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年水天堂,人间新吴江”。吴江地处苏、浙、沪交汇的长三角腹地。全市面积1176平方公里,辖8个镇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150.7万,其中户籍人口78.8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目标,积极实施富民优先、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市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变。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08亿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4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14元。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今年7月,吴江通过了国家生态市的国家级技术核查。
与吴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自1992年依法宣布“两基”达标以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超前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扬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大旗,教育的总体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实验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江苏省教育先进县(市)、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江苏省社区教育实验县(市)、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江苏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先进县(市)、江苏省普及高中段教育先进县(市)和江苏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目前,全市共有中心幼儿园32所,中心小学31所,初级中学26所,普通高中9所,职业高中2所,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10所,特殊教育学校、师范、教师进修校、市成教中心校、广播电视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各1所。教职员工7767人,其中专任教师7084人。在校(园)学生117160人。
一、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回顾
教育现代化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奠基工程,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1992年“两基”达标之后,吴江市委、市政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抢抓机遇,率先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工程。在10多年发展过程中,始终牢固确立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统率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工作重点,依法治教,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全市的办学水平、质量和效益,把吴江建成一个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富有特色、质量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强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由点及面,稳步提高”的工作方针,积极实施教育现代化建设。
第一阶段(1995~1996年):典型引路,率先启动。
1993年底,原省教委出台了《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意见》,我市抓住机遇,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经一年调研酝酿,于1995年1月制定了《吴江市实施教育现代化规划(试行)》。当年5月,吴江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现场会,提出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为创建吴江一流教育,为吴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的明确要求,擂响了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战鼓。按照规划,大面积启动教育现代化示范镇和现代化标准学校建设,梅堰等镇试点先行。与此同时,出台了《吴江市教育现代化镇标准》和“四个中心”现代化标准。
第二阶段(1997~1999年):由点及面,初见成效。
为加大创建力度,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一次由乡镇“一把手”参加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会,明目标、下任务、鼓干劲,全面推开乡镇教育现代化创建和现代化学校建设。1997年,梅堰创建成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镇,松陵等8个镇创建成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先进镇。1998年,同里等8个镇创建成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北厍等9个镇创建成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示范)镇。到1999年,全市100%的镇通过苏州市或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示范)镇评估验收,在全省首家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创建一片红。
第三阶段(2000~2002年):区域联动,整体推进。
在全市所有乡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规划任务后,我们继续高扬教育现代化大旗不动摇。一方面,稳步提升全市各个镇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到2002年,100%的镇建成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示范)镇。另一方面,适时地从乡镇层面上的创建转移到县(市)区域层面的建设上来,对照省县(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制定规划,落实具体措施,实施区域整体推进。2002年10月,吴江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评估验收。
第四阶段(2003~今):巩固提高,纵深发展。
面对新形势,我们继续把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市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作为一项统揽教育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按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良好的公平教育。2005年9月,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2006和2007年市政府连续两年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列入实事工程。2007年3月,吴江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07年底,全市80%以上初中和中心小学达到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和教育现代化小学的标准,所有农村小学都要通过苏州市“合格村小”评估验收,50%以上的农村小学通过“示范村小”评估验收,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07年7月,市政府在横扇镇召开了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对如期完成目标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二、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成效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始终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立足于区域整体,着眼于高起点、高标准,积极构建能主动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学前教育入园率99.21%。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小学100%、初中99.88%。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8.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超过98.62%,普职招生比1:1。高考升学率89.91%,19岁人口高等 教育入学率达55.12%。从业人员培训率53.4%,年培训总量252750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每所小学、初中服务人口分别为2.07万人和3.03万人。义务教育得到高标准实施。非义务教育保持较高水平。
二是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我市优质幼儿园比例为62.5%,原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13所,省优质幼儿园7所,苏州市现代化示范园11所。全市建制小学31所,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以上学校共27所(其中原省实验小学10所),占总数的87.1%。全市初中26所,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以上学校24所(其中原省示范初中17所),占总数的92.3%。全市公办普通高中8所,其中四星级高中4所、三星级高中4所,占总数的100%。中等职业学校2所,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至2007年年底,全市各镇、区80%以上的独立建制小学和初中都将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全市中小学100%实现光纤连通,形成市、校两级资源中心。全市学校电脑生机比达8.5:1,师机比为1.5:1。
三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和管理制度,从政策上支持农村教育,建立和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城乡师资力量基本均衡。教师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师资学历达标率为99.6%、99.7%、97.7%、96.7%,高层次学历为92.1%、83.6%、70.5%、1.46%。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2.7%。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拥有吴江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370人,其中省名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7人,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20人、十杰教师校长5人,苏州市学科(学术)带头人59人、教坛新秀8人。
四是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
建立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实事,并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加强教育管理,认真贯彻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教育执法和监督,认真执行省“素质教育十条”和苏州市“三项规定”,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形成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良好局面。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的收费政策,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撤消了12所不符合“四独立”要求的公办民助改制学校,3所民办学校通过了省教育厅审核。全市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安全领导机构、学校安全制度、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实施预案队伍,学校校舍设施、食品卫生、上学交通等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三、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做法
回顾我市十多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四大策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教育现代化为具体抓手,又快又好地推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吴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准确定位,强势推动,保障教育快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始终把教育现代化建设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政府主导,强势推进,构建了教育快速发展的支撑机制。一是强化职责。为进一步推动吴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市从战略的高度,确立了“发展教育也是发展经济,而且更好地发展经济”的理念,把教育现代化纳入全市“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规划的整体目标之中。从一开始就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实施“一把手”工程,像抓经济工作一样下大力气抓教育现代化工程。为了强化政府职责的具体实践和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同志挂钩联系镇制度,健全了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市政府每年多次召开各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镇明确职责,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这一强有力的措施,大大强化了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度,为我市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二是加大投入。2003年到2006年,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同期教育财政拨款年平均增长率为33.76%。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部门预算,全部由预算内教育经费安排,保证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足额到位,全部超过省定标准,且逐年增长。教师年收入每年已经做到提高10%。1995年以来,全市投入21亿元易地新建学校55所、科技文化活动中心1个。2002年以来,我市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子工程来抓,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奖励机制,每年奖励经费500万元以上。2006年3月,通过了省教育厅“校校通”工程的评估验收。全市已建成具备功能强大、资源丰富的教育城域网,有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或示范学校6所,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先进或示范学校57所。
2 突出均衡,坚持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我们始终把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来抓,加大了对全市教育的宏观调控,着力做到了“三个统筹”,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统筹城乡,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从2002年起,对各镇每撤并一所村小市奖励10万元,对撤并村小而进行的扩建、新建小学校舍进行10%奖励,现累计投入了8000万元。全市小学由1995年的417所减少到2006年的52所,12年中撤并村小365所,年平均撤并30所。2007年,市政府将村小现代化建设列入了实事工程,并规划保留村小5所。二是统筹公平,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全面落实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并列入市、镇两级预算。2004年起,特殊教育学校所有学生已全部实施免费教育:2006年下半年起,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建立并完善了帮困助学机制和网络,确保每一位贫困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三年,全市帮困助学资金1210.22万元。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建立了“五规范”、“三统一”的管理机制,并从2003年起,全市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专项奖励资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吴江全部能人学,其中在公办学校就学占54.23%。三是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着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积极实施基础教育提优工程,高水平、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小学实现了94.13%集中到城镇就读,初中、高中实现了100%集中到城镇就学的目标。紧紧围绕本地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3年,投资3.59亿元建成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以示 范专业建设为抓手,在数控技术应用等6个主体专业领域实施精品专业建设战略,积极建设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的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省级社区教育实验为载体,加强了社区教育实体建设,全市10个镇、区均成立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其中黎里社区教育中心通过省级验收。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 注重内涵,提高质量,实现教育优质发展。
实现教育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此,我们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对每一家庭负责”为宗旨,坚持以德育为首,以课程改革和特色建设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区域特色,推进了教育的优质发展、内涵发展。一是强化德育工作。我们牢固树立“德育就是质量”的意识,认真实施《吴江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素质教育培训中心和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两大校外实践基地已成为我市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投资1.2亿元的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也已成为服务于全市青少年的教育培训中心、社会实践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成果展示中心和科普展览中心。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我们把“规范、校本、有效、特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词,进一步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校本教研制度为导向,以建设校本文化、让校本研究亲近教师为抓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总结我市有效教学经验做法的文章《实施有效教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收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通讯》。同年12月,《成才导报》报道了我市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做法。2007年,《江苏教育研究》第6期以三分之一篇幅推出了吴江教育科研草根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经验。三是打造特色名片。我们把创建特色学校、彰显办学个性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制定了学校特色建设意见和特色学校评估标准,通过整体规划、区域推进,促进了我市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特色教育已成为吴江教育走向全国的一张名片。2003年10月,反映我市特色建设成果的长篇通讯《走遍吴江看特色》在《人民教育》上推出。2004年3月,成功承办了人民教育编辑部主办的“全国创建特色学校论坛”。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以师表工程、青蓝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名师名校长工程等“四大工程”为抓手,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建立健全了教坛新秀、教学(科)能手、学科(学术)带头人等一系列评选、管理、培养和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引领和科研“孵化”,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搭建了教师交互、共享平台,组织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开设示范课,扎实推动了村校教师的发展。
4 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推动教育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既是加快发展的动力,也是增添教育发展的活力。为此,我们在三个方面加大了改革创新的力度,促进了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改革人事制度,促进队伍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建立了教师能进能出的机制。出台了《吴江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校行政领导职务聘任制管理的意见》,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出台了《吴江市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健全了骨干教师考核激励机制。2006年,实施教师招聘考试制度,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二是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进行了中招改革,我市四星级高中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校的比例从30%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2005年开始,实施了4%~5%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免试进入四星级高中的办法。在评价内容中,我们既重笔试,也重口试、操作;既重定量评价,也重定性评价。三是改革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个性发展。我们逐步建立完善了分层次与个性化的教师成长机制。在原来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台阶的基础上,增设了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学术带头人的教科条线的平台。2005年,又开设了双十佳班主任、德育新秀评选,并逐步建立德育带头人制度。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照评估标准,吴江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我们将以接受省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作为新的起点,一如既往、坚定不移、与时俱进地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市教育发展的新水平。在全省率先把吴江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教育强市,为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基本现代化的新吴江做出更大的贡献。
与吴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自1992年依法宣布“两基”达标以来,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超前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扬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大旗,教育的总体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实验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江苏省教育先进县(市)、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市)、江苏省社区教育实验县(市)、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江苏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先进县(市)、江苏省普及高中段教育先进县(市)和江苏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目前,全市共有中心幼儿园32所,中心小学31所,初级中学26所,普通高中9所,职业高中2所,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10所,特殊教育学校、师范、教师进修校、市成教中心校、广播电视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各1所。教职员工7767人,其中专任教师7084人。在校(园)学生117160人。
一、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回顾
教育现代化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奠基工程,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1992年“两基”达标之后,吴江市委、市政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抢抓机遇,率先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工程。在10多年发展过程中,始终牢固确立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统率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工作重点,依法治教,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全市的办学水平、质量和效益,把吴江建成一个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富有特色、质量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强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由点及面,稳步提高”的工作方针,积极实施教育现代化建设。
第一阶段(1995~1996年):典型引路,率先启动。
1993年底,原省教委出台了《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意见》,我市抓住机遇,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经一年调研酝酿,于1995年1月制定了《吴江市实施教育现代化规划(试行)》。当年5月,吴江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现场会,提出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为创建吴江一流教育,为吴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的明确要求,擂响了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战鼓。按照规划,大面积启动教育现代化示范镇和现代化标准学校建设,梅堰等镇试点先行。与此同时,出台了《吴江市教育现代化镇标准》和“四个中心”现代化标准。
第二阶段(1997~1999年):由点及面,初见成效。
为加大创建力度,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一次由乡镇“一把手”参加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会,明目标、下任务、鼓干劲,全面推开乡镇教育现代化创建和现代化学校建设。1997年,梅堰创建成为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镇,松陵等8个镇创建成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先进镇。1998年,同里等8个镇创建成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北厍等9个镇创建成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示范)镇。到1999年,全市100%的镇通过苏州市或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示范)镇评估验收,在全省首家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创建一片红。
第三阶段(2000~2002年):区域联动,整体推进。
在全市所有乡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规划任务后,我们继续高扬教育现代化大旗不动摇。一方面,稳步提升全市各个镇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到2002年,100%的镇建成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示范)镇。另一方面,适时地从乡镇层面上的创建转移到县(市)区域层面的建设上来,对照省县(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制定规划,落实具体措施,实施区域整体推进。2002年10月,吴江通过了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评估验收。
第四阶段(2003~今):巩固提高,纵深发展。
面对新形势,我们继续把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市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作为一项统揽教育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按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良好的公平教育。2005年9月,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2006和2007年市政府连续两年把推进教育现代化列入实事工程。2007年3月,吴江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07年底,全市80%以上初中和中心小学达到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和教育现代化小学的标准,所有农村小学都要通过苏州市“合格村小”评估验收,50%以上的农村小学通过“示范村小”评估验收,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07年7月,市政府在横扇镇召开了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对如期完成目标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二、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成效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始终高举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立足于区域整体,着眼于高起点、高标准,积极构建能主动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学前教育入园率99.21%。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在校生巩固率小学100%、初中99.88%。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8.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超过98.62%,普职招生比1:1。高考升学率89.91%,19岁人口高等 教育入学率达55.12%。从业人员培训率53.4%,年培训总量252750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每所小学、初中服务人口分别为2.07万人和3.03万人。义务教育得到高标准实施。非义务教育保持较高水平。
二是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我市优质幼儿园比例为62.5%,原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13所,省优质幼儿园7所,苏州市现代化示范园11所。全市建制小学31所,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以上学校共27所(其中原省实验小学10所),占总数的87.1%。全市初中26所,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以上学校24所(其中原省示范初中17所),占总数的92.3%。全市公办普通高中8所,其中四星级高中4所、三星级高中4所,占总数的100%。中等职业学校2所,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至2007年年底,全市各镇、区80%以上的独立建制小学和初中都将建成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全市中小学100%实现光纤连通,形成市、校两级资源中心。全市学校电脑生机比达8.5:1,师机比为1.5:1。
三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和管理制度,从政策上支持农村教育,建立和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城乡师资力量基本均衡。教师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师资学历达标率为99.6%、99.7%、97.7%、96.7%,高层次学历为92.1%、83.6%、70.5%、1.46%。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2.7%。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全市拥有吴江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370人,其中省名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7人,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20人、十杰教师校长5人,苏州市学科(学术)带头人59人、教坛新秀8人。
四是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
建立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每年为教育办实事,并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加强教育管理,认真贯彻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教育执法和监督,认真执行省“素质教育十条”和苏州市“三项规定”,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形成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良好局面。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的收费政策,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撤消了12所不符合“四独立”要求的公办民助改制学校,3所民办学校通过了省教育厅审核。全市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安全领导机构、学校安全制度、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及实施预案队伍,学校校舍设施、食品卫生、上学交通等安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三、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做法
回顾我市十多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我们始终坚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率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四大策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教育现代化为具体抓手,又快又好地推进了全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吴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准确定位,强势推动,保障教育快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始终把教育现代化建设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政府主导,强势推进,构建了教育快速发展的支撑机制。一是强化职责。为进一步推动吴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市从战略的高度,确立了“发展教育也是发展经济,而且更好地发展经济”的理念,把教育现代化纳入全市“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规划的整体目标之中。从一开始就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实施“一把手”工程,像抓经济工作一样下大力气抓教育现代化工程。为了强化政府职责的具体实践和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市领导同志挂钩联系镇制度,健全了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市政府每年多次召开各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镇明确职责,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这一强有力的措施,大大强化了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力度,为我市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二是加大投入。2003年到2006年,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同期教育财政拨款年平均增长率为33.76%。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部门预算,全部由预算内教育经费安排,保证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足额到位,全部超过省定标准,且逐年增长。教师年收入每年已经做到提高10%。1995年以来,全市投入21亿元易地新建学校55所、科技文化活动中心1个。2002年以来,我市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子工程来抓,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奖励机制,每年奖励经费500万元以上。2006年3月,通过了省教育厅“校校通”工程的评估验收。全市已建成具备功能强大、资源丰富的教育城域网,有省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或示范学校6所,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先进或示范学校57所。
2 突出均衡,坚持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我们始终把均衡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来抓,加大了对全市教育的宏观调控,着力做到了“三个统筹”,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统筹城乡,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从2002年起,对各镇每撤并一所村小市奖励10万元,对撤并村小而进行的扩建、新建小学校舍进行10%奖励,现累计投入了8000万元。全市小学由1995年的417所减少到2006年的52所,12年中撤并村小365所,年平均撤并30所。2007年,市政府将村小现代化建设列入了实事工程,并规划保留村小5所。二是统筹公平,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全面落实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并列入市、镇两级预算。2004年起,特殊教育学校所有学生已全部实施免费教育:2006年下半年起,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建立并完善了帮困助学机制和网络,确保每一位贫困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三年,全市帮困助学资金1210.22万元。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建立了“五规范”、“三统一”的管理机制,并从2003年起,全市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专项奖励资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吴江全部能人学,其中在公办学校就学占54.23%。三是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着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积极实施基础教育提优工程,高水平、高质量普及15年教育。小学实现了94.13%集中到城镇就读,初中、高中实现了100%集中到城镇就学的目标。紧紧围绕本地经济结构和产业特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3年,投资3.59亿元建成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以示 范专业建设为抓手,在数控技术应用等6个主体专业领域实施精品专业建设战略,积极建设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的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省级社区教育实验为载体,加强了社区教育实体建设,全市10个镇、区均成立市级社区教育中心,其中黎里社区教育中心通过省级验收。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 注重内涵,提高质量,实现教育优质发展。
实现教育现代化,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此,我们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对每一家庭负责”为宗旨,坚持以德育为首,以课程改革和特色建设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区域特色,推进了教育的优质发展、内涵发展。一是强化德育工作。我们牢固树立“德育就是质量”的意识,认真实施《吴江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素质教育培训中心和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两大校外实践基地已成为我市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投资1.2亿元的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也已成为服务于全市青少年的教育培训中心、社会实践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成果展示中心和科普展览中心。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我们把“规范、校本、有效、特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词,进一步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校本教研制度为导向,以建设校本文化、让校本研究亲近教师为抓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总结我市有效教学经验做法的文章《实施有效教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收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通讯》。同年12月,《成才导报》报道了我市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做法。2007年,《江苏教育研究》第6期以三分之一篇幅推出了吴江教育科研草根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经验。三是打造特色名片。我们把创建特色学校、彰显办学个性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制定了学校特色建设意见和特色学校评估标准,通过整体规划、区域推进,促进了我市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特色教育已成为吴江教育走向全国的一张名片。2003年10月,反映我市特色建设成果的长篇通讯《走遍吴江看特色》在《人民教育》上推出。2004年3月,成功承办了人民教育编辑部主办的“全国创建特色学校论坛”。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以师表工程、青蓝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名师名校长工程等“四大工程”为抓手,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建立健全了教坛新秀、教学(科)能手、学科(学术)带头人等一系列评选、管理、培养和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引领和科研“孵化”,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搭建了教师交互、共享平台,组织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开设示范课,扎实推动了村校教师的发展。
4 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推动教育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既是加快发展的动力,也是增添教育发展的活力。为此,我们在三个方面加大了改革创新的力度,促进了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改革人事制度,促进队伍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建立了教师能进能出的机制。出台了《吴江市教育系统中小学校行政领导职务聘任制管理的意见》,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和任期制。出台了《吴江市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健全了骨干教师考核激励机制。2006年,实施教师招聘考试制度,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二是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进行了中招改革,我市四星级高中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校的比例从30%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2005年开始,实施了4%~5%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免试进入四星级高中的办法。在评价内容中,我们既重笔试,也重口试、操作;既重定量评价,也重定性评价。三是改革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个性发展。我们逐步建立完善了分层次与个性化的教师成长机制。在原来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台阶的基础上,增设了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学术带头人的教科条线的平台。2005年,又开设了双十佳班主任、德育新秀评选,并逐步建立德育带头人制度。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照评估标准,吴江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我们将以接受省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作为新的起点,一如既往、坚定不移、与时俱进地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我市教育发展的新水平。在全省率先把吴江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教育强市,为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基本现代化的新吴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