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海洋民族。京族哈节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社会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较为集中地展现了京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京族;哈节;渊源;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K8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44-02
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十六世纪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迁徙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当时,这里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壮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京族小岛。京族是中国唯一以海洋渔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同时也是跨境民族。
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同一个族群。京族先祖们的祖居地,却是靠近中国大陆的越南北部海岸,那里包括涂山、春花等地。他们创造了包括哈节在内的俱灿烂的民族文化。
一、京族哈节的历史渊源
1.京族哈节的由来。
京族哈节,也叫唱哈,有着久远的历史。有人认为其“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也有人以西汉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为依据,追溯到先秦时期。虽然这些观点有着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从北部湾沿海地区的地方史料记载及当地人的口述资料来看,至晚在明朝正德年间京族人定居在京族三岛一带以前,中国京族人的唱哈传统已经形成并形成一种自在的发展状态。
哈节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生。京族人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请神听歌”的意思。关于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目前在广西京族三岛广为流传的传说是:传说四、五百年前,北部湾岸边的白龙岭下,有一条巨大的蜈蚣精,在此吃人翻船,兴风作浪。一日有位神仙化作乞丐,搭船过海,船驶到蜈蚣精洞口,当船主要把乞丐推下海时,神仙把事先煨得滚烫的大南瓜塞进蜈蚣精口里,蜈蚣精吞下大南瓜,烫得直打滚,尸断三截,随波逐流成为万尾、巫头、山心“京族三岛”,头部漂流至越南成为万柱岛,附近居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京族人把大仙尊奉为“镇海大王”,立庙祀之,每年都到海边迎接“镇海大王”来享祭,这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
在传统的京族社会中,“哈”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歌唱传统,是当地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以至于呈现一种“无村不有哈”、“无人不唱哈”的社会景观。所谓的“哈”,在京族人语言中,乃是“歌”“歌唱”之意,因此也有人把京族人的歌唱传统称之为“唱哈”。
2.京族哈节的表现形式。
京族哈节,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哈亭内外,举行迎神、祭祖和”唱哈”等活动,非常热闹,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历时三至五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整个节日活动过程,大体由迎神、祭祀、入席听哈、送神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魂兮归来----迎神仪式,拉开京族哈节庆典的序幕,将“镇海大王”“高山大王”等对京族人有着“皇恩浩荡”的各方圣神“迎接回到”村里的哈亭供奉、祭拜。测算迎神的时间(时辰),龙椅龙轿、迎神香炉、祝文(祭文)、祭品等。第二部分:绵绵香火敬先人-----祭神仪式,祭祀活动的仪式程序均有“翁村”组织和策划。祭神时,“通唱”“副通唱”按照《哈节祭神通唱词》又称(礼目),“东引”“西引”引领歌各参祭人员有序进行,各大小鼓、锵按既定的节奏引领各司职人员祭神,“哈妹”在祭神活动间歇向众神圣神献舞。祭神仪式完毕后,村众齐向众神灵跪拜,然后一一上前为之上香并捐献功德钱款。
3.京族人唱哈,对于“场合”以及唱哈的对象的选择颇有讲究。
京族人唱哈,通常有两种主要的“唱法”。一种是“正式”的唱哈,一般在重大节(如哈节)期间举行,唱哈地点设在京族村庄里最重要的公共场所---哈亭,唱哈场面庄严而肃穆。这种比较正式的唱哈,由“哈妹”(亦称桃姑、陶姑)主唱,多以史诗般的叙述风格,讲京族的历史,颂扬祖先的丰功伟绩。此外,贺神、敬神等,也是此类唱哈的重要内容。“不正式(非正式)”的唱哈,在形式上,往往“比较自由”,是京族人日常的唱哈方式。这种形式的唱哈,对在哈亭之外以对歌的方式进行,京族歌圩、街头巷尾,甚至于“屋头屋角”、“船头船尾”“田间地头”都可以演唱。非正式的唱哈活动,以交流感情为主,演唱形式灵活,歌唱内容比较生活化,属于一种“想唱就唱”、“随编随唱”的演唱方式。
二、京族哈节的文化价值
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来说 ,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认知来源于传说这种文学样式,并且还是精神世界的反映。由于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劳动人民被剥夺教育的权利,在劳动人民中间流传的民俗文化没有相对权威并自始至终的文字记录,他们只能靠口口相传来传承他们的文化遗产。京族所具有的历史、技艺、风俗、节庆等,许多都是体现为口耳相传或者说是薪火相传的方式。这些真实的或超现实的、物质的以及非物质的文化所流传下来的遗产,不仅是京族文化的沉淀的写照,更为人们所珍视。
1. 京族哈节文化的内容。
“靠海吃海”的京族人,常年漂泊在北部湾海域变化无常的惊涛骇浪之中,谋生艰难,从而使“哈”承载着渔家人无尽的喜怒哀乐,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现象。京族是一个海洋民族,京族民族文化内涵是海洋赋予的,紧密相连,京族海洋文化精髓是京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的。京族海洋文化的起源,既有客观的条件因素,更具有独特人文条件因素的影响。海洋水文化的影响和京族海洋性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京族海洋文化的起源,同时在北部湾海洋文化体系的影响下,京族海洋文化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对京族人来说,“以歌咏志”之类的华丽辞藻,并不能完全涵括他们对于“哈”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事实上,作为京族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展现平台之一,哈节正是以这样质朴的、原生态的方式表达着京族人民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自身存在意义的认知。通过京族哈节迎神、祭神、唱哈、乡饮、送神的全部过程的探视,从中可解读哈节作为海洋文化的积淀。
2.京族哈节文化: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
京族哈节的魅力独特之处,就在它源于其神妙的“来历”。就实况而述,随着时代的推进京族文化的发展涉到及各个层面,处于京族地区人民在提及哈节时,其历史渊源离不开镇海大王、歌仙以及他们勤劳勇敢的先祖们,他们的故事与哈节文化休戚相关。从其意蕴的神秘的角度,京族哈节的神秘的“来历”是由镇海大王降妖伏魔的神话故事,歌仙传歌的温馨传说,当地人苦难生活的集体记忆等等组成的。关乎其哈节的神秘“来历”,口口相传作为京族文化传统一种重要的传承手段,成为当地一种文化共识。广泛流行于京族民间的口述历史,镇海大王的故事,歌仙的传说以及哈节“日子”的神奇来历,使得京族哈节的历史文化内涵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分,并因此建构了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京族哈节文化的艺术价值。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京族人民创造出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不少优美的民间歌谣、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和谚语格言,以及褒贬人间的善与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地树立社会的道德规范,在实践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表达男女间的纯真爱情等。京族人民在实践生活中创造瑰丽多彩的文学艺术,成为了祖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部分。独有的优良传统和斗争的历史面貌,歌颂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成就了京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大融合与汉族人民亲密相处,兼容并存,友好往来,京族人民不仅吸收了不少汉族人民文化艺术的精华,而且为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
哈节以它独特的内容、丰富的内涵和古朴的风格,生动地吟咏了京族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恒稳的心理定势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京族民歌有摇歌、小调和说唱三种。哈节中的唱哈词(即歌词)具有相当的文学素养,也是京族古代仪式歌的重要组成分。仪式歌是人们在举行各种风俗礼仪的时候吟诵或歌唱的歌谣,它产生并盛行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通常仪式歌的形式比较固定,较少即兴之作。其内容多反映人们企望丰收、安康、成功和幸福,摆脱疾病、灾难、贫困的愿望,也有反映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的。
京族舞蹈形式类型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哈节祭祀仪式中,是京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巫头村哈节舞蹈主要是祭祀舞蹈,现存四种,按表演先后分别为《敬香舞》、《敬酒舞》、《花灯舞》和《花棍舞》,均由“哈妹”身着京族传统长衫礼服进行表演,除《花棍舞》是在送神时表演,只跳一次外,其他3个舞蹈均按照祭祀程序需要穿插于礼祭之中多次进行。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和二、四、六人舞。舞蹈道具按舞蹈所需分别有香火、碗杯和花棍。表演风格肃穆虔诚,具有古朴浓重的宗教气息。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有特殊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通过动作、造型、表情、节奏等的组合,形成了表演的艺术性特征。京族舞蹈无论是模拟还是表现,都带有一定的虚拟性,从而使模拟中含有表现,表现中带有模拟,模拟与表现相统一,以各种手法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舞蹈形象,形神并茂。
京族哈节的独特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京族独弦琴艺术、京族喃字、京族服饰等文化习俗中,京族人民的海洋生活方式与哈节文化共生共存。
京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社会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展现着,并构建了京族哈节特有的文化内涵。哈节以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为人们呈现着一个集中展示京族传统文化、能够不断增强京族人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京族文化,并有着“弘扬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的平台。隆重而肃穆的民间仪式活动,不仅能够不断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更是促进民族认同感得到“巩固与发展”的表现。
京族哈节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和认同感的一个标志,并承载了京族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哈节的举办成为凝聚京族文化力量的重要文化载体,哈节反映了京族浓厚的怀祖追宗的历史意识;海洋文化贯穿于哈节的始终,表现了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情怀。
参考文献:
[1]张永东.京族海洋文化的多彩元素及丰富内涵[J]. 当代广西. 2012(05).
[2]何芳东.广西东兴市京族海洋文化研究[D].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3]罗黎明,包晓明.京族哈节[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
[4]陈家柳.从传统仪式到文化精神——京族哈节探微[J]. 广西民族研究. 2008(04).
[5]罗长山.越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4.
[6]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黄婕,广西外国语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化。
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京族哈节文化的跨国继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13830010)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京族;哈节;渊源;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K8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44-02
京族的祖先大约在十六世纪初由越南涂山等地漂流迁徙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当时,这里是无人居住的荒凉小岛,他们和陆续迁来的汉、壮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这三个京族小岛。京族是中国唯一以海洋渔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同时也是跨境民族。
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同一个族群。京族先祖们的祖居地,却是靠近中国大陆的越南北部海岸,那里包括涂山、春花等地。他们创造了包括哈节在内的俱灿烂的民族文化。
一、京族哈节的历史渊源
1.京族哈节的由来。
京族哈节,也叫唱哈,有着久远的历史。有人认为其“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也有人以西汉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为依据,追溯到先秦时期。虽然这些观点有着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从北部湾沿海地区的地方史料记载及当地人的口述资料来看,至晚在明朝正德年间京族人定居在京族三岛一带以前,中国京族人的唱哈传统已经形成并形成一种自在的发展状态。
哈节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生。京族人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请神听歌”的意思。关于哈节有不少民间传说。目前在广西京族三岛广为流传的传说是:传说四、五百年前,北部湾岸边的白龙岭下,有一条巨大的蜈蚣精,在此吃人翻船,兴风作浪。一日有位神仙化作乞丐,搭船过海,船驶到蜈蚣精洞口,当船主要把乞丐推下海时,神仙把事先煨得滚烫的大南瓜塞进蜈蚣精口里,蜈蚣精吞下大南瓜,烫得直打滚,尸断三截,随波逐流成为万尾、巫头、山心“京族三岛”,头部漂流至越南成为万柱岛,附近居民才得以安居乐业。于是京族人把大仙尊奉为“镇海大王”,立庙祀之,每年都到海边迎接“镇海大王”来享祭,这就成了一年一度的哈节。
在传统的京族社会中,“哈”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歌唱传统,是当地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以至于呈现一种“无村不有哈”、“无人不唱哈”的社会景观。所谓的“哈”,在京族人语言中,乃是“歌”“歌唱”之意,因此也有人把京族人的歌唱传统称之为“唱哈”。
2.京族哈节的表现形式。
京族哈节,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哈亭内外,举行迎神、祭祖和”唱哈”等活动,非常热闹,活动由祭祖、乡饮、社交、娱乐等内容组成,历时三至五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整个节日活动过程,大体由迎神、祭祀、入席听哈、送神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魂兮归来----迎神仪式,拉开京族哈节庆典的序幕,将“镇海大王”“高山大王”等对京族人有着“皇恩浩荡”的各方圣神“迎接回到”村里的哈亭供奉、祭拜。测算迎神的时间(时辰),龙椅龙轿、迎神香炉、祝文(祭文)、祭品等。第二部分:绵绵香火敬先人-----祭神仪式,祭祀活动的仪式程序均有“翁村”组织和策划。祭神时,“通唱”“副通唱”按照《哈节祭神通唱词》又称(礼目),“东引”“西引”引领歌各参祭人员有序进行,各大小鼓、锵按既定的节奏引领各司职人员祭神,“哈妹”在祭神活动间歇向众神圣神献舞。祭神仪式完毕后,村众齐向众神灵跪拜,然后一一上前为之上香并捐献功德钱款。
3.京族人唱哈,对于“场合”以及唱哈的对象的选择颇有讲究。
京族人唱哈,通常有两种主要的“唱法”。一种是“正式”的唱哈,一般在重大节(如哈节)期间举行,唱哈地点设在京族村庄里最重要的公共场所---哈亭,唱哈场面庄严而肃穆。这种比较正式的唱哈,由“哈妹”(亦称桃姑、陶姑)主唱,多以史诗般的叙述风格,讲京族的历史,颂扬祖先的丰功伟绩。此外,贺神、敬神等,也是此类唱哈的重要内容。“不正式(非正式)”的唱哈,在形式上,往往“比较自由”,是京族人日常的唱哈方式。这种形式的唱哈,对在哈亭之外以对歌的方式进行,京族歌圩、街头巷尾,甚至于“屋头屋角”、“船头船尾”“田间地头”都可以演唱。非正式的唱哈活动,以交流感情为主,演唱形式灵活,歌唱内容比较生活化,属于一种“想唱就唱”、“随编随唱”的演唱方式。
二、京族哈节的文化价值
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来说 ,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认知来源于传说这种文学样式,并且还是精神世界的反映。由于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劳动人民被剥夺教育的权利,在劳动人民中间流传的民俗文化没有相对权威并自始至终的文字记录,他们只能靠口口相传来传承他们的文化遗产。京族所具有的历史、技艺、风俗、节庆等,许多都是体现为口耳相传或者说是薪火相传的方式。这些真实的或超现实的、物质的以及非物质的文化所流传下来的遗产,不仅是京族文化的沉淀的写照,更为人们所珍视。
1. 京族哈节文化的内容。
“靠海吃海”的京族人,常年漂泊在北部湾海域变化无常的惊涛骇浪之中,谋生艰难,从而使“哈”承载着渔家人无尽的喜怒哀乐,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现象。京族是一个海洋民族,京族民族文化内涵是海洋赋予的,紧密相连,京族海洋文化精髓是京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的。京族海洋文化的起源,既有客观的条件因素,更具有独特人文条件因素的影响。海洋水文化的影响和京族海洋性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京族海洋文化的起源,同时在北部湾海洋文化体系的影响下,京族海洋文化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对京族人来说,“以歌咏志”之类的华丽辞藻,并不能完全涵括他们对于“哈”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事实上,作为京族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展现平台之一,哈节正是以这样质朴的、原生态的方式表达着京族人民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自身存在意义的认知。通过京族哈节迎神、祭神、唱哈、乡饮、送神的全部过程的探视,从中可解读哈节作为海洋文化的积淀。
2.京族哈节文化: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
京族哈节的魅力独特之处,就在它源于其神妙的“来历”。就实况而述,随着时代的推进京族文化的发展涉到及各个层面,处于京族地区人民在提及哈节时,其历史渊源离不开镇海大王、歌仙以及他们勤劳勇敢的先祖们,他们的故事与哈节文化休戚相关。从其意蕴的神秘的角度,京族哈节的神秘的“来历”是由镇海大王降妖伏魔的神话故事,歌仙传歌的温馨传说,当地人苦难生活的集体记忆等等组成的。关乎其哈节的神秘“来历”,口口相传作为京族文化传统一种重要的传承手段,成为当地一种文化共识。广泛流行于京族民间的口述历史,镇海大王的故事,歌仙的传说以及哈节“日子”的神奇来历,使得京族哈节的历史文化内涵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分,并因此建构了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京族哈节文化的艺术价值。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京族人民创造出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不少优美的民间歌谣、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和谚语格言,以及褒贬人间的善与恶,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地树立社会的道德规范,在实践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表达男女间的纯真爱情等。京族人民在实践生活中创造瑰丽多彩的文学艺术,成为了祖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部分。独有的优良传统和斗争的历史面貌,歌颂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成就了京族特有的文化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大融合与汉族人民亲密相处,兼容并存,友好往来,京族人民不仅吸收了不少汉族人民文化艺术的精华,而且为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增添丰富的色彩。
哈节以它独特的内容、丰富的内涵和古朴的风格,生动地吟咏了京族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恒稳的心理定势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京族民歌有摇歌、小调和说唱三种。哈节中的唱哈词(即歌词)具有相当的文学素养,也是京族古代仪式歌的重要组成分。仪式歌是人们在举行各种风俗礼仪的时候吟诵或歌唱的歌谣,它产生并盛行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通常仪式歌的形式比较固定,较少即兴之作。其内容多反映人们企望丰收、安康、成功和幸福,摆脱疾病、灾难、贫困的愿望,也有反映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的。
京族舞蹈形式类型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哈节祭祀仪式中,是京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巫头村哈节舞蹈主要是祭祀舞蹈,现存四种,按表演先后分别为《敬香舞》、《敬酒舞》、《花灯舞》和《花棍舞》,均由“哈妹”身着京族传统长衫礼服进行表演,除《花棍舞》是在送神时表演,只跳一次外,其他3个舞蹈均按照祭祀程序需要穿插于礼祭之中多次进行。舞蹈形式多样,有独舞和二、四、六人舞。舞蹈道具按舞蹈所需分别有香火、碗杯和花棍。表演风格肃穆虔诚,具有古朴浓重的宗教气息。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有特殊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通过动作、造型、表情、节奏等的组合,形成了表演的艺术性特征。京族舞蹈无论是模拟还是表现,都带有一定的虚拟性,从而使模拟中含有表现,表现中带有模拟,模拟与表现相统一,以各种手法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舞蹈形象,形神并茂。
京族哈节的独特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京族独弦琴艺术、京族喃字、京族服饰等文化习俗中,京族人民的海洋生活方式与哈节文化共生共存。
京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的社会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展现着,并构建了京族哈节特有的文化内涵。哈节以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为人们呈现着一个集中展示京族传统文化、能够不断增强京族人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京族文化,并有着“弘扬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的平台。隆重而肃穆的民间仪式活动,不仅能够不断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更是促进民族认同感得到“巩固与发展”的表现。
京族哈节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和认同感的一个标志,并承载了京族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哈节的举办成为凝聚京族文化力量的重要文化载体,哈节反映了京族浓厚的怀祖追宗的历史意识;海洋文化贯穿于哈节的始终,表现了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情怀。
参考文献:
[1]张永东.京族海洋文化的多彩元素及丰富内涵[J]. 当代广西. 2012(05).
[2]何芳东.广西东兴市京族海洋文化研究[D].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3]罗黎明,包晓明.京族哈节[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
[4]陈家柳.从传统仪式到文化精神——京族哈节探微[J]. 广西民族研究. 2008(04).
[5]罗长山.越南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学[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4.
[6]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黄婕,广西外国语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化。
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京族哈节文化的跨国继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138300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