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熹到王阳明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and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宋明理学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主流的转变有其内在的逻辑脉络,随着理学的发展,朱熹理学内在矛盾不断凸显,阳明心学在与朱熹理学的对话和辩难中逐渐发展成完备的体系,心学成为理学主流。
  关键词:理学;心学;朱熹;王阳明
  宋明理学作为宋明时期主流的哲学形态,主要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两大派系呈现出来。而程朱一脉的理学又以朱熹集其大成,朱熹以其对儒学经典的诠释而得到官方的认可,遂成为儒学正统。程朱理学因其义理的内在矛盾和对当时社会的负面影响不断激励着自陆象山以来的心学的发展。理学发展到明代中后期,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逐渐成为理学的主流。
  一、理学的困境
  朱熹理学认为理是超越于具体存在之上的普遍法则,是世间万物存在的根据,因此他说:“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理作为所以然与所当然的统一,体现了其普遍必然的特性。并且理是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的,朱子认为理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存在,不受任何具体事物的制约,理具有超验的性质。
  但是朱子的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却是截然二分的:“将物便唤做道,则不可。”“若便将那形而下之器作形而上之道,则不可。”“若以物为道,则不可……物只是物,所以为物之理者,乃道也。”因此在朱子看来,形上之理作为普遍法则超越具体存在而不可降格与行下之器等量齐观,物只是物,理则外在于物而又决定物,这就在道与器之间横亘了一条不可弥合的鸿沟,朱子走上了割裂二者的道路。
  而朱子对形上之理的过分强调又使二者之间的统一变成一个难题。固然朱子提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但这种脱离了主体参与的物理的融合,不可避免的会演变成一种空设。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子提出了“格物致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在朱子那里,“即物穷理”的理是超越个体的超验之理,要达到主体与理的合一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工夫,而格物却要从外部世界的具体事物开始,这种“务外而遗内”的求索,因为世间万物的广大博杂、瞬息万变,而又难免会使主体感到茫然而无措。因此“格物致知”“即物穷理”在理论上虽然较为详备,但在具体的实践上却困难重重。
  朱熹那里,理作为超时空的绝对实体被确立起来。与强调理的超验性相应,理又被赋予伦理的内容:“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常,是皆有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所谓理也。”纲常伦理通过理的规定而成为当然之则,“存天理,灭人欲”成了绝对的道德律令。主体对于理的遵守若不是出于自愿,就不可避免会使伦理规范流为形式。
  二、心学的形成
  无论是朱子理学内在义理的矛盾,还是作为儒学正统对现实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都亟需对症之药来补救。心学就是在对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的对话与辩难中发展起来的。
  与程朱的“性即理”相对,陆象山最早提出“心即理”以心学的形式与朱子理学形成抗礼之势。象山说:“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象山认为道事一体,不可分割。这就对朱子“析理与事为二”的倾向进行了否定。象山不仅反对道与事的二分,还主张将理安置于“心”之中:“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象山将心提升到本体的高度,心成了万物的基础和宇宙存在的根据。朱子的形上之理被象山的心所统摄,理的超验性便被取消了。而心始终关联着主体的现实存在,因此主体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之维便得到了关注,主体能动性得到极大扩展。被超验之理压抑的个体便被释放出来,人成了自我的主宰。
  理学发展的主流从程朱理学到心学的转变,是由王阳明完成的。陆象山虽然提出了“心即理”,但没有对这一命题作细致的辨析。象山提升了心的本體地位,确立了心学的基本路向,但其心学的所涉及的广度与深度仍较粗浅,只有到了王阳明,心学作为一种完备的理论体系才真正确立起来。
  与朱子将理作为超验之理相对,阳明摒弃了朱子理学“务外而遗内”的弊病,将理收归于心,他说:“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心作为本体取代了超验之理的地位。
  超验之理和心都作为本体,但有不同的规定。其根本不同在于超验之理超越时空与个体的存在,先验之心始终关联着人的现实经验。康德哲学作为先验唯心主义与阳明心学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康德认为感性直观与知性范畴作为人所特有的能力,是不能独立于经验而存在的。在阳明那里,心的先验性体现在心不仅作为先天本体而存在,也作为人的感性经验而存在,两者是合二为一的。在康德那里先验统觉承担着统一的作用,康德认为,感性直观和知性范畴最终都要通过先验统觉的统一作用才能实现。在这里先验统觉的统一作用与阳明心的统一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二者又不是完全相同的,先验统觉是逻辑推演的结果,而阳明的心是个体通过对本体的体认而得出来的,心作为本体含有更为广泛的内容。
  在阳明那里,心作为本体一方面构成了世界的根据,另一方面又是道德实践所追求的儒家的理想人格:“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因此在阳明看来,良知是成圣的根据,而良知作为内圣的人格又人人具有,只是致与不致的区别。
  阳明的良知具有本体的意义,而致良知则表现为后天的功夫。致良知为阳明晚年所提出的核心概念又体现着本体与功夫的合一。阳明心学之中这种一体性是贯彻始终的,从“心即理”、“知行合一”到“致良知”无不体现着这种一体性。一体性即是本体融摄下的本体与现象、功夫的浑然一体。阳明对一体性的强调大大影响了其后儒学的发展。阳明后学的论学始终不离一体性的宗旨,并在这一宗旨下发展出许多观点各异的心学流派。
  阳明自创立心学以来,前来拜师问学者络绎不绝,其弟子遍布大江南北,心学得到广泛传播,阳明之后心学成为理学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宋]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高凯(1990.10—),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15级中国哲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从美学的角度对旅游文本翻译进行剖析是一个必要且可行的研究。而综观此前,鲜有学者从美学角度对旅游翻译进行研究。本文以翻译美学为切入点,对旅游文本翻译进行分析与探究,并依此提出翻译策略。  关键词:旅游翻译;翻译美学;翻译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美学与翻译的关系受到翻译界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用美学指导翻译实践也成为越来越多译者所采用的理论指导方法。美学与翻译研究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的结合
期刊
摘 要:毛文龙被斩使明朝内部的党派之争更加的激烈,一定程度上使后金免除了后顾之忧,朝鲜既兴奋于不再受毛文龙的盘剥,又担心明朝是否有能力庇护自己。毛文龙被斩开启了东北亚地区新的战略形势。并朝着对后金有利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毛文龙;东北;影响  一、毛文龙被斩对明朝的影响  毛文龙在辽东沿海地区的战略中心是以皮岛为核心的东江一带。其战略价值是联络朝鲜、共抗后金。同时利用辽东东部山区的地理条件,施展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的膨胀以及各种设计理念的融合,商业海报设计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单一、平淡的海报往往缺乏吸引力,于是逐渐延伸出新的设计样式,崭现出新的面貌,海报设计表现方式的改变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这对商业、对社会都是一种进步。  关键词:平面设计;商业海报;表现特征  一、平面设计中商业海报设计中形式变化特征  (一)视觉中心强  作为商业中推销产品的一个重要环節,商业海报承
期刊
摘 要:广告尤其是影视广告包含诸多符号系统,将语言、声音、色彩、图像等多种模态融为一体,打造出主题鲜明、色彩绚烂的视觉盛宴,给受众带去强烈的艺术美感和震撼力。传统的以单一语言模态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显然己经不能达到全面分析广告语篇的要求,本文结合格力广告,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试图分析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类型及其作用。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概念隐喻;电视广告  一、引言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
期刊
摘 要:中国最为著名的神话之一“嫦娥奔月”,写了嫦娥偷食长生不老药飞入月宫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里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改造,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的文本也经历着诸多流变,因此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本文从嫦娥奔月的缘起论述,对其故事源流、主题探究以及其中所蕴涵的宗教思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评述。  关键词:嫦娥奔月;神话;主题;宗教思想  一、嫦娥奔月故事源流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南朝昭明太子编著的《文选》中有过引注
期刊
摘 要: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的舞台。在版面布局中,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利用着空间。强调版面艺术性不仅是对观者阅读需要的满足,也是对其审美需要的满足。  关键词:空间;版式设计;编排  版式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版式设计对设计者来说是由基础向专业设计过渡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它是广告设计、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科目的前期预备。设计者
期刊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著作中论述了很多观点,但其中“分工”思想对其他观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具体考察了分工的发展阶段,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两者的关系;分工所引起的矛盾,这些矛盾该如何解决?剖析这些思想,对于如何应对当今全球化问题和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分工;生产力;所有制  首先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并不是提出“分工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汶川县广播电视台在人员素养提高和对新媒体的接受,在技术平台的运用以及扭住内容为王的核心等三个方面的探索进行阐述和总结,为推动媒体融合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关键词:融合;接受;交互;转型  汶川县广播电视台着眼方法和技术的试验,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探索多元平台融合传播信息。  一、从“被动”到“主动”,树立全员自觉接受的态度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期刊
摘 要:《论语》的命名为古今学界同议问题,“论”的释义多异议。《论语》的命名主要因其以人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思想内容、“论体”和“语体”的两类表述形式、聚集简册的装帧形式以及私书性质、私学教材的功用等因素综合而成。  关键词:《论语》;论;命名  《论语》的命名为古今学界同议问题,通常依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
期刊
摘 要:荣久庵对我国工业设计产生有着重要影响。荣久庵通过对“第四代商品”的开发,逐步将工业设计思维细化和产品开发程序化,从而让工业设计成熟化。他不光在设计理念上影响着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他还通过与中国公司合作的方式实际影响着中国工业设计的进程。  关键词:荣久庵;艺术设计;第四代商品  一、“第四代商品”的开发推动工业艺术设计成熟化  “所谓商品,本来是指经人们有目的的设计,而后投入到流通领域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