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念的重要课程,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知识能力,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传承国家民族核心社会价值观。因此,本文立足德育发展,对小学语文渗透德育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思想品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与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人文性的学科教育,可以有效规范学生的综合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操之人,有品德素养之人,成为国家之有用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长规律,将德育落实于语文课堂之中,同时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将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渗透德育内容,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感受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描绘祖国秀美山川的语言文字,为学生构建优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过程中接受思想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祖国秀美山川的热爱之情。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草原》时,教师先向学生描述草原美妙的风光,用图片呈现草原美景,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草原的民族风情。同时,为了让学生体验自然的生命价值,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体验草原高远辽阔的意境,并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重点解读“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引导学生思考“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更可爱?”“怎样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激发学生的环境生态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感悟中体验草原美丽的环境,树立生态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欣赏精美词句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壮丽山河的秀丽多姿,通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解读关键词语,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让学生在解读剖析关键词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教学目标。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体验,教师要将智育和德育进行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深刻的德育思想,在加强知识积累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理想情操,体验他们胸怀抱负和关心他人的高尚品德。教师要在语言文字的解读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中情感的体验和理解。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品读,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并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解读文中对大黑骡子立下汗马功劳的描写,通过“一路又驮粮食。又驮伤员”理解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但为了挽救战士们的生命,彭德怀不得不牺牲大黑骡子解决断粮的危机,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充分利用课文优美的词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深厚情感,在解读、分析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感受人物形象,传承民族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形象向学生传递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从思想上感受伟大人物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教师还可以从人物性格入手,直接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人物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负荆请罪》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和学习蔺相如深明大义、廉颇顾全大局的宝贵品质,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对人物特点进行分析,要求学生从语言、神情、动作对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解读描述蔺相如特点的语言,并思考“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使学生通过对蔺相如语言的分析,体会其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的民族精神,以及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情感思想的感悟,教师可以将德育融入语文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通过表演蔺相如和廉颇的对话情景,进一步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情感思想。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充分发挥文本的德育功能,准确把握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的人文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道德思想与爱国主义情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使学生在獲取知识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冬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J].小学生(下旬刊),2018(09).
[2]李燕琳.加强小学语文教育 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考试周刊,2018(41).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刘浩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思想品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与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人文性的学科教育,可以有效规范学生的综合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情操之人,有品德素养之人,成为国家之有用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长规律,将德育落实于语文课堂之中,同时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将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渗透德育内容,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感受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描绘祖国秀美山川的语言文字,为学生构建优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过程中接受思想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祖国秀美山川的热爱之情。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草原》时,教师先向学生描述草原美妙的风光,用图片呈现草原美景,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草原的民族风情。同时,为了让学生体验自然的生命价值,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体验草原高远辽阔的意境,并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重点解读“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引导学生思考“草原的天为什么比别处更可爱?”“怎样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激发学生的环境生态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感悟中体验草原美丽的环境,树立生态和谐发展的美好理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欣赏精美词句的过程中,感受祖国壮丽山河的秀丽多姿,通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解读关键词语,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引导,让学生在解读剖析关键词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教学目标。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体验,教师要将智育和德育进行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深刻的德育思想,在加强知识积累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彭德怀和大黑骡子》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理想情操,体验他们胸怀抱负和关心他人的高尚品德。教师要在语言文字的解读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中情感的体验和理解。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品读,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并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解读文中对大黑骡子立下汗马功劳的描写,通过“一路又驮粮食。又驮伤员”理解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但为了挽救战士们的生命,彭德怀不得不牺牲大黑骡子解决断粮的危机,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充分利用课文优美的词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深厚情感,在解读、分析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感受人物形象,传承民族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形象向学生传递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从思想上感受伟大人物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教师还可以从人物性格入手,直接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人物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负荆请罪》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和学习蔺相如深明大义、廉颇顾全大局的宝贵品质,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对人物特点进行分析,要求学生从语言、神情、动作对人物进行分析。让学生解读描述蔺相如特点的语言,并思考“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使学生通过对蔺相如语言的分析,体会其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的民族精神,以及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情感思想的感悟,教师可以将德育融入语文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通过表演蔺相如和廉颇的对话情景,进一步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情感思想。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充分发挥文本的德育功能,准确把握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的人文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道德思想与爱国主义情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使学生在獲取知识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冬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J].小学生(下旬刊),2018(09).
[2]李燕琳.加强小学语文教育 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考试周刊,2018(41).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刘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