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承担着大量的识字任务,繁重的识字任务使学生常常提笔忘字,混淆字形相近的字,时间一长,他们对学习生字失去了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识字。在教学时,我尝试采用了下面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一加,减一减
平时在检查学生的词语掌握情况时,就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对于以往所学的字只要一段时间不接触就感到陌生了。要帮助学生记住这些生字,可以通过提高生字出现的频率,以达到记忆巩固的效果。我在平时生字教学时就特别注意生字的复习与新授相结合,让他们用做加减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在学《青松》一课的“待”这个生字时,并不着急讲解,而是出了一道算式:()-() ()=待,然后说明填写的要点。学生看后十分感兴趣,他们积极调动起大脑中储藏的生字,不一会儿,各种答案就出来了,用“诗”“侍”“等”“恃”这些字减去它们的部首再加上双人旁就成了“待”……望着那么多答案,我很吃惊,于是,忙问他们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他们有的说是在课外书中看到的,有的说是原来学过的,还有说是家长教的。趁此机会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学习生字,争取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一堂课上,我虽然带着学生们只学习了一个“待”字,但却引导他们回忆了以前学过的更多的生字,还初步结识了部分课外生字,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摒弃了传统的字形分析,更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调动知识储备,通过旧知学习了新知,拓展了未知。这样的加加减减,不再是单个字的教学,而是一组字形相近的字的教学。
二、说一说,猜一猜
谜语一直深受同学们的喜欢,究其原因是因为谜语符合了学生想猜的欲望,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在平时的生字教学中,我就经常采用猜谜语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在学习《秋姑娘的信》这一课时,我先出示了所有的生字,在学生自学了生字后,就出了一道字谜,让学生猜猜,这是哪一个生字,“只见人说话,不见说话人”,这一下,他们可兴奋了,同桌先是对所有的生字进行分析,再对字谜进行分析,不一会答案就出来了“信”。然后,我又让学生说说理由,他们纷纷抢着说,信的左边是单人旁,表示“人”,右边是“言”,它的意思就是说话,连在一起就是人在说话,信是写在纸上的,只是说话的内容,而看不见说话的人,所以谜底肯定是“信”。这时分析的过程也是加深同学们对字形的记忆,以及字义理解的过程。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我还鼓励学生根据所出示的谜底创造谜面,如,“入”字,他们创造的谜面“人在照镜子”,“装”:壮士穿衣服;“并”:开字长角;“姓”:女生集合等。
运用猜谜语、出谜语的方式学习生字,就不仅停留在字形的认识层面上,而且加深了学习汉字的深度,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画一画,写一写
拿中国的汉字来说,它的起源就是图画,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也是最接近于图画的。在教材中也安排了象形文字的学习,学生们在学习这种文字的时候兴趣很浓,识记的情况也比较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图画来帮助学生记忆。
如,在学习“肉”字的时候,我就将“肉”字的古今演变过程画出来,通过一步一步演示,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肉”的字形。平时教学生字,我还启发孩子们来推想这个字的原形,并试着画下来。如,学习“燕”字时,我就出示燕子的图,让学生根据图,画出这个字的原形,通过各自画出的原形来帮助记忆字形。一听说要画画,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他们会主动探索,主动设想。不一会儿,一个个生动的“原形”诞生在他们的笔下,生字同图画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加深了记忆。我不仅要求画出原形,还要求他们为这个“原形”配上一定的故事情节写下来,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这样,识字对孩子们来说就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而变成了一幅鲜明的图画,一个生动的故事,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生动的情节。识字的过程是轻松而有趣的。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一、加一加,减一减
平时在检查学生的词语掌握情况时,就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对于以往所学的字只要一段时间不接触就感到陌生了。要帮助学生记住这些生字,可以通过提高生字出现的频率,以达到记忆巩固的效果。我在平时生字教学时就特别注意生字的复习与新授相结合,让他们用做加减的方法来学习生字。
在学《青松》一课的“待”这个生字时,并不着急讲解,而是出了一道算式:()-() ()=待,然后说明填写的要点。学生看后十分感兴趣,他们积极调动起大脑中储藏的生字,不一会儿,各种答案就出来了,用“诗”“侍”“等”“恃”这些字减去它们的部首再加上双人旁就成了“待”……望着那么多答案,我很吃惊,于是,忙问他们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他们有的说是在课外书中看到的,有的说是原来学过的,还有说是家长教的。趁此机会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学习生字,争取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一堂课上,我虽然带着学生们只学习了一个“待”字,但却引导他们回忆了以前学过的更多的生字,还初步结识了部分课外生字,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摒弃了传统的字形分析,更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调动知识储备,通过旧知学习了新知,拓展了未知。这样的加加减减,不再是单个字的教学,而是一组字形相近的字的教学。
二、说一说,猜一猜
谜语一直深受同学们的喜欢,究其原因是因为谜语符合了学生想猜的欲望,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在平时的生字教学中,我就经常采用猜谜语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生字的积极性。
在学习《秋姑娘的信》这一课时,我先出示了所有的生字,在学生自学了生字后,就出了一道字谜,让学生猜猜,这是哪一个生字,“只见人说话,不见说话人”,这一下,他们可兴奋了,同桌先是对所有的生字进行分析,再对字谜进行分析,不一会答案就出来了“信”。然后,我又让学生说说理由,他们纷纷抢着说,信的左边是单人旁,表示“人”,右边是“言”,它的意思就是说话,连在一起就是人在说话,信是写在纸上的,只是说话的内容,而看不见说话的人,所以谜底肯定是“信”。这时分析的过程也是加深同学们对字形的记忆,以及字义理解的过程。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我还鼓励学生根据所出示的谜底创造谜面,如,“入”字,他们创造的谜面“人在照镜子”,“装”:壮士穿衣服;“并”:开字长角;“姓”:女生集合等。
运用猜谜语、出谜语的方式学习生字,就不仅停留在字形的认识层面上,而且加深了学习汉字的深度,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画一画,写一写
拿中国的汉字来说,它的起源就是图画,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也是最接近于图画的。在教材中也安排了象形文字的学习,学生们在学习这种文字的时候兴趣很浓,识记的情况也比较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图画来帮助学生记忆。
如,在学习“肉”字的时候,我就将“肉”字的古今演变过程画出来,通过一步一步演示,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肉”的字形。平时教学生字,我还启发孩子们来推想这个字的原形,并试着画下来。如,学习“燕”字时,我就出示燕子的图,让学生根据图,画出这个字的原形,通过各自画出的原形来帮助记忆字形。一听说要画画,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他们会主动探索,主动设想。不一会儿,一个个生动的“原形”诞生在他们的笔下,生字同图画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加深了记忆。我不仅要求画出原形,还要求他们为这个“原形”配上一定的故事情节写下来,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这样,识字对孩子们来说就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而变成了一幅鲜明的图画,一个生动的故事,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生动的情节。识字的过程是轻松而有趣的。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