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许多学校的学生都出现了学数学难,进而厌烦数学,讨厌数学,不喜欢老师单调而古板的教学模式,只是迫于各种压力强“忍受”着。我二十余年的教学探索,发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前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关键。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味,促进学生学数学、用数学,使能力得到提升,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激发 兴趣 好奇心 鼓励 思维
数学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学生的主动认识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教学内容是客体,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成为主动的实践者、探索者。我国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受到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认识影响较深。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学生双基的培养和训练;教师一般仅仅视传授知识,解决疑难为天职,形成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导致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教师成了主演,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参与。笔者认为:学生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才能实现,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不能靠教师的强迫。只有通过启发,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教学思维,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生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在不少初中学生不喜欢数学,讨厌数学,这是我们数学老师的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数学的内容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往往被大量的定义、定理、公式和刻板的叙述掩盖起来,再加上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深,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成绩越来越差,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渐渐失去了数学兴趣。虽然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和探索能力缺乏,加上教师不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无方,往往呈现教师的讲、学生的听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1 注重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的和形象的事物。在教学上往往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华师版七年级上册“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用温度计测出温水、凉水和从冰箱中拿出的冰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在一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负数、0和正数,引出数轴的定义。又如:在八年级教学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时,教师通过用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拼图的方法教学。让学生理解(a+b)(a-b)=a2-b2、(a+b)2=a2+2ab+b2、(a-b)2=a2-2ab+b2.教师讲解生动具体,让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不但让学生学得有感,记得牢固,而且理解准确、深刻。
1.2 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和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兴趣的先导,教师把一些教学内容转化为有趣的问题,吸引住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七年级讲“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和同学们做了这样一个游戏,让每位同学都默记一个数字,先将这个数字乘以10,再加20并除以5,最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那么教师能猜出你默记的数字是多少。为什么呢?同学们都觉得教师很神,此时老师将其中的奥妙是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讲给学生,学生们恍然大悟,对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更浓了。
再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事先向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度数,记录下来,第二天上课时,我让学生考老师,只要随便说出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一定能说出另一个角的度数。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尝试能否考倒老师,当然是考不倒的。于是我就问: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有本事,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那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教材中还安排了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填幻方”、“代数的故事”、“美丽的勾股树”、“黄金矩形”等,这些用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3 鼓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方。
任何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需要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的鼓励,哪怕是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点头示意都会在学生的心里荡起愉悦的波澜,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在学习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克服困难的乐趣。当后进生解决了一道即使很普通的题时,老师的一句话“你真聪明”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至关重要,也许他真会越来越聪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小学给学生做智商测验,随机选出二十名学生,并将这份名单交给校长,随后就离开了学校。八个月后,罗森塔尔重返这所学校,对这二十名学生重新进行了智商测验,发现他们进步十分明显,罗森塔尔这时才告诉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其实他第一次并没有真正做过智商测验,这二十名学生,是他任意圈定的。为什么这二十名学生能有长足的进步?学生是很在乎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印象的,教师的关注往往是他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所以,教师要重视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兴趣和思维是相辅相承的。如果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就可能只有一时的激情,兴趣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探索的意境。教师要安排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掌握好尺度,一定要让学生处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状态,使学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从而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2.1 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灵活的选择和调整,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产生解决的欲望,愿意去思考,想去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负数减法运算时,问道:“请同学们思考,什么东西越削越大?”同学们好奇地思考起来,但久思不得其解,老师最后揭晓了谜底:“洞,用刀削就越削越大。”同学们“啊”的一声似乎感到上了当。教师紧接着问:“什么情况下,被减数越减越大?”同学们活跃起来,既感到有一定难度,又感到在刚才问题的启发下自己能够解决。终于有同学抢先答道:“减负数就越减越大”。而且大家还久久回味着,领悟到了新的东西。
又如,教师在教学“过三点作圆”时,如果直接问学生“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多少个圆?”这样就没有什么价值,但改为“过三点能作多少个圆?”对于学生就有一定的思考余地。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要考虑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学生力所能及,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
2.2 有意识地把思维引向深入。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善于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如下的探索过程,先让学生做一个实验,每个同学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四边形,然后顺次连续各边中点,看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学生通过画图,发现得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再问大家先画的四边形各不相同,为什么连结中点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同学们肯定会感到惊奇,进而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老师再提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从而把学生的思考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对我们数学教学将起着事倍功半的效果,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真正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数学阅读教学新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0.
[2]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情感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鱼霞,1999.
[4] 《初中数学教与学》 吴曙红,2004.
【关键词】激发 兴趣 好奇心 鼓励 思维
数学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学生的主动认识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教学内容是客体,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成为主动的实践者、探索者。我国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受到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认识影响较深。教学中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学生双基的培养和训练;教师一般仅仅视传授知识,解决疑难为天职,形成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导致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教师成了主演,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参与。笔者认为:学生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才能实现,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不能靠教师的强迫。只有通过启发,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教学思维,并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强弱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生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在不少初中学生不喜欢数学,讨厌数学,这是我们数学老师的最头痛的一个问题。数学的内容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往往被大量的定义、定理、公式和刻板的叙述掩盖起来,再加上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深,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成绩越来越差,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渐渐失去了数学兴趣。虽然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联系实际生活的内容,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和探索能力缺乏,加上教师不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无方,往往呈现教师的讲、学生的听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1 注重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的和形象的事物。在教学上往往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华师版七年级上册“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用温度计测出温水、凉水和从冰箱中拿出的冰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在一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负数、0和正数,引出数轴的定义。又如:在八年级教学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时,教师通过用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拼图的方法教学。让学生理解(a+b)(a-b)=a2-b2、(a+b)2=a2+2ab+b2、(a-b)2=a2-2ab+b2.教师讲解生动具体,让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不但让学生学得有感,记得牢固,而且理解准确、深刻。
1.2 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和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兴趣的先导,教师把一些教学内容转化为有趣的问题,吸引住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七年级讲“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和同学们做了这样一个游戏,让每位同学都默记一个数字,先将这个数字乘以10,再加20并除以5,最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那么教师能猜出你默记的数字是多少。为什么呢?同学们都觉得教师很神,此时老师将其中的奥妙是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讲给学生,学生们恍然大悟,对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更浓了。
再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事先向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度数,记录下来,第二天上课时,我让学生考老师,只要随便说出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一定能说出另一个角的度数。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尝试能否考倒老师,当然是考不倒的。于是我就问: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有本事,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那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教材中还安排了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填幻方”、“代数的故事”、“美丽的勾股树”、“黄金矩形”等,这些用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3 鼓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方。
任何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需要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教师的鼓励,哪怕是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点头示意都会在学生的心里荡起愉悦的波澜,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在学习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克服困难的乐趣。当后进生解决了一道即使很普通的题时,老师的一句话“你真聪明”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至关重要,也许他真会越来越聪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小学给学生做智商测验,随机选出二十名学生,并将这份名单交给校长,随后就离开了学校。八个月后,罗森塔尔重返这所学校,对这二十名学生重新进行了智商测验,发现他们进步十分明显,罗森塔尔这时才告诉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其实他第一次并没有真正做过智商测验,这二十名学生,是他任意圈定的。为什么这二十名学生能有长足的进步?学生是很在乎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印象的,教师的关注往往是他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所以,教师要重视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兴趣和思维是相辅相承的。如果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就可能只有一时的激情,兴趣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探索的意境。教师要安排学生自己去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掌握好尺度,一定要让学生处于“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状态,使学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从而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2.1 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灵活的选择和调整,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产生解决的欲望,愿意去思考,想去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负数减法运算时,问道:“请同学们思考,什么东西越削越大?”同学们好奇地思考起来,但久思不得其解,老师最后揭晓了谜底:“洞,用刀削就越削越大。”同学们“啊”的一声似乎感到上了当。教师紧接着问:“什么情况下,被减数越减越大?”同学们活跃起来,既感到有一定难度,又感到在刚才问题的启发下自己能够解决。终于有同学抢先答道:“减负数就越减越大”。而且大家还久久回味着,领悟到了新的东西。
又如,教师在教学“过三点作圆”时,如果直接问学生“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多少个圆?”这样就没有什么价值,但改为“过三点能作多少个圆?”对于学生就有一定的思考余地。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要考虑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学生力所能及,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
2.2 有意识地把思维引向深入。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善于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时,可以设计如下的探索过程,先让学生做一个实验,每个同学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四边形,然后顺次连续各边中点,看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学生通过画图,发现得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再问大家先画的四边形各不相同,为什么连结中点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同学们肯定会感到惊奇,进而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老师再提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从而把学生的思考带入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对我们数学教学将起着事倍功半的效果,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真正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数学阅读教学新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0.
[2]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情感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鱼霞,1999.
[4] 《初中数学教与学》 吴曙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