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公民素养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教师通过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公民素养,使其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義务,意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国家和民生事务的讨论和行动中去。
[关键词]公民素养;课堂教学;政治生活;培育路径
一、公民素养的基本内涵
历史上最早出现“公民”的称呼要追溯到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各国宪法普遍地使用了“公民”的概念,其意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因此,“公民”主要具有两个内涵:一是基于自然人基础上的“公民身份认同”;二是“责任意识认同”。而“公民素养”的提出则涵盖了公民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三种思想意识形态,它是公民的知识、情感、能力、行为互动的统一体。“公民素养是社会成员对所充当主要体现在公民身份意识的公民角色及价值理念的一种反映,良好的公民素养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因此,培育中学生公民素养应包括让中学生具有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知,并自觉将正确的认知转化为社会实践活的品格与能力。
二、中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人民群众因长期受封建社会的臣民教育影响,普遍缺乏公民意识与公民素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全球化、生活化的不断加速,一方面,现代公民意识在不断觉醒,公民的道德与法律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中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经常显现出欠缺合作精神,过度强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因而,培育中学生公民素养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仍以理论考试为主,学生机械性的记忆成为学习的主线,而且教师的公民素养培育意识淡薄、培养方法不当、培养环境欠缺也成为教育方的常见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弱化了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正向影响,也不能使学生自觉地将对公民意识的正确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难以真正落实。
三、培育中学生公民素养路径的探讨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更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且意义非凡。然而,中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具有义务性、时代性和紧迫性的特征。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发展学生、逐步塑造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笔者以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为例,尝试对教师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培育中学生公民素养的路径作出以下初步探讨。
(一)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公民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所谓话语权,是公民个体所享有的,能够自由自主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态度和价值观的权利。话语权的拥有是学生满足尊重需要的必要条件,从而养成学生尊重、平等对待他人的公民意识。”若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
笔者在讲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时,引用了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作为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层层递进式的设疑:
●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时政背景是什么?
●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如何坚持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等等。
在课内或课外,笔者适时把以上问题逐层推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外充分搜集资料,课堂上小组成员之间展开思维碰撞,合理地分析各自所持的观点;各组代表之间相互辩论,形成思想碰撞的火花。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归纳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教师通过合理分配话语权,主动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感悟到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并与沿线国家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这样,既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行为。在教师进行正确鼓励和科学引导下,让每个学生间都能各抒己见、平等对话,逐步形成民主开放、协商式的课堂,为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奠定基础。
(二)创设活动体验平台,深化公民素养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情感的调动是学生进行体验的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生成知识,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公民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碰撞等方式开展公民素养教育,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索、体验、感悟作为当代公民应具备的素养。笔者在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课上,尝试引用我国近期的反腐热剧《人民的名义》作为学生情感体验活动的案例分析素材。教师截取相应剧情让学生感受该剧对反腐现状的大尺度与深层次的描绘,如所揭露不同阶层、尤其是官场和商场之中的各色人性等灰色情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我国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机关的运行机制等知识逐步分析剧中各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图。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立场与思维的差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质疑与总结,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和感悟: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国家机关应审慎用权;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等理论知识。
教师这种情境的创设和对教材的适当延伸,启发了学生进行联想与质疑。而学生的情境融入则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其敢于直面社会的焦点问题,感受正义的力量,看到光明和希望,深化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身体力行地成为一名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合格公民。 (三)依托社会实践,增强公民素养
社会实践是增强公民素养的重要途径,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一方面,让学生结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分析分国内外时政热点,自发性地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与传递中国好声音;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开展是源自于生活,符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内心“我应做”“我要做”的深层社会意识,促使学生更有主动意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了增强学生的公民素养,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与场所。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走访国家机关与基层管理组织机构,如:参观或走访各级人大代表大会、与各职能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等。
笔者在讲授《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某些地方的村委会干部公开用金钱、采取各种形式来贿赂选民,以各种不正当手段“换取”选票的现象。为了让学生正视这种现象,教师可提前与学校对口的居委会联系,并取得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安排学生观看视频或实地调查真实的选举过程。在此“体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各组学生在搜集好相关资料,制定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做好各项记录与统计准备工作。在选举结束后,组织学生向选民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采访候选人和选民。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汇总资料并做好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在课堂上分享与展示其成果。由于分析素材来自于现实的情景体验,教师在讲授和分析过程中,更容易地启发学生引申出我国现阶段选举方式的利弊及其影响因素,水到渠成地理解到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并理性地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等知识点。
可见,教师的这一实地体验模式,能真情实感地引导学生感悟人民当家作主,为学生有序地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爱国的情怀、激发报效祖国的热情。
总而言之,公民素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方向,也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公民素养的培育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卢俊,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学周刊,素质与能力[J],2017(12):121
[2]乔丙蕾,刘方方,学生未来公民素养养成探究一一基于课堂话语分析的视角,知识文库[J]。2017(1):44
[3]张志红,培養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教学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J],2015(12):60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广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协作基地/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培育路径和测评设计的研究》(2014ZQJK002-07-10)研究成果之一(作者为该项目参与者)
[关键词]公民素养;课堂教学;政治生活;培育路径
一、公民素养的基本内涵
历史上最早出现“公民”的称呼要追溯到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各国宪法普遍地使用了“公民”的概念,其意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因此,“公民”主要具有两个内涵:一是基于自然人基础上的“公民身份认同”;二是“责任意识认同”。而“公民素养”的提出则涵盖了公民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三种思想意识形态,它是公民的知识、情感、能力、行为互动的统一体。“公民素养是社会成员对所充当主要体现在公民身份意识的公民角色及价值理念的一种反映,良好的公民素养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因此,培育中学生公民素养应包括让中学生具有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知,并自觉将正确的认知转化为社会实践活的品格与能力。
二、中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人民群众因长期受封建社会的臣民教育影响,普遍缺乏公民意识与公民素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全球化、生活化的不断加速,一方面,现代公民意识在不断觉醒,公民的道德与法律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中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经常显现出欠缺合作精神,过度强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因而,培育中学生公民素养的任务显得尤为迫切。
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仍以理论考试为主,学生机械性的记忆成为学习的主线,而且教师的公民素养培育意识淡薄、培养方法不当、培养环境欠缺也成为教育方的常见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弱化了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正向影响,也不能使学生自觉地将对公民意识的正确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难以真正落实。
三、培育中学生公民素养路径的探讨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更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且意义非凡。然而,中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具有义务性、时代性和紧迫性的特征。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发展学生、逐步塑造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笔者以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为例,尝试对教师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培育中学生公民素养的路径作出以下初步探讨。
(一)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公民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所谓话语权,是公民个体所享有的,能够自由自主表达自己思想观点、态度和价值观的权利。话语权的拥有是学生满足尊重需要的必要条件,从而养成学生尊重、平等对待他人的公民意识。”若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
笔者在讲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时,引用了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作为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层层递进式的设疑:
●我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时政背景是什么?
●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如何坚持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等等。
在课内或课外,笔者适时把以上问题逐层推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外充分搜集资料,课堂上小组成员之间展开思维碰撞,合理地分析各自所持的观点;各组代表之间相互辩论,形成思想碰撞的火花。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归纳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教师通过合理分配话语权,主动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感悟到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并与沿线国家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这样,既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行为。在教师进行正确鼓励和科学引导下,让每个学生间都能各抒己见、平等对话,逐步形成民主开放、协商式的课堂,为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奠定基础。
(二)创设活动体验平台,深化公民素养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情感的调动是学生进行体验的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生成知识,有利于深化学生的公民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碰撞等方式开展公民素养教育,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探索、体验、感悟作为当代公民应具备的素养。笔者在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课上,尝试引用我国近期的反腐热剧《人民的名义》作为学生情感体验活动的案例分析素材。教师截取相应剧情让学生感受该剧对反腐现状的大尺度与深层次的描绘,如所揭露不同阶层、尤其是官场和商场之中的各色人性等灰色情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我国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机关的运行机制等知识逐步分析剧中各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图。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立场与思维的差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质疑与总结,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和感悟: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国家机关应审慎用权;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等理论知识。
教师这种情境的创设和对教材的适当延伸,启发了学生进行联想与质疑。而学生的情境融入则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其敢于直面社会的焦点问题,感受正义的力量,看到光明和希望,深化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身体力行地成为一名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合格公民。 (三)依托社会实践,增强公民素养
社会实践是增强公民素养的重要途径,具有时代性和生活性。一方面,让学生结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分析分国内外时政热点,自发性地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与传递中国好声音;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开展是源自于生活,符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内心“我应做”“我要做”的深层社会意识,促使学生更有主动意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了增强学生的公民素养,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与场所。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走访国家机关与基层管理组织机构,如:参观或走访各级人大代表大会、与各职能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交流等。
笔者在讲授《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某些地方的村委会干部公开用金钱、采取各种形式来贿赂选民,以各种不正当手段“换取”选票的现象。为了让学生正视这种现象,教师可提前与学校对口的居委会联系,并取得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安排学生观看视频或实地调查真实的选举过程。在此“体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各组学生在搜集好相关资料,制定好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做好各项记录与统计准备工作。在选举结束后,组织学生向选民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采访候选人和选民。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汇总资料并做好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在课堂上分享与展示其成果。由于分析素材来自于现实的情景体验,教师在讲授和分析过程中,更容易地启发学生引申出我国现阶段选举方式的利弊及其影响因素,水到渠成地理解到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并理性地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等知识点。
可见,教师的这一实地体验模式,能真情实感地引导学生感悟人民当家作主,为学生有序地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爱国的情怀、激发报效祖国的热情。
总而言之,公民素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方向,也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大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公民素养的培育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卢俊,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学周刊,素质与能力[J],2017(12):121
[2]乔丙蕾,刘方方,学生未来公民素养养成探究一一基于课堂话语分析的视角,知识文库[J]。2017(1):44
[3]张志红,培養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教学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J],2015(12):60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广州市教育局教育科研协作基地/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培育路径和测评设计的研究》(2014ZQJK002-07-10)研究成果之一(作者为该项目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