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养成创新精神的一大要素,本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通过具体例子探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阐述了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质疑能力;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探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质疑能力的培养
  一、 培养质疑能力的重要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研究表明:每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天赋、兴趣和个性,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潜在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质疑的开始,也是锻炼质疑能力的最好时机。孩子在童年时的好奇心最重,提出的问题也特别多。曾有人说:“儿童就是哲学家”!但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慢慢的减少了,甚至都感觉不到了。是不是年级越高懂得多问题就越少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当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得不到应有的爱护和引导,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宝贵的素质就会逐渐衰退以至消失。
  好奇心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可以被后天所抑制,也可以被后天所培养。心理学家的研究启示我们,学生的好奇心就象播种在土壤中的种子,需要适当的温度、水分和阳光等条件,才能发芽、生根和结果一样,他们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得到激发,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对此倾注关怀和提供外部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①要进行学生调研,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知”,尤其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只有了解学生,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②要根据学生的“已知”,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③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多讲一些新奇的事例,增強好奇心,质疑能力也就随着好奇心的慢慢恢复而逐渐增强了。
  二、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质疑问题
  在分组实验或者演示实验中,不管是“验证”实验还是“探索”实验,都有许多现象可以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实验现象,里面很可能蕴藏着深远的物理内涵,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这里面提出创造性的问题。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得出重大发现的例子。例如,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观察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几点荧光,由于伦琴治学严谨,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所以他经过研究后发现,这原来是阴极射线打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射线引起的。伦琴把它起名为X射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射线叫伦琴射线。而在此之前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英国的克鲁克斯都曾发现类似的现象,但他们没有寻根问底,导致一项重大的发现从手中溜走了。许多科学家,都是象这样对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然后有了科学的重大发现。因此,应该教育学生,当我们做一个前人做的实验时,如果得到与前人不太一样的结果,这时候不能一味的懊恼觉得自己做错了然后重新实验,这样很容易令我们和一些有价值的发现擦身而过;而应该大胆怀疑是否有前人做错了,努力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例如,学生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学生测出的重力加速度五花八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些误差的原因,提出很多的问题,比如:空气阻力是否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摆线长度、摆球的质量和体积对测量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计时的工具对测量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摆角的大小对测量结果如何影响?等等。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又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先问:“任何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么样?”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况下,再进行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继续设疑:“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如何运动?······假若木板绝对光滑,小车又会怎样运动?”学生在阶梯式的设疑启发下,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随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的?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导出的抽象过程。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入深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时,应积极引导引导在实验中观察的“奇”和“细”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对实验非常熟悉,他就能在实验中分辨哪些现象是“奇”,哪些现象是“不奇”,到达了这种程度就有可能捕捉到“奇”与“细”,因而提出问题更具有指向 3
  性,就更容易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例如:简单的电现象的实验,用塑料尺摩擦后吸引小纸屑,同学们小学自然课上做过,很熟练,却很少有学生思考有什么问题,一旦要他们仔细观察,并口述观察到的现象时,发现摩擦过的塑料尺先吸引纸屑后又推开纸屑,创造出“为什么吸引”“为什么排斥”两个问题情境,为使全体学生关注,用多媒体显示摩擦过的玻璃吸引两个悬挂紧靠的小球,后有排斥两小球,且两小球也分开了,减慢速度反复显示问题情境,不断刺激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开发学习动力。
  三、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从而培养质疑的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能讲得清,学生能听得懂,教学就算基本成功了,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仅靠机械的方法去记忆和单纯地去模仿教学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目前有的老师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采用的是“你教我学”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只是把物理的公式原理直接的灌输给学生,也有的老师害怕学生提的问题自己答不上来,有失面子,而对一些爱质疑的学生敬而远之,从而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很少留给学生质疑的内容和机会,这必然不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这句话真知灼见地道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古今中外凡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浓厚的、强烈的兴趣。英语学习也不例外。  【关键词】英语兴趣;教师;学生;道具  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总是遇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提高不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推广,各中小学都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引下,如火如荼地实践新课改理论。但是个别教师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实践中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个别教师却在主观理解下盲目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结果走了很多弯路。究其原因,就是对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认识的偏差,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真确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我们的教学措施,更加准确的把握课改脉
期刊
【摘 要】落后的体育教学方式和体育活动形式,让很多的青少年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随着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在全国的推行,提出“使全体学生要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和教师都为有效推广阳光体育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总体效果不尽理想。听了多位专家的讲解结合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把想法拿出来晒晒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学习动机、课堂学习动机的概念,从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设置学习目标,提出恰当要求;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等方面论述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1、学习动机内涵  学习动机就是学习者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材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具个性、极富情感、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语文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
期刊
【摘 要】在语文读写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因为想象,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思维的发展不能离开想象的发展。针对小学生富于想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正是促进其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想象;浮想;思维;拟想  前言:训练想象能力的语文教学中还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选入教材的极大部分课文属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下,教学中十分注意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是,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合作有形
期刊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名词,如“有效课堂”“活力课堂”“兴趣课堂”......各种形式的课堂层出不窮地被推出来,教育改革可谓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再课堂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基本是“填鸭式”“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动手参与的做法。新课标改革使我们
期刊
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坚持“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激励教育、亲情管理、引导教学的工作原则,以构建“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强力实施灵宝市教体局提出的 “高效课堂” 战略方针,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应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终极追求,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绝不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人生的“马拉松”,教师的“高
期刊
就我校來说处于农村学校,每个班学生人数都超过了80人, 班额过大,老师的工作负担明显较重,无论是对学生的管理,作业的批改,老师都会忙得晕头转向,每天从早上到校一直忙到下午放学,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尤其是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前面讲,那些坐在后面的学生也在下面悄悄练口才,或做自己的,随心所欲,根本就没听讲,满满的一教室人坐得密密麻麻的,老师哪里看得过来。我们班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的我动脑筋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