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抹新绿不期而遇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u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这是唐代诗人卢仝对抹茶的赞美。令和时代的最后一天,在京都宇治川边,喝完一碗自己亲手冲泡的抹茶,心中忽然会“滴答”一声,遗忘了时光。
  小城一抹治愈系的新绿
  偏爱京都,因为它将怀旧与现代结合地日常而不做作。第二次到京都,选择走得更远一些,去达成一个小小心愿——去宇治喝一碗有灵魂的抹茶。距京都只有十几分钟JR车程的宇治,是日本三大名茶产地之一,也是日本抹茶的故乡。无论是喝一碗纯正的日式茶,还是品尝茶点料理,都是抹茶控不可错过的朝圣地。
  来到宇治,发现这里一如日本小城的精巧。几乎一出车站,就能闻到一股独特的日式茶香,这就是抹茶的味道。这与我们在武夷山制茶季闻到的青苹果香气不同,少了花果的香甜,却更舔一分馨爽。很多专属于宇治的一抹治愈系绿色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走进平等院表参道,两旁基本都是100-300年的茶铺,抹茶甜品屋穿插其间,就好像进入“抹茶一条街”,越往里走,茶香越浓。
  这里不但吸引外国游客来打卡,日本本土居民也喜欢来游玩。闲逛的时候买上一支抹茶冰淇淋再合适不过,入口的一瞬,清香的抹茶味立刻充满口腔。用宇治抹茶制作的甜品和料理也很受欢迎,吸引众多饕客专门奔赴宇治历史悠久的老店,亲自领略宇治茶的魅力。
  吃着冰淇淋,慢悠悠走到了流淌过宇治的宇治川,日本人称小河流为“川”,河水哗哗流动的声音特别治愈。两岸大多保留着日式传统町屋,时不时有风吹过,河里有鸭子戏水。错过了樱花季,正值宇治的紫藤花盛放。似乎一年四季,在日本都能享受到花下品茶的浪漫与惬意。这一切仿佛美得不真实,但又能使你得心感受到绝对的真实。
  “和敬清寂”的日式茶道
  从古至今,敬奉香茗一直是接待宾客的高雅形式。随着遣唐使将茶叶传入日本,经当地人专研并形成了一套独特且完整的饮茶方式发扬至今,形成了“和敬清寂”的日式茶文化精髓。
  在宇治,有很多家抹茶老铺为游客开放抹茶道体验课程,采用预约制。提前托在日本的朋友预约了京都市营茶屋对凤庵的茶道体验,由懂日语的友人一同前往。日本人的时间观念很强,一定得按时到达以示尊重与认真。大部分茶师不会英文,但讲解配合手语交流能了解到八成要义。
  茶室大约有1 2平米,可同时容纳8名体验者,小巧雅致,古色古香,室内陈设有轴画、书法、古玩和插画等。据说这茶室中最神圣的地方叫壁龛,里面放置一个插有一朵小花的花瓶,中间挂一幅字画,字多为僧人禅语,画多为日本山水画,余白是最大的特色,表现出禅宗“无中生有”的思想。
  茶师身着和服以恭敬之心行礼,跟客人相互寒喧后开始煮水并准备茶具。在制作过程中会向沸水中加入一匙凉水,日本人最爱这水从沸腾敲击器皿到瞬间安静的过程,感觉整个人都静下来了。
  另外茶室的布置随着季节的更替有所不同,盛夏炎热则烧水的茶壶远离客人,到了寒冬时分,则会让客人靠近茶壶取暖。每年的3月和8月则会将茶室内的竹帘放下,之听其声,通过声音感受季节的变化。茶室内不设空调自然恒温,每当下午阳光透过明纸洒进茶室,便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充满仪式感的品茶过程
  以一道和篥子作为抹茶体验的开始,以中和接下来即将品尝抹茶的苦味。和菓子会根据季节来制作,色彩、食材都呼应当下,比如眼前这颗晶莹剔透的绿色和果子,内馅为抹茶绿豆沙,粉糯微甜。
  第一碗抹茶,由茶师“点”好直接奉与茶客饮用。茶碗到手,并非直接饮用,还有一定礼数讲究。茶师将碗壁内带有花纹图案的一面面向茶客递茶,茶客接过时,点头致意,需用左手托着碗底,右手扶着茶碗外侧,顺时针分两次转过180度,只为将茶碗最美的花纹给别人看。茶汤分三口半喝完,最后一口还必须伴着重重的啜茶声作为品茶结束的尾音,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再次顺时针转动茶碗侣0度,将空碗放置于面前。
  这种冲泡抹茶的方式就是“点茶”,抹茶汤比想象的苦一些。茶师说,好的抹茶是气味清香,入口会有茶香,喝完会有回甘。在京都和宇治吃了几次抹茶和抹茶甜点,有一个体会就是一一“点茶”闻起来清香,入口顺滑,一定会苦,但定会回甘,这种甘甜很持久。
  大约因为在国内吃到的抹茶制品都加了很多糖才没什么苦味。在日本吃到的抹茶甜点哪怕很甜,入口会有明显的粉末感与茶味,即使当下的甜味或者牛奶味会暂时盖过抹茶味,但一小会茶味就会回荡在口中,忍不住想吃下一口。而在国内吃过的抹茶甜点,要不就是茶香很浓,入口没有醇厚感,再好一点的有抹茶的味道和口感,但是完全没有回味。这大概也是日本抹茶的神奇之处了。
  “点”一碗有气质的好抹茶
  喝了一碗抹茶,就要开始亲自“点”抹茶了。茶师为每人端上一个小托盘,里面盛放着一小罐抹茶粉、一口茶碗、一把量勺、一个茶筅和一块洁净的方巾。第一步,必须清洁茶碗。倒入小半碗热水,用茶筅搅动清洗茶碗,滤掉水后以方巾擦拭干净。
  此时,茶师已备好大约80度的温水,用来点茶。用茶勺取2-3克抹茶粉放入碗中。取用时一定要慢,因为茶勺的头部很小,一勺就是1 9左右,一不小心就会洒落茶粉,所以也需要点茶人沉下心来完成。将90毫升温水缓缓倒入碗中(大约茶粉两三倍高度),左手握碗,右手握茶筅划圈使茶粉均匀化开,如有茶粉结块可用茶筅按开,搅的时候可以用茶筅贴在碗底柔力搅拌,直至结块完全打散。
  下一步,便是要把茶汤打出绵密的泡沫了。不少初学者在一开始点不出泡沫,再到后来只能点出大泡泡,反复练习之后最终才能点出比较绵厚的沫饽。经过实操之后,才知道点茶比想象的难多了。我费劲力气打了两分钟茶汤,也不過打出一层大而薄的稀疏泡沫。而熟练的茶师,只需要30秒就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茶汤作品。在茶师的点拨过后,明白点茶的关键在于,轻轻握住茶筅,用手腕的力量画“M”型搅打,茶筅不要接触碗底以便空气能更好进入。还有一个秘诀就是“快”,看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并不无道理。果然,按照茶师教授的方式,打出了茶汤上的一层比较绵密的泡沫,茶汤面上色泽因为覆盖泡沫也由原来的翠绿转为奶绿色,更加柔和。
  自己打的茶汤,得慢慢品味。抹茶量少,味苦而甘,色清而醇,但不至于苦涩得难以下口。想象如果在家闲暇时烧水点茶,大约会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没人打扰的小宇宙,非常惬意。 整个抹茶道体验的过程中,主人们动作优雅,即使是初次参加者也能轻松感受茶道的奥妙之处,不仅能愉快地喝到宇治茶的香气,还能品尝到点心。品茶过后闲逛庭院,会发现从庭院的一草一木不张扬也丝毫不落俗,一切都是恰到好处。
  对凤庵是日本非常古老的茶道馆,据说是宇治市为传播和传承日本茶道文化而建。无论是茶道馆周边环境,还是茶道艺术本身,都非常优雅唯美。想安静地品一回抹茶,感受多面文化的日本,抹茶茶道的体验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仅是图个新鲜,更重要的是还能在清幽庭院里,放慢被生活加快的脚步,剔除不愉快与压力,从慢节奏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生活。
  Tips
  抹茶与绿茶粉的差异
  其实日本荼也分绿茶、红茶、黑荼以及从中国引进的乌龙茶,就是在绿茶的世界,除了抹茶还有煎茶的存在。只是抹茶最为知名罢了。制作抹茶的茶叶的确是绿茶,但不是任何绿茶磨碎了就是抹茶粉。
  特定品种的绿茶茶树(菽北、朝日、朝露)在进行遮光种植后采摘,蒸青、干燥、石墨研磨等,最后制成抹茶。简单来说抹茶有别于一般绿茶粉主要在于三个关键:遮光种植(减少苦涩,增加茶香)、蒸青制作(保留茶叶颜色翠绿鲜亮)、石墨研磨成粉(更加细腻柔滑)。
  茶叶的清香主要来自“茶氨酸”,但是在茶树生长过程中,与阳光发生光合作用, “茶氨酸”会转化为“茶多酚”和“单宁”,茶叶变得苦涩。抹茶种植采用的遮光方式,是在茶叶生长过程中,用竹帘和草席覆盖在茶田上,减少茶叶直接与阳光接触,从而降低茶叶“茶多酚”和“单宁”含量。茶人精神,代代相传。
其他文献
刚入夏的时节,绽放了一季的烂漫鲜艳早己退去,大雨初霁后山间弥漫着浓厚的泥土气息。泥泞和衰败是种无奈,但道法自然,换来的却是季节更替的风土厚礼。新茶来了,坦洋村新一年的茶王也诞生了,续写着著名的中国红茶——坦洋工夫的不凡“功夫”。这一日,于坦洋村民宅里,品鉴一泡“茶王之作”。  一走进坦洋村,高岗锁雾,深谷凝云,屋舍古朴俨然,茗香清新四溢。喜欢到茶村的老宅子喝茶,因为可以喝到很多非市场化的私房茶,泡
期刊
4月10-11日,首届中国(广西)六堡茶斗茶大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表示,这是目前广西参赛茶样最多、茶叶品质最高、比赛权威度最高、审评专家阵容最强的…次比赛。  此次斗茶赛共有195个茶样参赛,分为现代工艺六堡茶、传统工艺六堡茶和珍稀鉴赏级茶三类共八组来评选,其分别为:现代工艺陈化时间1-4年、4-8年、8-12年,传统工艺陈化时间1-4年、4-8年、8- -12年,珍稀鉴
期刊
4月1 5日, “土楼故里”漳州南靖书洋镇茶旅文化节暨首届高山有机茶园开采节在洋顶岽茶园开幕。在活动现场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高山有机茶园的草长莺飞以及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来到海拔1050米的洋顶岽,这里常年云霧缭绕,站在静寂的山岭中,望草长莺飞,茶园垅垅,会萌生许多感想。或许,你在离茶树近一点的地方,会发现那些随风飘曳的叶子像是有灵魂的精灵,它们跳动着、舞动着、嬉戏着。  让杂草丛生  在活动当天,
期刊
茶叶的审评由于还是依赖人们的感官,所以被称作“感官审评”。这个感官审评并没有目的性的限制,不是限于核对某款茶叶的质量是否合乎被要求的标准,也不限于为茶叶订立市场上的等级。但是由于应用上几乎全是为核对质量等级或是等级排序而作,所以给人的印象是茶叶的审评在于鉴定茶叶的等级。  “评审在于鉴定茶叶等级”的这个认知有什么不对吗?这样的认知只呈现审评的一半功能而已。审评的另一半功能是“茶叶的欣赏”,但是大家
期刊
茶,中国人“开门七事”之一,它所扮演的角色经历了药用、食用(蔬菜羹汤)到饮用的嬗变,尤其是作为饮品,不仅演化出一门艺术,还升华到一种哲学。  科技的日新月异,观念的推陈出新,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也包括茶。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茶,绝不止于一枚造型优美、色香味独具的干枯“树叶”或是一盏借水而发的茶汤,而是以粉末、固体、气体等不同形态存在的茶。用法也打破了常规,服食、熏蒸、涂抹甚至穿戴,交叉渗
期刊
我们说第一道茶汤泡出后,就可以喝了,不要将之当作洗茶的水把茶汤倒掉。洗茶让人误会茶不卫生,茶叶应是一种品质稳定的干燥食品,一拿上手就该可泡饮,洗茶是多此一举动作,故会使人产生很多模煳联想。  问一些喝茶人:要洗茶吗?他们说可以不洗。但是轮到他们泡茶了他们还是洗;他们说:不洗不放心。答日不放心农药残留、细菌、发霉、灰尘等发生在茶叶的状况。再问这样冲一下就能消灭不好东西就能喝了吗?他们说:我知道是洗不
期刊
2007年下半年的时候,国内普洱茶市场并不像今天这般繁荣。圈内的过来人在今天提到那一年仍然感慨不已,并心照不宣:走到现在大家都挺不容易的。熬过来的茶商很像在江河里逆流而上并成功生存下来的湟鱼,虽然201 0年之后市场又经历了一些盘整,但都没像2007年左右那般激荡。吴明宪是这一波茶商中比较从容而淡定的一位。  和他相熟的厦门茶商和闽南的资深茶友一提起吴明宪都会点赞,“老吴是厦门普洱茶圈绕不开的一位
期刊
五月维夏,天朗气清,绿树浓阴。值此晴日凉风,怀安山居古器修复手作展于厦门岛面众。展览以器呈品,以器为友,以器为藏,以器为乐,邀诸位赏古器物色之美,体缮造之心,品物外之趣。  怀安山居立志于古器修复手作,以传统手工艺,结合当下审美情感而造物。其坐落于福州淮安,此地曾是宋元明三季的古物窑址重迹,同时也为闽郡的土子文化承载之地,望沾染古之灵气,故而沿用淮安之音,改今“淮”于“怀”,为斋号名。  怀安山居
期刊
能够定义拂石轩的,不是“茶美术”这一主题,也不是陈设其中的某件家具和茶器,而是来自珍珍心底“想要每天有一杯好茶喝”的愿望。这个愿望由内而外,极简且强烈。  在决定创办拂石轩的那段时间, “它该是个什么样的空间”的问题应该没少在主人卢珍珍的脑海里反复。  好一口茶,自从2009年开起茶叶店之后,这个原本只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在她身上生长起来,也曾一度因为小女生的爱好与现实的冲撞而怀疑、退缩,却都在喜欢的
期刊
我们在茶道学习的路径上碰到许多内容,其中一些是必须得学而且要学个百分百的完整学科,如:识茶、品评、泡茶、茶法、茶会、茶道艺术、纯茶道、茶道思想等,另一些属于别的领域但与茶道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学个百分之八十、五十或二十即可,如制茶、种茶、茶史、茶医药、茶器、空间設计、插花、音乐等。茶道学习者别老是用别人的专业来吓唬自己,要钻进别人的领域拾人牙慧,反而忘记自己的专业。茶道的学问在于茶道精神、茶道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