏、比赛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不仅获得练习计算的机会,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更培养了他们对计算的好奇心与热爱。例如在学生学会了多位数的减法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卡布列克常数:把1、2、3,组成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再相减;将得到的答案中的三个数字重复实施这个变化,你将会有重大发现。先是学生组内合作寻找到结果是495。是巧合吗?再自己换一组数字独立验证一下。四位数是否也有这样的神奇现象呢?五位数呢?学生在惊讶中急不可待地计算,希望寻找答案,效果远远胜于让他们算二三十道减法计算题,而他们却还不知疲倦地想再试试。
(2)成立数学兴趣小组。成立数学兴趣小组,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速算、巧算比赛,从而使学生达到算得准、算得巧的目的,增加计算情趣。
二、为学生的口算创造条件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当然,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训练实现的。
(1)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口算是要求天天练,每天家庭作业都有一面口算,要求家长尽量批改,如有特殊情况可以交给老师批改。
(2)课前3分钟口算。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计算本,课前写好题号(1---10),课铃声一响,就进行口算练习,练习形式可以是视算也可以是听算,练习内容和近期学习内容紧密结合,例如,学习圆的知识就经常练有关的计算,学习比的知识就练求比值和化简比,学习进位乘法,就练习乘加口算。但要注意练习时间和练习难度的掌握,以免学生心理上感到挫败和厌烦。
三、关注学生计算态度,从细微之处抓计算习惯培养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在计算题出错时,往往会以“我都会的”、“一时粗心”来解释,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产生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先从源头上抓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我认为,小学阶段应该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习惯:
(1)规范书写的习惯。认真的书写是学生静心计算的前提,是学生看清数据的基础。数学练习要让学生按格式书写,做到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
(2)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计算题都要认真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3)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是否合理、简便,分析所做题目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思考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再动手解题。
总之而言,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关键是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正确引导,要求教师重视计算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基本计算技能以及培養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