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全球正处于数字化的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也不断在建筑设计中加以应用,得到建筑设计师的青睐。建筑师应该从适宜技术出发,来不断探索数字化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新型道路,这也是当前中国的建筑师在进行数字化建筑设计探索中应该坚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简单分析数字化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然后研究如何在建筑设计当中广泛的应用数字化适宜技术,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字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应用
导言
“数字化”时代的最大特点来自Computer与Internet的特有性质,自20世纪末以来,它们的迅猛发展让人类社会快速步入“数字化”时代。截至目前,数字信息正从各方向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与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广泛,且意义重大。从建筑设计最初时期的思想构思,到设计方案实施时,项目的优化,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其作用功不可没,且潜力巨大。
一、概论
1.数字化技术内涵。
数字化技术所依托的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它把所收集到的全部信息及数据进行相应的转换,利用数字信号形式存储到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当中,最后通过计算机实现技术处理,然后利用网络来传送。数字化技术绝对不是简单思想观念,具有很多方面的内容,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信息流作为相应的信息载体和媒体技术慢慢取代了相应的物质流,有效提升了信息交换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2.适宜技术概述。
建筑数字化最终都是要指向建造的,数字化为建筑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设计思路、更加丰富多样的建筑形态生成逻辑以及视觉效果更加具有表现力的非线性空间表现形式,但是同时建筑师也面临更多的包括材料、结构以及施工等等在内的各种问题,为了尽量避免因为错误估计了建筑技术的可行性而导致建筑成果不理想的惨状,冷静而理智的对待建筑技术与数字化设计相适应是每一个建筑师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对传统的发展观与现代技术的不断交锋与反思中逐渐形成了适宜技术理论,适应环境、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技术的经济效益是未来建筑设计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共识。
二、建筑适宜技术的设计方法
1.设计先于建造的思维模式。
适宜技术的设计要求设计者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建造的技术要素,同时应该以建造的技术手段作为方案设计的主要出发点之一。例如建筑师卡拉特拉瓦使用建筑结构作为设计立意的出发点、瑞士的建筑师卒姆托则使用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的细部构造作为立意出发点、日本的建筑师坂茂则使用了以纸板为代表的轻质结构作为建筑设计创作的出发点。
2.此时此地的设计策略。
此时此地的设计策略主要是一种面对现实条件看待建筑设计的态度,而不是出于对于某种形式的偏爱来做设计。这种设计态度反对教科书式的规则以及方法,倡导应该将当地的技术条件的差异性纳入建筑表现中的一部分来。我国建筑师刘家琨的本土实践“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立足于适宜技术的此时此地设计策略的例子。在初设设计中,他希望利用清水混凝土一样的做法来表现石刻的主体,但是当地的施工人员因为学历经验限制不能很好的理解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没有办法进行整体现浇混凝土承重墙,所以只能采用非承重的清水混凝土墙与页岩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结合当地特殊情况创造性的发明了新的施工方法。
3.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以及技术创新的自觉。
因为建筑行业本身具有的滞后性的特点,所有严格来说目前在建筑上面使用的技术都不能够算作高新技术,所以建筑行业所说的新技术可能已经其他行业里面的低技术了。因此在有跨界交流的时候,不难发现其他许多行业里面的技术其實距离建筑行业并不远,有些比较高级的方法,只要做好适当的沟通与交流,实际上能够为建筑服务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并且往往都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数字化建筑中适宜技术的应用
1.注重适宜技术在建筑设计构思阶段的思考。
在建筑设计构思阶段考虑适宜技术对整个项目的最终完成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手段的考虑并没有限制建筑设计方案的想象力,反而是从实际问题出发、从实际的适宜技术角度出发来进行设计,往往会带来更好的设计立足点和创意出发点。目前我国的设计行业因为种种原因仍然存在设计与技术脱节的现象,因为技术工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而导致的临时变更设计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就要求建筑师应该能有一个设计与建造的整体观,真正的实现功能、形式以及技术的统一。
2.挖掘数字化设计的潜能。
如今前沿的建筑技术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了,从建筑手段上的机器人装配、3D打印以及新型的建筑材料的出现,都昭示了新的数字化范式的到来。目前来说国内大多数的设计师都正在或者曾经经历过从传统到新工具方法使用的转变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总是愿意赋予材料不同的情感,来让材料能够传达与其本身相应的优雅及特性。在设计构思阶段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不仅仅能够找到更加经济合理的建筑形式,同时也能够赋予材料更加真实性的表达,增强建筑设计的表现力。建筑师应该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增强自身对建筑物的理解,更好的挖掘数字化设计的潜能,做出更加具有创意也能更好的落地的建筑设计作品。
3.挖掘易建几何形式的表现力。
建筑的易建性指的是建筑设计使得建筑施工能够相对建议,一般来说具有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标准化、简易化以及集成化。利用好数字化设计的工具优势,在传统的欧式几何中由直线、折现等等简单线性形体下最大化的来挖掘数字化的设计优势。直线和折线这些元素方便于材料的加工以及施工定位和其他操作,所以用直线来进行建筑的几何构型是建筑师长期以来最为常用的设计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出现最大限度的挖掘了直线在几何构型中的潜力,例如常见的“折叠”思想。
4.跨界技术交流的尝试。
适宜技术的动态性以及多层次性的特征要求建筑师应该积极地保持对“新”技术的足够敏感性,因为很有可能所謂的新技术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单从造价来讲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实际上的成本一般是跨行业之间交流发生的信息成本。适当的进行尝试跨界技术交流往往会为建筑师带来更加广阔的可能。
四、结语
在全球信息化的大浪潮之中,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建筑设计应用之中,它作为一种工具以及操作手段,其发展一步一步地推动了建筑业的进步,为未来建筑理论的探索及其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更佳、更广的途径。数字化技术模拟建筑真实情况,能够在设计初期,对建筑设计的形体结构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设计过程更人性化、合理化。总的来说,数字化时代的建筑设计已经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并延伸到各个层面之中。
参考文献:
[1]俞传飞.数字化信息集成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董晶.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1(08)
【关键词】数字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应用
导言
“数字化”时代的最大特点来自Computer与Internet的特有性质,自20世纪末以来,它们的迅猛发展让人类社会快速步入“数字化”时代。截至目前,数字信息正从各方向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与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广泛,且意义重大。从建筑设计最初时期的思想构思,到设计方案实施时,项目的优化,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其作用功不可没,且潜力巨大。
一、概论
1.数字化技术内涵。
数字化技术所依托的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它把所收集到的全部信息及数据进行相应的转换,利用数字信号形式存储到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当中,最后通过计算机实现技术处理,然后利用网络来传送。数字化技术绝对不是简单思想观念,具有很多方面的内容,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信息流作为相应的信息载体和媒体技术慢慢取代了相应的物质流,有效提升了信息交换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2.适宜技术概述。
建筑数字化最终都是要指向建造的,数字化为建筑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设计思路、更加丰富多样的建筑形态生成逻辑以及视觉效果更加具有表现力的非线性空间表现形式,但是同时建筑师也面临更多的包括材料、结构以及施工等等在内的各种问题,为了尽量避免因为错误估计了建筑技术的可行性而导致建筑成果不理想的惨状,冷静而理智的对待建筑技术与数字化设计相适应是每一个建筑师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对传统的发展观与现代技术的不断交锋与反思中逐渐形成了适宜技术理论,适应环境、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技术的经济效益是未来建筑设计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共识。
二、建筑适宜技术的设计方法
1.设计先于建造的思维模式。
适宜技术的设计要求设计者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建造的技术要素,同时应该以建造的技术手段作为方案设计的主要出发点之一。例如建筑师卡拉特拉瓦使用建筑结构作为设计立意的出发点、瑞士的建筑师卒姆托则使用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的细部构造作为立意出发点、日本的建筑师坂茂则使用了以纸板为代表的轻质结构作为建筑设计创作的出发点。
2.此时此地的设计策略。
此时此地的设计策略主要是一种面对现实条件看待建筑设计的态度,而不是出于对于某种形式的偏爱来做设计。这种设计态度反对教科书式的规则以及方法,倡导应该将当地的技术条件的差异性纳入建筑表现中的一部分来。我国建筑师刘家琨的本土实践“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立足于适宜技术的此时此地设计策略的例子。在初设设计中,他希望利用清水混凝土一样的做法来表现石刻的主体,但是当地的施工人员因为学历经验限制不能很好的理解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没有办法进行整体现浇混凝土承重墙,所以只能采用非承重的清水混凝土墙与页岩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结合当地特殊情况创造性的发明了新的施工方法。
3.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以及技术创新的自觉。
因为建筑行业本身具有的滞后性的特点,所有严格来说目前在建筑上面使用的技术都不能够算作高新技术,所以建筑行业所说的新技术可能已经其他行业里面的低技术了。因此在有跨界交流的时候,不难发现其他许多行业里面的技术其實距离建筑行业并不远,有些比较高级的方法,只要做好适当的沟通与交流,实际上能够为建筑服务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并且往往都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数字化建筑中适宜技术的应用
1.注重适宜技术在建筑设计构思阶段的思考。
在建筑设计构思阶段考虑适宜技术对整个项目的最终完成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手段的考虑并没有限制建筑设计方案的想象力,反而是从实际问题出发、从实际的适宜技术角度出发来进行设计,往往会带来更好的设计立足点和创意出发点。目前我国的设计行业因为种种原因仍然存在设计与技术脱节的现象,因为技术工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而导致的临时变更设计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就要求建筑师应该能有一个设计与建造的整体观,真正的实现功能、形式以及技术的统一。
2.挖掘数字化设计的潜能。
如今前沿的建筑技术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了,从建筑手段上的机器人装配、3D打印以及新型的建筑材料的出现,都昭示了新的数字化范式的到来。目前来说国内大多数的设计师都正在或者曾经经历过从传统到新工具方法使用的转变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总是愿意赋予材料不同的情感,来让材料能够传达与其本身相应的优雅及特性。在设计构思阶段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不仅仅能够找到更加经济合理的建筑形式,同时也能够赋予材料更加真实性的表达,增强建筑设计的表现力。建筑师应该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增强自身对建筑物的理解,更好的挖掘数字化设计的潜能,做出更加具有创意也能更好的落地的建筑设计作品。
3.挖掘易建几何形式的表现力。
建筑的易建性指的是建筑设计使得建筑施工能够相对建议,一般来说具有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标准化、简易化以及集成化。利用好数字化设计的工具优势,在传统的欧式几何中由直线、折现等等简单线性形体下最大化的来挖掘数字化的设计优势。直线和折线这些元素方便于材料的加工以及施工定位和其他操作,所以用直线来进行建筑的几何构型是建筑师长期以来最为常用的设计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出现最大限度的挖掘了直线在几何构型中的潜力,例如常见的“折叠”思想。
4.跨界技术交流的尝试。
适宜技术的动态性以及多层次性的特征要求建筑师应该积极地保持对“新”技术的足够敏感性,因为很有可能所謂的新技术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单从造价来讲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实际上的成本一般是跨行业之间交流发生的信息成本。适当的进行尝试跨界技术交流往往会为建筑师带来更加广阔的可能。
四、结语
在全球信息化的大浪潮之中,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建筑设计应用之中,它作为一种工具以及操作手段,其发展一步一步地推动了建筑业的进步,为未来建筑理论的探索及其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更佳、更广的途径。数字化技术模拟建筑真实情况,能够在设计初期,对建筑设计的形体结构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设计过程更人性化、合理化。总的来说,数字化时代的建筑设计已经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并延伸到各个层面之中。
参考文献:
[1]俞传飞.数字化信息集成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董晶.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