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文在英文写作中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国内英语的学习者来说,中式英文的现象较普遍存在于写作或口语表达中,这是不可取的。本文主要以广东培正学院大二学生为参考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搜集、阅读相关资料及向学校外教请教等方式,从词汇、句子、思维与文化这几个角度研究并分析民办高校大二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存在的中式英语现象的特点,从而了解英文写作中中式英语的使用现状,并在对照原句表达的基础上提出写作中规避使用中式英语的方法策略。
  一、中式英语定义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和干扰,形成了一种固有的中式思维,因此在语言表达及语法运用上与英语的表达逻辑上大相径庭的语言现象。
  二、中式英语在英语写作中的特点
  据此中式英文的定义,本文从广东培正学院大二学生(非英语专业)的英文写作中搜集了120条英文的表达,请教外教并询问其对写作中使用中式英语的意见。修改完句子后,通过上网搜索和查阅书籍资料,再结合句子分析了中式英语在英语写作中的特点如下:
  (一)词汇层面
  在词汇应用中,中式英语的几种基本形式有:用词不当、用词累赘、搭配不当。
  1.用词不当
  由于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先入为主的将单词直接翻译成中文,而没有对其英文解释进行深入探究,对英语词汇的含义理解得不够透彻,导致在英语写作中会将该词汇与其近义词混淆,从而出现词汇误用的现象。如:In such circumstances, perhaps it will strengthen law enforcement for the police. 这里的“strengthen”就是犯了用词不当的错误。根据其英文解释,可以知道其意思是“to become stronger; to make somebody/something stronger”,由此可看出“strengthen”侧重身体和物方面的健康以及关系的巩固,而“enhance”的英文解释为“to increase or further improve the good quality, value or status of somebody/something”,由此看出“enhance”侧重指增加价值、信任、关系、魅力或声望等使人或物具有超乎寻常的吸引力,故应用“enhance”。因此该句应该为:In such circumstances, perhaps it will enhance law enforcement for the police.
  2.用词累赘
  学生在进行汉语写作时,为了凸显文采,会加入许多的修饰语,但英语写作力求简洁明了,使用过多的修饰语不符合英语国家的写作习惯。在对广东培正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都会习惯性地先用汉语将写作内容想好,再逐字逐句地翻译成英文,因此对于在英语写作中,句子中使用过多修饰词的这一现象是很常见的。
  用词累赘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
  (1)过度使用“the ... of”结构。学生在進行英语写作时想表达“...的...”时经常会用到“the ... of”的结构。如“He stood near the door of the car.”,该句中“the door of the car”可直接用“the car door”表示。
  (2)过度使用修饰语。如“Many people have various views.”中,“people”包含了“many”的意思,因此无需用“many”修饰“people”。
  (3)过度使用使役动词“let”或“make”。如“It is easy to let lawless people use it to commit crime.”,该句中过度使用了“let”导致句子有歧义,应改为“People commit crime when there are no laws.”。
  3.搭配不当
  英语中,有很多固定搭配,词与词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多数情况下英语固定搭配与中文的搭配不一致,而绝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都会直接想到什么就迅速逐字逐词翻译成句,因此,这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
  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介词搭配不当、形容词搭配不当、副词搭配不当和动词搭配不当。如“I do not think this price is suitable for me.”,该句中想表达“我认为这个价格不合适。”但在英语中“suitable”最常见的用法是以否定的形式出现在告示或通知中,如:This book is not suitable for students.这部影片不适合学生。因此该句可改为:I do not think this price is right.。
  又如想表达“我从未去过这里。”时,用“I have not been there until now.”是错误的,因为“until now”指以前没去过,现在是第一次去,因此“until now”应改为“so far”。
  (二)句子层面
  句子层面中,中式英语的几种基本形式有: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和语法问题。
  1.语序不当
  语序指的是句子各个成分的排列顺序。在句子中,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的排列与中文基本相同,而定语、状语等修辞语的位置却差别很大,如英语的状语往往放在动词之后,而汉语则是放在动词之前。在英语表达中,语序不当容易造成句子的意思模糊、混淆、不合逻辑,同时也会影响句子的流畅度。
  如:We met in the last time is February 12th.这里中文的意思是我们见面的最后一次时间是在二月十二号,根据后面的时间可知,“in the last time”是主语,而“we met”是定语来修饰“time”, 因此应该把定语放在名词的后面变为:The last time we met was February 12th.这样子,句子的意思也变得一目了然。   2.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子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了句子结构的混乱。如:This is a company which can let people work and is a place to product.句中“This is a company which…”和“This is a place to…”这两个句子都可以单独使用,但现在两个类型的句子同时放在一个句子里,就显得这个句子结构混乱,应该改为:“This is a company which people work.”或“This is a place to produce.”。
  3.语法问题
  在中式英语的句子中,常出现主谓不一致、时态与语态的误用及短语搭配不当的现象,导致句子与整篇文章格格不入,大大降低了文章整体的和谐性。如:But he give me a sense of security. 句子表示的是过去式,那么“give”应该变成其过去式“gave”.再如这句“His behavior make his mother feel silly.”里面的“His behavior”是屬于第三人称单数,所以动词“make”应变成其相对应的形式“makes”。
  (三)思维和文化层面
  思维层面的中式英语事实上就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用中文思维套用到英语写作当中,忽略了中英思维的差异从而导致英语写作中结构混乱。直接翻译、角度不同和特定词语用法是思维和文化差异成因致使中式英语的错误使用的主要原因。
  1.直接翻译。
  我校大多数学生用固有的中文写作思维直接把汉字意思直译成对应英文单词,不顾及英语的语序,语法是否正确,只有大概意思对了就算了。
  如在这一句中“First, policeman carrying guns can maintain social order and clam citizen's minds. ”其中的“clam citizen's minds”直译为中文是“平复民众的心”,在中文写作思维上并无错误,但是相对地英文正确表达应该是“calm citizens”。由此可见,根深蒂固的中文思维对中式英文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在日常对话或是写作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中式英语。又如“Technology can make the creativity of human beings much easier to carry out. ”中,原文上表达的是“科技可以使……”,若直译成以上句子,can是多余使用的单词,而且在英语句子加上can是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
  2.英文表达请求会用委婉的语气如“would like”,而中式英语则用“want”。
  中国人在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向或愿望时,往往会用“我想……”或“我需要……”,多数会从个人的角度来表达自我愿望,这样导致语气较强,而且会令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而西方人则多用委婉语气表达其意向,因为在他们看来,“I want…”是语气强烈,并且有冒犯到他人的用语,因此西方人会偏向“I would like…”或者“Please can you…”等委婉请求的语句。
  如我校法学院某同学写的一个句子:“I want to get a cup of tea.”这便是典型的中式英文,错用词汇,应改为:“I would like a cup of tea.”。
  3.英文表达事情多用肯定语气,中式英语以否定方式表达。
  西方人相对比较自信,中国人谦虚,特别是表示善意的建议时,英文会用肯定语气。如某同学写道:“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 dog. ”这句话是建议不要过于关心狗。而西方人则会表述为:‘‘Leave the dog alone.”中式英文在对别人做出建议或提议时,会从“不要做”“不应该做”来表达,不符合英文的思维。
  4.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样。
  英文表达强调事情的结果,中式英语易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交代清楚。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见面先寒暄几句,聊聊家常再渐入正题。相反,外国人则注重隐私,不愿透露过多私人信息,因此说话交谈多直切正题。这正是中外文化差异造成的。
  如我校某学院同学英语写作上的句子:“Because you are facing so many choices and losing your way is easy.”此句意指由于我们面临许多抉择容易迷失方向。我们中国人看待一件事情时,偏向于先表述来龙去脉,最后才陈述结果。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倾向于直接表达结果。因此,此句明显是中式英语的思维,应改为:“There are so many choices, it’s easy to lose your way.”。
  由上述的特点可知,本文从广东培正学院的大二学生的中式英文写作中,即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中式英文主要问题体现在词汇、句子、思维和文化这四个大方面。
  三、建议
  根据以上问题,本文从上述的四个方面给出以下建议:
  在词汇层面,建议结合英文字典中的英文解释进行学习。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并不能只看单词的中文意思,要结合英文字典中的英文解释进行学习。只有理解了单词的英文解释,才能透彻地理解词汇的含义,从而避免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用词不当的错误。当词汇需要用形容词搭配时,应先理解被形容的词汇在中英上搭配程度词的不同,结合地道英文表达,再书写到句子上。还要定期阅读,每天至少花1.5小时去阅读英文报纸、杂志或者经典名著。英文报刊和经典名著保留了英语的原有味道,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或经典名著可接触到丰富而又地道的英语词汇,从而帮助大学生扩大词汇量。同时,我们要制作词汇本。在阅读时,将不会的单词或者感兴趣的单词做标记,然后将它们记在词汇表上。做词汇本时,可以将英文中动词与介词、名词的搭配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制作词汇本,方便学生复习,且通过这些词汇搭配,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到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从而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减少写作中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
  在句子层面,要深度理解句子各个成分所在的位置,而且重要的是要培养语感。要想清楚句子中的成分,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英语保持兴趣,不仅仅是从口语上着手,更要学习好英语的每一个知识点,掌握了每一个知识点,深度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各个成分的位置,才能把基本的句子语序排列好,发挥其在文章中的作用。每完成一篇文章,应当大声朗读一遍,这需要真正地读出声音让自己听到。大声朗读可以培养句感,同时作者通过听到的文章内容,可以发现哪些地方在表述上出现了失误。要想写出一篇高分的文章,除了有基本的英语写作基础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多读文章。当一个人读了足够多的文章,看了足够多的句子表达,这个人也就形成了一种能力,他能够吸收到所读的句子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知道自己的错误,从而提高了写作能力。
  在思维层面,通过阅读英文书籍或利用学习英语单词的APP积累更多的英语单词,包括其各种含义。扩大单词知识储备量,运用更准确的单词表达出所需意思。在英文写作中运用关联词时,首先禁止自行带入中式关联词,再者加深对英语连词的理解,正确运用到英文写作中来。
  文化差异层面,建议多去英语角,请教外教。空闲时间去旁听学校的英语角,与外教交谈,并且尽可能多地接触local English,多听广播,观看美剧英剧等等…主动创造机会与外国友谊交流,这样做有利于深入其本土文化,接受中外文化的差异。最重要的是,主动接受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了解外国的历史,地域环境等背景因素。通过阅读书籍,上网学习,到当地旅游等各种途径感受文化差异,并且适当地关注时事政治,了解世界各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交流用语,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中外文化的差异。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信息化不断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在实践中,“超星学习通”、“泛雅平台”、“云课堂”等多种第三方教学软件越来越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本文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超星泛雅平台《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实践为例,分析了其改革实践成果与不足之处,并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对的改善措施。  一、教学改革背景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个教学软件平台也层出不穷的
期刊
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改变,市场的营销环境以及企业的绩效都受到了相关因素的影响。如何在逐渐变化的企业环境以及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下,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同时实现企业绩效的再收益,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此种社会环境下,对市场营销能力及其企业绩效影响进行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现今的大部分企业来说,都存在有产品优势不足、同行竞争压力大、企业创收甚微的现象。由此可见,传统的企业环境正
期刊
巧用混合式教学是提高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现代高效性与便捷高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整合调整管理学教育资源及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更对学生学生职业核心素养、高校教育质量及校企合作效果等产生了积极影响力。本文简要分析管理学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在结合管理学相关岗位招聘要求及管理学教学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新建议来提高其应用水平。  混合式教学实现了管理学课程线上与线下、校内与
期刊
在中国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中,1+X证书制度是其重大创新,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需具备以下条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需真实显示出综合能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评价需有效度、信度保障,同时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X”与“1”可以高效融合,同时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可以融通互认。然而,在实践中,1+X证书制度面临着诸多瓶颈埋,比如说学校及师生对1+X证书制度认识不够,校企合作不频繁等。为保障1+X
期刊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教育兴起,就业市场逐渐呈现饱和状态。要想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就需要高校辅导员的配合,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给予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而学校除了需要提供课堂和学习相关活动的基础设施外,还要在开设专业课程上花费精力,主要从学
期刊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议话题和关注焦点,本文将全面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服务提供参考,不断的推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对人才的竞争,这不仅体现在高级专业人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更体现在处于生产、管理第一线人员综合素质的竞争,而处于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一般大多数为高职院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知识点没有老师的详细讲解和引导,而是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深入思考而得出的结论或看法。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财会作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对于学生今后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老师在中职财会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高效的财会
期刊
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转型,由此催生出大量的新型产业,本文便是结合当前的互联网物流产业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共建课程的基础内涵,其次分析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校企共建模式规划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再次,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进行应用分析;意在通过全文阐述,能够为高校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体系和模式。  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进我国多个领域中,打造出信息全面化、
期刊
人事管理对高职院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要融入信息化建设,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为人事管理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则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现阶段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在近年来,高职院校入学人数持续增加,教师负担加重,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已不能满足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和教学需要。于是,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教学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尽管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中已经采用了一些新的信息管理教学的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手段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一些高职院校仅仅是在学校引入了简单的信息化的教学课程、网络课程等,而没有将信息化教学深入地融入到教学管理中去,忽视了信息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