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民航机场建设力度的加大,机场油库的危险源辨识与控制问题也愈显突出。本文根据机场油库的具体特点,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提出了机场油库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加强机场油库自身安全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制定了机场油库安全管控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机场油库;危险源;辨识;控制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的临界量,当前绝大多数机场油库将被列入重大危险源。因此,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运用到机场油库系统的安全管理上,对于进一步搞好油库整体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1.机场油库危险源的特点
1.1危险源的基本概念
Willie Hammer 将危险源定义为可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田水承教授将 “突变信息” 引入危险源的范畴,认为危险源是(安全)认识对象中产生和强化负效应的核心,是危险物质、能量和灾变信息的爆发点。此外,多数学者也依据事故致因理论解释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此界定危险源的概念以及各个危险源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这种界定危险源概念的方式是为解释事故致因理论服务的。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或场所。
1.2机场油库危险源的特点
机场油库规模大小不等,但多数都具有转运站、储存库、汽车加油站、泵房(棚)、附油仓库等作业场所,承担着收发储航空煤油、汽油、附属油料等成品油的任务。保障项目多,任务繁重,作业类型多。并且机场油库通常距离机场跑道较近,一旦由于人为、天灾或其它原因而遭受严重破坏的话,就有可能造成油罐、管道等设备的破裂、穿孔、爆炸,发生油品的大量泄漏。如果消防处置不力,防火堤、拦油堤等防止油品扩散的设施未建设、建设不当或被破坏,油品就会四处流淌,严重威胁附近的油罐、飞机、库房、候机厅等重要设施的安全,甚至所在附近居民区、城市的安全。虽然此类事故发生几率相对较小,但一旦发生事故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机场油库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系统主要由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安全管理、安全报告、应急救援预案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察等部分组成。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危险源管理、监控和安全改造的重要依据。
2.1危险源LEC法风险评价
机场油库内的危险源辨识可以按照“道化学”法、事故树分析法和LEC法进行风险评价,笔者推荐采用半定量的LEC法。美国的格雷厄姆和金尼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评价危险性的方法:即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害后果(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实际经验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危险性分数值来确定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半定量方法,即D=LEC。
2.2机场油库主要存在的危险源
根据对重大危险源油库区的安全分析和风险评价,对事故隐患进行集中治理改造,尤其应重视容易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设施设备。当前,还有不少油库存在地面油罐的防火堤不符合要求、覆土油罐的防火堤的容量不足、护体罐护体半截子工程、洞库和覆土罐未设排水阻油设施和水封井等安全隐患。这部分安全改造的投入所需要的经费不多,却能够大大降低事故造成的灾害性损失。
处于山区及高地势的洞库、覆土油罐、露天油罐,由于其所處的“高处优势”,对下游产生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大量油料泄漏事故,不仅极易污染周围环境。泄漏可能使库区及周边居民区油气浓度加大,如果遇到火花或明火,极易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衍生事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目前,机场油库的防扩散设施仅仅依靠防火堤,没有健全系统、科学的安全分析、风险评价、改造设计、安全审核等机制。我们应当深刻吸取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泄漏事故的经验教训,防止高地势油罐的大量泄漏。一旦油料大量泄漏,在无火的情况下应当“以堵为主”,并能做到有效的分离、回收;在油罐及防火堤内油品着火的情况下,采用“导油阻火、集中歼灭”的“疏堵结合”的解决方案。
3.机场油库危险源的控制
3.1建立系统的危险源控制体制
目前各机场现存的安全度评估方法长时间未更新,而且缺乏对事故危险程度的考量,缺乏对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应急救援设备等安全投入的评价指标,有必要进行全面系统地重新制订。
各地机场油库应加强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和定期安全报告制度,在一定的期限内,对本油库的安全情况向上提交安全报告。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基本情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等等。
3.2切实做好应急培训和演练
加大应急培训的力度,避免出现应急器材虽然配备齐全,但由于缺乏培训和演练,造成多数人不了解用法,应急器材成为摆设,形同虚设。应急培训不仅仅是进行内部培训,还应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外部培训,如向周边居民发放《应急知识须知》、《告居民书》、《紧急公告》等。应急演练可以采取三种形式:模拟演练、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模拟演练可以是书面示意图的方式,也可以进行计算机模拟演练,一般在会议室进行,其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协作和职责划分。
3.3健全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反应速度、救援能力和救灾效果。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应当建立应急预案的制订、修改(修订)、审核、批准程序,保证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编制样本;建立应急预案的评审制度,制定评审指南,并按计划组织专家评审和上级评审。编制预案的重点在于现场处置方案,应尽量把 “事故消灭在现场”,提倡“五分钟”之内解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具体、简洁,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参考文献:
[1]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开方明,马夏康,尹谢平,等. 油罐区泄漏及火灾危险危害评价.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
[3]傅智敏,黄金印.油罐区防火堤及排水对消防安全的影响.油气储运,1998,4.
关键词:机场油库;危险源;辨识;控制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的临界量,当前绝大多数机场油库将被列入重大危险源。因此,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运用到机场油库系统的安全管理上,对于进一步搞好油库整体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1.机场油库危险源的特点
1.1危险源的基本概念
Willie Hammer 将危险源定义为可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田水承教授将 “突变信息” 引入危险源的范畴,认为危险源是(安全)认识对象中产生和强化负效应的核心,是危险物质、能量和灾变信息的爆发点。此外,多数学者也依据事故致因理论解释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此界定危险源的概念以及各个危险源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这种界定危险源概念的方式是为解释事故致因理论服务的。我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或场所。
1.2机场油库危险源的特点
机场油库规模大小不等,但多数都具有转运站、储存库、汽车加油站、泵房(棚)、附油仓库等作业场所,承担着收发储航空煤油、汽油、附属油料等成品油的任务。保障项目多,任务繁重,作业类型多。并且机场油库通常距离机场跑道较近,一旦由于人为、天灾或其它原因而遭受严重破坏的话,就有可能造成油罐、管道等设备的破裂、穿孔、爆炸,发生油品的大量泄漏。如果消防处置不力,防火堤、拦油堤等防止油品扩散的设施未建设、建设不当或被破坏,油品就会四处流淌,严重威胁附近的油罐、飞机、库房、候机厅等重要设施的安全,甚至所在附近居民区、城市的安全。虽然此类事故发生几率相对较小,但一旦发生事故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机场油库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系统主要由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安全管理、安全报告、应急救援预案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测监察等部分组成。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危险源管理、监控和安全改造的重要依据。
2.1危险源LEC法风险评价
机场油库内的危险源辨识可以按照“道化学”法、事故树分析法和LEC法进行风险评价,笔者推荐采用半定量的LEC法。美国的格雷厄姆和金尼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评价危险性的方法:即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害后果(C)作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实际经验给出了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危险性分数值来确定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半定量方法,即D=LEC。
2.2机场油库主要存在的危险源
根据对重大危险源油库区的安全分析和风险评价,对事故隐患进行集中治理改造,尤其应重视容易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设施设备。当前,还有不少油库存在地面油罐的防火堤不符合要求、覆土油罐的防火堤的容量不足、护体罐护体半截子工程、洞库和覆土罐未设排水阻油设施和水封井等安全隐患。这部分安全改造的投入所需要的经费不多,却能够大大降低事故造成的灾害性损失。
处于山区及高地势的洞库、覆土油罐、露天油罐,由于其所處的“高处优势”,对下游产生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大量油料泄漏事故,不仅极易污染周围环境。泄漏可能使库区及周边居民区油气浓度加大,如果遇到火花或明火,极易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衍生事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目前,机场油库的防扩散设施仅仅依靠防火堤,没有健全系统、科学的安全分析、风险评价、改造设计、安全审核等机制。我们应当深刻吸取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泄漏事故的经验教训,防止高地势油罐的大量泄漏。一旦油料大量泄漏,在无火的情况下应当“以堵为主”,并能做到有效的分离、回收;在油罐及防火堤内油品着火的情况下,采用“导油阻火、集中歼灭”的“疏堵结合”的解决方案。
3.机场油库危险源的控制
3.1建立系统的危险源控制体制
目前各机场现存的安全度评估方法长时间未更新,而且缺乏对事故危险程度的考量,缺乏对应急救援体系以及应急救援设备等安全投入的评价指标,有必要进行全面系统地重新制订。
各地机场油库应加强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和定期安全报告制度,在一定的期限内,对本油库的安全情况向上提交安全报告。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基本情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等等。
3.2切实做好应急培训和演练
加大应急培训的力度,避免出现应急器材虽然配备齐全,但由于缺乏培训和演练,造成多数人不了解用法,应急器材成为摆设,形同虚设。应急培训不仅仅是进行内部培训,还应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外部培训,如向周边居民发放《应急知识须知》、《告居民书》、《紧急公告》等。应急演练可以采取三种形式:模拟演练、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模拟演练可以是书面示意图的方式,也可以进行计算机模拟演练,一般在会议室进行,其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协作和职责划分。
3.3健全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反应速度、救援能力和救灾效果。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应当建立应急预案的制订、修改(修订)、审核、批准程序,保证预案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编制样本;建立应急预案的评审制度,制定评审指南,并按计划组织专家评审和上级评审。编制预案的重点在于现场处置方案,应尽量把 “事故消灭在现场”,提倡“五分钟”之内解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具体、简洁,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参考文献:
[1]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开方明,马夏康,尹谢平,等. 油罐区泄漏及火灾危险危害评价.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
[3]傅智敏,黄金印.油罐区防火堤及排水对消防安全的影响.油气储运,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