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艺之城”促宁波文化强市建设

来源 :宁波通讯·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时期宁波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与之相应,宁波也要实现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迈进。文化强市建设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建设“文艺之城”,进一步增强文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宁波城市文化特点及现实基础,接下来将重点在打造“书香之城”“影视之城”“音乐之城”上做文章,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文化内涵发展,在“三城”建设中打造一批文艺精品,为全省全国文艺繁荣发展做出宁波贡献。
  擦亮“书藏古今”品牌建设“书香之城”
  “书香之城”,源于宁波“书藏古今”的城市气质。宁波素来人文渊薮,自两宋以降,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王阳明、黄宗羲、王应麟、朱舜水、傅璇琮、冯骥才等一大批古今思想文化名家,或集先贤之大成,或开一代之先风,为宁波赢得了“耕读之乡”“文献名邦”等美名,造就了宁波人会读书、喜藏书、善著书,精于编书、校书、刻书,乐于抄书、赠书、购书的文化特质。应该说,宁波建设“书香之城”,既有坚实的文化基础,也有充分的文化自信。
  扶持创作。基于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发展历程和生动现实,宁波文学创作生产的素材和题材十分丰富,这为文学创作的提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实施本土青年作家培育工程过程中,出台文艺人才培养扶持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荣荣、赵柏田、帕提古丽、网络作家阿耐等领军人物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带动作用,多途径为优秀本土作家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打造一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宁波作家群”。要加大对重大历史题材、当代现实题材、宁波地域文化题材文学作品的扶持力度,推动创作一批有思想深度、艺术高度的精品力作。加大优秀文学人才的引进。通过建立文学大家工作室、建设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创作基地等举措,积极引进优秀作家落户宁波或进行宁波题材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文学奖项。进一步做大做强“储吉旺文学奖”“於梨华青年文学奖”“网络文学双年奖”等奖项,推动设立“邵逸夫电影编剧奖”,提升宁波文学的地位和影响力。
  崇尚阅读。要加大阅读设施和平台建设,建成宁波市图书馆新馆,建设遍布城乡的图书馆、阅览室、特色民营书店、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以及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车,推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形成覆盖网下网上和城乡一体的全民阅读服务平台体系。要大力开展读书节等系列活动。强化全市阅读活动的整体策划,组织举办“宁波读书月”“宁波书展”“宁波文学周”“萤火虫换书大会”以及书香单位和书香家庭评选等一批品牌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读书节。要办好高端文化论坛“天一阁论坛”。以“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为契机,结合宁波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天一阁”文化品牌影响力,邀请国家政要、顶尖学者和商界精英进行交流研讨,逐步将论坛打造成国际性跨文化高端交流平台和文化建设智库。
  做强出版。依托宁波港口和资源优势,利用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版权交易平台——中国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在宁波设立分中心的契机,大力开展影视IP交易和版权的保税交易、跨境交易,着力打造版权交易平台和服务贸易平台,做强宁波出版发行集团的特色优势,将宁波建设成区域性新闻出版和文化产品(服务)贸易基地。
  做大做强影视产业建设“影视之城”
  建设“影视之城”,源于宁波人民重塑宁波影视辉煌历史的志向和呼声。宁波人曾为中国影视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如中国第一家自主制片的电影制片公司、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有声影片、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等。在中国百年电影历史上,涌现出邵逸夫、袁牧之、周星驰等120多位宁波籍海内外著名的电影人。未来几年,宁波要顺应影视行业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宁波人文资源优势、民间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以影视创作为核心,推动影视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着力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影视全产业链新格局。
  推进国家级影视拍摄基地建设。整合象山影视城等宁波本地影视基地和启运86微电影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以及各类社会和自然影视拍摄资源,建设影视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全市影视剧组接待服务中心,打造“影视产业81890”服务体系,为来甬影视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虹吸效应,使宁波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拍摄基地,进一步壮大影视拍摄产业链。
  推动影视拍摄制作公司发展。制订《宁波市影视产业扶持办法》,加大对影视产业和影视剧创作生产的扶持力度,培育多元化市场创作主体。做大做强宁波广电集团影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提升公司影响力、竞争力。指导扶持现有120余家民营影视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推动传统企业有效转型,激励社会资本投向影视产业。加强人才项目的合作,着力引进高层次影视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导演、编剧和影视领军团队或项目。
  打造专业电影节庆活动。利用现有基础,实施错位发展,重点争取和推进东亚电影节、华语电影节、国际微电影节、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等一批专业性影视节庆活动。
  大力推进影视展映。近年来宁波市影院数量、银幕总数以及观影座位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观影人数超过2450万人次,票房达6.37亿元,位居全国大城市第14位。未来要继续加大影院建设,增加荧幕数量,鼓励影视消费,推动电影下乡,进一步做大做强影视消费市场。
  创建宁波音乐港建设“音乐之城”
  宁波音乐名人名家辈出,涌现了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著名作曲家周大风,著名歌唱家斯义桂,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等一大批顶尖音乐名人。近些年来,宁波音乐事业、音乐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先后建成宁波音乐厅、宁波大剧院等专业演出场所,创作了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歌剧《红帮裁缝》等一批精品,培育了宁波演艺集团、海伦钢琴、大丰公司、音王集团等一批在国内各领域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和创作主体。“音乐之城”建设,要以“宁波音乐港”建设为引领,把宁波建成海内外优质高端音乐资源汇聚的“音乐港”,使宁波成为音乐氛围浓郁、音乐产业发达、拥有百万级爱乐人,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音乐城市。
  建设一批高水平音乐基础设施。推进宁波新音乐厅、宁波音乐名人堂等文化地标以及宁波(天一)音乐博物馆、宁波音乐图书馆、宁波音乐展览馆、音乐名人雕塑组群等一系列音乐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音乐设施建设。
  建设一批高水平音乐演出团队。深化宁波演艺集团改革,提升影响力,组织开展民族歌剧《屠呦呦》等重点项目的创作;按照“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交响乐团”目标,大力推进宁波交响乐团建设,创作海上丝绸之路组曲;按照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要求,推进宁波合唱团和著名音乐人龚琳娜任团长的童声合唱团建设。
  推进音乐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宁波音乐港建设,按照“一核、两带、多片”的空间布局,引进一批大型音乐企业、全国性音乐机构和创意文化企业,重点发展演艺、展览、培训等主导产业,推动北大青鸟音乐学院、音乐创客中心、中国音乐产业交易中心、中国音乐产业交易网、中国音乐产业交易博览会等一批高端项目落户宁波,形成集生产制作、演艺、交易、培训、器材、传播等环节为一体的完整音乐产业链。
  大力推进音乐人才队伍培养。加大音乐普及化教育,推进音乐培训机构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培育一千家以上优质音乐培训机构及音乐人工作室。组织以合唱为重点的群众性音乐比赛活动,举办“合唱艺术歌会”,大力提高市民的欣赏趣味和鉴赏水平,厚植音乐土壤、浓厚音乐氛围。
  大力培育提升音乐消费。办好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东亚音乐节、阿拉音乐节,在此基础上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节;邀请国内外一流演出团体和音乐家来宁波演出,推动精品剧目驻场演出;以全省首个国家级城市中央休闲区宁波老外滩为龙头,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特色音乐文化街区建设。
  责任编辑:吴 剑
其他文献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一次传承历史的“宁神醒脑”,一次直面现实的“养元补钙”,一次面向未来的“强筋壮骨”,进一步将党性修养这一共产党人的“心学”,推向知行合一的境界。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学好修好“心学”,关键要处理好五组关系。  站与战。“站”,代表着立场和方向,体现了政治性。“战”,展现着精神风貌,体现了原则性和战斗性。正确处理好“站与战”的关系,事关党性修养之根本。要绝对忠诚、对标看齐。牢记
期刊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3年来,宁波以“项目”带动“改革全局”,以“落地”破除“改革漂浮”,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扎实推进了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项目落地见效。本期我们对全市11个改革项目进行了梳理,敬请关注。  根据省政府工作要求,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引导企业树立“单位资源占用产出论英雄”的理
期刊
镇海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其辖区内坐落着全国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和占地56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石油化工产业近年来逐步壮大,占全区工业总产值70%以上,由此带来的环境压力特别是有机废气排放量也逐渐加大。为此,镇海区将废气整治列为“清洁空气行动”的重要内容,并以技术引领、科学治污、创新服务为手段,切实提升废气整治的成效。自2011年以来,累计削减有机废气总
期刊
地处宁海郊区的黄坛中学在今年中考中脱颖而出,平均分跃居全县第4名,居农村学校首位。这是我市推行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可喜变化的一个缩影。2015年,在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公平指数排名中,宁波蝉联第一。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  一、两年2800多名校长、教师参加交流。从2014年起,宁波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
期刊
推行“四张清单一张网”是浙江省首创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2014年以来,宁波市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对推进政府自身改革的牵引和撬动作用,着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再造,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权力清单“瘦身”、责任清单“强身”,积极探索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力度,完善和提
期刊
2012年以来,针对投资审批程序繁杂、效率低下的难题,宁波市积极创新“6+1”“9+X”项目联合审批机制,设定“模拟审批+联合审批”快捷方式,打通“提前介入、上门服务”绿色通道,项目审批少一些投资审批的“繁文缛节”,多一些设身处地的“保姆服务”,群众可以“少跑路、多办事”。  一、实行“6+1”“9+X”会商会审和分级协调制度。2010年9月,成立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办理推进办公室,建立以“6+1”会
期刊
2013年以来,围绕建设“文化地标”、打造“精神家园”这一核心,按照“两堂五廊”建设要求和“五有三型”建设标准、“七个一”活动内容,宁波在全市农村大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启动打造文化礼堂,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微型党课”“我们的村晚”“天天演”以及甬剧、姚剧、走书等地方戏曲纷纷走进礼堂,成为百姓门前的“文化盛宴”。目前全市共建成800多家文化礼堂,建设数量和质量均位列全省前茅,有力提升了广
期刊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合力攻坚,探索创新,构建新模式、优化新体系、发挥新效益,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通过治“水”倒逼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清三河,形成河道水环境治理新机制。一是标本兼治“清三河”。综合运用截污纳管、清淤疏浚、换水活水、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等方式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1062公里,各县(市)区一大批黑臭河实现美丽蜕变。二是常态长效
期刊
宁波始终致力于推进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为核心的“三权到人(户)”改革,真正给农民权益下好“户口”,让权益跟着人(户)走。全面深化农村“三权”改革的要求,不断推进和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全面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我市从1993年起就探索将股份制引入
期刊
近年来,慈溪市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强化基础、稳定生产、主体培优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实践出了一条“生产基地园区化、法人主体合作化、产业功能多元化、全程服务社会化、产品安全优质化”的富有慈溪特色的“五化联动”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在2015年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慈溪市以86.87的高分名列全省第二,在省内树立起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先地位。  创新农业发展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