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创新及修改习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这个内因才能通过外因起作用,以达到不断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一、先体验后作文
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四季更替,斗转星移,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沟通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结合教材安排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去拥抱生活,勤观察,多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将体验表达出来。春天的校园,生机勃勃;夏天的绿荫,沁人心脾;秋天的果实,令人沉醉;冬日的飘雪,勾人遐想。这一切,教师都应敏锐地抓住,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体察、表达。同时,倡导各种亲近大自然的亲子活动,并予以适当的辅导,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例如,开展“我们的校园真美”系列活动。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分组竞赛,绘画、撰稿等,以多种方式展现校园美景,并引导学生评价,甚至面向全校学生举办相关展览,邀请家长参观评价。再如,在班级举办“小小导游畅游神州”专题活动,让学生带来同父母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或是当地有特色的纪念品等,向大家介绍祖国各地的名胜。开展这些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并使学生明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作文的所在。
二、抓时机作文
学生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作文,学生就感觉不到困难。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时机,随时随地即兴发挥,把学生的观察、思维、注意、情感都调动起来。比如,教师在了解到学生在音乐课上正进行名曲欣赏的系列活动后,可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相关活动,组织学生畅谈自己钟爱的名曲,并顺应学生的需求,或写小诗一首,或倾诉自己由音乐引发的种种生活感受,或一吐自己和同学欣赏名曲期间发生的事情……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形式多样的文字成果整理、汇集,在音乐欣赏课时向音乐教师展示,更促进音乐课的深化。
在习作课上也可以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素材,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比如,在习作指导课上组织学生画画,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做科学实验、小制作等,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学生习作兴趣极浓,“难”字不翼而飞。
三、确定读者作文
很多时候,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有一个读者,那就是教师。这位读者还是很忠实的,无论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硬着头皮读下去。我们要打破这个局面,给学生确定读者,也就是要求学生明确把文章写给谁,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写作对象也就明确了,这就体现了文章的交际功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动机,学生写起来特别认真,常常会有超常发挥。
比如,一个学期快要结束了,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把这一学期以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最想说的话,写信告诉远离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信中希望对方回信,作文写完后装入信封,亲自到邮局把它寄出去。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一定要写出最高水平,别让人家小看自己”,这是这次作文的小作者们的普遍心理。不久,学生们都收到了回信。信中的几句赞许,使学生们从心里感到了喜悦,学生们因此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写作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四、童话引路作文
童话引路作文适用于一至三年级,是针对小学生富于幻想、喜爱童话的特点,让儿童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其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如听童话,写童话;看图画,编童话;结合课文编童话等。
比如,教学想象作文《森里超市招聘会》一课,可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为喜欢的小动物作自荐,能清楚表达自己有什么本领、会怎么做、能把自己的工作干成什么样,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清楚表达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这样,创新的种子就会破土而出!
五、注重日记训练形式
日记是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写日记不但能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进行文字表达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把话写到日记的活动中来,才会凭借自己想象的翅膀,把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一切,通过思考,进行有意选择,为以后在写作的天空中任意飞翔,创造奇迹,写出精彩文章打下基础。
小学生作文尽管是习作,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而任何创造性思维都是在产生兴趣的状态下获得的。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融入生活,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习作更精彩。
(责编陈剑平)
一、先体验后作文
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四季更替,斗转星移,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沟通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结合教材安排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去拥抱生活,勤观察,多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将体验表达出来。春天的校园,生机勃勃;夏天的绿荫,沁人心脾;秋天的果实,令人沉醉;冬日的飘雪,勾人遐想。这一切,教师都应敏锐地抓住,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体察、表达。同时,倡导各种亲近大自然的亲子活动,并予以适当的辅导,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例如,开展“我们的校园真美”系列活动。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分组竞赛,绘画、撰稿等,以多种方式展现校园美景,并引导学生评价,甚至面向全校学生举办相关展览,邀请家长参观评价。再如,在班级举办“小小导游畅游神州”专题活动,让学生带来同父母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或是当地有特色的纪念品等,向大家介绍祖国各地的名胜。开展这些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并使学生明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作文的所在。
二、抓时机作文
学生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作文,学生就感觉不到困难。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时机,随时随地即兴发挥,把学生的观察、思维、注意、情感都调动起来。比如,教师在了解到学生在音乐课上正进行名曲欣赏的系列活动后,可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相关活动,组织学生畅谈自己钟爱的名曲,并顺应学生的需求,或写小诗一首,或倾诉自己由音乐引发的种种生活感受,或一吐自己和同学欣赏名曲期间发生的事情……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形式多样的文字成果整理、汇集,在音乐欣赏课时向音乐教师展示,更促进音乐课的深化。
在习作课上也可以创设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寻找习作素材,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比如,在习作指导课上组织学生画画,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做科学实验、小制作等,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学生习作兴趣极浓,“难”字不翼而飞。
三、确定读者作文
很多时候,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有一个读者,那就是教师。这位读者还是很忠实的,无论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都硬着头皮读下去。我们要打破这个局面,给学生确定读者,也就是要求学生明确把文章写给谁,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写作对象也就明确了,这就体现了文章的交际功能。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动机,学生写起来特别认真,常常会有超常发挥。
比如,一个学期快要结束了,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把这一学期以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最想说的话,写信告诉远离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信中希望对方回信,作文写完后装入信封,亲自到邮局把它寄出去。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一定要写出最高水平,别让人家小看自己”,这是这次作文的小作者们的普遍心理。不久,学生们都收到了回信。信中的几句赞许,使学生们从心里感到了喜悦,学生们因此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写作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四、童话引路作文
童话引路作文适用于一至三年级,是针对小学生富于幻想、喜爱童话的特点,让儿童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写童话。其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如听童话,写童话;看图画,编童话;结合课文编童话等。
比如,教学想象作文《森里超市招聘会》一课,可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为喜欢的小动物作自荐,能清楚表达自己有什么本领、会怎么做、能把自己的工作干成什么样,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清楚表达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这样,创新的种子就会破土而出!
五、注重日记训练形式
日记是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写日记不但能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进行文字表达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把话写到日记的活动中来,才会凭借自己想象的翅膀,把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一切,通过思考,进行有意选择,为以后在写作的天空中任意飞翔,创造奇迹,写出精彩文章打下基础。
小学生作文尽管是习作,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而任何创造性思维都是在产生兴趣的状态下获得的。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融入生活,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习作更精彩。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