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著作中论述了很多观点,但其中“分工”思想对其他观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具体考察了分工的发展阶段,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两者的关系;分工所引起的矛盾,这些矛盾该如何解决?剖析这些思想,对于如何应对当今全球化问题和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分工;生产力;所有制
首先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并不是提出“分工”思想的第一人。早在斯密的《国富论》中就对分工理论做了详尽的阐述。他提出分工存在的原因是由于人们有交换的需要。如果没有交换的存在,那么“各个人都需亲自生产自己生活上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而一切人在任务和工作全无分别,那么工作差异所产生才能的巨大差异,就不可能存在了”。斯密的分工思想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去研究的,更多的强调分工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虽然是建立在斯密的基础上的,但马克思更多的是从人类社会本身出发,从探究资本主义社会弊端出发,从而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
(一)分工与生产力
分工起初是自然的分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复杂分工即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互作用。一方面,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促进生产力新的更大的发展。所以“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的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决定分工表现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上,这是通过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发挥作用的,文化程度高的从事科研工作,文化程度低的靠力气过活。分工对于生产力反作用体现在分工使得社会资源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达到优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由于分工使人固定在某一行业,也就是生产的专业化,我们先不用考虑这种分工是否出于自愿,劳动者会在工作中不断发现现有工具的不足,并会改进这种工具,进而会出现新的工具。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二)社会分工的历史发展
社会分工的历史发展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各个历史阶段上的。按照马、恩的逻辑分析,分工大致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意识开始出现的“纯粹畜群”,但依然是建立在性基础上的分工阶段,即男女分工。马、恩提出:“分工起初只是性交方面的分工”。第二阶段,简单的自然分工阶段,也就是在自然主宰人类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度落后,单个人力量太弱小人们只有依靠群居,即依靠共同劳动才能生存。但是人的差异性使得人们不可能从事一种劳动,这就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这种分工依然是由自然决定,没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还不是真正的分工即社会分工。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就出现了社会分工。马、恩认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第四阶段,社会分工不复存在即共产主义阶段,这一阶段是马、恩通过其整体性理论结构描绘出来的。“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生产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时,在第三阶段所说那种社会分工不再存在,分工仅仅局限于性方面的分工,但却是更高层次的分工,是发展过的分工。
(三)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恩提出分工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影响着生产关系。首先,分工制约着所有制关系。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即分工是因,所有制是果。分工发展的阶段决定着所有制的发展阶段,与分工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所有制发展阶段是: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它是与不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第二种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成一个城市而产生的。这一阶段分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国家间的对立也已经产生。第三种是封建的或等级所有制。这种所有制起源于乡村,发展到“在城市中和这种封建的土地占有结构相适应的是行会所有制,即手工业的封建组织。”第四种是共产主义所有制。在这一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分工不復存在,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人们各取所需。
其次,分工制约着产品的分配关系,由于分工造成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决定了“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最后,分工造成了人们在社会中地位的不平等。当然这种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是由于生产资料占有和劳动产品分配决定的,由于分工造成的占有上和分配上的不平等,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处于支配地位,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处于被支配地位。
以上可以看出分工起着连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马、恩借助分工这个强有力的中介从本质上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四)分工中的矛盾
这是马、恩关于阐明分工思想的桥梁。首先,由于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要素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各种由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状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其次,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会出现“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后,这种分工使得人与人的活动相异化。“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
马克思指出消灭分工是解决矛盾的关键,人的力量通过分工转化为物力量,但是这种物的力量并不是为人所控制,它凌驾于人之上,所以我们要通过消灭分工使物的力量重新掌握于人的手里,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消灭分工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要知道我们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是普遍贫穷。 二、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
(一)分工对应对全球化的指导
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分工的发展,这种发展就是分工越来越精细化。随着现代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向全世界范围延伸,此时的分工就由社会分工变为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全球化的生产差异。经济发达的,拥有产品研发的核心科技的,往往处于国际分工的顶端,对于国家间的联系有绝对的话语权;经济较落后的,对于产品生产不掌握核心技术的,在国际间生产只能居于从属地位。比如飞机的生产,美国、德国这些科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飞机的发动机生产的技术以及对于整个飞机的组装,而比如轮胎的生产,这些零件就交给中国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国家。解决这种差异最重要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转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方式,通过技术竞争让自己获得在全球化中有利地位,同时一定要将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就像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不断致力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并于1971年正式恢复,在这四十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的“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这种国际分工正在转变。
(二)社会分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
我们在前面谈到,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分工制约着所有制关系。借鉴分工理论将国有企业按照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公益型企业、专属型企业和商业型企业。
一是公益性企业,主要的功能是为了保障国计民生,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普通大众谋利益的企业。具体的行业包括教育、医疗服务,公共设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
二是专属型企业,主要是涉及国家命脉和保卫国家安全的行业。这类企业既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扶持,又需要自我行业竞争达到技术的革新,发挥其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如军工行業、石油天然气和航天科技等高科技领域等。
三是商业性企业,这类企业与除了上述两类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处于同等平台,它们同样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企业利润。
这样的分工实质上是对所有制形式的一种改革,可以使得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有利于发挥职能企业的优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结论
生产力决定着经济的发展,那么作为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分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好分工,就是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分工使得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如何使得人均收入也迈向一个新的台阶,需要我们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核心地位,面对经济的转型,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优势,节能减排,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版.
作者简介:
李媛(1993.12—),女,内蒙古省呼和浩特市人,学历: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分工;生产力;所有制
首先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并不是提出“分工”思想的第一人。早在斯密的《国富论》中就对分工理论做了详尽的阐述。他提出分工存在的原因是由于人们有交换的需要。如果没有交换的存在,那么“各个人都需亲自生产自己生活上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而一切人在任务和工作全无分别,那么工作差异所产生才能的巨大差异,就不可能存在了”。斯密的分工思想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去研究的,更多的强调分工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虽然是建立在斯密的基础上的,但马克思更多的是从人类社会本身出发,从探究资本主义社会弊端出发,从而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
(一)分工与生产力
分工起初是自然的分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复杂分工即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互作用。一方面,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促进生产力新的更大的发展。所以“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的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决定分工表现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上,这是通过劳动者自身的素质发挥作用的,文化程度高的从事科研工作,文化程度低的靠力气过活。分工对于生产力反作用体现在分工使得社会资源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达到优化,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由于分工使人固定在某一行业,也就是生产的专业化,我们先不用考虑这种分工是否出于自愿,劳动者会在工作中不断发现现有工具的不足,并会改进这种工具,进而会出现新的工具。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二)社会分工的历史发展
社会分工的历史发展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各个历史阶段上的。按照马、恩的逻辑分析,分工大致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意识开始出现的“纯粹畜群”,但依然是建立在性基础上的分工阶段,即男女分工。马、恩提出:“分工起初只是性交方面的分工”。第二阶段,简单的自然分工阶段,也就是在自然主宰人类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度落后,单个人力量太弱小人们只有依靠群居,即依靠共同劳动才能生存。但是人的差异性使得人们不可能从事一种劳动,这就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这种分工依然是由自然决定,没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还不是真正的分工即社会分工。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就出现了社会分工。马、恩认为:“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第四阶段,社会分工不复存在即共产主义阶段,这一阶段是马、恩通过其整体性理论结构描绘出来的。“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生产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时,在第三阶段所说那种社会分工不再存在,分工仅仅局限于性方面的分工,但却是更高层次的分工,是发展过的分工。
(三)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恩提出分工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影响着生产关系。首先,分工制约着所有制关系。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即分工是因,所有制是果。分工发展的阶段决定着所有制的发展阶段,与分工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所有制发展阶段是: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它是与不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第二种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成一个城市而产生的。这一阶段分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对立已经产生,国家间的对立也已经产生。第三种是封建的或等级所有制。这种所有制起源于乡村,发展到“在城市中和这种封建的土地占有结构相适应的是行会所有制,即手工业的封建组织。”第四种是共产主义所有制。在这一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分工不復存在,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人们各取所需。
其次,分工制约着产品的分配关系,由于分工造成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决定了“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最后,分工造成了人们在社会中地位的不平等。当然这种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是由于生产资料占有和劳动产品分配决定的,由于分工造成的占有上和分配上的不平等,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处于支配地位,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处于被支配地位。
以上可以看出分工起着连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作用,马、恩借助分工这个强有力的中介从本质上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四)分工中的矛盾
这是马、恩关于阐明分工思想的桥梁。首先,由于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要素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各种由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状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其次,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会出现“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后,这种分工使得人与人的活动相异化。“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
马克思指出消灭分工是解决矛盾的关键,人的力量通过分工转化为物力量,但是这种物的力量并不是为人所控制,它凌驾于人之上,所以我们要通过消灭分工使物的力量重新掌握于人的手里,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消灭分工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要知道我们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是普遍贫穷。 二、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
(一)分工对应对全球化的指导
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分工的发展,这种发展就是分工越来越精细化。随着现代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向全世界范围延伸,此时的分工就由社会分工变为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全球化的生产差异。经济发达的,拥有产品研发的核心科技的,往往处于国际分工的顶端,对于国家间的联系有绝对的话语权;经济较落后的,对于产品生产不掌握核心技术的,在国际间生产只能居于从属地位。比如飞机的生产,美国、德国这些科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飞机的发动机生产的技术以及对于整个飞机的组装,而比如轮胎的生产,这些零件就交给中国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国家。解决这种差异最重要还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转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方式,通过技术竞争让自己获得在全球化中有利地位,同时一定要将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就像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不断致力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并于1971年正式恢复,在这四十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的“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这种国际分工正在转变。
(二)社会分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
我们在前面谈到,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分工制约着所有制关系。借鉴分工理论将国有企业按照功能的不同划分为:公益型企业、专属型企业和商业型企业。
一是公益性企业,主要的功能是为了保障国计民生,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普通大众谋利益的企业。具体的行业包括教育、医疗服务,公共设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
二是专属型企业,主要是涉及国家命脉和保卫国家安全的行业。这类企业既需要国家政策上的扶持,又需要自我行业竞争达到技术的革新,发挥其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如军工行業、石油天然气和航天科技等高科技领域等。
三是商业性企业,这类企业与除了上述两类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处于同等平台,它们同样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企业利润。
这样的分工实质上是对所有制形式的一种改革,可以使得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有利于发挥职能企业的优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结论
生产力决定着经济的发展,那么作为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分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把握好分工,就是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分工使得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如何使得人均收入也迈向一个新的台阶,需要我们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核心地位,面对经济的转型,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优势,节能减排,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版.
作者简介:
李媛(1993.12—),女,内蒙古省呼和浩特市人,学历: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