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的教学虽然重视了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但由于学生素质存在有差异、程度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仅靠语文课是不够的。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在玩中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拓宽,学生通过活动课扩大视野,进一步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其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动课
  一、活动课的特点
  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既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又不重复教材内容,要切实上好语文活动课,它的内容要依据教育方针符合语文教材特点,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宽于教材,题目要有趣,形式要新颖,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新奇好学的特点。
  1、活动性
  语文活动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学生亲自参加有情、有趣的活动,亲自感受需要的满足,在愉快的心境中,才能较好地启动学生内驱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发展学生自身各种智力因素。应首先让学生人人参与,通过学生的动手做、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趣味性
  活动课要富有趣味,这是符合儿童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活动课努力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学,求知能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采用富有趣味性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全体学生感到语文活动课既能在知识水平、求知能力上有提高,又在心理上感到愉悦,受到激励。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确定教学活动内容,力求题目有趣,新颖,内容生动有吸引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虽然有的内容本身不具有趣味性,通过教师提出有趣的问题或活动形式的设计,可深深地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实施活动课的策略
  1、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1)实践性内容。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采访,然后写一篇小通讯。很多同学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记述。如“吃啥有啥”、“乱摆乱卖没人管”“菜价低菜农愁”等。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明白了“写作处处有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
  (2)需要性内容。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如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开展一个《赠你一言》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这节活动课学生肯定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
  (3)竞争性内容。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2、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
  (1)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趣说歇后语》就可叫学生推荐一些趣题给老师。一些活动内容熟悉以后,则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学生参与出题。设计的活动,会“动”得特别投入。
  (2)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如活动课《手抄报大赛》,开始很多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将难以完成。后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版面,结果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手抄报的精美还令人赞叹不已。当学生看到满教室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
  3、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动”。
  一方面,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其次,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乐意动”的氛围。
  三、开展语文活动课应注意的问题
  1、活动课从内容到形式上应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以激励手段,以游戏竞赛形式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中在和谐、欢乐的气氛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2、活动课中应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竞争意识,勇于进行创造性尝试,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
  总之,开设活动课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大磨乡崔村联小学校 )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孩子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教学  一、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在“奇”中“问”
摘要:在教学设计中,导入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设计新颖、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深化课程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英语 导入环节  在教学设计中,导入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设计新颖、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深化课程改革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那么,如何设计初中英语的导入环节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此浅谈如下次啊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1、趣味
摘要:小学数学中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应用,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难题需要采取具体的并且是行之有效的举措才能得以解决,本篇文章将对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教学 探讨  1、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四个弊端  1.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实效性没有预期的好  在很多课堂教学中,学生会被分成不同的小团体,并且置于不同的对话情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 渗透 新课改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怎样才能紧跟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历史学科,由于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必将担负起学校人文教育的重任。历史学科是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实践证明: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公民意识、世界意识等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从目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途径与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同时,《英语课程标准》也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创设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每组2-6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老师每节课布置的任务,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一、小组合作
摘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许多中专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 学习氛围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本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目前,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国的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效令人瞩目。  一、合作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