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电台创优之我见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目创优一直是各级广播电台关注的话题,结合今年在安阳举行的2006年度河南省好新闻(广播部分)评选的情况和本人多年从事广播节目创优的实践,笔者就在当前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创优与正常宣传的关系、地市台如何抓创优、从哪些方面抓创优等进行了深入思考——
  
  优稿产生的条件和对策
  
  今年,安阳电台在全省广播新闻优稿评选中选送10件作品全部入选,其中5件作品获一等奖,名列全省18个地市之首。根据我台近年来创优的实践和体会,对优稿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较容易出优稿:
  一是题材重大的报道。这类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甚至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影响的重大题材,普遍为社会所关注,每年都有近半数此类作品获奖。如安阳电台2005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提名的《滑县农民李官奇发明大豆纤维填补世界空白》,今年获奖的《安阳殷墟成功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等。二是分析性、思维性强的深度报道。这类稿件有一定深度,有分析判断,有思辨色彩,能给人以启迪,给社会舆论以正确的导向,自然也备受评委关注和肯定。三是角度选择好的报道。新闻事实是多面的,有多个侧面,有多个观察点、集合点和切入点,选择最佳报道角度,也就等于选择了新闻事实的最佳观察点、表达主题的最佳结合点,也就等于提升了社会价值的最佳切入点。四是制作精良的报道。每年获奖的稿件除了题材、角度以外,最主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制作精良,没有“硬伤”。相反,提法不准确、文字粗糙、音响不清的报道是无缘获奖的。五是地域性强、广播特色突出的报道。突出地域性是地方台制胜的法宝,用声音说话又是广播作品的最大特色,都是获奖作品必不可少的。
  简单概括,广播优稿从内容来讲大多出在上述5个方面,然而,从作者来讲,优稿又多出在两头,即上头和下头。上头指中央台和省台。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他们有条件,批评报道他们有优势,而且导向性强,制作精良,稿子质量一般较高。下头指县乡广播台站。他们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最易采写出优稿。
  优稿出在两头,位处中间的地市台就不出优稿?其实不然,两头出优稿,中间更出优稿,关键是如何认准自己的位置,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选准切入点,有的放矢。
  作为地市台在重大题材的报道方面较中央台、省台,没有优势,不可能与中央台、省台去争抢重大事件报道。但是,地市台贴近基层,对基层了解,发现来自基层的典型远比中央台和省台更有条件。而且相比县乡台站的同志,对上级政策的了解和把握更强,所以有许多好的苗子我们是最先发现并最先报道的。如我台今年荣获省一等奖的长消息《张君明三改院门》,作者通过汤阴县一普通农民三改院门这件小事,折射出近年来在党的富农政策惠及下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所以说,抓重大题材地市台并不是无能为力,关键是如何去抓。我认为,地方台抓重大题材报道,不在于报道中央领导的活动及震动全国的大事件,而在于“宏观选题、微观选材”,用身边的新闻事实“以小见大”来反映重大主题,辐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抓优稿,记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因为不管是重大题材报道还是普通报道,记者都要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当中。只有深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第一线去,才能抓到最新鲜、最有现实意义、最有价值的新闻。好新闻出自田间地头、工厂矿山、学校和科研单位,一句话,出自实践,而不是出自记者编辑的办公室。为此,安阳电台每年都组织多项大型采访活动,组织记者下去,一方面是锻炼其采访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将此作为一个发现挖掘优稿的良好机会。总之,坐在办公室出不了优稿,懒汉记者写不出优稿,优稿要上去,记者要下去。
  在提倡深入基层的同时,我们还强调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知道当前应该抓什么,怎么抓。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一名基层广播记者,只有深入学习、深入采访,吃透上头精神,了解下头情况,才能善于发现、捕捉优稿。
  
  制度化是创优的保证
  
  我们在处理日常宣传与创优的关系上,始终坚持创优是广播宣传的分内工作,创优是提高节目质量的手段,是促进日常宣传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们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一手抓正常宣传,精办节目;一手抓创优,出精品,以创优促进全台节目质量不断提高。
  其一,从制度建设入手。每年都把创优任务纳入全年工作目标当中,根据各频道的节目定位、所承担的工作职能和人员构成等情况,将创优指标分解到频道、部门和个人。实行一季度一评比,在全台形成一个人人讲创优、个个抓优稿的良好环境。其二,从提高采编人员业务素质入手。我们每年都组织采编人员开展岗位业务练兵和“十佳主持人、记者评选”,经常性地采取以学带训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训编辑、记者和主持人。各频道还积极利用班前班后和周二下午检修日,邀请专家、教授和本台学有所长的业务骨干,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授课和专题研讨。其三,优稿要上,记者要下。近年来,我们不断提倡记者深入基层,到第一线采访,去生活中抓“鲜鱼”、抓“活鱼”。现在有些记者懒于动手,“记者不记,采访不访”,满足于泡会议、抄材料,是写不出优稿的。每年都有一系列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每年都有一批记者下到基層,每年也都有一批优稿产生。其四,重大题材,领导亲自抓。从台长到频道总监、部主任,坚持从审稿和监听节目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有目的地采写有分量、有苗头的稿件。其五,对有价值的节目,要有意识地保存录音,留存资料,以备创优,因为许多现场音响是事后无法弥补的。如2006年7月13日,安阳殷墟作为中国政府唯一提交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的文化遗产项目,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接受评审。我台派记者前往现场,在第一时间以全球第一的速度报道了这一事件。我们在策划直播方案时就瞄准了创优,对直播节目全程录音,所有资料详细留存,最后精心制作成题为《历史的见证——安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型现场直播节目。该作品以恢弘的场面、精密的构架、声情并茂的现场录音打动了评委,获得全省广播好新闻特等奖并入选中国新闻奖。
  
  创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创优是广播宣传的系统工程,是电台各项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注意创优的领导是糊涂领导,不注意抓创优的记者是混日子的记者。创优不仅需要满腔热情,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从宏观上,从领导角度讲,创优最忌四个方面问题:一忌“一阵风”似的抓创优。创优工作要坚持制度化,要有计划有目标、有监督有检查。全年不抓,评优时赶紧凑上来几篇不是优稿的“优稿”,结果只能是优稿不优。二忌就创优抓创优。创优的目的是提高节目质量,就创优抓创优只是权宜之计。关键的问题是通过创优提高节目质量,广播节目质量提高了,优稿也就容易推选了,这才是评优的初衷。三忌依靠少数几个人抓创优。创优要靠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道理很简单,若几个业务骨干调走了,你这个台就不出优稿了吗?创优要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争创优稿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机会。一句话,有志于广播工作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人人创优,否则,广播这碗饭也不是人人能吃的。四忌急功近利抓创优。创优重在提高采编人员的素质,有什么样的人出什么样的作品。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考虑,提高采编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十分紧迫而必要,队伍的素质和优稿数量是成正比的。
  从微观上,从记者角度讲,创优最忌十个方面问题:
  一忌虚。没有实际内容,空洞、华丽不实的稿子没有获奖希望。二忌乱用形容词。我们有些同志写稿为表现学问高深,不惜笔墨用些不着边际的形容词。殊不知,新闻稿件最忌形容词使用不当,因为新闻是实事求是,越朴实越好。三忌合理想象。合理想象往往不合实际,在优稿中是决不可出现的。四忌不真实。失实是新闻大忌,正常播出稿件中不准出现,优稿中更不准出现。五忌违规送稿。评委会对优稿的时间、字数都有具体要求,选送优稿时,一定要按规定制作,切忌超时、超字等违规送稿。六忌题材平淡。没有特点、没有角度的稿件就没有生命力,不可能给评委留下好印象,在众多参评稿件中很难获奖。七忌忽视广播特点。广播优稿要有广播特色,音响报道较文字稿件更具竞争力。八忌有硬伤。一个不适当的用语,很可能导致一篇优稿落选。九忌投错档。优稿评选分类十分明确,选送作品时,一定要按各类稿件定位投档,切忌投错档,影响评选。十忌走独木桥。创优不宜仅集中在一两个热门类别,不一定都往消息、专稿这一条道上挤。据统计表明,每年这两类的稿件都很多,但指标有限,竞争激烈,淘汰率也很高。
  (作者单位:安阳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中外新闻学家对新闻所下的定义多强调一个“新”字。现在不仅要求所报道的新闻是最新的,而且许多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干脆进行现场直播。如美国攻打伊拉克,中央电视台派出多名记者亲赴现场,报道前线战争进展情况及世界各地对整个事件的反应。现在新闻的新,是各大媒体吸引观众和读者的有力法宝。美国CNN有线网总裁说:“CNN播放的是世界正在发生的,直到地球停止转动。想知道地球是如何爆炸的,请看CNN。”  现在不论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法制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然而,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增大,因之而来的各种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也越来越多。新闻媒体一方面对权力机关的舆论监督处于一种尴尬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媒体经常产生身份错位,在采访活动中代替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并以政府“代表”的形象出现在普通百姓面前,遭到公众的非议,频频引发侵权纠纷。许多
一个好的新闻记者不仅要会写稿子,还要会拍新闻图片,把一些不适宜用文字表述的东西直接用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更好地反映新闻事实,以达到抓住更多受众“眼球”的目的。在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今天,新闻工作者和各大媒体如何巧对各种竞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拍好图片、用好图片已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笔者深有感触,也由此衍生出些许喜欢图片新闻的情愫。    一、把握新闻图片的独特视角    图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他们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再加上互联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的新闻竞争,平面媒体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不免有些无奈,但这并不妨碍报纸自身优势的发挥,相反,形势的变化会激发办报人的办报激情,以此来寻求生存空间。然而只有激情是办不成事的,办好报纸要有创新精神,就版面而言就是要有版面意识,
电视,目前已经迅疾遍布了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电视文化”。这种文化,正在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状态。尽管不同国家所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并不一致,但是各国始终把电视放在文化传播的中心位置。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电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电视工作者,应当自觉担当起建设和谐文化的庄严使命,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保持较高思想品位、文化品位和健康向上审美情趣的电视文
无论是在报纸杂志上还是在电视广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一些“字母词”,它们或是以外文字母加符号、数字的形式出现,或是直接使用外文字母,如CD、B超、卡拉OK、CD—ROM、3W、β射线以及HSK考试等。它们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大量地出现在新闻媒体中的特殊词汇,也是新时期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引人注目的现象。  从词汇史上看,汉语词汇系统在吸收外来词汇时不论是音译、意译还是半音译半意译,基本上都是
今天,在电视事业化模式向产业化转型的过程中,电视节目主持人群体作为电视传媒的有机组成部分,最早被赋予品牌标志的色彩。一批极富个性魅力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甚至成为某些栏目或某家电视台的“Logo”。个性化透视出的是市场营销的观念和气息。在西方电视传播领域,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个性化的实质就是要聚人气,要让观众锁定在你的栏目前,从而拉动收视率,最终提升主持人和栏目的知名度。在我国,虽然电视媒介的产业性
随着上星节目的不断增加,电视台对观众的争夺已到了白热化程度。曾是被动地接受媒体发布新闻和信息的观众,其收视口味已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讲究,对播出的节目稍有不满,他们便转换频道,而对于节目编排人员来说,更是煞费苦心。他们一方面要注意保留自己的特色和形象,另一方面要迎合观众的胃口。因此,在确保节目质量的前提下,节目播出时序的编排是否得当,对确保收视率、树立电视台在观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非常重要,特别是
现代社会,媒体间的各种激烈竞争愈加激烈。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媒体的包装已成了媒体间新的竞争手法。本文仅就电视节目包装问题谈点看法。    电视节目包装的意义    “包装”原指对产品进行包装,具有审美和提示功能,主要是对外推销之用。电视节目的包装是借用产品包装的原意,根据节目内容和特点,采用新颖和鲜明的形式,对电视节目进行整体包装以便向电视观众推介,其作用就是用名牌节目来树立电视频道
审视和研究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数字付费电视,可以发现,数字付费电视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在与传统媒体同时发展的过程中,数字付费电视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电视传媒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一种独特的整合能力,能够调动电视传媒内外的各种资源,培育出自身不同于其他媒介的最根本的竞争能力和优势。在品牌竞争、收视市场份额等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谁拥有核心竞争力,谁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抢得发展的机遇。“内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