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问

来源 :教师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nyliu2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教学的追问:是作秀,还是……
  1984年的9月。19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然 而,这个暑期过于灿烂的骄阳无法掩盖人生第一个拐 点带给我的阴影——中师毕业,留校,当小职员。
  我要教书!我要读书!多少个夜晚,我像找不到 喷发口的老火山,焦躁痛苦得只想让自己爆炸。
  老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万般努力下,我站上了讲台。
  “教学是为了展示”。这是我争回讲台后对教学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很肤浅,乃至有点轻佻,但对才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而言,展示自我也不失为一种追求,它是教学的“入门”。那是1987年,21岁,在家乡的农村初中——我的母校,自信与自卑、自豪与自危,让我不知道如何竭尽所能,证明自己。为了能教好,能给学生一杯水(当时流行的说法是“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我在自学考试大专段结业后,马不停蹄参加了中文本科函授。边学边教,现炒现卖,努力把每一堂语文课上得令学生叫好,特别是公开课,当真是掐着秒表演绎,如何导人,如何提问,如何结尾,如何天衣无缝在下课铃响起的刹那宣布下课……这种过于关注技巧的“作秀”课,一方面锻炼了我的教学技能和基本功,另一方面也铺垫了我日后对教学的“反思”与“反叛”。
  1989年,作为才露尖尖角的教坛新秀,我被点名为全县初中语文教师上一节公开课。既想展示自我又不愿被“作秀”程式牵着走的我,第一次大胆“公开”了自己的反叛——上一堂随机作文课,作文的题目也颇富挑战性:“扛着扫帚学雷锋”。课上设正方、反方两组,要求“亮出自己真实而鲜明的观点,佐以确凿而有说服力的论据,说说你的写作构思。”时值三月,正是全民学雷锋季节,为了赶潮,有的学校甚至停课让学生“扛着扫帚”走上大街,声势浩荡“学雷锋”。一个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光辉举措,一经审视,便折射出意义不同的光芒。这堂课,事先没作多少准备;上课时,心中也没多大“底”。在“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的热点话题面前,一向乖顺的学生,因为没有既定的引导,便如八仙过海,一下显现出各自潜在的“神通”。作为公开课,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作为一名并不起眼的参与者,这样的情形在当时技巧至上的评价标准下,可谓自找石头砸自己的脚。更让我意外的是,响亮的下课铃声并不能止住学生辩论的激情和听课者听课的热情。走出教室,第一感觉就是畅快——公开课,原来也可以这样的自由而“无为”!
  跨进“新世纪新课改”的门槛,恍然明白,当年的那堂反叛式的公开课还真有点“新课程”的“新理念”: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而,在2003年再次为全市高中语文教师示范教学时,我毫不犹豫开了一堂另类公开课:课题——“珍爱生命”;目标——“交融生活与课堂,链接阅读与写作”。
  想起苏轼说过的一句妙语:写作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既要遵循“潜流”着的规律,又要敢于呈现个性与激情的涟漪。特别是面对强劲的“课改风”和层出不穷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师一定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判断,自己去“拿来”。既要敢把讲台让给学生,也要敢于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情景“霸占”讲台(新课改实验中“满堂论”正成为传统教学“满堂灌”的另一极端),更要敢于带着理念坦然地上一些留有缺憾而别具风格的公开课。
  让教师带着理念进课堂,让学生带着个性去探究,让课堂成为师生体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生活方式。因而,我心目中的好课是这样的:
  首先是保持“自然”的课。好课需要设计,但设计不等于作秀。一堂好课,不在于刻意制造些什么,更不在于额外附加些什么。恰似厨师做菜,重要的不是“全席”,不是“珍馐”,能对人胃口,让人吃得轻松,吃得满意,这就够了,这就是“良庖”了。好课也应该是因“材”(教材)设教,因“材”(学生)施教。那种需要大动干戈、另起炉灶的上课,往往是“公开课”,是竭尽全力上给别人看的课。这样的课,纵有千好百好,学生是不会鼓掌的,教师也是心知肚明的。教学是生活,上课如过日子,顺其自然才是真。
  其次是富有“气息”的课。上课不是打仗,不是师生憋气较劲。上课是学习共同体“对话”着,“协商”着,智慧地穿越知识的原野。因而,好课在激发学生求知、奋进的同时,应当给人“如坐春风”的愉悦。很难想象,当我们的教师抱着“例行公事”的漠然步入教室,当我们的学生怀着“又是一课”的烦躁打开书本,课堂里会有怎样的“生气”!同样很难想象,一个只把教艺展示作为好课追求的教师,会让课堂荡起理性的清风和诗意的涟漪。正像好教师要有气质,好课也应有大家气息一一自然的、清新的、健康的、充满生命活力和个性魅力的气息!如此,课堂才会生机盎然。
  第三是留足“空间”的课。著名荚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主张:少上课,多读书。少上课是要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多读书是要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尽可能地拓展学习空间。 中国画中有“布白”一绝,很值得教师借鉴。滴水不漏的课,是教师的“匠心独运”, 可以让听课者刮目相看,但绝不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这样的“好课”,是教师的“独秀”,学习的主体者却只 当了一回群众演员。没有空间,就没有遐想与深思; 没有遐想与深思,何来个性与创新?留下空间,有时 就是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创造。
  好教师应当重课艺又重科研。好课应当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让人动脑并动心,让人回味并期待。换个角度是否可以这样强调:好课是飘扬理念的课。好课是孕育激情的课。好课是挥洒个性的课。好课是创造空间的课。好课是自然而然的课。好课是不拘一格的课。
  二、对教育科研的追问:是招贴,还是……
  1989年,“扛着扫帚学雷锋”之后,我的教学生涯又发生了一次并不诗意的转折,莫名被举荐到外地的一所完中教书。官方理由:有才气,高中语文教学急需人才。后来的事实则是去教初中,且是教初一,且只需教一个班。好在理由总存在于理由之外,拯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在那段蜗居的日子里,我的生活竟是格外的哲学与文学。读沈从文,读叶圣陶,读《教育诗》,读《爱的教育》……读着读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一种强烈的感受冲击着我:语文教师的功底不仅表现在口头上(课堂教学),也要体现在手上(写作研究)!要当文学家语文教师,要当学者型语文教师!这一年,我读遍了校图书馆所有让我看得上眼的书,写了让我自己也吃惊的大量文章。这些率性而为的随笔、散文,如放飞的白鸽,栖落天南海北,在全国各大报刊频频亮相,给我黯淡的生活带来又一片春色。今天,当我坐稳高中语文讲台,且煞有介事“从事”一些教育科研时,我依然十分眷恋孤寂对人的考验,眷恋文学之于心灵的慰藉。我在想,如果一位语文教师的教育科研始终不顾及语文学科,一位语文教师写出的沦文始终没有一丝文学的韵味,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师是悲哀的,这样的教育科研是不幸的。可能也正是有这样“温柔”的体验,我才写出了《语文,诗意的学习》这一篇洋溢诗情的论文;我庆幸这篇不像论文的论文竟让《教师之友》迅捷刊登,并被权威的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6期全文转载,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群雄逐鹿的江苏省“新世纪园丁杯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此文过关斩将,一举荣获一等奖。
  说来惭愧又自傲,我的“科研之路”竟是与新世纪同步的,是与我现在的新校同行的。1999年,我来到建成才一年的吴江市高级中学,那一年,我连什么叫课题都莫名所以,更遑论课题研究。那一年,我首次参加中学高级职称论文鉴定,第一年,送交3篇,2篇不予鉴定,1篇合格;第二年,又送交3篇,2篇合格,1篇良好;第三年,再交3篇,1篇良好,2篇优秀。这样的回顾,丝毫没有炫耀“成长”的得意,相反,它让我从本质上去追问教育科研的品质,去探索亲和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内源性、田野式教育科研。今天,我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专业报刊发表论文数量可观,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也获奖频频,被评为吴江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苏州市级学术带头人,并被热心的教育媒体有意树为某种科研典范,但我依然没法适应那种“自上而下”的课题研究,我脑海中记忆犹深的是,2000年夏天,因为学校申报省级重点中学材料需要,我迫不得已赶鸭子上架:按照要求,依样画葫芦,完成一份课题实验报告。报告的大致内容是说运用了崭新的“XX教学理论”,使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倍增,成绩显著提高。洋洋5千字,有课题假设、研究背景、有国内外研究现状……有自变量、应变量、对照数据……仿佛建造一座空中楼阁,我自己都被那宏大的假相与“卓著的成效”迷惑了。在微微出汗的过程中,第一次领略了什么叫闭门造车。这样的研究,让我气虚,让我汗颜,让我在初涉“幸福之路”时就痛苦地思考:一线中小学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教育科研?基于这样的经历与体验,在负责学校教科室工作后,我本真地发出了这样的倡导——“愉快教科研”!
  这样的困惑肯定而且将持久地缠绕着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是沉重的。
  教科与教学的游离,让大多数背负沉重的一线教师感觉教育科研是教育的附加,是教育的苦行;而在另一些学校和教师看来,教育科研又成了时尚标签和类似“科幻”的高雅游戏,缥缈空泛,不关痛痒。
  事实上,当我们平静地反思一下每一个教育举措,反省一下每一段教学历程,我们总会发现这中间“蹦跳”着许许多多活生生的、极有价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经探究,便“自然而然”催生出一个个灵动的、新鲜的教科研课题。因而,教育科研从本质上说,它就蕴藏在我们“不经意”的曰常工作中。只要做个有心人,你总会邂逅这些并不神秘的面影。
  一、激情。教育科研是科学,也是艺术。只有投入其中,你才会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才会在“问题”中挖掘“课题”。有了激情,教科研就不枯燥,教科研活动就不游离为可有可无的时尚附加。
  “今天有收获吗?”“今天有困惑吗?”每天总结一番,你会由衷地慨叹: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是多么的交融——是课堂孕育了最新鲜的课题,是课题研究反哺了有待改进的一线教学。感受震撼,感受魅力,乐此不疲。可以这样说,激情,是让教师“亲近”并“深入”教科研的一味催化剂。
  二、灵感。教育是活生生的,是“诗一般的工作”。因而,教育科研也应该是活生生的,也应具有一种美好的“诗意”。严格地讲,教育科研应为教育研究,它的弹性与张力远胜过一般的“科学”研究。适度的模糊或许正能体现教育科研的人文色彩和诗意创造。
  面对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置身于一个个充满变量的课堂,你能对“问题”无动于衷吗?防不胜防的问题,也许会在你的反思、追问中闪现出不期而遇的课题,这就是教科研灵感。有了可贵的灵感,教科研还会枯燥吗?创作需要灵感,教育科研也需要灵感。
  三、个性。教科研源于缤纷的教育实践,是教师对教育实践理性而独特的观照。因而教科研理应是生动的,教师的教科研活动也应该富有独特的个性风采——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策略,有自己的表述。只有这样,你的教科研才能真正为你的教育教学服务,才能为他人提供有益的借鉴,才具有“这一个”的独特价值。
  体现学科特点,发挥个性特长。教科研的个性和个性的教科研,倡导的就是不拘一格的开放境界。只有这样,我们的教科研才会清新如风,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才会自觉而愉快地投身其间。   三、对考试与管理的追问:是较劲,还是……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当教育的全部投入与所有追求都投注在高分与考取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对“崇高”的教育说一声“不”!
  教育的本体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教育的起点和终极也只能是一个,那就是“人的发展”。因此,教育不是“制造”,而是“创造”;教育不为“一时”,而为“一世”。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不是也该歇口较劲的气,从容又宽容地想想教育体(学生和老师)的未来,想想那令人怦然心动的多元发展?
  关注生命,行走在理想与现实间。如果说我的教育实践尚有可取之处,那么,不轻易放弃理想与;gq一味空谈理想可能是“成功”的要点。
  1981年,我从乡村初中毕业,参加中考。那时“中专”“中师”是农村孩子实现“书包翻身”的捷径。对于志愿,我们的老师与我们赤足走在田埂上的父母可谓空前一致——首选中师(中专要求高,保险系数不大,且读中师免费),本地区就一所,没有什么可选择的。因而,好心的老师一夜间几乎包办了全部志愿填写:第一志愿,本地区中师;第二志愿,本地高中。然而我的梦是上大学,第一志愿当然应该填高中。录取书下来了:乡村中师!天哪,我的第一志愿怎么还是中师?我不敢问老师,更不敢当着父亲的面把录取通知撕毁——我知道,父亲那酒后的骄傲中包含了他多少的无奈与辛酸!在三年的中师学习中,我的心一直飞向高中课堂,飞向可能与我一世无缘的大学课堂。
  因而,当我自考了大专,函授了本科,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之后,我的最大愿望就是期盼基础教育改革能实实在在给新世纪的师生更多的机遇、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我研究考试。“山不过来,我过去”。在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全民需要,在选拔与考核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评估方式之前,我以为,中小学一线教师要做的工作恐怕不是对高考的回避与诅咒,而是正视考试,研究考试,“重置”考试。在《讲点“考法”》(此文刊《江苏教育研究》)一文中,我提出这样的观点:考试要做到“三统一”,阶段性与全程性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检测性与引导性统一;试卷可进行如下尝试,尝试“层次卷”、尝试“个性卷”、尝试“综合卷”;考试须推向科学化、开放化、社会化。新课程对评估作了全新的定位与诠释,基于这种理念,我又撰写了《重置考试》一文,真诚祈望考试能成为教与学的良师、诤友。
  我是一线教师,长期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因此,我知道教师的苦衷,知道他们不能承受的“重”与“轻”。在“教育在线”和其他教育媒体,我多次发帖发文,呼唤“空间”,在《教师,让我们走向专业发展》一文中,我呼吁: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智慧方式,让网络成为教师成长的崭新舞台,让科研成为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校园,请给教师一片发展的天空》一文中,我这样写道:“教学不应是师生共难,教学应该是相得益彰;教育不应只有叹息与喘息,教育应该是诗一般充满生气与创意的事业;管理不能只有检查与考核,管理应该是平等和谐的交流与对话。那种只顾给教师下指标,压任务,只想把教师的自由空间挤占挤占再挤占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赚取教师的‘今天’、预支教师的‘明天’,只能使教育的活力丧失,使教学的灵气泯灭。因而,理想的管理,不是所谓的‘理性干预’,而应该是一种公正而大度的服务与激励——让教师当好教师,让教育回归教育,给教师创造一个走近理想、走向成功、实现生命价值的辉煌舞台。”
  给空间,就是给发展。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巨大成功再次向世人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才和创新的第一需要不是“严格管理”而是“充分尊重”;不是“不断考核”而是“终极关怀”。
  教育是创造性劳动,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这就要求教育要给缤纷的个性搭建多彩的舞台,要给共舞之外的独舞保留一点精彩回旋的自由空间。
  齐茬茬批量生长的是韭菜,是物;高精度高密度高强度操作的是生产,是流水线作业。如果教育的自由空间最终被所谓的制度和竞争格式化为零,那么,教育的理想魅力和人文光辉也将如星坠平野荡然无存。
  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就明确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一定要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授之以自由搏击的冲浪机会。素质教育倡导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新课程改革所宣扬的“自主、合作、探究”,我想,也正在于一个“渔”字——给空间,给舞台!
  教育是大写人的事业。如果放到生命的视野来看教育,那么,教育就不是单纯的教与学,更不是简单的考试与分数。教育是生命的诗意塑造,是生活的智慧呈现,也应该是个性的美丽展示。“对话教学”与“协商课程”的出现或许会让师生领略到一种空间开放的坦荡与浩荡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教育要有必要的紧张和压力,同时也要有必要的散漫和自由。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弹奏出来的乐章才能和谐悦耳。
  为此,我们是否建议师生共同去开拓一下斑斓广阔的创造空间:一是多行路,多反思。走近自然,走进生活,在凝想与遐思中,品味一下自然与生活的诗情哲理。二是多读书,多涵咏。在书的浸润中(特别是经典原著的研读,有时也可以是某些学术报告的聆听),审视历史,瞻望未来,超越现实。三是多上网,多求索。在“矿藏”与“陷阱”间穿行,学会搜集,学会筛选,学会重组,这将是信息时代自主学习的最大有作为的创造天地。
  “忙忙碌碌造平庸,松松垮垮出人才”。有了健康的学习观,我们的校园或许会呈现另一番“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怡人景象。
其他文献
《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于1972年提交的一份报告。该书在1972年8月、10月先后以法文和英文本出版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注意,许多国家的专家都称赞这本书的出版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但是一本30年前的书还值得推荐吗?何况就是在中国教育圈,这本书也已经广为人知。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有郑重推荐的必要。一方面是因为一些鼎鼎大名的国内学者也并未领会该书的真正价值所在;另
期刊
2003年11月,报载《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国务 院纠风办联合发出通知——严禁向新任中小学教 师收取“上岗费”》。读到这则新闻,让我“别是一番 滋味在心头”。  4年过去了,穿过幽暗的岁月,至今仍感到痛苦 彷徨,那段难忘的日子也历历在目。  1999年7月我从师专中文系毕业,走上了心仪 已久的讲台。像所有跳出农门的人一样,我珍惜这 份改变命运的职业;跟所有“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 大”的年
期刊
摘 要: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卓越教师培养的现实需要。适应本硕一体化的改革,要求我们从顶层设计入手,在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标准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以推进教师教育的本硕贯通,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教师教育; 本硕一体化; 理论构想;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通过自编师范实习教师专业能力调查问卷,对200名正在不同学校实习的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必要的访谈搜集数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师范实习生专业能力总体水平不高,虽然在不同地区学校实习的学生在各维度能力上没有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由各平均数和标准差也呈现出不同的差别。藉由调查结论,提出了可能对师范生教育实习有所帮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师范实习教师; 专业能力; 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上了两节连堂的讲授课,确实很累,但我还是约了几个同学到办公室给他们个别点评作文。这时,晓龙同学把一瓶橙汁放到我的办公桌上,说:“李老师,今天你太辛苦了,给你!”我诧异地抬起头,还没来得及给他说上话,他就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给那几个同学讲完作文,我拿起那瓶橙汁,一缕欣慰之情油然而生。其实,办公室里有矿泉水,晓龙同学也是知道的。我理解,他是在用这瓶橙汁表达他的心。  我没有喝这瓶橙汁,也不准备喝。我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与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和文献资料内容分析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国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热点及演化趋势。Citespace共引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广泛并表现出按时代演化的特征;知识基础在2012年才基本成熟;研究机构分布呈现以国家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为核心,高度集中与相对分散并存的状态。文献资料内容从高校教师教学
期刊
摘 要: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对大学发展具有纲领性作用。大学章程的价值取向决定并支配着大学的价值选择,对提升大学的自我认知、自治能力以及办学水平至关重要。柏林洪堡大学是世界著名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章程》也是世界大学章程的典范。在柏林洪堡大学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守学术本位的价值取向,以追求学术价值为最高目标,以大学自治原则统领学校发展,以组织结构保证教授治学。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高等教
期刊
1.你对课程标准有怎样的了解?你所在学校是如 何组织学习新课标的?  2.为什么要用课程标准来取代教学大纲?  3.你如何评价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4.课程标准强调文理交融和全面发展,但又强调 发挥个性和特长,如何才能将这两个目标协调起来?  5.课程标准将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推进而加以修订。 你对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有哪些建议?  6.新课程实施之前,“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几乎 成为我国
期刊
从教十年,对于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来说,我已经是个颇有些资历的“老教师”了。可是,关于教师自身成长这个话题,我依然有话要说。  刚毕业参加工作时,和绝大多数师范生一样,我满怀雄心壮志,希望自己可以干出一番事业——而且因为年轻,因为不知天高地厚,也真的以为自己能够。  现实首先给我的当头一击,是分配的不理想——一路从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走来的我,因为家里无钱无权,最终只能到一所自己原先根本瞧不上眼的末流小
期刊
一本能够全面指导新课程实践的好书  新课标颁布已经两年多了,各地各学校都在宣传推行,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据我有限的了解,有不少老师对新课标感到非常困惑,甚至还有少数老师抱有基本不予理睬的态度。我的一个中学教师朋友就对我说,他们学校的老师拿到发下来的新课标读本转身就扔进了垃圾桶。这其中的原因无疑是复杂的。一些老师在对新课程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对新课标嗤之以鼻的态度虽然显得过于武断和轻率了些,但一
期刊