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在昆召开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e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0日上午,云南省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议在昆明召开。在昆明主会场,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传达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全省教育系统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卫星主持会议,并就全省如何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作了部署和动员。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在昆高等院校主要领导,昆明市教育局及所辖四城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在昆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还在各州(市)、县(市、区)设立了分会场。全省参加会议的总人数约有5000人。
  罗崇敏在会上传达了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了总结讲话。胡锦涛指出,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教育工作经验,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动员全党全社会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胡锦涛就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出5项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五是必须重视教育质量。
  ——温家宝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央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主要考虑和确定的教育工作方针。特别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谋划教育改革发展。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温家宝特别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温家宝对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第一,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第二,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第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第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刘延东在总结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温家宝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领会中央战略部署和任务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她特别强调,要科学把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优先发展和服务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促进公平和注重效率的关系;正确处理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的关系;正确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正确处理立足国情和面向世界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关系。各地区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科学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抓紧启动重大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
  就如何贯彻会议精神,罗崇敏强调:一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通过传达学习和贯彻会议精神,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优先发展战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和使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不动摇,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两大重点,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两大保障;要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各项保障措施,认真落实重大项目和重点改革试点任务,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要更新观念,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形成富有特色、符合规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要凝智聚力,将国家发展教育的意志和云南人民对教育的期盼作为全民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共谋教育大计,谱写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二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谋划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新蓝图。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教育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对接受教育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与人民群众对接受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是我省教育的基本矛盾。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认真谋划我省乃至各州市和县(市、区)未来教育的发展。三是求真务实,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加速度、扩规模、调结构、转方式、强管理、提质量的教育发展战略,全面加强现代教育理念建设、教育体系建设、教育体制建设、教育价值建设、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现代管理和领导教育的能力建设,扎扎实实抓好“两基”迎国检、做好云南教育在“桥头堡”建设中的规划和实施、扎实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狠抓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全面加强学校的现代管理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实推进素质教育等10项工作。
  就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卫星在讲话中强调:一是要尽快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和领会。各地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要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二是要加快制定完善《云南教育规划纲要》,尽快启动《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为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省拟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目前,该项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初稿已经成形,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云南教育实际,广泛征求意见,不断进行修订,尽快上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省科教领导小组会审定,印发出台。三是推动云南教育“桥头堡”建设。要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战略的实施,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的教育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国际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枢纽。构建内外联动、平等互信,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开放型教育体系,形成符合“桥头堡战略”的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教育模式。四是认真落实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经过积极争取,国家已经批准我省在“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以政府为主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办学模式;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云南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改革;探索扩大师范生免费教育;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等9大项目方面开展试点,以教育改革试点推动教育事业整体发展,以教育的发展推动云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作出示范。五是强化措施,确保通过“两基”国检。为夯实教育基础设施,下一步要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按学校标准配套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移动、电信、联通等信息资源,搭建全方位、全社会共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创新性模式,大力推进云南教育信息化,夯实教育硬件和软件,推进“两基”迎国检工作。
其他文献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虚的。”踏上三尺讲台,也就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边疆教育工作者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但也就是这平凡的岗位和无声的奉献,诠释了绿叶的精彩价值。  2003年我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了宁蒗县民族中学。每当见到当地的学生,大冬天仍用冷水洗脸,七八十人
期刊
宁蒗县于2002年开始“两基”攻坚,红旗中学作为试点学校于2002年率先在原红旗乡(现已并入大兴镇)范围进行“普九”攻坚。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筹有力,红旗中学在“两基”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2004年5月,在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的组织下,在红旗中学召开了一次“两基”工作经验交流会,红旗中学在抓“两基”、促教改,控辍保学、提质增效方面的一些经验得到认可和推广。学校的各项“两基”
期刊
近年来,红河州建水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不断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小学向村委会集中”的总体思路,以及“实事求是,相对集中,宜并则并,需增则增”的原则,稳健推进“一师一校”办学点撤并工作,不断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工作的力度,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但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要冷静思考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
期刊
据新华社报道,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正式颁布实施。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发展,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始终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全社会共同努
期刊
教育50年巨变    新中国成立前,丽江市宁蒗县几乎没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1951年创办第一所省立小学,1957年开办第一所初级中学,1972年开始兴办高中教育,其间又经历了“十年内乱”的冲击,致使本来就起步晚、起步低的民族教育事业陷入办学条件差、教师综合素质低、教学质量差的困境。  宁蒗彝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全县2007年末总人口24.8万人。宁蒗的县情特点可以概括为“山、少、偏
期刊
位于泸沽湖南端的宁蒗县,属国家级特困县。这里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发展长期滞后。直到1957年,宁蒗县才创建起了第一所初级中学——宁蒗中学,1972年,宁蒗中学更名为宁蒗县第一中学,并首次招收高中班,宁蒗高中教育由此起步。  尽管宁蒗的教育事业起步晚、起点低,但5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宁蒗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形势喜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蒗县委、县政府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出发,
期刊
扩大优质资源 促进均衡发展  本刊讯(记者李配亮)7月20日下午,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座谈会在省教育厅召开,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省教育厅副厅长和福生、邹平、王建颖与省发改委收费处、昆明市教育局、盘龙区教育局等单位和在昆各有关高校、中小学负责人就如何扩大云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进行了座谈。  “我认为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要有指导性意见”。“我认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不是短期内就能
期刊
他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创了小凉山民族教育的一片新天地,在宁蒗教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做过拓荒者,住过临时搭建的窝棚,当过校长和教育局副局长,一路艰辛和坎坷,而今身为教育局局长的他正在为小凉山教育的美好明天绘制蓝图。  他就是丽江市宁蒗县教育局局长杨锋元。    他用忠心、诚心、爱心构筑人生第一座里程碑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是杨锋元从事教育的座右铭。 
期刊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全省所有县的“两基”工作经过验收后,国家教育督导团要对县级政府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这是国家依法对县级行政区域内“两基”水平的验收和认定。省政府已确定今年为云南省“两基”迎接国检年,并于4月7日召开了全省的动员会议,秦光荣省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今天,县政府组织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省“两基”迎国检动员会议精神,进一步查找差距,明确职责,强化措施,
期刊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滇东南门户,居住着11种民族共3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6.7%,全州山区、半山区占97%,集老、少、边、穷于一体。至今全州8个县均属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 631所,在校大中小学生660 152人,在编教职工4万多人。全州财政年收入仅17.3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2 379元,居全省人均纯收入的末位。  以这样的条件办教育,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