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坂头水库是厦门市的主要水源之一,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周边市民的利益。根据2005—2011年水库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针对水库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供水安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加强水库管理等建议。
关键詞:水污染水质评价综合治理坂头水库
中图分类号:X13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坂头水库为坂头桥和石兜两水库的对外统称,位于厦门市西北约30km处,是一座集防洪、供水与灌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水库,是全国重要的中型水库之一。
坂头水库供水为串联调度运行方式,两库多年平均放水量约5600×104m3,其中农业用水约1500×104m3,城市供水约3400×104m3。因此,对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00多m3的厦门市来说,坂头水库多年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库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工农业迅速发展,水库水体逐渐富营养化,特别是2009年后水质进一步恶化,已严重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坂头水库基本情况
坂头桥水库大坝工程于1956年7月竣工,汇水面积8km2。正常蓄水位49.26m,相应库容435.78×104m3;死水位13.76m,死库容18.02×104m3,水库输水建筑物包括左、右放水涵洞和坂集管道。
石兜水库大坝控制流域面积59.3km2,工程于1959年10月竣工。正常蓄水位49.26m,相应库容6143.0×104m3;死水位25.34m,死库容90.83×104m3。水库输水直接从左输水涵洞放到坂头桥水库,再向外供水。
3 坂头水库水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坂头水库2005—201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作为评价基准,分析其年际变化特征,具体结果见下表:
2005—2011年坂头水库水源水质指标情况统计表
由此可见,坂头水库水质现状不容乐观,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呈恶化趋势。在2006年以前,水库水质不超过Ⅲ类,而后开始恶化,特别是2009年恶化加剧,有时甚至超过Ⅴ类,水体浑浊呈褐色,出现水华现象。随后,经过综合治理,水质逐渐好转,但藻类仍高达1.0×108个/l。因此,坂头水库亟待更加有效的治理投入,否则会造成水库丧失供水功能和严重的水质性缺水。
4 水污染主要成因
4、1库区内生态系统遭破坏
坂头水库库区周边存在3个村庄,总人口约2000人,附近村民利用便利优势在库区内开垦土地、种植庄稼、开发果园和养殖放牧,人为增加许多点、面污染源,库岸农田和果树施用的化肥、农药随汛期雨水淋溶后汇入,给水库带来了相对充足的氮、磷营养盐,这是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必要条件。
4.2水库低水位运行
根据下游园博苑工程的需要,2007—2009年的石兜水库汛限水位由原来的45.26m降为40m,2010年后才抬高到42.5m,以确保水库在防汛期间保持“零”下泄,三年来最高库水位仅为39.45m,共弃水2615×104m3。
4.3干旱造成水体更新缓慢
近几年的干旱少雨,特别是由于2008年秋冬春三季连旱和2009特枯水年,水库年降雨量才1026mm(多年平均值1537mm),年来水量仅有1907×104m3(多年平均量6500×104m3),造成年最高水位仅34.8m,水库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长期富集,出现水华现象。
4.4库区清库工程影响
根据“《厦门市石兜水库扩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表明,2008年至2010年进行的库区清库工程对水质主要影响是:初期悬浮物等指标将有提高,水质较浑浊,且因区域水土流失,部分土壤中所含的氮、磷营养物质将随泥沙携带进入水库。
此外,自2002年以来水库没有投放鱼苗、管理无序造成过度捕捞和前几年水库捞沙活动造成湿地破坏,库内水生动植物数量下降,自净能力下降;以及水库已运行50多年,库区沉积大量底泥,使得水体中的氮磷水平升高;还有就是库区违法建设和开发如库区旅游休闲、随意开山取石活动形成的污染源被雨水淋洗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库,对水库水质造成污染。
5 坂头水库综合治理对策探讨
5.1 污染源控制和治理
为避免坂头水库水体营养盐浓度过高形成水华,当地有关部门成立整治小组,目前已初步完成水库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措施包括:做好林木、植被和水环境保护,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清退畜牧水产养殖,实现库区全面禁养,果林地退耕退种,清理休闲旅游项目摊点和违法建设项目,并对库区内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等。
5.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要使坂头水库水质达到地表Ⅱ类水质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厦门经济特区水资源保护条例》,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对水源保护区内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强化日常管理,加强监管,并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加强综合执法,遏制库区各种违法行为。
5.3加强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科学管理
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水库水质变化。2009年12月,厦门市环保局在石兜水库大坝建立了一栋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配备在线定量监测11项的自动监测设备一套。2011年11月,水库开始设立三级水质化验室,每日对取水口进行人工取样检测。另外,水务集团管理部下设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厦门监测站,可完成多达273个水质相关参数的每月检测。
在全面控制库区污染源的基础上,建立水质污染源预警预报系统,通过分析坂头水库近年来的水质变化规律、水文规律等,结合水库周边情况,系统开展水库水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水库管理,科学分析预测当前以及今后若干年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等。
5.4开展水库渔业增殖放流
在水库内有规划地放养滤食性鱼类,以修复生态环境。自2009年 3月份后,水库计划每年投放鱼苗约10万尾,包括红白鲢、鲤鱼和单性罗非鱼进行放流养殖,以改变原有的生物品种单一化和鱼类种群结构失衡,从而通过这种生物调控方法控制藻类的生长。
5.5建立生态调度的运行机制
坂头水库的生态调度是以满足流域水资源优化调度和河流生态健康为目标,包括改变调度运行方式的水质调度等,如在2010年后,在汛期采取坂头桥水库高水位运行,暴雨天长时间小流量泄洪,带动库区内水体的流动,在枯水期保证石兜水库在37m以上运行,以达到防止富营养化的目的。
5.6库区进行生态综合治理
从就地治理、低投入恢复生态的角度考虑,建议在坂头水库河流入口处建设植被缓冲带,恢复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完善库区周围及上游森林植被的生态保护体系,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净化入库地表径流的水质、抵御洪水对水库带来的面污染的目的。
6结语
由于水体生态恢复是个长期的认识和实施过程。为此,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方法,首先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治理方法要标本兼治,分步实施,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来“治标”,采用生物治理的方法来“治本”;并且要加强水库管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此外,必须建立截污与节约用水并举的良好机制和建立在线监测,抓紧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尽早引入优质客水,增强水库自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坂头水库的水质问题。
参考文献:
[1]金相灿.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王静. 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及其综合治理技术进展探析. 科技风. 2012年02期
[3]付树卿. 蘑菇湖水库富营养化评价与对策研究.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年9月第16卷第9期
关键詞:水污染水质评价综合治理坂头水库
中图分类号:X13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坂头水库为坂头桥和石兜两水库的对外统称,位于厦门市西北约30km处,是一座集防洪、供水与灌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水库,是全国重要的中型水库之一。
坂头水库供水为串联调度运行方式,两库多年平均放水量约5600×104m3,其中农业用水约1500×104m3,城市供水约3400×104m3。因此,对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00多m3的厦门市来说,坂头水库多年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库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工农业迅速发展,水库水体逐渐富营养化,特别是2009年后水质进一步恶化,已严重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 坂头水库基本情况
坂头桥水库大坝工程于1956年7月竣工,汇水面积8km2。正常蓄水位49.26m,相应库容435.78×104m3;死水位13.76m,死库容18.02×104m3,水库输水建筑物包括左、右放水涵洞和坂集管道。
石兜水库大坝控制流域面积59.3km2,工程于1959年10月竣工。正常蓄水位49.26m,相应库容6143.0×104m3;死水位25.34m,死库容90.83×104m3。水库输水直接从左输水涵洞放到坂头桥水库,再向外供水。
3 坂头水库水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坂头水库2005—201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4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作为评价基准,分析其年际变化特征,具体结果见下表:
2005—2011年坂头水库水源水质指标情况统计表
由此可见,坂头水库水质现状不容乐观,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呈恶化趋势。在2006年以前,水库水质不超过Ⅲ类,而后开始恶化,特别是2009年恶化加剧,有时甚至超过Ⅴ类,水体浑浊呈褐色,出现水华现象。随后,经过综合治理,水质逐渐好转,但藻类仍高达1.0×108个/l。因此,坂头水库亟待更加有效的治理投入,否则会造成水库丧失供水功能和严重的水质性缺水。
4 水污染主要成因
4、1库区内生态系统遭破坏
坂头水库库区周边存在3个村庄,总人口约2000人,附近村民利用便利优势在库区内开垦土地、种植庄稼、开发果园和养殖放牧,人为增加许多点、面污染源,库岸农田和果树施用的化肥、农药随汛期雨水淋溶后汇入,给水库带来了相对充足的氮、磷营养盐,这是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必要条件。
4.2水库低水位运行
根据下游园博苑工程的需要,2007—2009年的石兜水库汛限水位由原来的45.26m降为40m,2010年后才抬高到42.5m,以确保水库在防汛期间保持“零”下泄,三年来最高库水位仅为39.45m,共弃水2615×104m3。
4.3干旱造成水体更新缓慢
近几年的干旱少雨,特别是由于2008年秋冬春三季连旱和2009特枯水年,水库年降雨量才1026mm(多年平均值1537mm),年来水量仅有1907×104m3(多年平均量6500×104m3),造成年最高水位仅34.8m,水库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长期富集,出现水华现象。
4.4库区清库工程影响
根据“《厦门市石兜水库扩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表明,2008年至2010年进行的库区清库工程对水质主要影响是:初期悬浮物等指标将有提高,水质较浑浊,且因区域水土流失,部分土壤中所含的氮、磷营养物质将随泥沙携带进入水库。
此外,自2002年以来水库没有投放鱼苗、管理无序造成过度捕捞和前几年水库捞沙活动造成湿地破坏,库内水生动植物数量下降,自净能力下降;以及水库已运行50多年,库区沉积大量底泥,使得水体中的氮磷水平升高;还有就是库区违法建设和开发如库区旅游休闲、随意开山取石活动形成的污染源被雨水淋洗随地表径流进入水库,对水库水质造成污染。
5 坂头水库综合治理对策探讨
5.1 污染源控制和治理
为避免坂头水库水体营养盐浓度过高形成水华,当地有关部门成立整治小组,目前已初步完成水库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措施包括:做好林木、植被和水环境保护,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清退畜牧水产养殖,实现库区全面禁养,果林地退耕退种,清理休闲旅游项目摊点和违法建设项目,并对库区内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等。
5.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要使坂头水库水质达到地表Ⅱ类水质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厦门经济特区水资源保护条例》,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对水源保护区内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强化日常管理,加强监管,并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加强综合执法,遏制库区各种违法行为。
5.3加强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科学管理
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水库水质变化。2009年12月,厦门市环保局在石兜水库大坝建立了一栋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配备在线定量监测11项的自动监测设备一套。2011年11月,水库开始设立三级水质化验室,每日对取水口进行人工取样检测。另外,水务集团管理部下设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厦门监测站,可完成多达273个水质相关参数的每月检测。
在全面控制库区污染源的基础上,建立水质污染源预警预报系统,通过分析坂头水库近年来的水质变化规律、水文规律等,结合水库周边情况,系统开展水库水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水库管理,科学分析预测当前以及今后若干年水库水环境质量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等。
5.4开展水库渔业增殖放流
在水库内有规划地放养滤食性鱼类,以修复生态环境。自2009年 3月份后,水库计划每年投放鱼苗约10万尾,包括红白鲢、鲤鱼和单性罗非鱼进行放流养殖,以改变原有的生物品种单一化和鱼类种群结构失衡,从而通过这种生物调控方法控制藻类的生长。
5.5建立生态调度的运行机制
坂头水库的生态调度是以满足流域水资源优化调度和河流生态健康为目标,包括改变调度运行方式的水质调度等,如在2010年后,在汛期采取坂头桥水库高水位运行,暴雨天长时间小流量泄洪,带动库区内水体的流动,在枯水期保证石兜水库在37m以上运行,以达到防止富营养化的目的。
5.6库区进行生态综合治理
从就地治理、低投入恢复生态的角度考虑,建议在坂头水库河流入口处建设植被缓冲带,恢复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完善库区周围及上游森林植被的生态保护体系,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净化入库地表径流的水质、抵御洪水对水库带来的面污染的目的。
6结语
由于水体生态恢复是个长期的认识和实施过程。为此,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方法,首先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在治理方法要标本兼治,分步实施,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来“治标”,采用生物治理的方法来“治本”;并且要加强水库管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此外,必须建立截污与节约用水并举的良好机制和建立在线监测,抓紧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尽早引入优质客水,增强水库自净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坂头水库的水质问题。
参考文献:
[1]金相灿.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王静. 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及其综合治理技术进展探析. 科技风. 2012年02期
[3]付树卿. 蘑菇湖水库富营养化评价与对策研究.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年9月第16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