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审美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总结和反思,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逐渐形成自己较为明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及整体素质。
【关键词】新课改 审美能力 鉴赏水平 美术素质 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给我们美术教育带了新的机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对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强调中,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并愈发显示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明确以学生为主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高中美术欣赏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更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更高层次的拓展高中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1.目前美术教学中美术审美能力和鉴赏的认识
自1995年以来,我国实施普通的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有些学校认为它不在高考范围内,导致学校根本就不重视美术欣赏课,有的学校虽然开设美术欣赏课,但是让学生自习。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忽视了学生创造力、表现力的培养,淡化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的培养,没有起到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的作用。这既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也不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目前有相当多的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作为首选,普通高中美术教育课堂教学从根本上就没有引起重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较为淡漠,也难怪经常看到:博物馆或美术馆展览厅里参观者差不多都是走马观花似的,很有感染力的作品、浏览一下就算完事了这种现象,如果让他们来评论,只能说“好看、太棒了”,或发出质疑的等等,而不是提出“我欣赏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思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无法体验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精湛的技艺。因此,教学要达到这一目的: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
美术教学中会有很多抽象的概念、词汇和作品。美术审美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需要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并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
2.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审美评价: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
美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具有客观性的。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国度的不同,西方绘画是建立科学基础之上,而中国画则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哲学之上的,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没有客观性,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也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因为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有时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欣赏习惯,正如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他(她)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与此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对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而进行体验。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仍然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当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以及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会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我们教师应该要主张欣赏的“再创造”。而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不可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认识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或终极的,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让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并能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下结论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当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误区,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
3.教师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例如,色彩分析,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让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具的设计必须是既经济又合理的。随着课堂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逐步发展。因此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对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具有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因此,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审美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而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必须是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只是单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总结和反思,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逐渐形成自己较为明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及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中美术选修课(实验本)《美术欣赏》,山东美术出版社.
[2] 《中国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改 审美能力 鉴赏水平 美术素质 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给我们美术教育带了新的机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对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强调中,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并愈发显示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明确以学生为主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高中美术欣赏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更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更高层次的拓展高中生的艺术思维能力。
1.目前美术教学中美术审美能力和鉴赏的认识
自1995年以来,我国实施普通的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有些学校认为它不在高考范围内,导致学校根本就不重视美术欣赏课,有的学校虽然开设美术欣赏课,但是让学生自习。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忽视了学生创造力、表现力的培养,淡化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的培养,没有起到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的作用。这既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规律,也不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目前有相当多的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作为首选,普通高中美术教育课堂教学从根本上就没有引起重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较为淡漠,也难怪经常看到:博物馆或美术馆展览厅里参观者差不多都是走马观花似的,很有感染力的作品、浏览一下就算完事了这种现象,如果让他们来评论,只能说“好看、太棒了”,或发出质疑的等等,而不是提出“我欣赏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思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无法体验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精湛的技艺。因此,教学要达到这一目的: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
美术教学中会有很多抽象的概念、词汇和作品。美术审美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需要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并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
2.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审美评价: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
美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具有客观性的。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国度的不同,西方绘画是建立科学基础之上,而中国画则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和哲学之上的,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没有客观性,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也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因为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有时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欣赏习惯,正如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他(她)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与此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对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而进行体验。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仍然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当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以及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会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我们教师应该要主张欣赏的“再创造”。而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不可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认识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或终极的,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让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并能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下结论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当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误区,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
3.教师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例如,色彩分析,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让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具的设计必须是既经济又合理的。随着课堂教学不断深入,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逐步发展。因此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对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具有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因此,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审美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而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必须是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只是单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总结和反思,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逐渐形成自己较为明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及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中美术选修课(实验本)《美术欣赏》,山东美术出版社.
[2] 《中国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