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效教学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追求,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和《纲要》精神一脉相承的,它也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必然选择。因此,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成为我们幼儿园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必须在备课时确立好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语言,提出恰当的学习要求,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1.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起到灵魂作用。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明确的目标体系,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有详细的了解,能从众多的学习材料中提取出最适合本班幼儿的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在完成主要目标的同时能注意到对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中班科学活动《拌黄瓜》的一次教学时,教师将目标定位为:(1)尝试运用各种感官比较区分各种调味品。(2)说说自己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发展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拌黄瓜活动感受调味品的用途,体验活动的乐趣。显然此活动将认识调味品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教学我们发现幼儿对调味品已有了较好的认识,教学中没有多大的探究必要,幼儿的兴趣不高,探究意识不强,交流中无话可讲。那么组织这样的活动显然对幼儿的发展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教学的效率是低下的。后来在教研组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学的重点和目标调整为:(1)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拌黄瓜的方法,体验调味品的用途和使用方法。(2)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探索各种调味品的辨别方法。(3)说说自己的探索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这次活动将“拌黄瓜” 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在调动幼儿运用原有的生活经验辨别调味品的基础上让孩子通过自主拌黄瓜,探索“怎样使黄瓜好吃”,学习合理地搭配和使用调味品。教学中突出了“自主探索”的指导思想,使幼儿既学会了分辨调味品,又尝试使用了调味品,让孩子有“跳一跳摘到果实”的愿望,因此孩子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自主探索的欲望强烈,探索能力得到了发展。在交流中孩子高兴地品尝自己拌的黄瓜并邀请同伴品尝和评价,根据自己和同伴的评价在第二次拌黄瓜中改进调味品的使用品种和比例,努力使自己拌的黄瓜更好吃。显然,第二次教学,不但使幼儿学会了分辨调味品,学会了自己拌黄瓜,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探索精神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目标定位的不同,两次教学的重点也就不同,从认识区分调味品到自主探索拌黄瓜;教学中采用的手段也发生了改变:从教师的“教”到教师的“导”,幼儿的“学”到幼儿的自主探索;教学的结果也发生了变化:从幼儿运用感官区分调味品到运用原有经验探索各种调味品的辨别方法,从幼儿学会拌黄瓜到幼儿自主探索拌黄瓜的方法,从幼儿被动接受知识到幼儿主动探索获得经验,从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重复学习到幼儿“跳一跳摘到果
  实”的发展。可见,两次教学的效率是不同的。
  
  2.设计有效的教学语言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是贯穿始终的,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什么时候将话题抛给幼儿是必须设计好的。只有在恰当的时候说出恰当的语言,才能够有效引领幼儿不断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活动,反之会流于形式。如大班科学活动《制作双层水》的导入部分,教师是这样说的:“假如将蓝色的水倒入一杯清水中猜猜清水会怎样?”幼儿:“清水会变绿”、“清水会变混”……教师:“到底会怎样?让我来试一试。”实验后孩子发现杯子中的水变成了双层水,和原来的猜想不同。师:“真是太神奇了,你们也想做这样的双层水吗”?这两句话引起了孩子原有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认知碰撞,激发了孩子探索制作“双层水”的欲望,同时通过设疑解惑的过程也培养了孩子对待科学的态度。仍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制作的水仍旧是蓝色的没有分层,她问:“为什么有些小朋友没能制作出双层水?”却没有就这一话题组织讨论,马上进入小结环节自己告诉了孩子:“有的小朋友糖加得不够多,有的小朋友做好了双层水又用筷子去搅了……”孩子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讨论思考的机会。此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追问:和边上的朋友比较一下,想想你制作的水为什么没有变成双层?你刚才是怎样做的?引导孩子回忆操作过程,自己得出上述结论,而不是“填鸭式”教学。
  
  3.提出有效的学习要求
  
  教师要向幼儿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不能因为害怕框死孩子的思维,妨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而不敢提出明确细化的要求。须知只有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发挥孩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如小班科学活动《认识蚕豆叶和蚕豆花》的两次教学活动,由于教师提出观察要求的方式不同,幼儿在观察中的表现和观察结果也不同。第一次教学中,教师是这样提出要求的:小朋友,请你们用眼睛看看,小手摸摸、鼻子闻闻,去发现蚕豆叶和蚕豆花是什么样的?此观察要求提得很笼统,对小班孩子指导性不强。因此幼儿在观察中不知从哪儿入手,只是看看、摸摸、闻闻,观察的目的性不强,观察中缺乏相互的交流,不一会儿孩子们就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了。集体交流中教师问:你发现蚕豆叶长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像什么?蚕豆花长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像什么?幼儿举手发言的很少,观察结果很模糊。第二次教学中教师提出了细化的观察要求:请小朋友看看叶子的颜色和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看看蚕豆花的颜色和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再闻闻它们有什么味?此观察的要求看似让孩子在教师的主导下活动,幼儿发挥的余地小,却是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的。观察中小朋友始终围绕蚕豆的花和叶进行,并自发地三五一群进行讨论。他们小声议论:“我发现花朵的里面有一个竖起的花瓣”,“我发现花朵有点粉红、有点白色”,“花瓣里面还有一些黑点点,像熊猫的眼睛”,“叶子是一对对长的,像小朋友排排座”。集体交流时小朋友踊跃发言,把自己的观察结果急着告诉大家:“我发现有几张蚕豆叶黄了”,“我发现蚕豆花像蝴蝶”,“我闻到蚕豆叶和花是香香的”……
  听课的教师不禁为孩子们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表达所感动,同时也体会到:教师向幼儿提出恰当的要求,采用明确的指导语言,不仅不会限制孩子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还会使幼儿的学习活动始终朝着预期的方向进行,减少了不必要的干扰。第一次教学中教师提出的观察要求笼统,对小班幼儿观察的指导性不强,导致孩子观察目的性不强,观察效果差。第二次教学时教师根据小班孩子的特点,细化了观察要求,让孩子明白了观察应该从哪儿入手,观察些什么,讨论什么,因此孩子有事可做,有讨论的共同语言、有想象的依托,观察的效果好。
  有效教学对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挑战,它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求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希望我们每天能多学习一点,多反思一点,多提升一点,多改变一点,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有品位的教师。
其他文献
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与评价三大环节。  我们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设计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过程这两个环节,而处理作业这一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对此,我们进行了探讨。    一、作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功能    我个人认为完成作业是一个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好的信息反馈。化学作业既是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掌握知识情况的反馈,更是形成各种技能技巧、
摘要: 意志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意志的锻炼早就为我国古代教育家所重视。班主任工作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起重要作用。班主任指导学生加强意志的锻炼,培养其坚韧性;引导学生体验适度的困难,提高抗挫力;让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增强自制力;要善于将学生的意志表现和固执、任性区分开来。  关键词: 意志品质 自觉性 坚韧性 抗挫力 自制力    意志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有着非常重要性的意义,意志的锻炼早
摘 要:本文指出,化学教师应以教材为线索、以实验为探究、以高考命题为导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环保意识体系。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保意识 化学与环境    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绝大多数与化学有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都是化学物质造成的。)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特别是在青少年中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良好的班集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力量源泉,是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摇篮。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面向未来的需要。教育者要把学生看成是改革的主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那种离开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片面地将现成观念、知识、规范灌输给学生的传经教育观
摘 要:贫困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做好贫困生工作,可以从身体、心理与活动三方面进行,以促进贫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班级管理更加和谐、顺畅,班主任工作更加全面、规范。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贫困生 身体 心理 活动    贫困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工作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对贫困生的工作成败与否,不仅影响贫困生个
学会爱,是做社会人的基础,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要从小培养才能形成。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在“四、二一”的家庭中成长,在“独占、独有、独享”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物质需要:吃、喝、穿等最先得到满足,情感表达:喜、怒、哀、乐等最先得到关注,他们是家中的小太阳、小公主,一切东西都是他们的,他们只知道别人为他们服务,体会不到别人给予的爱,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却不懂主动去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教育的殿堂里,用生命燃起了爱之火。她跳动着爱、传递着爱、诉说着爱。“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种心态,善爱则是一种境界。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我们要做到能爱,更要追求善爱:要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达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合格的四有新人具有重大价值。尤其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做中学”的科学教育,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做中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教育模式。它要求教师彻底更新教育观念,指导幼儿标新立异,在活动中大胆“放手”,让幼儿主动地探究,激励幼儿善于思考,发挥幼儿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