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书面纠正反馈能够有效的提高英语写作的准确性,但国内很少有人探究一种创新型的纠正反馈-动态纠正反馈对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种创新型的纠正反馈即动态纠正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准确性的影响,以传统书面纠正反馈中的直接纠正反馈为对照组,接受动态纠正反馈的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前后测方式对某高校大二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准确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写作准确性均有明显提高,但接受动态纠正反馈组的学生写作准确性的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动态纠正反馈;写作准确性
【作者简介】杨婷婷(1992- ),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论研究。
动态纠正反馈是由Harshorn,Evans(2008)等人为了来提高二语学习者的写作正确性在Dekeysers(2007)技能习得理论基础上提出来一种反馈策略,此策略是基于纠正反馈是有意义的、及时的、恒定的和可操作的这四条主要原则为主的,采用以动态过程为导向的研究范式,通过撰写、反馈、修改、再反馈、再修改和再反馈6 个阶段的一种循环往复方式来改善写作的准确性及整体写作水平。自从这个创新型反馈方式被提出后,研究者们(Lee 2009,Harshorn,2010,Anita Lashkarian,2014)相继对动态WCF功效的进行了测试,研究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本研究在此基础旨在探究动态纠正反馈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准确性的效用。
1.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动态纠正反馈能否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语言的准确性?
(2)动态纠正反馈和直接纠正反馈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语言的准确性中哪类反馈更有效?
2.受试。受试是某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二年级一个班的31名学生,其中实验组(接受动态纠正反馈的学生)为15人,对照组(接受直接纠正反馈)为16人。在参加本实验之前,他们已经参加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其中有25名通过此测试,根据此标准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可以被认为是中等水平。两组学生为同一个教师授课,教学计划,使用教材和任课课时均相同。
3.实验设计。本研究受试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和实验结束后会进行30分钟写作的前后测,对实验组(n=15)进行动态纠正反馈,对照组(n=16)照常接受原来课堂常用的直接反馈,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学生前后测的写作正确性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4.实验步骤。本研究历时一个学期(16周),每周都有50分钟课时,在实验前一周会对教师和实验组学生进行动态纠正反馈的培训和讲解,学生每节课都要求写不同题目的小作文,具体程序如下:(1)要求学生在每节写作课开始时写一个10分钟的段落形式的小作文。(2)老师收集初稿后,并用下划线和错误符号(Hartshorn,2010)标注作文中的词汇或句法错误,并对作文的内容给出评语; 作文的评分标准是语言准确性占75%,内容占25%,然后将反馈后的作文返回给学生。(3)要求学生在统计表上按错误类型记录自己的错误数量并在错误日志记录语言错误类型,然后对作文中每处语言错误和内容方面做出修改和编辑。(4)教师收回学生的修改稿,并对学生修改稿中没有改对的加以修正;并将修改过的作文再次发回给学生,直到学生修改正确为止,对于反馈两次以上还没有修改正确的高频语言错误老师会进行班级集中讲解讨论。同时给学生一个新题目,要求写一篇新作文,如此循环。需要说明的是,对照组只接受了原来课堂一直使用的一次性直接反馈即在错误处划线,并给出正确的的表达形式,不进行循环往复的反馈,本实验如此设计的依据是想检测动态纠正反馈的效用及进一步探究不同形式的反馈和修改对写作准确性的的影响。
5.测试工具。本研究测试工具主要包括:30分钟作文的前后测,无错分句数比率来计算写作语言准确性的成绩。
(1)30分钟的写作任务(字数在250字以内)。前后测写作题材均为议论文,话题难易程度相同,写作材料采用所实验高校英语专业2年级英语写作教材(第二册)人教版。
(2)写作语言准确性的评价。本研究采用的写作语言准确性评价是根据Evans,Hartshorn,Cox,和 Martin 等 (2014)推荐的无错分句比率即用无错分句数与总分句数的比率来计算写作语言准确性,由Wolf-Quintero et al’s (1998)提出并检验其信效度,对无错分句的定义是写作中没有语法错误词汇错误或机械错误等,对分句的定义以Biber,(1999,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为标准的。
6.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对两组学生的相同前侧和后侧,用SPSS 17.0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前后测作文均由两名受过培训的有经验的中国写作教师与两名美国写作外教进行评分,一中一外评分人进行盲评无错分句数,另两位评分人计算总分句数,每位受试的写作准确性的最终得分取评分人所给分数的平均值。
在实施实验的前两天,本研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前测,实验组学生写作准确性平均分为0.54,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分为0.55,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p值为0.61,远大于0.05,说明两组学生接受实验前的英语写作准确性没有显著差异。
为了探究动态纠正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的准确性的功效,本研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比较两组学生前测与后测准确性成绩。如表4所示,实验组学生(接受動态纠正反馈组学生)的写作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其后测平均分为0.68,前侧平均分为0.54,且对照组的学生在前后测比较中发现,其写作准确性的平均分也有提高(前侧=0.55,后测=0.62)。 从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示,两组学生的写作准确性均有明显的提高,实验组(接受动态纠正反馈)在前后测比较中,学生写作准确性具有显著差异(p=0.00),远小于0.05,对直接纠正反馈组在前后测比较,学生写作准确性也具有显著差异(P=0.00),两组p值都远小于0.05,说明无论动态纠正反馈还是直接纠正反馈都对学生写作产生显著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测两类反馈哪类更有效,本实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反馈的后测进行统计分析。
如表5所示,对比两组学生后测写作准确性的平均分,接受动态纠错反馈组的均值为0.68,标准差为0.61,而接受直接纠错反馈组的均值为0.62,标准差为0.66,p值为0.014,小于0.05,说明经过本实验后两组学生在写作准确性上有显著差异,且动态纠正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准确性影响比直接纠正反馈更显著即动态纠正反馈更够有效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准确性。本实验结果与Evans 和Hartshorn(2010)实验结果一致,其也证实Hartshorn的观点即动态纠正反馈比传统纠错反馈更能对学生的写作正确性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探索了一种创新型纠正反馈-动态纠正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准确性的影响,以直接纠正反馈为对照组,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反馈方式均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但动态纠正反馈对提高学生写作准确性的作用更显著。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验组和对照組样本较小,实验周期不够长。未来的研究可扩大取样的范围,测试动态纠正反馈的长期效用。
参考文献:
[1]Anita Lashkarian.(2014).The Effect of Dynamic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on Iranian Elementary Learners’ Wri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关键词】动态纠正反馈;写作准确性
【作者简介】杨婷婷(1992- ),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论研究。
一、研究背景
动态纠正反馈是由Harshorn,Evans(2008)等人为了来提高二语学习者的写作正确性在Dekeysers(2007)技能习得理论基础上提出来一种反馈策略,此策略是基于纠正反馈是有意义的、及时的、恒定的和可操作的这四条主要原则为主的,采用以动态过程为导向的研究范式,通过撰写、反馈、修改、再反馈、再修改和再反馈6 个阶段的一种循环往复方式来改善写作的准确性及整体写作水平。自从这个创新型反馈方式被提出后,研究者们(Lee 2009,Harshorn,2010,Anita Lashkarian,2014)相继对动态WCF功效的进行了测试,研究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本研究在此基础旨在探究动态纠正反馈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准确性的效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动态纠正反馈能否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语言的准确性?
(2)动态纠正反馈和直接纠正反馈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语言的准确性中哪类反馈更有效?
2.受试。受试是某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二年级一个班的31名学生,其中实验组(接受动态纠正反馈的学生)为15人,对照组(接受直接纠正反馈)为16人。在参加本实验之前,他们已经参加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其中有25名通过此测试,根据此标准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可以被认为是中等水平。两组学生为同一个教师授课,教学计划,使用教材和任课课时均相同。
3.实验设计。本研究受试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和实验结束后会进行30分钟写作的前后测,对实验组(n=15)进行动态纠正反馈,对照组(n=16)照常接受原来课堂常用的直接反馈,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学生前后测的写作正确性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4.实验步骤。本研究历时一个学期(16周),每周都有50分钟课时,在实验前一周会对教师和实验组学生进行动态纠正反馈的培训和讲解,学生每节课都要求写不同题目的小作文,具体程序如下:(1)要求学生在每节写作课开始时写一个10分钟的段落形式的小作文。(2)老师收集初稿后,并用下划线和错误符号(Hartshorn,2010)标注作文中的词汇或句法错误,并对作文的内容给出评语; 作文的评分标准是语言准确性占75%,内容占25%,然后将反馈后的作文返回给学生。(3)要求学生在统计表上按错误类型记录自己的错误数量并在错误日志记录语言错误类型,然后对作文中每处语言错误和内容方面做出修改和编辑。(4)教师收回学生的修改稿,并对学生修改稿中没有改对的加以修正;并将修改过的作文再次发回给学生,直到学生修改正确为止,对于反馈两次以上还没有修改正确的高频语言错误老师会进行班级集中讲解讨论。同时给学生一个新题目,要求写一篇新作文,如此循环。需要说明的是,对照组只接受了原来课堂一直使用的一次性直接反馈即在错误处划线,并给出正确的的表达形式,不进行循环往复的反馈,本实验如此设计的依据是想检测动态纠正反馈的效用及进一步探究不同形式的反馈和修改对写作准确性的的影响。
5.测试工具。本研究测试工具主要包括:30分钟作文的前后测,无错分句数比率来计算写作语言准确性的成绩。
(1)30分钟的写作任务(字数在250字以内)。前后测写作题材均为议论文,话题难易程度相同,写作材料采用所实验高校英语专业2年级英语写作教材(第二册)人教版。
(2)写作语言准确性的评价。本研究采用的写作语言准确性评价是根据Evans,Hartshorn,Cox,和 Martin 等 (2014)推荐的无错分句比率即用无错分句数与总分句数的比率来计算写作语言准确性,由Wolf-Quintero et al’s (1998)提出并检验其信效度,对无错分句的定义是写作中没有语法错误词汇错误或机械错误等,对分句的定义以Biber,(1999,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为标准的。
6.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对两组学生的相同前侧和后侧,用SPSS 17.0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前后测作文均由两名受过培训的有经验的中国写作教师与两名美国写作外教进行评分,一中一外评分人进行盲评无错分句数,另两位评分人计算总分句数,每位受试的写作准确性的最终得分取评分人所给分数的平均值。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在实施实验的前两天,本研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前测,实验组学生写作准确性平均分为0.54,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分为0.55,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p值为0.61,远大于0.05,说明两组学生接受实验前的英语写作准确性没有显著差异。
为了探究动态纠正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的准确性的功效,本研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比较两组学生前测与后测准确性成绩。如表4所示,实验组学生(接受動态纠正反馈组学生)的写作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其后测平均分为0.68,前侧平均分为0.54,且对照组的学生在前后测比较中发现,其写作准确性的平均分也有提高(前侧=0.55,后测=0.62)。 从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所示,两组学生的写作准确性均有明显的提高,实验组(接受动态纠正反馈)在前后测比较中,学生写作准确性具有显著差异(p=0.00),远小于0.05,对直接纠正反馈组在前后测比较,学生写作准确性也具有显著差异(P=0.00),两组p值都远小于0.05,说明无论动态纠正反馈还是直接纠正反馈都对学生写作产生显著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测两类反馈哪类更有效,本实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反馈的后测进行统计分析。
如表5所示,对比两组学生后测写作准确性的平均分,接受动态纠错反馈组的均值为0.68,标准差为0.61,而接受直接纠错反馈组的均值为0.62,标准差为0.66,p值为0.014,小于0.05,说明经过本实验后两组学生在写作准确性上有显著差异,且动态纠正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准确性影响比直接纠正反馈更显著即动态纠正反馈更够有效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准确性。本实验结果与Evans 和Hartshorn(2010)实验结果一致,其也证实Hartshorn的观点即动态纠正反馈比传统纠错反馈更能对学生的写作正确性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论
本文探索了一种创新型纠正反馈-动态纠正反馈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准确性的影响,以直接纠正反馈为对照组,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反馈方式均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但动态纠正反馈对提高学生写作准确性的作用更显著。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验组和对照組样本较小,实验周期不够长。未来的研究可扩大取样的范围,测试动态纠正反馈的长期效用。
参考文献:
[1]Anita Lashkarian.(2014).The Effect of Dynamic Written Corrective Feedback on Iranian Elementary Learners’ Wri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