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针对大学就业文化展开了简要的论述,继而强调了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将两者结合起来,阐述了大学就业文化建设对大学创新教育的作用,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使各所大学都认识到大学就业文化建设的好处,从而将其划分为校园建设的重点,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其成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大学 就业文化建设 创新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7-0251-01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成为了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另外,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大企业也对员工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迫于企业需要与竞争人数众多的双重压力,目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大学就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使大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建设的需要,因此,也使大学生在就业时多了一块敲门砖,这对大学生、学校以及企业三者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一、大学就业文化概述
总的来说,大学就业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针对大学生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来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价值,清楚社会对自身能力提出的要求以及自己能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以使大学生能够从就业的角度出发来对自身的发展历程作出规划,从而使其在面临毕业时能够找到更加称心如意的工作,以此来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和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对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有利的。从众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绝大多数西方学校都十分重视课堂环境的宽松性,从来不会对学生进行生硬的知识灌输,这不仅解放了学生的天性,同时也使其能够自由的发挥其想象力,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是我国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一大重要举措,这项举措表达了国家对我国人才的创新性的迫切希望,同时也实实在在的做到了这一点。
三、以大学就业文化建设推动大学创新教育
大学就业文化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为目的的一种文化,应该是能够推动大学创新教育的。
首先,大学就业文化建设通过对课程的设置来推动大学创新教育。
在大学就业文化的指导下,课程不应该作为对学生进行生硬的知识灌输的一种教学手段而存在,而是应该发挥其“教育的心脏”的功能,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为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的一种教学手段。
大学就业文化通过对课程的设置来推动大学创新教育。根据大学就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所有课程都应该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发挥引导或辅助性作用的授课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人,必须要仔细钻研知识才是对课堂的一种尊重,这也就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思考、去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利。
其次,大学就业文化建设通过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来推动大学创新教育。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标准,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如此,传统的只注重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缺乏发散性和多样化,但在大学就业文化建设指导下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而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合理培养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一部分,因此,大学就业文化建设是可以通过对思维方式的培养来推动大学创新教育的。
大学就业文化一直秉承着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目的,充分考虑了社会以及企业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种种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使大学生的思维突破了传统的以固有领域的知识为主的界限,开始向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同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都的提高,可以促进发散性思维转变,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有利,也适应了目前企业对大学生思维多样化的要求,使大学生能够在毕业之际,被企业选中,成为一个能够为企业和国家带来价值的人才。
四、结束语
大学就业文化的建设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线,以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为目的而设置的一种大学文化建设,通过对课程的设置以及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能够逐渐地改变大学生固有的以学习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状况,使大学生通过学校的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这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对企业、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申明.论大学文化特色及其建设的当代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2]王伟廉.从大学文化建设入手推动创新教育仁[J].煤炭高等教育,2005(02).
[3]郑纯.大学就业文化建设对大学创新教育的作用[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大学 就业文化建设 创新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7-0251-01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成为了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另外,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大企业也对员工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迫于企业需要与竞争人数众多的双重压力,目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大学就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使大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建设的需要,因此,也使大学生在就业时多了一块敲门砖,这对大学生、学校以及企业三者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
一、大学就业文化概述
总的来说,大学就业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针对大学生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来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价值,清楚社会对自身能力提出的要求以及自己能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以使大学生能够从就业的角度出发来对自身的发展历程作出规划,从而使其在面临毕业时能够找到更加称心如意的工作,以此来为社会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和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对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有利的。从众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绝大多数西方学校都十分重视课堂环境的宽松性,从来不会对学生进行生硬的知识灌输,这不仅解放了学生的天性,同时也使其能够自由的发挥其想象力,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是我国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一大重要举措,这项举措表达了国家对我国人才的创新性的迫切希望,同时也实实在在的做到了这一点。
三、以大学就业文化建设推动大学创新教育
大学就业文化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为目的的一种文化,应该是能够推动大学创新教育的。
首先,大学就业文化建设通过对课程的设置来推动大学创新教育。
在大学就业文化的指导下,课程不应该作为对学生进行生硬的知识灌输的一种教学手段而存在,而是应该发挥其“教育的心脏”的功能,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为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的一种教学手段。
大学就业文化通过对课程的设置来推动大学创新教育。根据大学就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所有课程都应该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发挥引导或辅助性作用的授课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人,必须要仔细钻研知识才是对课堂的一种尊重,这也就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思考、去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利。
其次,大学就业文化建设通过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来推动大学创新教育。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标准,对于大学生来说同样如此,传统的只注重学生知识水平提高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缺乏发散性和多样化,但在大学就业文化建设指导下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而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合理培养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一部分,因此,大学就业文化建设是可以通过对思维方式的培养来推动大学创新教育的。
大学就业文化一直秉承着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基本目的,充分考虑了社会以及企业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种种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使大学生的思维突破了传统的以固有领域的知识为主的界限,开始向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同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都的提高,可以促进发散性思维转变,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有利,也适应了目前企业对大学生思维多样化的要求,使大学生能够在毕业之际,被企业选中,成为一个能够为企业和国家带来价值的人才。
四、结束语
大学就业文化的建设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线,以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为目的而设置的一种大学文化建设,通过对课程的设置以及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能够逐渐地改变大学生固有的以学习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状况,使大学生通过学校的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这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对企业、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申明.论大学文化特色及其建设的当代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2]王伟廉.从大学文化建设入手推动创新教育仁[J].煤炭高等教育,2005(02).
[3]郑纯.大学就业文化建设对大学创新教育的作用[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