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韩国与中国的影视交流经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从整体趋势来看,经历从缓慢上升,到加速上升,达到高点,最后开始缓慢下降的趋势。为了可以更好的促进两国之间的影视交流,本文将分析最近一段时间内两国影视交流下降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众偏好的角度分析有可能产生风险的原因,并针对这四个方面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韩中 影视交流 风险
第一章 韩中影视交流现状分析
1992年,韩国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韩国向中国出口电视剧打下政治基础。1993年,《嫉妒》作为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市场的首秀,在中国的电视机银幕上播出,但可惜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2016年,《釜山行》在中国热播,收获了较高的豆瓣评分和很高的票房收入,让中国的电影业和国际的电影业感受到了不小的竞争压力。也让中国和世界重新审视了韩国电影业的制片能力。在中国的主流的视频网站上,韩国电影的占有量也非常巨大,截止到2017年3月百度视频网韩国电影3780部、爱奇艺1274部、优酷网1137部。之间虽然有一定的重叠,但也显示出中国市场对韩国电影十分热爱。
韩国影视剧直接被引入中国,韩国艺人来华加盟影视剧,韩国艺人不断参加中国的综艺节目,在这过程中,中国市场感受到了韩国元素的吸引力,有了进一步合作外在条件和内在动力。韩国的影视公司和中国影视公司开始探索合拍电影电视,以期整合各自的优势,获得更大的收益。据统计,在2006年至2015年中国公司与韩国公司合拍的电影共有15部,2016年韩中公司合拍的电影且上映的有10部,还有3部虽拍摄了,但至今还未上映。可以看出,2016年是韩中合作拍摄电影最多的一年。这与市场寻求更大的收益以及政策推动都分不开。2014年《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签订,给韩中合作拍摄电影打下了一个结实的框架。
第二章 近期各风险对中韩影视交流的影响
1.政治风险的影响。首先,对于网络平台,中国在2014年之前没有严格的管制,可以十分简便地从国外引进电影电视剧。所以中国各大视频网络平台都可以观看大量的包括韩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电视剧和电影。2014年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文简称:中国广电总局)重申“网上境外影视剧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用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的境外影视剧,必须依法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境外影视剧一律不得上网播放。这一规定限制了中国网络平台引进韩国电影和电视剧的数量,使得最近网络引进剧数量下降。
其次,对于中国电视台引进韩国电视剧,中国也有一定的限制。2012年2月13日中国广电总局通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外影视剧引进和播出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引进境外影视剧的长度原则上控制在50集以内;境外影视剧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境外影视剧播出国别比例的管理,避免个别电视频道在一段时期内集中播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境外影视剧。这一规定限制了韩国影视剧出口中国市场,韩国影视剧不得不在仅有的50集内和美国、日本等国家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表可以看出,2012年从韩国进口电视剧在从亚洲进口的总量的占比达到最高。2014年数量达到最高,2015年数量突然下降。
最后,对于引进韩国电影,2012年2月18日,中国和美国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同意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但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升到最高25%。所以,中国政府每年同意进口电影数量34部,其中25%分配给了美国,韩国必须和世界除美国外其他国家一起竞争剩下的75%的份额。所以竞争压力非常大,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见表1),2010-2015年,中国进口韩国电影总数为6部,集中在2010年,其余年份都为零。与进口韩国电视剧相比显得非常少。
2.经济、文化和审美风险的影响。经济风险对于韩国与中国的的影响与政治风险相比,没有政治风险如此巨大。从上一节从韩国引进电视剧的数据来分析,2008年中国与韩国同时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但并没有影响韩国出口影视剧给中国,2011年有所下降,但2012年就超過了2010年的出口数量,2013年和2014年实现了快速增长。所以,经济因素对于韩国出口中国电视节目影响并不很大。
文化风险对于韩国出口中国影视作品,不构成很大的风险,甚至是一种优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韩国影视作品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极大欢迎,中韩影视作品在文化认同上产生了共鸣。但也并不是一点风险都不存在,在韩国电影的引进过程中,韩国电影基本进入不了中国市场。原因与不熟悉中国的引进文化很有关系。进入过程要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合作等等,韩国公司在这方面处于弱势,使得韩国电影竞争不过其他国家的电影。但是,韩国公司可以通过与中国影视公司合作拍摄,绕开这一配额。
民众的审美对于韩国影视作品进入中国风险也是不断变化的。但民众以韩国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着装打扮的准则时,会相对喜爱韩国的影视作品。但当中国民众以欧美、日本、印度或者拉美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着装打扮的准则时,韩国影视作品就会失去一部分观众。现在中国的主流民众审美还是相对喜爱韩国形象的着装打扮的,所以韩国的化妆品和韩国的服装销售量都非常好。但多元化的趋势也不断出现,民众越来越多的接受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审美标准。
第三章 对策分析与总结
1.政治层面。首先,在政治环境较好,两国影视界应该尽量建议政府放松对影视界交流的管制,让双方交流更加方便,影视交流成为一种常态,双方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创造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同时影视作品尽量避开政治话题,以民众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
其次当发生了政治危机,比如现在韩中两国因“萨德”事件,中国网传“限韩令”,影视界迫于压力,开始尽量避开韩国元素,使得韩中影视交流受到巨大的打击。韩国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阻止,韩国艺人来中国演出减少,中韩合拍电影减少。这时需要中韩影视界双方避开这一时段,所有的安排都延后,毕竟政治风险巨大,不合时宜地进行交流,之后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这一阶段需要更加积极的了解的中国的规章和流程,以及民众的偏好,在政治危机解除之后,争取能够创造出更加作品,同时可以进入中国国内。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具体对策: (1)增加网络(直播)平台的交流。中国的网络平台虽然现在也加强了管理,但相比较电视台节目播放和电影的上市,监管还是比较宽松,交流更加便捷。同时,利用网络直播品台,韩国艺人可以和自己的粉丝直接进行线上交流,增加互动,减少距离,获得更多的粉丝,一旦之后有作品上映,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2)增加对政策的解读和把握。中国市场巨大,即使受到一定的政治影响潜力也相当大。所以,需要专门人员负责理解中国市场的政策和规则,推动韩国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以及韩国艺人去中国演出。
(3)严格遵守对方的法律法规。了解并严格遵守对方国家的法律法规。如果发生政治风险,迫于压力要解除合作,也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中保护自己,让损失降到最小。
2.经济层面。经济层面的风险,相比政治风险避免比较简单,只需要韩国元素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欢迎,有客观的收益,交流就会很容易进行下去。在出现经济风险时,本节提出以下对策:
(1)增加投资渠道。当国家经济不好的时候,居民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会减少,社会可以投资的项目也会变少。部分资金投入到影视界中,可以获得比其他产业更高的收益。这样可以减少国家层面的对影视交流的影响。
(2)增加合作方式。合作方式不只是影视作品直接引入,艺人参与演出,合拍电影等。可以增加韩国影视公司对中国影视公司的控股,或者直接从韩国商业银行进行融资,让中国更多的影视作品在韩国公司地支持下发展起来,进一步增加合作和融合。
(3)合理分配利润。韩国影视界在中国市场进行影视交流,需要承担较大风险,不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所以韩国影视公司在一定情况下需要相对较多的分配收益,来补偿较大的风险。双方公司都需要站在为了韩中影视公司长足交流的立场上,进行利益的合理分配,不能在很小的数额差距上产生纠纷。
3.文化层面。文化层面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小范围的文化风险,大范围的风险对于韩国影视界来说更多的是优势。因为大范围文化的基本相似,使得韩国影视作品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小范围风险在上文提到的三种交流方式都有可能产生。针对这类风险,本节提出以下对策:
(1)去相互国家学习。当双方对合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产生分歧时,去相互国家的现场学习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习惯于对方的方式和方法,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这样之后,在双方后期的合作的过程中,就会对分歧有一个提前的判断,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学习相互的语言文化。学习对方的语言对于谅解对方文化十分有帮助。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减少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摩擦。并且可以提高交流效率,拍摄出质量更好的作品。
(3)增加合作,增加互信。在多次合作之后,合作过程就會越来越顺利。双方相互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懂得对方的做事标准,不需要像初次合作时,每一个细节都要讨论,不注意就会有分歧。同时,多次合作会建立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继续合作将产生一个良性循环,减少文化的风险。
4.民众层面。民众层面的风险是基础性的风险,如果这一环节发生风险,作品不被民众所认可,前面三项风险避免了,也无法获得收益,这会造成交流没有持续的动力。所以避免民众偏好的风险也十分重要,本节提出一下建议:
(1)做好市场调查。观众的偏好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不断了解中国观众的偏好的动态,才能拍摄出中国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惊天大逆转》获得了7.1的豆瓣评分,评价十分高,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能获得成功,因为这部电影采用的故事剧本由国内团队打造,导演也是中国人,所以电影的表达呈现上还是非常贴近中国观众的偏好。
(2)增加所在市场的元素。即使在文化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但在作品中增加所在市场的元素将增加观众对作品的好感。相比较简单模仿对方的作品,更加迎合观众的偏好。《重返20岁》的中国版本加入了广场舞、老年大学等内容,影片中对邓丽君歌曲的回顾和对《还珠格格》的引用,都使观众自然地融入故事中,给人亲切感,充分考虑了中国观众的偏好。
作者简介:周骁(1990.12—)男。民族:汉。江苏宜兴人。硕士在读。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韩中 影视交流 风险
第一章 韩中影视交流现状分析
1992年,韩国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韩国向中国出口电视剧打下政治基础。1993年,《嫉妒》作为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市场的首秀,在中国的电视机银幕上播出,但可惜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2016年,《釜山行》在中国热播,收获了较高的豆瓣评分和很高的票房收入,让中国的电影业和国际的电影业感受到了不小的竞争压力。也让中国和世界重新审视了韩国电影业的制片能力。在中国的主流的视频网站上,韩国电影的占有量也非常巨大,截止到2017年3月百度视频网韩国电影3780部、爱奇艺1274部、优酷网1137部。之间虽然有一定的重叠,但也显示出中国市场对韩国电影十分热爱。
韩国影视剧直接被引入中国,韩国艺人来华加盟影视剧,韩国艺人不断参加中国的综艺节目,在这过程中,中国市场感受到了韩国元素的吸引力,有了进一步合作外在条件和内在动力。韩国的影视公司和中国影视公司开始探索合拍电影电视,以期整合各自的优势,获得更大的收益。据统计,在2006年至2015年中国公司与韩国公司合拍的电影共有15部,2016年韩中公司合拍的电影且上映的有10部,还有3部虽拍摄了,但至今还未上映。可以看出,2016年是韩中合作拍摄电影最多的一年。这与市场寻求更大的收益以及政策推动都分不开。2014年《中韩电影合拍协议》签订,给韩中合作拍摄电影打下了一个结实的框架。
第二章 近期各风险对中韩影视交流的影响
1.政治风险的影响。首先,对于网络平台,中国在2014年之前没有严格的管制,可以十分简便地从国外引进电影电视剧。所以中国各大视频网络平台都可以观看大量的包括韩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电视剧和电影。2014年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文简称:中国广电总局)重申“网上境外影视剧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用于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的境外影视剧,必须依法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未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境外影视剧一律不得上网播放。这一规定限制了中国网络平台引进韩国电影和电视剧的数量,使得最近网络引进剧数量下降。
其次,对于中国电视台引进韩国电视剧,中国也有一定的限制。2012年2月13日中国广电总局通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外影视剧引进和播出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引进境外影视剧的长度原则上控制在50集以内;境外影视剧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境外影视剧播出国别比例的管理,避免个别电视频道在一段时期内集中播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境外影视剧。这一规定限制了韩国影视剧出口中国市场,韩国影视剧不得不在仅有的50集内和美国、日本等国家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表可以看出,2012年从韩国进口电视剧在从亚洲进口的总量的占比达到最高。2014年数量达到最高,2015年数量突然下降。
最后,对于引进韩国电影,2012年2月18日,中国和美国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同意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但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升到最高25%。所以,中国政府每年同意进口电影数量34部,其中25%分配给了美国,韩国必须和世界除美国外其他国家一起竞争剩下的75%的份额。所以竞争压力非常大,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见表1),2010-2015年,中国进口韩国电影总数为6部,集中在2010年,其余年份都为零。与进口韩国电视剧相比显得非常少。
2.经济、文化和审美风险的影响。经济风险对于韩国与中国的的影响与政治风险相比,没有政治风险如此巨大。从上一节从韩国引进电视剧的数据来分析,2008年中国与韩国同时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但并没有影响韩国出口影视剧给中国,2011年有所下降,但2012年就超過了2010年的出口数量,2013年和2014年实现了快速增长。所以,经济因素对于韩国出口中国电视节目影响并不很大。
文化风险对于韩国出口中国影视作品,不构成很大的风险,甚至是一种优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的韩国影视作品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极大欢迎,中韩影视作品在文化认同上产生了共鸣。但也并不是一点风险都不存在,在韩国电影的引进过程中,韩国电影基本进入不了中国市场。原因与不熟悉中国的引进文化很有关系。进入过程要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合作等等,韩国公司在这方面处于弱势,使得韩国电影竞争不过其他国家的电影。但是,韩国公司可以通过与中国影视公司合作拍摄,绕开这一配额。
民众的审美对于韩国影视作品进入中国风险也是不断变化的。但民众以韩国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着装打扮的准则时,会相对喜爱韩国的影视作品。但当中国民众以欧美、日本、印度或者拉美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着装打扮的准则时,韩国影视作品就会失去一部分观众。现在中国的主流民众审美还是相对喜爱韩国形象的着装打扮的,所以韩国的化妆品和韩国的服装销售量都非常好。但多元化的趋势也不断出现,民众越来越多的接受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审美标准。
第三章 对策分析与总结
1.政治层面。首先,在政治环境较好,两国影视界应该尽量建议政府放松对影视界交流的管制,让双方交流更加方便,影视交流成为一种常态,双方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创造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同时影视作品尽量避开政治话题,以民众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
其次当发生了政治危机,比如现在韩中两国因“萨德”事件,中国网传“限韩令”,影视界迫于压力,开始尽量避开韩国元素,使得韩中影视交流受到巨大的打击。韩国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阻止,韩国艺人来中国演出减少,中韩合拍电影减少。这时需要中韩影视界双方避开这一时段,所有的安排都延后,毕竟政治风险巨大,不合时宜地进行交流,之后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这一阶段需要更加积极的了解的中国的规章和流程,以及民众的偏好,在政治危机解除之后,争取能够创造出更加作品,同时可以进入中国国内。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具体对策: (1)增加网络(直播)平台的交流。中国的网络平台虽然现在也加强了管理,但相比较电视台节目播放和电影的上市,监管还是比较宽松,交流更加便捷。同时,利用网络直播品台,韩国艺人可以和自己的粉丝直接进行线上交流,增加互动,减少距离,获得更多的粉丝,一旦之后有作品上映,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2)增加对政策的解读和把握。中国市场巨大,即使受到一定的政治影响潜力也相当大。所以,需要专门人员负责理解中国市场的政策和规则,推动韩国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以及韩国艺人去中国演出。
(3)严格遵守对方的法律法规。了解并严格遵守对方国家的法律法规。如果发生政治风险,迫于压力要解除合作,也可以在法律的框架中保护自己,让损失降到最小。
2.经济层面。经济层面的风险,相比政治风险避免比较简单,只需要韩国元素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欢迎,有客观的收益,交流就会很容易进行下去。在出现经济风险时,本节提出以下对策:
(1)增加投资渠道。当国家经济不好的时候,居民对于影视作品的需求会减少,社会可以投资的项目也会变少。部分资金投入到影视界中,可以获得比其他产业更高的收益。这样可以减少国家层面的对影视交流的影响。
(2)增加合作方式。合作方式不只是影视作品直接引入,艺人参与演出,合拍电影等。可以增加韩国影视公司对中国影视公司的控股,或者直接从韩国商业银行进行融资,让中国更多的影视作品在韩国公司地支持下发展起来,进一步增加合作和融合。
(3)合理分配利润。韩国影视界在中国市场进行影视交流,需要承担较大风险,不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所以韩国影视公司在一定情况下需要相对较多的分配收益,来补偿较大的风险。双方公司都需要站在为了韩中影视公司长足交流的立场上,进行利益的合理分配,不能在很小的数额差距上产生纠纷。
3.文化层面。文化层面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小范围的文化风险,大范围的风险对于韩国影视界来说更多的是优势。因为大范围文化的基本相似,使得韩国影视作品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小范围风险在上文提到的三种交流方式都有可能产生。针对这类风险,本节提出以下对策:
(1)去相互国家学习。当双方对合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产生分歧时,去相互国家的现场学习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习惯于对方的方式和方法,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这样之后,在双方后期的合作的过程中,就会对分歧有一个提前的判断,并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学习相互的语言文化。学习对方的语言对于谅解对方文化十分有帮助。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减少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摩擦。并且可以提高交流效率,拍摄出质量更好的作品。
(3)增加合作,增加互信。在多次合作之后,合作过程就會越来越顺利。双方相互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懂得对方的做事标准,不需要像初次合作时,每一个细节都要讨论,不注意就会有分歧。同时,多次合作会建立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继续合作将产生一个良性循环,减少文化的风险。
4.民众层面。民众层面的风险是基础性的风险,如果这一环节发生风险,作品不被民众所认可,前面三项风险避免了,也无法获得收益,这会造成交流没有持续的动力。所以避免民众偏好的风险也十分重要,本节提出一下建议:
(1)做好市场调查。观众的偏好是不断变化的,只有不断了解中国观众的偏好的动态,才能拍摄出中国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惊天大逆转》获得了7.1的豆瓣评分,评价十分高,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能获得成功,因为这部电影采用的故事剧本由国内团队打造,导演也是中国人,所以电影的表达呈现上还是非常贴近中国观众的偏好。
(2)增加所在市场的元素。即使在文化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但在作品中增加所在市场的元素将增加观众对作品的好感。相比较简单模仿对方的作品,更加迎合观众的偏好。《重返20岁》的中国版本加入了广场舞、老年大学等内容,影片中对邓丽君歌曲的回顾和对《还珠格格》的引用,都使观众自然地融入故事中,给人亲切感,充分考虑了中国观众的偏好。
作者简介:周骁(1990.12—)男。民族:汉。江苏宜兴人。硕士在读。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