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促进课程创新与改革政策的落实,初中美术教师要进一步强化生活和美术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鼓励学生在生活当中找寻各种各样的创作素材,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到积极的美术学习状态。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创作;生活情境;探究学习;学习热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14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的发展,包括初中美术课程在内的各方面学科都开始注重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历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具体于初中美术课程而言,即在我们本与社会实际略有脱节的文化課程里导入更多的现实生活知识与内容。我在不懈的探究过程中发现,生活化的导入,不仅可以进一步便于学生对于艺术抽象概念与美术名作的深入理解,还可以使其实现欣赏艺术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增添了学生在课堂里进行亲手美术创作的热情与兴趣,可谓是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课堂学习热情
积极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在学习初中美术这一课程时拥有高效率的最基本保证,同时初中学生对于抽象艺术概念与美术作品的鉴赏,“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在学习欲望的驱使下,自主地走进课堂,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学习任务。”[1]为了实现具体的教学效果,作为美术教师,应道发挥生活教学的作用,通过将生活情境与美术教学内容相结合来演绎课堂。
以“母亲节献给妈妈的礼物”这一主题为例,在课程内容开始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自主制作的“母爱伴我成长”此微视频。在这个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在小时候,妈妈每天抱着我们,哄着我们。当我们哭泣的时候,妈妈会安慰我们;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妈妈会和我们一起开怀大笑;当我们沮丧的时候,妈妈会鼓励我们;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妈妈会守护在我们的身边,悉心照料我们,伴随我们成长。进而,让学生自己花少许时间回忆一下母亲与自己的感人故事。在熟悉的生活情境的感染下,学生会自主地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始回忆母亲呕心沥血的付出。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以自身的经历为载体,实现了对母爱的感知,还对母爱产生了积极的情感。进而,导入当天的教学内容,以母亲节为主题创作一个美术作品,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于创作这样一个献给母亲的美术作品的热情会有着极大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投入到了美术创作里去,其效率与成果质量也远非正常的灌输式、任务布置型教学所能比拟的了。
二、引入生活细节,引导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作为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情况,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学习效果,还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在身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增强,渴望获取学习的权利,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事与愿违,在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仍在一上课就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展现给学生,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断地接受知识,学生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填鸭”式学习实则充满了排斥心理,这也法扎实掌握所学。基于此,为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一般会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引入一些日常生活里常见的、却需要细心观察方可发现的细节,使其在生活经验的驱使下,发挥自主性,掌握参与课堂的主动权,从而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中,为美术课堂增添魅力。以“标志设计”为例,在导入活动开展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现了时限为两分钟的《logorama》此微视频,从而使学生在观看生活作品中常见的各种标识的过程中留心与认真观察,对标志设计建立一个感性的认知。
接着,立足于微视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观看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logo呢?这些logo在设计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有微视频的辅助,学生很容易探索到问题答案,从而在畅所欲言中活跃课堂氛围。在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后,我立足本校实际,向学生提出设计学校校徽的任务,并展现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设计校徽,设计校徽的理念是什么?以此驱动学生展开探究学习,积极地走进课堂。
三、结合家乡生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为促进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教师需要把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使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来看待生活,品味生活之美,感受探索生活的乐趣。“初中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收集并分析乡土美术资源,鼓励学生传承乡土文化,发现身边的艺术美。贵州遵义是一个红色文化融合乡土文化的一个城市,伟人和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了他们长征路上的足迹,作为遵义家乡人在长征中又是怎样与红军们相处的。同时在长征途中有很多无名的英雄牺牲在不同的战役中,以地方课程“巍然矗立”为例时(纸质材料),课前可以先让学生去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战役,在这些战役中牺牲的英雄烈士们,我们怎样通过课例中纪念碑模型的设计制作来表达其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我也在教学中用课件展示不同战役中修建的纪念碑,引导学生认识其历史事件的同时,还要知道纪念碑修建的造型,材质等,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废旧的纸质材料来设计完成纪念碑模型,在这样的课例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家乡的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给予学生们认识教材内容的同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要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上。”[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乡土文化调查小组,并利用课下时间调查本地富有特色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了解本地具备代表性的美术工艺和优秀作品,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访谈的方法,从不同的人群当中获取有关的资源,在引导学生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将美术生活化教学引向更高的层次,丰富学生的美术实践体验。结合家乡生活,我们有遵义的书画装裱制作技艺、遵义湄潭傩戏面具雕刻工艺、道真仡佬族古法 " 浇烛 " 制作技艺、赤水市的油纸伞制作技艺、竹扇制作技艺、竹雕工艺、正安县夏家沟泥陶制作技艺、务川县的仡佬族刺绣等都是我们可以去挖掘的家乡乡土文化生活的素材。
总之,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以生活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活细节引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以自制教具生成课堂教学,从而为美术教育教学课堂增添魅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让学生发现没,感悟美,传承美。
参考文献
[1]周垂民.生活化导入增添美术课堂魅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93.
[2]刘迎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创新[J].基础教育论坛,2020(30):72.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创作;生活情境;探究学习;学习热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0-14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的发展,包括初中美术课程在内的各方面学科都开始注重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历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具体于初中美术课程而言,即在我们本与社会实际略有脱节的文化課程里导入更多的现实生活知识与内容。我在不懈的探究过程中发现,生活化的导入,不仅可以进一步便于学生对于艺术抽象概念与美术名作的深入理解,还可以使其实现欣赏艺术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增添了学生在课堂里进行亲手美术创作的热情与兴趣,可谓是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课堂学习热情
积极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在学习初中美术这一课程时拥有高效率的最基本保证,同时初中学生对于抽象艺术概念与美术作品的鉴赏,“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在学习欲望的驱使下,自主地走进课堂,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学习任务。”[1]为了实现具体的教学效果,作为美术教师,应道发挥生活教学的作用,通过将生活情境与美术教学内容相结合来演绎课堂。
以“母亲节献给妈妈的礼物”这一主题为例,在课程内容开始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自主制作的“母爱伴我成长”此微视频。在这个视频中,学生可以看到,在小时候,妈妈每天抱着我们,哄着我们。当我们哭泣的时候,妈妈会安慰我们;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妈妈会和我们一起开怀大笑;当我们沮丧的时候,妈妈会鼓励我们;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妈妈会守护在我们的身边,悉心照料我们,伴随我们成长。进而,让学生自己花少许时间回忆一下母亲与自己的感人故事。在熟悉的生活情境的感染下,学生会自主地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始回忆母亲呕心沥血的付出。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以自身的经历为载体,实现了对母爱的感知,还对母爱产生了积极的情感。进而,导入当天的教学内容,以母亲节为主题创作一个美术作品,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对于创作这样一个献给母亲的美术作品的热情会有着极大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投入到了美术创作里去,其效率与成果质量也远非正常的灌输式、任务布置型教学所能比拟的了。
二、引入生活细节,引导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作为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情况,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学习效果,还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在身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在不断地增强,渴望获取学习的权利,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事与愿违,在当前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仍在一上课就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展现给学生,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断地接受知识,学生对于这种普遍存在的“填鸭”式学习实则充满了排斥心理,这也法扎实掌握所学。基于此,为了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一般会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引入一些日常生活里常见的、却需要细心观察方可发现的细节,使其在生活经验的驱使下,发挥自主性,掌握参与课堂的主动权,从而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中,为美术课堂增添魅力。以“标志设计”为例,在导入活动开展中,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现了时限为两分钟的《logorama》此微视频,从而使学生在观看生活作品中常见的各种标识的过程中留心与认真观察,对标志设计建立一个感性的认知。
接着,立足于微视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观看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logo呢?这些logo在设计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呢?因为有微视频的辅助,学生很容易探索到问题答案,从而在畅所欲言中活跃课堂氛围。在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后,我立足本校实际,向学生提出设计学校校徽的任务,并展现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设计校徽,设计校徽的理念是什么?以此驱动学生展开探究学习,积极地走进课堂。
三、结合家乡生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为促进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教师需要把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促使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来看待生活,品味生活之美,感受探索生活的乐趣。“初中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收集并分析乡土美术资源,鼓励学生传承乡土文化,发现身边的艺术美。贵州遵义是一个红色文化融合乡土文化的一个城市,伟人和红军长征在这里留下了他们长征路上的足迹,作为遵义家乡人在长征中又是怎样与红军们相处的。同时在长征途中有很多无名的英雄牺牲在不同的战役中,以地方课程“巍然矗立”为例时(纸质材料),课前可以先让学生去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战役,在这些战役中牺牲的英雄烈士们,我们怎样通过课例中纪念碑模型的设计制作来表达其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情,我也在教学中用课件展示不同战役中修建的纪念碑,引导学生认识其历史事件的同时,还要知道纪念碑修建的造型,材质等,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废旧的纸质材料来设计完成纪念碑模型,在这样的课例学习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家乡的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给予学生们认识教材内容的同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要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上。”[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乡土文化调查小组,并利用课下时间调查本地富有特色的乡土美术文化资源,了解本地具备代表性的美术工艺和优秀作品,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访谈的方法,从不同的人群当中获取有关的资源,在引导学生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将美术生活化教学引向更高的层次,丰富学生的美术实践体验。结合家乡生活,我们有遵义的书画装裱制作技艺、遵义湄潭傩戏面具雕刻工艺、道真仡佬族古法 " 浇烛 " 制作技艺、赤水市的油纸伞制作技艺、竹扇制作技艺、竹雕工艺、正安县夏家沟泥陶制作技艺、务川县的仡佬族刺绣等都是我们可以去挖掘的家乡乡土文化生活的素材。
总之,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以生活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活细节引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以自制教具生成课堂教学,从而为美术教育教学课堂增添魅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让学生发现没,感悟美,传承美。
参考文献
[1]周垂民.生活化导入增添美术课堂魅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93.
[2]刘迎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教学生活化创新[J].基础教育论坛,2020(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