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式教学法是《小学科学》教材建议采用的新教学法,按照教材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这种教学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认为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学生在掌握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后,必将有利于提高未来人才的科学素质,为他们探索知识的奥秘打下基础。
一、探索式教学法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不仅仅是把科学概念灌输给学生,更应该让学生在认知实践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寻找正确的认识,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一些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这远比学生单纯地掌握一些科学概念更重要得多。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交给学生用探索方式去认识事物,也是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探索式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提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二、探索式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它具有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兴趣的作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应紧紧把握其作用的这两点。问题既要紧扣教材内容,又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提出假设。这一环节是探索式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观察上一环节后,积极地思考,借助其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测、假设。
设计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想的欲望,以及让学生学会怎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想。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此环节的任务。
3、设计验证假设。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假设后,都希望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教给他们设计实验的方法。
在开始训练时,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首先要教会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然后再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去思考,这样学生做起来就比较容易:①实验的对象是谁?实验的内容是什么?②可以使用何种材料?实验应怎样做?③实验结果怎样判断?
4、实验教学。这一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假设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进行前,教师应提出要求,以便学生在实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①实验中你是怎样做的?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两个问题,既是设计实验教学中所提的问题的继续,又是后面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汇报的内容。
学生在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同时应听取学生对实验的议论,为组织讨论的教学过程收取信息。
5、讨论教学。学生在进行实验后,对结果或现象进行讨论,是学生从抽象假设到具体实验,又由直观感性认识过渡到建立表象,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在讨论实验前提出的问题是,重点放在最后的问题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加深对正确结论的理解。
6、再实验教学。学生在讨论后,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再实验可加深、巩固其初步形成的认识。再实验一般采取演示实验的方法。但教师也应精心设计,绝不能是学生实验的再重复。
7、总结教学。讨论后,提出问题已有答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会转人低潮。教师要抓紧时机及时总结,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到教材要求高度。
总结时,最好采取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语言要精炼。
下面,我以《沉与浮》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我对探索式教学的实践。
《沉与浮》一课的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沉、浮现象产生的原因,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浮,而有的在水中沉呢?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在引导学生假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浮力,然后引导学生假设沉浮的原因与它们有关。
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检验假设时,我提出一系列问题:实验的对象是谁?可以使用哪些工具?学生在思考、回答后,设计出实验方案。
在学生进行实验时,进行巡视,同他们讨论,在引导学生认识的同时,搜集学生实验的信息,为下一步的教学环节打好基础。
在进行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启发,从而得到正确结论。
本课的另一难点是空气也有浮力,我在设计再实验环节时,就把空气有浮力的实验作为演示实验,一是可以突破难点,二是可以加深对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在进行总结时,我利用漫画表现重力与浮力相互作用,与沉浮现象的关系,既简单明了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减少学生兴奋转移的机会。
以上观点,只是我在教学中对探索式教学法的初步尝试的一些体会,不妥之处,还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
一、探索式教学法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不仅仅是把科学概念灌输给学生,更应该让学生在认知实践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寻找正确的认识,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一些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这远比学生单纯地掌握一些科学概念更重要得多。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交给学生用探索方式去认识事物,也是教学中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探索式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提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二、探索式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它具有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兴趣的作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应紧紧把握其作用的这两点。问题既要紧扣教材内容,又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提出假设。这一环节是探索式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观察上一环节后,积极地思考,借助其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的猜测、假设。
设计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定向思维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要求教师激发学生想的欲望,以及让学生学会怎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想。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此环节的任务。
3、设计验证假设。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假设后,都希望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教给他们设计实验的方法。
在开始训练时,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首先要教会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然后再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去思考,这样学生做起来就比较容易:①实验的对象是谁?实验的内容是什么?②可以使用何种材料?实验应怎样做?③实验结果怎样判断?
4、实验教学。这一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假设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进行前,教师应提出要求,以便学生在实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①实验中你是怎样做的?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两个问题,既是设计实验教学中所提的问题的继续,又是后面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汇报的内容。
学生在实验时,教师应巡视、指导,同时应听取学生对实验的议论,为组织讨论的教学过程收取信息。
5、讨论教学。学生在进行实验后,对结果或现象进行讨论,是学生从抽象假设到具体实验,又由直观感性认识过渡到建立表象,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在讨论实验前提出的问题是,重点放在最后的问题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加深对正确结论的理解。
6、再实验教学。学生在讨论后,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再实验可加深、巩固其初步形成的认识。再实验一般采取演示实验的方法。但教师也应精心设计,绝不能是学生实验的再重复。
7、总结教学。讨论后,提出问题已有答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会转人低潮。教师要抓紧时机及时总结,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到教材要求高度。
总结时,最好采取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语言要精炼。
下面,我以《沉与浮》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我对探索式教学的实践。
《沉与浮》一课的难点是指导学生认识沉、浮现象产生的原因,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浮,而有的在水中沉呢?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在引导学生假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浮力,然后引导学生假设沉浮的原因与它们有关。
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检验假设时,我提出一系列问题:实验的对象是谁?可以使用哪些工具?学生在思考、回答后,设计出实验方案。
在学生进行实验时,进行巡视,同他们讨论,在引导学生认识的同时,搜集学生实验的信息,为下一步的教学环节打好基础。
在进行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启发,从而得到正确结论。
本课的另一难点是空气也有浮力,我在设计再实验环节时,就把空气有浮力的实验作为演示实验,一是可以突破难点,二是可以加深对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在进行总结时,我利用漫画表现重力与浮力相互作用,与沉浮现象的关系,既简单明了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减少学生兴奋转移的机会。
以上观点,只是我在教学中对探索式教学法的初步尝试的一些体会,不妥之处,还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