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快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农村都在发展,但绝对差距却更大了。外国人到中国的北京、上海等沿海大都市,感到繁华度决不亚于发达国家。前些日子,有国内的媒体将广东省的GDP与外国进行比较,说广东可以列在国际上多少位。实际上,这种简单的比较没有什么意义,相反给人以“夜郎自大”印象。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快就会列到世界第二位,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等大城市,按人均GDP计算,也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都是事实,可是,千万不能把眼睛只盯在经济总量,只盯在繁华的大城市,千万要记住,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还有近7亿的人口在农村,中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刚刚超过5000元,刚刚达到800美元,还不到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所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这些年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城乡不平衡,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我们确实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
别说上海北京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就是大中城市,也只能代表中国的城市,中国的特点就是城乡二元结构极端鲜明,中国广大的农村,还十分落后,这是历史形成的。缩小城乡差别,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0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目标就是要加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鉴于各地区差异巨大,发展极不平衡,在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镇化,就是通过把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将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从根本上是实现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在当前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需要。尽管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大约10%提高到2008年底的45.7%,但与发达国家78%和世界平均49%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我国城镇化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2006年底,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35.7%。据建设部统计,我国小城镇数量从1954年的5400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如果现有的每个城镇再多吸纳农民1万人定居,全国就有2亿农民变成城市市民,如果再新建一些小城镇,就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因此,各地在开展“十二五”规划工作中,尤其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战略重点。今后中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13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这些城镇,要盖房子、修马路、办学校、办医院、修水电,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要建。这是多大的工程,加上每年进入城镇的新市民的消费,这是一个全世界都没有的大市场,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投资无疑将成为带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引擎。
城镇化还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比例都是比较高的,一般都达到70%或者更高的水平。如果我们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把70%或者更多的人口转移到城镇,这应该是我国完成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伴随着农村向城市转移,伴随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就可以为整个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巨大的需求方面的支持。
总之,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还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带来消费扩大、促进社会和谐,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加快城镇化为依托,拓展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
别说上海北京不能代表整个中国,就是大中城市,也只能代表中国的城市,中国的特点就是城乡二元结构极端鲜明,中国广大的农村,还十分落后,这是历史形成的。缩小城乡差别,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0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目标就是要加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鉴于各地区差异巨大,发展极不平衡,在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城镇化,就是通过把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将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从根本上是实现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在当前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的需要。尽管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大约10%提高到2008年底的45.7%,但与发达国家78%和世界平均49%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我国城镇化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2006年底,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35.7%。据建设部统计,我国小城镇数量从1954年的5400个增加到2008年的19234个,如果现有的每个城镇再多吸纳农民1万人定居,全国就有2亿农民变成城市市民,如果再新建一些小城镇,就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因此,各地在开展“十二五”规划工作中,尤其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战略重点。今后中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13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这些城镇,要盖房子、修马路、办学校、办医院、修水电,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要建。这是多大的工程,加上每年进入城镇的新市民的消费,这是一个全世界都没有的大市场,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投资无疑将成为带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引擎。
城镇化还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比例都是比较高的,一般都达到70%或者更高的水平。如果我们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把70%或者更多的人口转移到城镇,这应该是我国完成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伴随着农村向城市转移,伴随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就可以为整个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巨大的需求方面的支持。
总之,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还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带来消费扩大、促进社会和谐,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加快城镇化为依托,拓展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