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本研究分析了部分课堂对待学生“错误”的3种典型现象,并以新课教学为例,探讨了在实际教学中,撇开生硬的纠正,通过合理引导或设置,把学生的“错误”演变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让错误成为一种经历、一种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对新课概念的学习。 关键词:错误资源;新课教学;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8-0067-3 在物理学习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有趣的点》课堂教学中强调,基本点轻轻起笔顿笔收,变化点位置不同点会变,组合点不拥不挤相呼应。整节课“书中有法,法中求变”,落实了写字指导,彰显了书法教育,体现了生本理念。 【关键词】书法教学;点;课堂实录;评析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0-0077-04 【作者简介】李珊珊,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江苏镇江,212
摘要:本文以“伏安法测电阻”为例,用“三助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并对该课堂教学案例进行了反思,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和群体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三助式”教学模式;课例分析;伏安法测电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28-3 目前我区正在进行“三助式”教学的探索实践。三助即学生自助,生生
[摘要]中央路小学的学生,生长在“互联网 ”时代的“新新儿童”,为何会爱上“书法”这项传统的、沉静的学习活动?或许得益于近年来学校以培育儿童“书法核心素养”为旨归,创意建构了“立体、多元、整合”的独特课程范式,初步形成了中华书法文化融入课程的实现方式:融于课程设计,为儿童建构“汉字魔方”课程;融于课程实施,让儿童期待“笔尖上的旅行”;融于课程文化,领儿童走向“诗与远方的田野”。 [关键词]书法文
摘 要:“牛顿第三定律”在力学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教材有关“牛顿第三定律”的编写与旧教材存在较大不同。对人教版新旧两版教材中的“牛顿第三定律”进行比较,发现新版教材的章节结构、教学逻辑、具体内容都做了调整和优化,更注重知识的统一性、层次性和科学性,重视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 关键词: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比较分析;高中物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7
摘 要:要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必须充分把握学科特质,了解“单元设计”的意图,将课时设计进行前后联系,从而整体把握知识的建构过程。尤其是在初三复习课中,需要以此为基础建立“目标—学习—评价”三位一体的学习架构,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单元设计;初三物理复习;学习架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11-0019-5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全
2007年9月1日,IBM公司的科学家们在美国《科学》杂志宣布了两项原子尺度的科学突破:第一项是在了解单个原子保持一定的磁方向、从而使其具备适合未来数据存储应用的能力方面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第二项是一个分子内不同原子之间及不同分子彼此之间的一个逻辑开关,它们是分子计算机的潜在构造单元。这两项重大突破为研制原子尺度的结构和装置奠定了基础。 虽然这两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的最终应用与实践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 要】经典汉隶风格多样,且每类皆有一定历史地位。暂不论论者所在阶层、所持理论之高低,但《礼器碑》的“君子象”历来为士人所重。其瘦劲风骨给隶书学习者在线条质量的提升上能带来多面提升的启示。 【关键词】瘦劲;笔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5-0013-03 【作者简介】庆旭,江苏省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苏州,21
作者简介:陈宗荣,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物理学科教研员,福建省物理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研员,福建省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厦门市物理学会副秘书长、厦门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厦门市高中新课程指导组成员、市初中物理学科指导组组长、市名师讲学团成员。近几年主编或参与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情景要素教学资源库·物理》、《初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物理学科知识
摘 要:学习是获得体验感悟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从事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发生与能力培养相关的行为,然后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和深化,成为他们学习素质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只是关注学生在该过程中所获得的结论。在过程中体验,在思考中领悟,自觉、主动、有效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过程;体验;思考;领悟;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李叔同,幼名成蹊,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意。谱名文涛,字息霜。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早年留学日本,回国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他的一生,充满着诗意和神秘色彩,以出家为界,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出家前,他是名扬四海的风流才子,“二十文章惊海内”,会书法、会作画、会写诗、会填词、会篆刻、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