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的发展战略,其目标就是将适用于时代环境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建立起来,不仅可以促进经济要素的有序流动,而且还提高了资源配置,通过经济要素的自由运行而实现市场深度融合。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的科学内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作为中国发展的新战略,“一带一路”发展的方式与有效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内涵
“一带一路”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使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也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首先,“一带一路”将“丝绸之路”从地理范畴提升为精神理念。“丝绸之路”是国际化贸易通道,不仅促进了东方经济的繁荣、西方经济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与互通。“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一种研究理论的象征,被赋予了勇于探索的含义、代表着不同文化的融合。
下面我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刻诠释“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刻内涵。
一、究竟什么是“一带一路”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我听过很多,大会报告也反复强调,但是具体“一带一路”是什么在此之前,我的确没有真正了解过。
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带一路”那就是“互联互通”。“一带一路”首先是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其核心词是互联互通—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鲜明体现21世纪的特色。初步统计,“一带一路”将涉及64个国家(不含中国)约900个项目,投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2016年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基础设施开工,沿线形成共识。2024年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沿线国家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通往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安全畅通。2049年,建成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五通”基本实现。
二、为什么建设“一带一路”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带一路”修订内陆文明从属于海洋文明、东方从属于西方中心论,重塑均衡、包容的全球化文明,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人类文明中心地带。当今时代,技术与信息的不对称及其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设计,形成巨大的信息壁垒和数字鸿沟,这是导致当今世界貧富差距、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这便有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互联互通,其提出标志着中国以传统的“平天下”理想激活了全球化时代“通天下”使命。(互联互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关键在于超越西方,超越地缘政治,超越近代,从而面向世界,面向全球化,面向未来。
三、如何建设“一带一路”
建设“一带一路”,周边仍是首要。周边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边国家,首要受益对象也是周边国家。丝绸之路精神在周边的落地体现在“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塑造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更好地培育周边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有利条件和历史机遇主要有:我国与沿线国家政治外交关系总体良好,为共建“一带一路”奠定较深厚的合作基础。“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沿线国家加快发展本国经济的利益诉求,为沿线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共创繁荣开启了新的机遇期。目前看,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现有的合作机制趋向成熟稳定,现有的合作基础也越来越稳固扎实,这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强大助力。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唐爽,1994年生,女,辽宁大学2017(经济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策性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39-5
[2]梁馨月.“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探讨[J].中国市场,2017(3):16-17.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内涵
“一带一路”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使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也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首先,“一带一路”将“丝绸之路”从地理范畴提升为精神理念。“丝绸之路”是国际化贸易通道,不仅促进了东方经济的繁荣、西方经济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与互通。“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一种研究理论的象征,被赋予了勇于探索的含义、代表着不同文化的融合。
下面我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刻诠释“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刻内涵。
一、究竟什么是“一带一路”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我听过很多,大会报告也反复强调,但是具体“一带一路”是什么在此之前,我的确没有真正了解过。
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带一路”那就是“互联互通”。“一带一路”首先是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其核心词是互联互通—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鲜明体现21世纪的特色。初步统计,“一带一路”将涉及64个国家(不含中国)约900个项目,投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2016年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基础设施开工,沿线形成共识。2024年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沿线国家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通往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安全畅通。2049年,建成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五通”基本实现。
二、为什么建设“一带一路”
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带一路”修订内陆文明从属于海洋文明、东方从属于西方中心论,重塑均衡、包容的全球化文明,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人类文明中心地带。当今时代,技术与信息的不对称及其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设计,形成巨大的信息壁垒和数字鸿沟,这是导致当今世界貧富差距、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这便有了“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互联互通,其提出标志着中国以传统的“平天下”理想激活了全球化时代“通天下”使命。(互联互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关键在于超越西方,超越地缘政治,超越近代,从而面向世界,面向全球化,面向未来。
三、如何建设“一带一路”
建设“一带一路”,周边仍是首要。周边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要合作伙伴是周边国家,首要受益对象也是周边国家。丝绸之路精神在周边的落地体现在“亲诚惠容”外交理念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塑造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更好地培育周边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有利条件和历史机遇主要有:我国与沿线国家政治外交关系总体良好,为共建“一带一路”奠定较深厚的合作基础。“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沿线国家加快发展本国经济的利益诉求,为沿线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共创繁荣开启了新的机遇期。目前看,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现有的合作机制趋向成熟稳定,现有的合作基础也越来越稳固扎实,这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强大助力。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唐爽,1994年生,女,辽宁大学2017(经济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策性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39-5
[2]梁馨月.“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探讨[J].中国市场,2017(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